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灾害防概况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523860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通风、灾害防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矿井通风、灾害防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矿井通风、灾害防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矿井通风、灾害防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矿井通风、灾害防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井通风、灾害防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通风、灾害防概况(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矿井通风、灾害防治,胡云强 2011年3月,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把地面空气不断送入井下,同时把污浊的空气排出井外的过程。 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是: ()连续供给井下人员足够的新鲜空气,满足人员呼吸的需要。 ()稀释和排除井下有害气体、矿尘,到安全浓度,并排出作业地点。 ()排除井下热量与水蒸气创造适宜的气候条件, 保证系统可靠,风流稳定,抗灾变能力强。,漏风的危害,通风系统存在漏风时,部分风量由于短路漏入回风巷,从而减少工作面有效风流风量,使采掘工作面条件恶化。 在抽出时通风矿井中,当地面塌陷区与井下巷道沟通时,将大量空气漏入井下。若采区漏风或相邻小煤窑漏风,会将有害气体带入井下,污染井下空气。

2、 采空区与煤柱漏风时,可能促使煤炭自燃。 漏风通道的存在,会使主通的风阻降低,影响主通工况,使通风机效率降低,使通风机的系统复杂化, 通风使通风电耗增大,增加通风成本。,瓦斯基本概念及爆炸的三个条件,瓦斯的概念 是指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有时单独指甲烷。 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瓦斯浓度在爆炸界线内,一般为5%16%; 二是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650750); 三是混合气体中氧气的浓度不低于12%。,瓦斯爆炸的危害,瓦斯爆炸的危害表现在四个方面, 爆炸产生高温火源的危害,爆炸产生高压和冲击波的危害,以及大量有害气体的产生,从而造成人员伤亡,设备和巷道破坏。 当瓦斯浓度为

3、9.5%时,爆炸产生的瞬间温度,在自由空间可达1850度与2650度之间,而这样的高温不仅可以烧伤人员,烧坏设备,还可能引起井下火灾,扩大灾情。 瓦斯爆炸产生的高温会使气体膨胀,而引起气体压力的骤然增大,对周围物体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在高温高压作用下爆源处的气体和火焰以极高的速度向前冲击时会造成人员伤亡、设备和巷道破坏 瓦斯爆炸后将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根据矿井取样分析表明:沿O26%10%,N282%88%,CO28%4%,有资料统计在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中,死于一氧化碳中毒的人数,占死亡人数的70%以上,因此强调入井人员必须携带自救器非常有必要。,瓦斯防治,要杜绝瓦斯爆炸事故发生从三个方面采取

4、措施:1、防止瓦斯积聚和超限2、是防止瓦斯引燃,3、是防止瓦斯突出事故。 防止瓦斯积聚和超限措施:1、加强通风管理;2、加强瓦斯检查;4、加强排瓦斯巷的检查。 防治瓦斯引燃的措施:严禁和杜绝一切非生产火源,,瓦斯燃烧,当矿井空气中瓦斯含量在爆炸界限以外的时遇明火可产生燃烧。,瓦斯窒息,当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浓度大时氧气的含量相对降低易造成人员窒息。,瓦斯危害的案例,例一:02年4月30日,邹坞矿1706运输巷,停风半小时,迎头37m无风,预埋吊挂钩螺栓崩托,造成瓦斯爆炸9人。 例二;03年11月6日,闫家浴3号井,私开密闭,窒息死亡3人。,矿尘及防治措施,1、矿尘:矿尘是指矿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5、矿尘一般指煤尘和岩尘 2、矿尘危害:1、能燃烧。2能爆炸。3、引起工人患尘肺病。,煤尘爆炸三个条件,1、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且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452000g/m3); 2、引爆火源的为温度为6101050; 3、氧气浓度不低于18%。 这三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能发生煤尘爆炸。,防治煤尘爆炸措施,1、消除井下引爆火源 2、消除落尘 3、隔爆措施,防止煤尘积聚的措施,要及时冲洗和清扫落尘。清扫及冲洗下来的煤尘要及时运上井,否则水会蒸发,落尘仍有重新飞扬的可能。 井下最易沉积煤尘的地方,采掘工作面的回风道、输送机道、溜煤眼、煤仓上下口、运输转载点。,矿尘危害案例,案例一:01年8

6、月20日西夹埠矿1411面(27m)无规程,假报表,尘锥积,无水泡泥,多母线,煤尘爆炸11人。 案例二:06年2月23日联创放炮煤尘爆炸死亡18人伤9人。,矿井火灾及防治措施,一、矿井火灾是指在井下,或发生在地面井口以附近,并能直接威胁井安全的火灾。 二、造成火灾的原因有三个:可燃物存在、有引火热源、空气供给。 (二)矿井火灾的危害 1、产生大量有害气体。 2、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3、产生火风压 4、产生再生火源。,矿井火灾的分类,根据发生火灾的原因不同,一般把矿井火灾分为两类: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 1、外因火灾 是指外部火源引起的火灾。 2、内因火灾 是指自燃火灾。,4、矿井火灾的防治措施

7、,预防矿井火灾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消防并 举”。 (一)外因火灾的预防措施 1、杜绝产生火源 、设置防火门 、设置消防器材和灭火设备 (二)内因火灾的预防措施 1、减少各种发火隐患。2、掌握自燃发火预兆,及时进行发火预测预报,把自燃发火消灭在初始阶段,3、对采掘生产过程中遗留下的发火隐患,及时处理,减少自燃发火的几率。,矿井火灾的治理,1、直接灭火方法用水灭火,用、砂子、岩粉灭火用化学灭火器灭火挖除火源。 2、隔绝灭火 3、综合灭火,矿井火灾危害的案例,案例一:1986年11月24日枣庄集团山家林煤矿二水平皮带机发生一起火灾,死亡24人,重伤2人,轻伤24人。 案例二、2004年11月2日

8、临析矿务局邱庄煤矿中央变电所发生一起火灾,无人员伤亡。,矿井水灾及防治措施,凡影响生产、威胁采掘工作面或矿井安全的、增加矿井吨煤成本,使矿井局部及全部被淹没的矿井水都称为水害。 1、矿井水来源于地表水和地下水。 2、水灾危害 )井下巷道和采掘工作面出现淋水时,空气潮湿,人易患风湿病。 ()矿井水腐蚀井下各种金属设备、支架、轨道等。 ()如果发生了突水和透水,就可能淹没采掘工作面或矿井,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矿井突水的原因,1、井田内的地质条件不清。 2、井田位置选择不合理。 3、技术措施不当 4、麻痹大意管理不善。,矿井突水预兆,1挂红;2挂汗;3煤壁变冷;4出现雾气;5水叫;6顶板淋水加

9、大;7顶板来压8底板鼓起;9水色发混有臭味;10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11裂缝出现渗水。,矿井水防治,地表水的防治:“疏、防、排、蓄” 井下水的防治:查明水源;超前探水,“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原则;放水。,一旦发生突水如何救灾自救,发现预兆。立即发出警报。 发生透水,迅速汇报。 突水初期,积极妥善的组织抢救。 及时避险,矿井水灾危害的案例,案例一:03年2月11日大甘霖矿,采煤工作面放炮,透彭楼矿老空水,死亡7人。 案例二:03年7月26日木石矿提高上限掘进,透地面塌陷坑水死亡35人。,顶板事故防治措施,顶板:煤层上面的岩层叫顶板。可分为三层:直接顶、伪顶和老顶。 冒顶的原因:1、地质因素的影

10、响;2、顶板压力变化的影响;3、采掘工序的影响;4、人的因素的影响。 冒顶的预兆:响声、掉渣、片帮、裂缝、脱层、漏顶,冒顶的原因,巷道掘进过断层、围岩破碎带。 巷道顶板有二合子分层。 巷道顶板或两帮有裂隙,有淋水。 迎头空顶作业、支护不及时或支护失效,采煤工作面常发生冒顶的地点,一道:指采煤工作面的机道。 一线:是指采煤工作面放顶线。 两出口:是指采煤工作面的两个安全出口。,防止冒顶的措施,充分掌握顶板压力分布及来压规律。 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 及时处理局部漏顶。 坚持敲帮问顶制度。,发生冒顶如何处理,首先加固冒顶边缘支架,防止冒顶扩大。其次,设法控制冒顶区上方顶板,严禁空顶作业,只有控制冒顶

11、区顶板以后,才能开展抢救工作。 发生冒顶埋人事故时,要以最近的途径、最快的速度搬运矸石,接近被埋人员。 采煤工作面处理冒顶时,要用木垛刹实顶板,不能架空棚。,掘进工作面的冒顶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木垛接顶法或撞楔法处理。 在处理冒顶和抢救人员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有专人观察顶板,发现二次冒顶要立即撤人,防止事故扩大。,顶板事故案例,案例一:05年5月25日汶南矿61103采煤面高普。遇断层,上端头调采,因钻底、顶碎、虚空、无措施整棚冒19.53.71.4m,造成质量技术员、安全网员2人死亡。 案例二:03年9月5日草埠矿6101采煤面遇断层放炮冒顶7m,总工、区长下井决定回柱、撤面、跳切眼,当回冒顶区下第16颗支柱时,第二次冒顶23m,9名职工遇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