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造林施工组织设计,经典.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525846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09 大小:66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地造林施工组织设计,经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山地造林施工组织设计,经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山地造林施工组织设计,经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山地造林施工组织设计,经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山地造林施工组织设计,经典.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地造林施工组织设计,经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地造林施工组织设计,经典.doc(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第二节、技术规范与标准第二章、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第一节、施工总体思路第二节、施工要点第三节、施工准备第四节、施工方案及关键技术第五节、施工部署及现场平面布置(临时缆车)第六节、施工临时用电方案第七节、雨季造林和补植方案及措施第八节、养护方案及措施第三章、工程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第一节、施工进度保证措施第二节、工期保证措施第三节、奖罚措施第四章、主要机具设备品种及数量一、机械设备到场运行的保证措施二、机械设备进、退场的保证措施三、计划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第五章、劳动力安排配置及保障措施第六章、各类绿化树种苗木来源安排及保障措施第七章、工程质

2、量保证措施第一节、质量保证体系第二节、质量保证措施第三节、克服质量通病措施第四节、工程技术资料及图纸管理第八章、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第一节、安全生产措施第二节、其它安全技术措施第三节、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第九章、森林防火措施第十章、扬尘治理措施 第一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名称:西山森林公园山场造林工程施工九标段二、工程内容:本工程为石家庄西山森林公园山场造林工程施工九标段,建设地点为西山森林公园小李庄村,占地面积374939。我公司已派出土壤、林业、绿化等多名技术人员对本工程施工地段进行了考察,经认真分析研究,针对其地形地貌、土壤结构及生态环境等因素,同时结合我公司长期以来的造

3、林绿化施工经验,我们总结了施工利弊因素,特此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技术施工组织方案。三、质量标准:1)符合国家及本招标文件所列有关造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规范、规程和验收标准;2)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要求;3)苗木质量达标,造林质量合格;4)在养护期内,分种树、分规格的苗木无病虫害,生长旺盛。四、工期:造林计划工期150日历天五、现场条件:1、该标段区域位置地形复杂,土质贫瘠,除表层10cm左右的为风化的粗骨料土外,其下大部分为片麻岩、花岗岩岩层。2、由于现场灌溉设施不完善,设置给水官网及设备,配备20吨水罐3个,管道PE材质总长2670m,其中DE63 804m,DE40 1866m。3、由于现场地势较陡

4、,施工过程需要架设临时缆车,铺设动力线。第二节、技术规范与标准一、国家行业标准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二、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6000-85);三、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 1607-2003);四、园林设计文件内容及深度(DB11T 335-2006);五、生态公益林建设导测(GB/T 18337.1-2001);六、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GB/T 18337.1-2001);七、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 18337.1-2001);八、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06);九、河北省林业厅造营林技术规程;十、河北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

5、20);第二章、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及方法第一节、施工总体思路一、两个“确保”一是确保安全和质量,二是确保工期目标。二、达到“三高”高标准控制施工全过程;高效率建设本工程;高水平建设本工程。三、坚持“四先”在实施中,用先进的设备和科学配置来满足设计文件、满足业主、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先进的技术与工艺来保证质量要求;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方法,结合本工程特点,统筹考虑,科学安排;用先进的思想观念来统一全体参建职工的认识,不凭老经验、老方法办事,把创优目标全面贯彻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四、狠抓重点、难点工程施工中始终把重点、难点工程放在突出位置狠抓不放,根据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研究策

6、划,优化选用,发挥我单位的综合优势,创一流水平。五、全过程监测、信息化施工对各道工序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监测,并及时反馈施工全过程和各类信息,以便更好地指导施工。第二节、施工要点一、本工程以山地造林为主,工程施工必须参照山地造林工程的有关做法,以及工程质量评定标准进行施工,并应符合有关相应规定。二、经我公司相关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勘察来看,该工程地处太行山脉中段,地势坡度较大,多为岩石层山地,土质瘠薄,降雨量少,水源不足且山高风大,因此造林难度更大,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是本次造林工程的工作重点。+三、在施工过程中苗木的移植采用临时缆车,加大了施工作业及人工安全系数,这也是工作中尤为注意的

7、一项环节。四、为达到均衡,形成流水作业,减少作业期工种搭接的窝工现象,缩短结构施工周期的目的,配足各工种人数和各种材料设备,加快各区域分项工程的进度。五、由于山体坡度较大,将水落于坡表后,极易由于重力的作用,沿坡面往下流失,造成坡体土壤缺水干旱,养分含量一般很低,同时,经过一定时期的沉降作用后,容重增加,孔隙度降低,不利于土壤中水分和空气的有效运移以及肥料的协调转移,会直接影响造林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植物的死亡。山体造林所处地理环境无水源,离村户、路边较远,需设置给水管网及设备,这也是施工过程及后期养护的重中之重。六、项目区域表层约10cm左右为风化粗骨粒土,其下大部分为片麻岩、花岗岩

8、,开挖困难,为保证树木正常生长应加大种植穴开挖尺寸。七、本工程应抓紧土方工程施工进度,施工时应随时掌握天气预报,切实加强各项准备及施工技术措施。第三节、施工准备一、人员及物资设备准备1、施工队伍进场本工程的施工队伍将安排陆续进场,进场后由项目经理部统一安排,进行施工任务交底和安全文明施工教育,使各队伍尽快投入施工。严格按照现场监理工程师审核认可的施工进度表进行各工种人员的搭配,做到既能保证施工进度、质量,又不浪费人力资源。2、施工机械准备本工程中所需投入的工程物资和施工设备,应根据工作需要按计划陆续进场。 施工机械选用充足、精良的施工机具、设备及周围材料对单位工作能优质、如期交付使用,将起到积

9、极的作用,为满足施工需要,所需大、中型机械设备均由公司统一调度配备,满足工程施工需要。根据施工计划和工程实际进度,提前落实好所需的机械设备,并在机械设备进场前后做好维修、保养和校验工作。 3、苗木准备 公司近年来为了施工进度及质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与种类繁多、质量优良的苗木供应商签订了长期的供苗合同,确保在施工及养护期间苗木的及时供应。 4、施工现场准备 除按照施工安排组织机械设备器材,工程物资进场外,现场重点抓好供电、供水设备、场地平整,施工通道工作及安全文明施工设施的建设等工作。 5、临时设施 1)施工用水、电 施工单位进场后立即和相关部门协商,尽快解决施工用水、电问题。 2)临时

10、用房和材料堆场 各生产用房和材料堆场根据施工需要经建设单位同意后搭建,除保证整洁、便于施工外,还需注意防火、防噪。 3)施工道路、围护 施工单位不会擅自在施工场地以外的路面上堆放土方或停放施工机械,中断交通,并能够处理协调好各种关系。 在施工场地外围设置临时围护,根据施工需要开设道口,旁放置宣传标语和警示语。 二、施工技术准备 l、技术准备 开工前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包括班组长)熟悉施工图纸、施工规范,特殊规程,现场环境,做好技术交底和质量,安全交底,指定专人做好土壤检测、复试工作,由专人做好各工种的原始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留好书面数据、符合最佳标准。 2、会审 组织有关施工技术人员详细

11、阅读施工图,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图纸节点和尺寸,然后由项目部组织会审,分析汇总施工图中的技术难点,确保施工操作时精雕细刻。 3、交底 在充分了解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按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图交底的要求,项目部认真研究深入细化施工图或有关图纸,与建设方和设计单位达成一致意见,集中技术力量进行图纸施工翻样,设立各技术工种岗位责任制。第四节、施工方案及关键技术本工程是山地造林工程,主要是乔、灌木的种植和养护方案。编制好施工技术方案是保证该工程能够如期保质保量顺利进行的重要工作,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根据现场情况我们确立以下方案。一、关键施工技术、工艺本工程主要包括山头、山地段种植乔

12、、灌木,关键施工技术是乔、灌木的栽植和养护,整体绿化施工在注重植树造林的同时,力求整体景观大气悦目。我们将严格按照作业设计书及工程项目部的要求,通过栽植乔、灌木,利用不同树种的季节和色彩变化,达到协调周围环境,使整体景观生动活泼。 二、施工工序划分: 乔、灌木栽植的施工工序: 清理场地-布点放线-整地挖穴-选树种-起苗运输-种植苗木培土填穴-施基肥-施保水剂-踩实提苗-浇水-覆土、塑料薄膜-养护管理三、主要施工方法1、清理场地(1)土壤改良措施由于造林地多为岩石裸露地,土壤干旱贫瘠,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以后苗木生长,应进行土壤改良。拟选用土壤改良保水营养缓释剂,该产品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和改善土壤水

13、分状况的能力。同时,它也是一种具有保水抗旱、营养缓释、促进生根和改良土壤等多项功能的抗旱保苗产品,再结合有机肥的合理使用,达到改良土壤和增强土壤肥力的目的。(2)地形整理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乔木栽植以前,第二次在乔木栽植以后。施工场地整地时,将树根、灰渣、砂石、砖块及混凝土块等垃圾清除,平整施工场地,保证排水畅通。(3)对不适宜树木生长的土壤进行改良,更换肥沃土壤。PH值5.57.5间壤土。换土视地块土质实际情况进行,追加肥土的地块厚度至少为30cm深,以利于植物更好的生长。同时进行土沉壤降,利用灌水、机械压平的物理方法进行沉降,使土壤紧实。(4)在平整、清理场地的同时下基肥,杀菌、防治病虫害

14、及除杂草。 2、定点放线 1)放线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1)只绳放线法:适用地形变化较小的平缓坡地。按图纸上已标明的或建设、监理方指定的中心线位置,放一根直线(尺绳),根据作业设计书中对造林密度的要求,沿尺绳用白灰或标桩在场地上加以标记,确定树苗栽植的具体位置,以此为基准,向左右两侧展开。 (2)标杆放线法:根据三点一线的原理进行放样,多在地形较为规则的造林地应用该方法。 (3)尺徒手定点放线:适用地形不规则的山坡。按图纸上标明的或建设、监理方指定的参照物,按造林作业设计规定的株、行距,用白灰或标桩在场地上加以标记,以此方法逐步确定树苗栽植的具体位置。 (4)网放线法:适用于具有规则的植物构

15、图要求的设计。先在图纸上以一定比例画出方格网,把方格网按比例定位到施工现场(多用经纬仪),再在每一个方格内按照图纸伤的相应位置进行尺绳法定点。 (5)在标定植树点位置的同时,要对计划栽植的树种做出明显标示,并记录数量,挖穴时如发现定点标记模糊不清时重新放线标定。 2)复查标定 放线定点后应立即复查。不论采用何种放线法,各相邻栽植点误差,以设计书规定的株、行距为基准,平坡不大于5%,复杂山坡不大于15%。3、整地挖穴 1)本工程造林地形复杂,整地挖穴根据土质分为三种施工方法(1)表层10cm左右的风化粗骨料土,采用人工用铁锹及镐结合。 (2)石质土、粗骨土、褐土层采用风镐及凿岩机相结合施工。操作时应穿戴防护手套、防护鞋、安全帽、口罩和风镜等安全防护用品。使用前,应检查风管,不得有漏气现场,并采用压缩空气吹出风管内的水分和杂物。开钻前,应检查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