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遗传和性连锁()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525195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锁遗传和性连锁()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连锁遗传和性连锁()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连锁遗传和性连锁()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连锁遗传和性连锁()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连锁遗传和性连锁()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锁遗传和性连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锁遗传和性连锁()(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10年摩尔根以果蝇为试验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提出连锁遗传规律(遗传学第三规律)。,摩尔根(18661945),本章内容,第一节 连锁与交换 第二节 交换值及其测定 第三节 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图 第四节 真菌类的连锁与交换 第五节 连锁遗传规律的应用 第六节 性别决定与性连锁,一、性状连锁遗传的表现,性状连锁遗传现象是贝特森和庞尼特(Bateson, W. 和 Punnett, R. C.,1906)在香豌豆的两对性状杂交试验中首先发现的。,第一节 连锁与交换,香豌豆两组杂交试验的结果如下图。,结果表明F2: 1). 出现四种表现型; 2). 不符合9:3:3:1; 3). 亲本组合数偏

2、多,重新组合数偏少(与理论数相比)。,试验一:,结果与第一个试验情况相同:即亲本型偏多,重新型偏少。,试验二:,两试验结果表明:原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常有连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这种现象称为连锁遗传。,二、 连锁遗传的解释,各个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是否受分离规律支配?,第一个试验(相引组):,第二个试验(相斥组):,F2不符合9:3:3:1 ,则说明F1产生的四种配子不等。,以上结果都受分离规律支配,但不符合独立分配规律。,可用 ? 加以验证。,因为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就是F1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的具体反映。,测交法,1相引组:,例如:玉米(种子性状当代即可观察):,有色、饱

3、满CCShSh 无色、凹陷ccshsh F1 有色饱满(CcShsh),测交法验证:,G CSh Csh cSh csh csh,% 48.2 1.8 1.8 48.2,Ft中:亲本组合= (4032+4035)/8368100% = 96.4% 重新组合= (149+152)/8368100% = 3.6%,2相斥组:, 相斥组的结果与相引组结果一致,同样证实F1所成的 四种配子数不等,亲型配子多、重组型配子少。,玉米: 有色、凹陷CCshsh 无色、饱满ccShSh F1 有色饱满 无色凹陷 CcShsh ccshsh 配子 CSh Csh cSh csh csh Ft CcShsh Cc

4、shsh ccShsh ccshsh 有色饱满 有色凹陷 无色饱满 无色凹陷 总数 粒数 638 21379 21096 672 43785 % 1.5 48.5 48.5 1.5,又如:果蝇(相引组),红眼正常翅pr+pr+vg+vg+ 紫眼残翅prprvgvg,红眼正常翅 紫眼正常翅 红眼残翅 紫眼残翅 总数 个数 1339 154 151 1195 2839,Ft pr+prvg+vg prprvg+vg pr+prvgvg prprvgvg, F1 红眼正常翅 紫眼残翅 pr+prvg+vg prprvgvg,果蝇(相斥组):,红眼残翅pr+pr+vgvg 紫眼正常翅prprvg+vg

5、+ F1 红眼正常翅 紫眼残翅 pr+prvg+vg prprvgvg Ft pr+prvg+vg prprvg+vg pr+prvgvg prprvgvg 红眼正常翅 紫眼正常翅 红眼残翅 紫眼残翅 总数 个数 157 1067 965 146 2335,上述测交结果表明: F1产生的4种型配子 不是 1:1:1:1 而是 两种亲本型配子数相等,50%; 两种重组型配子数相等,50%。 所以,F2的表现型不是9:3:3:1。,(一) 完全连锁和不完全连锁,连锁遗传:指在同一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连在一起遗传 的现象。,1. 完全连锁: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不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

6、。 F1只产生两种亲型配子、其自交或测交后代个体的表现型均为亲本组合。,非等位基因完全连锁的情形较少,一般是不完全连锁。,2. 不完全连锁(部分连锁): 是指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之间或多或少地发生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 F1可产生多种配子,后代出现新性状的组合,但新组合较理论数为少。,三、连锁和交换的遗传机制,例:果蝇的完全连锁,灰身正常翅,黑身残翅,由于F1杂合雄蝇(BbVv)只产生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所以用双隐性雌蝇测交的后代,只能有两种1:1的表现型.,不完全连锁时,F1重组型配子是如何出现的? 重组率(重组型的配子百分数)为什么50%?,由连锁遗传相引组和相斥组例证中可

7、见两个问题:,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从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交换谈起。,(二)交换与不完全连锁的形成,1交换:成对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基因的互换。,2交换的过程:杂种减数分裂时期(前期I的粗线期)。,3根据染色体细胞学行为和基因位置上的变化关系可以说明连锁和交换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前期I,粗线期非姊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在双线期可在二价体之间的某些区段出现交叉.,现以玉米第9对染色体上的Cc和Shsh两对基因为例 说明交换与不完全连锁的形成:,重组型配子是在连锁基因相连区段之内发生交换的结果。,亲本组合=(193+193)/400)100%=96.5% 重新组合=(7+7)/

8、400)100%=3.5%, 两对连锁基因间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的百分率,恰是 重组型配子百分率的2倍。,例如:玉米F1 ( ) 的100个孢母细胞中,交换发生在Cc和Shsh相连区段之内的有7个,则重组率为多少 ?,思考题,假定某杂合体,产生的其中的一种配子,Ab,为6,问AB基因间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百分率是多少?,答案:24,一、交换值,交换值:指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的频率。,应用这个公式估算交换值,首先要知道重组型配子数。测定重组型配子数的简易方法有测交法和自交法两种。,第二节 交换值及其测定,二、交换值的测定,(一)测交法, 两种重组配子各1.8 %,用

9、测交法测定交换值的难易不同: 玉米、烟草较易:去雄和授粉容易,可结大量种子; 麦、稻、豆较难: 回交去雄难,种子少,故宜用自交测定法(F2资料)。,(二)自交法,例如香豌豆相引相资料:,其中表型双隐性ppll个体数频率为d2;,双隐个体表型比率=1338/6952100%=19.2% = d2,F1有4种配子: PL Pl pL pl,设各配子的比例为:a b c d,F2组合为: (aPL bPl cpL dpl)2,F1的pl配子频率 d = =0.44 即44,由于44%25%,故pl是亲本型配子, 则另一亲本型配子PL的频率=44% ;,F1形成的四种配子比例为 44PL6Pl6pL4

10、4pl 交换值=6%2=12%,是两种重组型配子之和。,重组型配子Pl 、pL的频率各为(50 44)%=6%。,三、交换值与连锁强度的关系,交换值的幅度经常变化于0 50%之间:,当交换值 0%,连锁强度越大,两个连锁的非等位基因之间交换频率越小;,交换值 50%,连锁强度越小,两个连锁的非等位基因之间交换频率越大。,交换值影响因素:基因位置、性别、年龄、温度等。,由于交换值具有相对稳定性,常以该数值表示两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相对距离(遗传距离)。 例如:3.6%即可称为3.6个遗传单位。,遗传单位值愈大,两基因间距离愈远,愈易交换; 遗传单位值愈小,两基因间距离愈近,愈难交换。,思考题,

11、在大麦中,带壳(N)对裸粒(n)、散穗(L)对密穗(1)为显性。今以带壳、散穗与裸粒、密穗的纯种杂交,F1表现如何?让F1与双隐性纯合体测交,其后代为: 壳带、散穗 201株 裸粒、散穗 18株 带壳、密穗 20株 裸粒、密穗 203株 试问,这两对基因是否连锁?交换值是多少? 要使F2出现纯合的裸粒散穗20株,至少应种多少株?,确定基因的位置主要是确定基因之间的距离和顺序 基因之间的距离是用交换值来表示的。,准确地估算出交换值 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把基因标志在染色体上。,两点测验和三点测验就是基因定位所采用的主要方法。,第三节 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图,(一)两点测验,先用三次杂交、再

12、用三次测交(隐性纯合亲本)来分别 测定两对基因间是否连锁,然后再根据其交换值确定它们在同一染色体上的位置。,分别测出Aa-Bb间重组率 确定是否连锁;,分别测出Bb-Cc间重组率 确定是否连锁;,分别测出Aa-Cc间重组率 确定是否连锁。,如果上述3次测验确认3对基因间都是连锁 根据交换值的大小 确定这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例如:已知玉米子粒有色(C)对无色(c)为显性,饱满(Sh)对凹陷(sh)为显性,非糯性(Wx)对糯性(wx)为显性。,第一组试验: CCShSh ccshsh F1 CcShsh ccshsh,为了明确这三对基因是否连锁遗传,分别进行了以下三个试验:,第二组试验:

13、wxwxShSh WxWxshsh F1 WxwxShsh wxwxshsh,第三组试验: WxWxCC wxwxcc F1 WxwxCc wxwxcc,第一组试验: CCShSh ccshsh F1 CcShsh ccshsh,4032 4035 149 152,交换值(149152)/(4032+4035+149+152)100%3.6%,第二组试验: wxwxShSh WxWxshsh F1 WxwxShsh wxwxshsh,交换值(15311488)/(1531599158851488)100%20%,第三组试验: WxWxCC wxwxcc F1 WxwxCc wxwxcc,交换值

14、(739717)/(25427397172716)100%22%,第一、二个试验结果表明,Cc和Shsh是连锁遗传的,Wxwx和Shsh是连锁遗传的。所以Cc和Wxwx肯定是连锁遗传的,根据这二个试验结果,这三对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有两种可能:,第三个试验结果表明,Wxwx和Cc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相距22个遗传单位。这与23.6个遗传单位接近。所以,可以确定第一种排列顺序符合实际。,这样就把这三对基因的相对位置初步确定下来。用同样的方法和步骤,还可以把第四对、第五对及其它各对基因的连锁关系和位置确定下来。,不过,如果两对连锁基因之间的距离超过5个遗传单位,两点测验法便不如下面介绍的三点

15、测验法的准确性为高。,(二) 三点测验,三点测验(three-point testcross)是基因定位最常用的方法,它是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用隐性亲本测交,同时确定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采用三点测验可以达到两个目的: 一是纠正两点测验的缺点,使估算的交换值更加准确; 二是通过一次试验同时确定三对连锁基因的位置。,现仍以玉米Cc、Shsh和Wxwx三对基因为例,说明三点测验法的具体步骤。,(1)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利用三点测验,首先要在Ft中找出双交换类型(即个体数最少的),然后以亲本类型(即个体数最多的)为对照,在双交换中居中的基因就是三个连锁基因中的中间基因,它们的排列顺序就被确定下来。,凹陷、非糯、有色,饱满、糯性、无色,sh + + = wx在中间 + wx + + sh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