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练习题.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525458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练习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是非判断题1、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有效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 )2、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上的。( )3、国际经济学经历了重商主义、自由贸易和现代国际经济学理论多层面发展的三个阶段。它是伴随着国际经济活动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完善起来的。 ( )4、与一般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相同,国际贸易理论在分析上也分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种。 ( )5、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不涉及货币因素,考虑各国货币制度的差异与关系的影响。( )6、大多数国际贸易理论都是一种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时间因素在国际贸易

2、理论中较多体现。 ( )7、没有贸易价格差的存在,就不会发生国际贸易。 ( )单项选择题1、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的基本经济单位是DA、企业 B、个人C、政府 D、国家 2、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BA、商品 B、资本C、人员 D、技术 3、若贸易的开展导致社会无差异曲线向远离坐标原点的方向移动,则判定贸易对该国是AA、有益 B、有害C、不变 D、不能判断 4、消费点在同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上移动,表示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CA、增加 B、减少C、不变 D、不能判断 5、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下列不属于一国经济一般均衡的条件的是DA、生产达到均衡 B、消费达到均衡

3、C、市场出清 D、货币市场达到均衡 6、国际贸易建立的基础是( B )A、绝对价格 B、相对价格C、不变价格 D、以上三种都不是 7、在封闭经济条件下,A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低于B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我们称A国在X商品上具有BA、绝对优势 B、比较优势C、没有优势 D、以上三种都不是 8、一国从国际贸易中所获利益的多寡取决于DA、市场占有率 B、技术优势C、竞争优势 D、贸易条件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非判断题1、根据比较优势进行贸易可以使所有贸易国的消费超出其生产可能性边界。 ( )2、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比较优势理论仍然有效,参加贸易的国家仍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益,国际分工也能达到完全

4、专业化的程度。 ( )3、技术的绝对差异会导致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 ( )4、技术的相对差异是各国形成比较成本的基础。绝对技术差异是相对技术差异的特例或特殊形式。 ( )5、在古典国际贸易中,生产要素指的是劳动和资本。 ( )单项选择题1、甲国生产手表需6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9个劳动日,乙国生产手表需12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10个劳动日,根据比较成本说 AA、甲国生产和出口自行车,生产和出口手表 B、乙国进口手表,进口自行车C、甲国生产出口手表,乙国生产出口自行车 D、甲国生产出口自行车,乙国生产出口手表 2、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C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

5、价之上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3、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D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C、产品品质的差异 D、价格的差异 4、在绝对利益理论与比较利益理论中,机会成本假定是DA、递增 B、递减 C、先递增后递减 D、不变 5、当两国之间存在国际贸易时AA、生产仍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但消费超出了生产可能性边界B、生产仍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但消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内C、生产与消费都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外D、生产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外,但消费仍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 6、假定有两个国家A

6、与B,生产两种产品X与Y。A国生产X产品有比较优势的条件是AA、生产1单位X物品所放弃的Y物品比B国少B、生产1单位X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投入比B国少C、生产1单位X物品所需要的资本投入比B国少D、生产1单位X物品所需要的一切投入都比B国少 7、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政策主张是AA、自由贸易政策 B、保护贸易政策C、战略性贸易政策 D、保护幼稚产业政策 8、绝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AA、斯密 B、李嘉图 C、俄林 D、魁奈 9、亚当斯密关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学说的观点是AA、绝对优势论 B、比较优势论C、要素禀赋论 D、人力资本论 10、在绝对利益理论与比较利益理论中,经济资源能够AA、可以从一个部门

7、自由转移到另外一个部门B、可以从一个国家自由转移到另外一个国家C、不能从一个国家自由转移到另外一个国家D、不能从一个部门自由转移到另外一个部门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二、是非判断题1、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它与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绝对数量无关。 ( )2、要素价格均等化会使两国生产同一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均等化。 ( )3、要素价格的均等化是以商品价格的均等为先决条件的,但在现实中一般很难实现。 ( )4、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用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 ( )5、无论是技术差异,还是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它们都是以两国之间同一产品的价格存在差异为前提的。因此,只要存

8、在价格差,各国间就有开展贸易的动力。 ( )三、单项选择题1、率先针对生产要素禀赋进行实证分析的经济学家是DA、斯托尔泊 B、萨谬尔森C、里昂剔夫 D、俄林 2、从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分配的影响来看,国际贸易有利于DA、生产进口竞争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B、生产进口竞争品中密集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C、生产出口品中密集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D、生产出口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3、俄林认为( C )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A、成本的国际绝对差 B、成本比例的国际绝对差C、价格的国际绝对差 D、价格比例的国际绝对差 4、按照“要素禀赋理论”,俄林认为要实现国际分工的利益

9、,最好是执行AA、自由贸易政策 B、保护幼稚产业政策C、超保护贸易政策 D、执行哪种政策,视具体情况而定 5、认为土地、劳动、资本的比例关系是决定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生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这种观点来源于CA、绝对优势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C、要素禀赋理论 D、以上都不是 6、俄林解释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依据的是CA、绝对成本差异 B、比较成本差异C、要素禀赋相对差异 D、规模经济效益递增 7、要素禀赋理论认为,每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由CA、它们的国际价格决定 B、它们的有效使用价值决定的C、它们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 D、它们的国内价值决定的 8、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方

10、式有CA、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B、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C、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 D、悲惨的增长 9、斯脱尔波萨谬尔森定理认为,某一种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B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能判断 10、罗伯津斯基定理认为,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 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B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能判断 第五章 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是非判断题1、奢侈品具有收入弹性。2、产业内贸易在充分竞争性产业中更为盛行。(在不完全竞争产业中)3、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包括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以及收入分配效应。4、如果瑞士旅行靴的进口增加,英国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