最新《国际汉语教师标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552113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国际汉语教师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国际汉语教师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国际汉语教师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国际汉语教师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国际汉语教师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国际汉语教师标准》(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更多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请登录。该网站为华真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认证中心的网站,比较权威专业。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最新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具体内容, 模块一: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 标准一:汉语知识与技能 教师应掌握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与汉字基本知识,并具备良好的汉语听、说、读、写技能。 标准1.1 教师应掌握汉语基本知识。 标准1.2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听力理解能力。 标准1.3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口头表达能力。 标准1.4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阅读理解能力。 标准1.5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书面语表达能力。 标准1.1 教师应掌握汉语基本知识。 更多请咨询

2、华真汉语400-812-2020.基本知识: 1. 汉语语音基本知识。 2 汉语词汇基本知识。 3 汉语语法基本知识。 4 汉字基本知识。 标准1.2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听力理解能力。 基本能力: 1能听懂在各种场合下的普通话或带有方音的普通话。 2能对普通话话语进行识音辨调、语流切分。 3能在较长的对话或讲话中获取所需信息及关键细节,并能跳听猜听、联想预测。 4能整体理解所听内容。 5能领会说话人的真实话语意图和情感,并能听辨出言外之义。 标准1.3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口头表达能力。 基本能力: 1能用较为纯正的普通话以正常语速进行口头交际。 2了解影响口头交际的主要因素,并在实际交流中

3、注意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 3能准确、流利、清晰、简洁、符合逻辑地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意图,阐述自己的观点,评说他人的看法。 4能完成叙述、描述、解释、演讲和辩论等比较复杂的口头交际任务。 5能对汉语拼音的难音有一定的了解并具备一定的辨音和正音能力。 标准1.4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阅读理解能力。 基本能力: 1能读懂不同文体的现代汉语书面语材料。 2能快速阅读不同文体的书面语材料,获取文章的主旨和重要信息。 3能理解和掌握汉语各种文体的结构方式和特点,并能运用于阅读理解。 4能掌握并运用阅读理解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5能基本理解文言文和古典诗词。 标准1.5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书面语表达能力。 基

4、本能力: 1能运用正式或非正式的表达方式进行汉语书面语表达。 2能理解影响书面表达的主要因素,并能在实际书面表达过程中注意这些因素。 3熟悉各种应用文体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并在进行书面语表达时规范使用。 4能清楚、准确、合乎逻辑地进行书面语表达,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标准二:外语知识与技能 教师应至少掌握一门外语,熟练掌握外语的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进行交流。 标准2.1教师应掌握一门外语的基本知识。 标准2.2 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外语听力理解能力。 标准2.3 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外语口头表达能力。 标准2.4 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外语阅读理解能力

5、。 标准2.5 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外语书面语表达能力。 标准2.1教师应掌握外语基本知识。 基本知识: 1外语语音和语调的基本知识。 2外语语法的基本知识。 3外语词汇的基本知识。 4外语语篇的基本知识。 标准2.2 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外语听力理解能力。 基本能力: 1外语听力能力应能满足日常教学的基本要求。 2外语听力能力能满足国外日常生活和一般社会交往的需要。 3外语听力能力能满足开展日常工作的需要。 4外语听力能力能达到通过媒体获取相关信息的水平。 标准2.3教师应具备外语口头表达能力。 基本能力: 1外语口语能力应符合日常教学的基本要求,熟练掌握课堂用语,能用外语辅助教学。 2外语口语能力

6、能满足国外日常生活和一般社会交往的需要,能用外语就日常话题进行交谈。 3外语口语能力能满足开展日常工作的需要。 4能就所熟悉的话题在正式场合用外语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5能在外语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标准2.4 教师应具备外语阅读理解能力。 基本能力: 1能读懂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常见的应用文体材料。 2能读懂报纸、杂志上的一般性文章,并掌握中心意思,理解重要信息和有关细节。 3能大致读懂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及相关学术刊物上的文章。 4能在国际互联网上浏览查询所需信息。 标准2.5 教师应具备外语书面表达能力。 基本能力: 1外语书面表达能力应能满足日常教学

7、的基本要求。 2能用外语完成日常工作和社会交往中需要的一般性写作任务,能书写便条、 通知、书信等应用文。 3能描写和叙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事件经过,进行有效的书面交流。 4能完成说明和论证等类型的写作,结构合理,语句通顺。 模块二:文化与交际 标准三:中国文化 教师能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将相关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激发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使其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中国的基本国情。 标准3.1 教师应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 标准3.2 教师应了解中国主要哲学思想与宗教文化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 标准3.3 教师应了解中国

8、文学与艺术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 标准3.4 教师应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 标准3.5 教师应了解中国国情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 标准 3.1教师应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 基本概念范畴: 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及朝代沿革 中国重大历史事件 中国重要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中国重要历史文物 中国主要文化遗产 基本能力: 能将中国历史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恰当地结合起来,并能根据具体教学环境、教学材料有选择地讲授中国历史文化知识。 能根据学习者的文化背景、个人情况及语言程度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介绍中国历史文化。 应具有比较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

9、并能准确、客观地介绍和讲授。 能讲解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文化遗产。 能根据学习者的反馈及时调整所涉历史知识的深度、广度,以培养学习者进一步自主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能力。 标准3.2 教师应了解中国主要哲学思想与宗教文化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 基本概念范畴: 儒学 中国佛教 道家和道教 先秦诸子哲学 宋明理学 中国宗教现状的基本情况 基本能力: 应具有相关的中国主要哲学思想与宗教文化基础知识,并能够准确、客观地介绍和讲授。 能深入浅出地使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有关的中国主要哲学思想与宗教文化的基本常识。 能根据具体教学环境、教学目标、学习者的文化宗教背景及语言程度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与教学

10、手段。 能根据学习者的反馈及时调整有关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能掌握中国主要哲学思想、宗教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化的联系。 能了解并介绍中国宗教现状的基本情况。 标准3.3教师应了解中国文学与艺术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 基本概念范畴: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书法、绘画艺术 中国影视、戏曲、曲艺艺术 中国音乐艺术 中国园林与建筑艺术 基本能力: 应具有较丰富的中国文学与艺术知识,并能准确、客观地介绍和讲授。 能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授中国文学与艺术的基本概念,并举例说明。 能根据学习者的文化背景、语言水平及个人爱好选择多种的、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能将自己的才艺应用到教学

11、中。 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材料,并能根据学习者的反馈及时调整有关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标准3.4 教师应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 基本概念范畴: 传统节日 饮食文化 服饰文化 民间工艺 婚丧礼俗 习俗与禁忌 地域民俗 基本能力: 1能掌握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并准确、客观地加以介绍。 2能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授中国民俗文化的基本常识,并举例说明。 3能根据具体教学环境、教学目的、学习者的背景、语言水平选择民俗文化材料并以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介绍讲解。 能根据学习者的反馈及时调整所涉及的中国民俗文化的内容。 标准3.5教师应了解中国国情的基

12、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 基本概念范畴: 中国的民族 中国的地理 中国的政治体制 中国的经济改革 中国的教育概况 中国的社会与环境 基本能力: 了解和关注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成就和发展情况,具备比较全面的中国国情知识,并能准确、客观地加以介绍。 能将中国国情知识与汉语言教学恰当地结合起来。 能根据教学环境、教学目的、学习者的背景、语言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介绍中国的基本国情。 能妥善处理涉及中国国情方面的敏感性话题。 标准四: 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 教师应了解中外文化的主要异同,理解汉学与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概念,以及文化、跨文化交际对语言教与学的影响,并能够将上

13、述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 标准4.1 教师应了解中外文明的特点及历史。 标准4.2 教师应了解中外政治体制、法律体系的主要异同。 标准4.3 教师应了解世界主要宗教派别与世界主要哲学思想流派。 标准4.4 教师应具有汉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国外汉学研究的概况,并能应用于汉语教学实践。 标准4.5 教师应及时了解当今世界的重大时事,并能恰当地应用于教学。 标准4.6 教师应了解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概念,了解文化与跨文化交际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并能运用于语言教学实践。 标准4.7 教师应了解语用学知识,并将有关知识应用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教学实践中。 标准4.1 教师应了解中外文明的特点及历史。

14、 基本概念范畴: 文明与文化 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分类 世界文明发展的主要进程和重大事件 世界文明的起源 世界历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 世界重要文化遗产 国外重要节日 基本能力: 1应了解世界文明的基本知识并能在教学中适当加以介绍。 2应了解世界文明的发展过程并能联系中国文明的发展进行比较,适当运用于教学。 3应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及文化的分类,能在教学中体现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4应了解世界文化史上的重大历史时期、事件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并能在讲授中国文化时加以比较。 5应了解世界重要文化遗产、外国的主要节日,并能与中国的相关文化遗产和主要节日进行比较。 标准4.2 教师应了解中外政治体

15、制与法律体系的主要异同。 基本概念范畴: 政治体制的类型 中外政治体制的异同 中外法律体系的特点、主要内涵 基本能力: 1应了解各种政治体制的特征、世界主要国家的政治体制尤其是教师任教国的政治体制。 2应了解各种不同的法律体系尤其是任教国的法律体系。 3应了解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在政治体制与法律体系方面的异同,并适当地向学生介绍。 标准4.3 教师应了解世界主要宗教派别与主要哲学思想。 基本概念范畴: 世界主要宗教及其重要人物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义、信仰与神话 世界主要宗教的礼仪、节日与圣地 世界著名宗教古迹与建筑 世界主要哲学派别及代表人物 东西方哲学的主要异同 基本能力: 1应了解世界主要宗教和主要哲学思想的基本知识,并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