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张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524937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三第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张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历史必修三第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张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历史必修三第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张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历史必修三第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张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历史必修三第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张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三第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三第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张(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德国,法国,课程标准: 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2.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一、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一)背景: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法国大革命(1789年) (1)原因: 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社会矛盾尖锐。 启蒙运动的思想动员作用。 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受封建制度严重阻碍 (2)特点:从革命的酝酿、发生和结果看,是比较成熟和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3)意义: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使法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2法兰西共和历程 (1)历程 法国大

2、革命爆发后,法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之间、共和派与帝制派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政权在两者间反复易手。在大革命后的七十余年间,帝制与共和制多次反复。 封建君主专制:波旁王朝(革命前)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群众为反对以国王为首的特权等级举行武装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17891792年) 革命初期,政权落到了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手中,颁布了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人权宣言,制定了一七九一年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年) 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1792年9月21日召开国民公会,废黜国王,建立法兰

3、西第一共和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年、拿破仑)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在巴黎发动“雾月十八日政变”,成立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后改为终身任职,1804年公布拿破仑法典。1804年底,拿破仑加冕为皇帝,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年)共和制变成君主制。,封建君主专制:复辟的波旁王朝(18151830年) 1815年封建专制政权波旁王朝复辟。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七月王朝(18301848年) 1830年巴黎人民“七月革命”,推翻封建的波旁王朝,建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权。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年) 1848年2月22日,巴黎又爆发革命。工人群众占领王宫

4、,烧毁了国王的军政府,驱散了立宪会议,二月革命取得了胜利。2月25日,临时政府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即法国历史上的第二共和国。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年、路易波拿巴) 1852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正式宣布法兰西为帝国,这就是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年),路易波拿巴即皇帝位,称拿破仑三世。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年) 1870年9月巴黎人民起义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第三共和国。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第三共和国宪法。,(2)实质: 复辟与反复辟、民主与专制、共和制与君主制、议会民主制与军事独裁之间的斗争。 (3)法国共和道路的特点及其原因、认识 特

5、点:过程曲折 原因: 小农经济的长期大量存在,君主制长期存在 法国工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处于弱势。 认识:人类的每一步前进都充满着矛盾、斗争。,(二)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背景 (1)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2)保皇派势力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的政治斗争日益尖锐(注意:保守势力的组成) (3)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行政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立 法 权,参议院,众议院,7年 可连选连任,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 缔结并批准条约, 有特赦权, 在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由地方参议会代表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间接选出,9年,

6、每3年改选其中1/3,有权否决众议院的议案,由普选产生,受财产资格和在法国居住时期的限制,4年,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制约,总统,2.法兰西共和制的确立1875年宪法,最高法院,由参议院授权组成,司法权,议会产生 选民间接选出,7年,连选连任,4年,不超过2届,行政权 任命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实行赦免 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行政权 提名高级官员、缔结条约权,但须参议院批准 对国会通过法案有否决权,国家元首、军队统帅,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总司令,思考: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规定,法国总统制和美国总统制有何不同?法国议会和美国议会有何不同?,间接选举产生、任期9年,每3年

7、改选其中1/3,各州议会选举,每州2名;任期6年,每2年改选其中1/3,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4年,各州按照人口比例选出,任期2年,立法权 议会选举产生总统,立法权,思考二:英法确立不同制度的主要原因: 1.由于相隔百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产阶级力量强弱不同; 2.革命前思想舆论准备不同; 3.人民群众参与程度不同; 4.两国历史传统不同。,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历史作用: (1)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权,共和派掌握实权; (2)从法律上确立共和政体; (3)对法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4)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帝制独裁对比,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二、德意志帝国

8、的君主立宪制,(一)背景:统一的完成,(1)必要性:德意志的分裂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统一 (2)可能性: 德意志资产阶级不能通过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来完成国家的统一 普鲁士决心完成德意志的统一:“铁血政策”,1.统一的背景:,普鲁士决心完成德意志的统一 其一,普鲁士经济发达。其二,军事力量强大。其三,民族成分单一,统一的决心坚定。其四,对资产阶级能够予以照顾和作出让步,博得了他们的好感和支持。 其五,普鲁士统治阶级实力雄厚,野心勃勃。1850年,普鲁士政府颁布了调整地主与农民关系的法令,实行了农业改革,结果大批农民通过交纳赎金或购买土地成为自由人,而地主也由于收取赎金或出卖土地增加了经济

9、实力,此后,地主阶级逐渐采用机器和雇佣劳动制,于是普鲁士产生了一批资产阶级化的容克地主。经济实力的增长和经营方式的转变,促使普鲁士统治阶级希望借助武力实现国家的统一,以便把全体人民置于自己的统治和压榨之下。 其六,普鲁士王朝能够担当统一大任,还在于它有一位铁腕人物俾斯麦。此人出身于普鲁士一个容克家庭,精通政治、外交和军事,对德意志当时的发展趋势和各阶级的需要十分了解。 “铁血政策”的实施:俾斯麦认为“德意志的统一不是空谈,而是要用铁与血”,即普鲁士必须以武力来统一德意志。为此,这位被称之为“铁血宰相”的俾斯麦为统一德意志,对内进一步加强军事力量,以军事力量作后盾施展外交手段,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

10、一了德意志。 总之,由于当时德意志无产阶级的不成熟,资产阶级的软弱,普鲁士容克地主实力的增强,德意志的统一最终由普鲁士王朝承担了。,1、1864普奥对丹麦,2、1866普奥战争,3、1870普法战争,三次王朝战争,2.方式途径:,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接受加冕,成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的建立,结束了德意志长达952年的分裂状态。从此,德国作为一个统一的近代民族国家在欧洲崛起。,3.德意志统一:1871年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德意志邦联(18151870),德意志统一战争(18641870),德意志第二帝国(18711918),魏玛

11、共和国(19191933),德意志第三帝国(19331945),德国政权更替过程,德国分裂: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491990)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9491990),德国统一: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90 ),4.意志宪法(政体、民主进程)的影响 (1)积极:使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2)局限:保留了普鲁士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传统 由于德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步较晚,资产阶级软弱,而封建容克和军阀势力强大,同时德国的统一不是“由下而上”地由人民决定,而是“自上而下”地由普鲁士王国通过国内外战争来实现统一的。普鲁士权压群邦,诸国皆有新帝国即“大普鲁士”之感。贵族和主要由贵族阶层人士组成的军官团在

12、社会上始终举足轻重。因此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及其宪法含有较浓厚的封建和军国主义的特征。,行 政 权,皇帝,宰相,继 承,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议会,统帅军队,权力巨大,由皇帝任命,掌握行政大权,是内阁首脑,拥有绝对权力,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立 法 权,联邦议会,帝国议会,由各邦君主和自由市任命的代表组成,权力巨大,未经联邦议会同意,任何法律均无效,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权力小,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才能生效,不拥有任何行政权监督权,(二)确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三)内容:,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实行联邦制国家,思考:

13、英国和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对比?,德意志皇帝,由普鲁士国王世袭,拥有广泛的权力。,国王,统而不治国家的象征,无实权。,宰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首相和政府(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立法机构,但作用较小,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是权力的中心。,二元制 君主立宪制,议会制 君主立宪制,(四)特点及原因,1.特点: 不彻底、不完善: 表现:国家权力中心在皇帝;行政权与立法权没真正分开 带有浓厚的封建性、专制性(皇权至上) 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2.原因: 德意志的统一是在普鲁士领导下,以王朝战争的方式完成的。 德意志资本主义发展起步晚,资产阶级软弱,封建势力强大,政治:国

14、家统一,确立了代议制民主 经济:推动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19世纪末)。 对欧、亚一些国家的宪法,特别是日本帝国宪法有很大影响。,(五)评价:,2.进步性:,3.局限性:,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具有浓厚的专制 (君主权力过大)和军国主义色彩; 造成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1.性质:二元制君主立宪,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反对旧制度的打击和改造比较彻底,民主化程度较高 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统一战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继承了军国主义传统,因此形成专制主义浓厚的君主立宪制,讨论: 为什么法国会确立共和制

15、,而德国却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三、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 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议会; 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都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2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步性 相对民主性;选举代表;议会多数原则;议员的立法知识、能力、素质、经验;政党政治。 3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 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政府行政权扩大,代表民意的议会权力削弱;政党斗争;毕竟仍然是一定的利益集团的代表。,4.影响: 政治: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 经济: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社会:稳定作用 世界:都使这些国家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启蒙思

16、想的影响,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民主共和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扩展,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法国:议会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小结:,斗争,确立,发展,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大抗议书 资产阶级革命(内战),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议会改革,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两党制,资产阶级革命 人权宣言,1875年宪法,统一战争,1871年宪法,单元整合,俄国,1861年改革,沙皇专制,日本,明治维新,君主立宪制,专制主义 军国主义,(2012年广东高考 39)材料二: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随着后一种民主在实践中的不断扩展和完善,它几乎成了人们所知的西方那一个人惟一形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