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炎及液体疗法腹泻病理论课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523471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炎及液体疗法腹泻病理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口炎及液体疗法腹泻病理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口炎及液体疗法腹泻病理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口炎及液体疗法腹泻病理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口炎及液体疗法腹泻病理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炎及液体疗法腹泻病理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炎及液体疗法腹泻病理论课件(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小儿消化系统 解剖生理特点,一、解剖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口腔、食管、胃、肠、胰腺、肝脏、肠道细菌、小儿粪便,1口腔 足月新生儿两颊脂肪垫发育良好,故生后即具有较好的吸吮能力;早产儿则较差。 小儿口腔粘膜柔嫩,血管丰富,易受损而发生感染。 新生儿出生时唾液腺发育不够完善,唾液及唾液中淀粉酶分泌不足,导致口腔粘膜干燥而易受损及不宜喂淀粉类食物。 3-4个月可出现生理性流涎。,2食管 新生儿食管呈漏斗状,下端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常发生胃食管反流,一般九个月时消失。 3、胃 婴儿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婴儿吸奶时常同时吸入空气,故易导致溢乳和呕吐。,4肠 婴儿肠

2、道相对较长,有利于消化吸收;婴儿肠壁薄,血管丰富,通透性高,有利于营养物质吸收,但是也易发生细菌经肠粘膜吸收引起全身性感染和全身中毒。 肠系膜固定作用差,易发生肠扭转或肠套叠。,5肝 年龄越小肝相对越大。 婴幼儿可在右肋下1-2cm触及属正常,4岁后肋下不能触及。 小儿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解毒能力差。 婴儿期胆汁分泌较少,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6胰腺 出生时胰液分泌量少,34胰腺发育较快,胰液分泌量也随之增加,故生后3个月以前不宜喂淀粉类食物。 新生儿及幼婴儿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都较低,故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不够完善。 婴幼儿胰液及消化酶的分泌易受天气和各种疾病的影响而被抑制,容易

3、引起消化不良。,7.肠道细菌 胎儿消化道内无细菌,出生后肠道菌群逐渐建立。正常肠道菌群对侵入肠道的致病菌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肠道菌群受食物成分影响:母乳喂养者以双歧杆菌为主;人工喂养者以大肠杆菌为主。,8 .小儿正常粪便 新生儿10-12小时排出墨绿色、粘稠、无臭味的胎粪。 母乳喂养儿粪便为金黄色,糊状,不臭,每日24次。 牛、羊乳喂养儿粪便为淡黄色,较干稠,有臭味,每日12次。 添加谷类、蛋、肉、蔬菜等辅食后大便,接近成人,每日1次。,9 .婴儿异常粪便 大便次数增多、性状改变多为小儿腹泻。 粪便恶臭:蛋白质消化不良。 有酸味、泡沫: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 外观油腻或奶瓣多:脂肪消化不良。,第二

4、节 口炎,口腔粘膜的炎症称口炎,多由病毒,细菌、真菌或螺旋体引起。本病多见于婴幼儿。 可单独发病亦可继发于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久病体弱和维生素B、C缺乏等全身性疾病。,、鹅口疮,鹅口疮:又名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 多见于新生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临床表现】,口腔粘膜上出现不易拭去的白色或灰白色乳凝块样物质。若强行擦拭剥落后,局部粘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 局部不痛、不流涎,不影响吃奶,一般无全身症状。,鹅口疮,【治疗原则】,1、保持口腔清洁,用2碳酸氢钠溶液于哺乳前后清洁口腔。 2、局部用药,可用制霉菌素10万U次,加水l2ml涂患处。,二、疱疹性

5、口炎,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13岁小儿多见,起病急,传染性强,可在集体托幼机构引起小流行。,【临床表现】,口腔粘膜上、舌、唇内可见散在的或成簇的小疱疹,破裂后形成浅表小溃疡,周围有红晕,多个小溃疡可融合成较大溃疡,破溃后表面可覆盖黄白色的纤维渗出物。 低热或高热(体温达3840),局部疼痛、流涎、拒食、烦躁、颌下淋巴结肿大。 病程较长,溃疡1014天愈合;淋巴结肿大23周消退。,疱疹性口炎,本病须与疱疹性咽峡炎鉴别,后者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多发生于夏秋季,疱疹主要在咽部和软腭,有时可见于舌,但不累及牙龈和颊粘膜,颌下淋巴结不肿大。,【治疗原则】,(1)重视口腔卫生,勤喝水。 (2)局部处理:局

6、部涂碘苷,或锡类散、冰硼散等中成药。 (3)对症处理:发热者用退热剂。疼痛重者进食前在局部涂2利多卡因。,三、溃疡性口炎,主要由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多见于婴幼儿。,【临床表现】,(1)口腔粘膜充血水肿,随后形成大小不等的溃疡,表面有灰白色纤性渗出物形成的假膜,易拭去,涂片染色见大量细菌。 (2)局部疼痛、流涎、拒食、烦躁,常有发热,可达39-40oC,局部淋巴结肿大。,【治疗原则】,(1) 控制感染,选用有效抗生素。 (2)做好口腔清洁及局部处理。3%过氧化氢等清洗,后涂2.5%金霉素鱼肝油,疼痛重者进食前在局部涂2利多卡因。 (3)注意水分和营养的补充。,小儿液体疗法及护理,1

7、、不同年龄期体液容量比例,一、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年龄越小,体液占体重的百分比越高,体液是人体重要组成部分,分为 两液三区 细胞内液 细胞区:相对稳定 体 液 间质区 细胞外液 血浆区:相对稳定,不同年龄组体液分布比例,血 6%,间质 37%,细胞内 35%,间质 20%,间质 10 15%,间质 25%,细胞内 40%,血 5%,血 5%,血 5%,细胞内 40%,细胞内 40-45%,新生儿78%,1岁70%,214岁65%,成人60%,2. 电解质组成的特点,小儿体液电解质的组成与成人无显著差异 如图: 阳离子:K 细胞内液 阴离子:HPO42、蛋白质 阳离子:Na 占90% 细胞外液

8、阴离子: cl、HCO3,小儿每日水的需要量,年龄 需水量(ml/kg) 1岁 120-160 1-3岁 100-140 4-9岁 70-110 10-14岁 50-90,3、水的代谢特点,小儿代谢旺盛,年龄越小,需水量相对越多。,二、小儿常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一)脱水: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所造成的体液总量的减少。 脱水程度:轻度: 中度: 重度:,临床表现 轻 中 重 估计累积损失 50ml/kg 50-100ml/kg 100-120ml/kg 失水量 10 神志 精神稍差 烦躁不安或萎靡 昏睡或昏迷 皮肤 稍干、弹性可 干、弹性差 灰白冰冷、弹性极差 前囟眼窝 稍凹 凹陷明显

9、极度凹陷、眼闭不合 唇粘膜 稍干 干燥 干裂 尿量 稍减 显著减少 几乎无尿 末梢循环 好 差、四肢稍凉 休克、肢厥冷,脱水程度,病理生理 等渗 低渗 高渗 失Na失H2O 失Na+ 失H2O 失Na+ 150 口渴 明显 不明显 极明显 神志 嗜睡 嗜唾或昏迷 激惹、抽搐 尿量 减少 减少不明显 减少 皮肤弹性 稍差 极差 尚可 血压 低 易休克 正常或稍低,不同性质脱水临床表现,(二)代谢性酸中毒,1、酸性物质产生过多:如进食少,脂肪氧化、酮体增多;组织缺氧,乳酸堆积。 2、碱性物质丢失过多:如腹泻、呕吐。 3、肾功能不全:肾血流量不足,尿量减少,排酸保碱功能低下。,原因,代酸临床表现:,

10、轻症:呼吸稍快 重症:神萎、烦躁、昏迷、恶心呕吐、口唇 樱红、呼吸深快、呼出丙酮味 根据HCO3浓度分三度 轻 13-18mmolL 中 9-13mmolL 重 9mmolL,三、低钾血症,原 因: 1、钾摄入量不足 2、由消化道丢失过多 3、肾脏排出过多 4、各种原因的碱中毒 血钾3.5mmol/L(正常3.5-5.5mmol/L),低钾临床表现,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肌肉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胀。 心脏:心肌收缩力 心律紊乱、心肌受损、心音低钝、心动过速 。 心电图: T波低平、双相、倒置、出现U波 肾损害:浓缩功能下降,多尿、夜尿增多。,低钙、低镁血症,主要因摄入不

11、足及丢失过多引起。 主要表现为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表现为腱反射亢进、手足搐搦和惊厥。,小儿液体疗法常用的溶液及其配制,张力: 定义:溶液中电解质所产生的渗透压称作溶液的张力。 张力含有电解质溶液总溶液,常用液体,常用液体配制,混合溶液,常用混合溶液,0.9%Nacl 5%或10%GS 1.4%NaHCO3 液体张力 1:1 液 1 1 1/2 1:2液 1 2 1/3 1:4液 1 4 1/5 2:1 液 2 1 等张 2:3:1液 2 3 1 1/2 4:3:2液 4 3 2 2/3,口服补液盐(ORS液),适用于轻、中度脱水无严重呕吐患者 张力为2/3张,高张液,含电解质多,少量多次,适当

12、补充白开水。 新生儿、心肾功能不全、休克及明显呕吐患者不宜口服ORS液。,口服补液盐(ORS) 1967年: ORS成分: NaCl 3.5g NaHCO3 2.5g KCl 1.5g 葡萄糖 20.0g 加水到1000ml 其电解质的渗透压为200mmol/L(2/3张)。 应用时一般需要稀释。,1984年改为: NaCl 3.5g 枸橼酸钠 2.9g KCl 1.5g 葡萄糖 20.0g,液体疗法,Fluid Therapy,纠正体内已经存在 的水、电解质紊乱,恢复和维持血容量、渗透压、 酸碱度和电解质成分,恢复正常的 生理功能,液体疗法目的:,液体疗法是通过补充不同种类的液体来纠正水、电

13、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治疗方法。,静脉,口服,途径:,一、口服补液:ORS液 适应症: 1.中度以下脱水、呕吐不严重的患儿。 2.用于补充累积损失、继续损失 3.可用于预防腹泻引起的脱水。 相对禁忌症: 1.中重度脱水或呕吐剧烈者 2.休克、心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者 3.新生儿。,ORS主要用于补充累积损失量和继续损失量 补给累积损失量: 轻度脱水5080ml/kg, 中度脱水80100ml/kg。 在无静脉输液的情况下,也可用于重度失水,按100120ml/kg补给。,二、静脉补液,二、静脉补液,用于严重呕吐、腹泻,伴中、重度脱水患儿 补液原则: 补其所失、供其所需、纠其所偏 三定: 定

14、量, 定性, 定速 三先:先快后慢、先浓后淡、先盐后糖 两补:见尿补钾、见惊补钙 三观察:尿量(34小时增多) 酸中毒(612小时纠正) 皮肤弹性(12小时恢复),静脉补液,累积损失量: 从发病到开始治疗时的体液丢失量。 继续损失量:治疗开始后每日继续丢失量。 生理需要量:主要供给基础代谢所需的水分。,定量:,根据脱水的程度确定应补多少 轻度脱水:30-50ml/kg 中度脱水:50-100ml/kg 重度脱水: 100-120ml/kg 先按2/3量给予。,第1天补液,累积 损失量 补充,定性:,根据脱水的性质 低渗性脱水: 2/3张含钠液(4:3:2) 等渗性脱水: 1/2张含钠液(3:2:1) 高渗性脱水: 1/3张含钠液(6:2:1),累积 损失量 补充,定速:,原则:先快后慢。 中度脱水:8-12小时内输完,8-10ml/kg 重度脱水伴休克: 扩容:2:1等张含钠液 20ml/kg 30-60分钟内, 余量在8-12小时内输完。 高渗脱水补液宜慢。,继续 损失量 补充,确定补液量,一般按1/21/3张补给,确定补液速度,应在24小时内均匀滴入 于补完累积损失后 12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