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一节_大气层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551746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一节_大气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一节_大气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一节_大气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一节_大气层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一节_大气层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一节_大气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一节_大气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大气层 知识点归纳一、大气的重要作用大气是指包围地球大气圈的整体,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大气的任何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影响,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阻挡来自宇宙和太阳的有害辐射,是地球上生物生存的保护层。(由于大气圈的存在,挡住了绝大多数飞向地球的陨石,拦截下了大部分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和来自宇宙的高能粒子流,保护了地球生命免遭外来的打击。因此,我们称大气圈是地球表面和生命的盾牌。)提供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气体。低层大气各成分的作用低层大气组成 含量 作用 干洁空气 氮 78.09%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 20.95% 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

2、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 0.03%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基本原料;对大气起保温作用臭氧 很少 能吸收太阳紫外线。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 汽 很少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固体杂质 很少 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深刻影响地球自然环境 如:增温、降温、刮风、下雨等大气现象,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不断地塑造着地球表面的形态。问: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变得怎样?答:如果没有大气外层,连呼吸所需要的氧气都没有;即使在你的耳边开炮,你也听不到一点声音;没有大气就没有天气变化;会易受陨石侵袭;温差也较大;二、大气的温度以及大气分层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规律: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

3、。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大气的温度分布是不同的;且是分开层次的。因此整个大气圈具有成层结构。温度先是降低,再是升高。依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我们将大气主要分为5层、各大气层是如何分层的?1、对流层:是紧贴地面的一层,它受地面的影响最大。因为地面附近的空气受热上升,而位于上面的冷空气下沉,这样就发生了对流运动,所以把这层叫做对流层。它的下界是地面,上界因纬度和季节而不同。据观测,在低纬度地区其上界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为10-12公里;在高纬度地区仅为8-9公里。夏季的对流层厚度大于冬季。以南京为例,夏季的对流层厚度达17公里,而冬季只有11公里,冬夏厚度之差达

4、6公里之多。2、平流层:从对流层的顶部,直到高于海平面50-55公里的这一层。3、中间层 :平流层之上,到高于海平面85公里高空。中间层顶部尚有水汽存在,可出现很薄且发光的“夜光云”,在夏季的夜晚,高纬度地区偶尔能见到这种银白色的夜光云。4、暖(热)层 :又叫电离层。从中间层顶部到高出海面800公里的高空。这一层空气密度很小,在700公里厚的气层中,只含有大气总重量的0.5。据探测,在120公里高空,声波已难以传播;270公里高空,大气密度只有地面的一百亿分之一,所以在这里即使在你耳边开大炮,也难听到什么声音。5、散逸层 又叫外层。暖层顶以上的大气。它是大气的最高层,高度最高可达到3000公里

5、。6、地冕 根据宇宙火箭探测资料表明,地球大气圈之外,还有一层极其稀薄的电离气体,其高度可伸延到22000公里的高空,称之为地冕B、各层的气温是如何随高度而发生变化?原因是什么(一)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因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因此,离地面越高的大气,受热越少,气温越低;气温垂直递减率为0.6100米。(二)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因为平流层大气中由于含有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使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三)中间层:这一层大气中,几乎没有臭氧,这就使来自太阳辐射的大量紫外线白白地穿过了这一层大气而未被吸收,所以,在这层大气里,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的很

6、快,到顶部气温已下降到-83以下.由于下层气温比上层高,有利于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故又称之为高空对流层或上对流层.(四)暖层:暖层里的气温很高,据人造卫星观测,在300公里高度上,气温高达1000以上。所以这一层叫做暖层或者热层。(五)散逸层:这一层大气的温度也很高,空气十分稀薄,受地球引力场的约束很弱,一些高速运动着的空气分子可以挣脱地球的引力和其它分子的阻力散逸到宇宙空间中去。C、对流层和平流层中,大气运动的特点是什么?1、在对流层中,由于空气上冷下暖,使得热的地方气温高,空气密度小,容易产生空气的上升运动,冷的地方因有空气流向热的地方,从而产生下沉运动,这样就形成了大气的对流运动,所以,

7、对流层是以对流运动为主;2、而平流层上热下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因此以水平运动为主。D、在不同纬度,对流层高度是否一样?为什么?不一样,这是因为:低纬地区,地面受热多,对流活动旺盛,因此,对流层高度高;可达1718千米;而高纬地区,地面受热较少,对流活动较弱,所以,对流层高度低;,一般只有89千米;中纬地区则适中E、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与人类有何关系?对流层大气最靠近地面,几乎集中了全部的水汽和杂质,可能会产生什么天气现象呢?与人类有何关系?1、对流层大气最靠近地面,几乎集中了全部的水汽和杂质,在大气对流过程中,容易形成云、雨、雪等天气现象,因此,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

8、切;2、平流层以水平运动为主,且水汽和杂质极少,故云、雨现象近于绝迹,天气晴朗,有利于高空飞行。 列表归纳大气分层高度特点与人类关系气温的垂直变 化空气流动特点1、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渐渐强烈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是地球上各种天气变化的发源地2、平流层对流层顶部至30-55千米随高度增加而 递增以水平运动为主利于高空飞行。飞行员喜欢在平流层中飞行,可避开下面湍流3、中间层平流层之上,到高于海平面85公里高空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的很快对流运动,保护地球不受流星体的撞击4、暖层从中间层顶部到高出海面800公里的高空气温很高实现了远距离无线电通信5、散逸层大气

9、的最高层,高度最高可达3000公里大气的温度也很高地球卫星的轨道就在这一层三、总结与扩展:人们是这样比喻地球上的大气的:(1) 大气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2) 大气是地球的空调器;(3) 大气是地球生命呼吸所需氧气的源泉;(4) 大气是风云变幻的大舞台。可见,大气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有着重要的影响;大气的垂直分层则是地球大气的主要特征,其中,对流层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层次;各层大气中,气温随高度的变化情况是最基本特征,它影响气流运动状况,进而产生不同的天气特征。目前,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对大气的成分影响越来越明显,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 典型例题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 ) A10

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B2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C3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D15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2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下列发生的现象中,仍然存在的是 ( ) A. 狂风暴雨 B.雷电交加 C. 火山喷发 D.天空出现彩虹3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 ( ) A.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 B.该层顶部是臭氧层 C.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 D.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4下列关于对流层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上部冷,下部热,对流运动显著 B.云、雨等天气现象只发生在对流层 C. 其热量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 D.其厚度是随纬度变化而变化的5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正确的是 (

11、 )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电离层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臭氧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A. B. C. D.6下列各图中,对流层的温度与高度的变化表示正确的是( )7在右图中用箭头标出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8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是:热空气的密度 ,向 运动;而上方空气的温度低,密度 ,下沉,形成对流。9对流层是大气的 ,它集中了地球3/4的 和几乎全部的_ _和_。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 运动。课外作业1被称为“天气层”的地球大气最底层是()A中间层B对流层C暖层D平流层2对流层高度最高的地区是( )A两极地区 B中纬地区 C低纬地区 D赤道地区3民航客机在高空飞行时一般位于哪层

12、大气层中(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4关于大气层的气温特点,下列各图中表示不正确的是()C5厨房里排热气和油烟的风扇,应该安装在屋子的( )A上部 B下部 C中间 D任何地方6大气的作用是( ) A它是地球的外衣,保护地球 B大气中的各种气体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 C使地球的表面温差比较小 D以上各项都是 7下列有关对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气体才有对流运动 B只有液体才有对流运动 C气体和液体都有对流运动 D气体、液体和固体都有对流运动8有关对流层的特点叙述中正确的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对流层占据可

13、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ABCD9地球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 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其中对流层的温度变化规律是随高度的增加而 。10苏轼水调歌头中有:“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高处不胜寒是因为处于地球大气的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是逐渐 的。能力提升11家用冰箱的冷冻室内一般有三个抽屉,为了使冷藏效果比较好,冷凝管的位置应该( ) A在抽屉口上方 B在抽屉底 C在抽屉口上、下都有 D在抽屉的侧壁12一架侦察机在北京上空执行任务,由14000米爬升到 18000米,飞行员可能遇到( ) A随高度升高气温急剧升高 B随高度升高气温不断下降 C天气晴好,能见度好 D出现雨雪天气,能见度差13一架科考飞机保持万米高度由南极飞向广州,它穿越的大气层是( ) A一直在平流层 B由平流层进入对流层 C由对流层进入平流层 D一直在对流层14在风速大致相同,而气温垂直分布不同的A、B、C、D四种情况下,最有利于某工厂68米高烟囱灰尘扩散的是 ( )20米40米60米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