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浙江科学中考专题训练(3)浮力 (较难).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522936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浙江科学中考专题训练(3)浮力 (较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6浙江科学中考专题训练(3)浮力 (较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6浙江科学中考专题训练(3)浮力 (较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6浙江科学中考专题训练(3)浮力 (较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6浙江科学中考专题训练(3)浮力 (较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浙江科学中考专题训练(3)浮力 (较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浙江科学中考专题训练(3)浮力 (较难).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科学中考专题测试(三)(物理部分 浮力)温馨提醒:1、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He-4 N-14;2、本卷g均取10N/kg。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1、小明同学将两个氦气球A、B分别放入两密室M、N内。已知M内含有空气,N含79%的氮气,其余气体均为氧气。小明观察到,M、N内的气球均漂浮。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推得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A、 B、 C、 D、2、如图所示,一铅块用细线挂在一个充气的小气球的下面,把它放入水中某处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往池中缓慢放出一些水,则铅块及气球( )A、仍能静止B、向下运动C、向上运动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3、如图所示

2、甲、乙两球用细线(强度足够大)相连,放入盛水的杯中,细线受N的拉力,两球正好悬浮在水中,如果线断后,下列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A、甲球上浮,乙球下沉B、甲、乙两球都上浮C、甲、乙两球都悬浮D、甲球下沉,乙球上浮4、如图所示,圆锥体重为G,悬浮在水中时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力为F1,向下的压力为F2这两个力之间的关系是()A、F1F2B、F1=F2C、F1F2D、无法判断5、一天,小明在湖面泛舟而行,他的船上都装满了木头,正等着给木匠叔叔送去呢!可是一阵大风将船上的木头都刮到了远处。木头漂浮在水面上,则湖的水面将( )A、上升 B、不变 C、下降 D、无法判断6、将圆筒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

3、有适量的水,如图所示。如果只将实心小球A投放在容器中,静止时,小球A受浮力为0.4N,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了p1;如果只将实心小球B投放在容器中,静止时,小球B受浮力为1.2N,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了p2。已知A、B两个小球的质量相等,小球A的密度为A,小球B的密度为B,AB=154,圆筒形容器的底面积为80cm2,不计器壁厚度,投入小球后,水均未溢出,则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p1=150pa B、p2=50paC、小球A的体积为150cm3D、小球A的密度为3103kg/m37、如图所示,一个重50N的金属球,在盛水的容器中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N。关于金属球的下列说法中,错误

4、的是()A、金属球受到的对底部的压力可能是20NB、金属球可能受到四个力的作用C、金属球的密度可能是2.5g/cm3D、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20N 8、某中学旁一河塘被沿河化工厂污染,为调查河水被污染的程度,初二(6)班物理研究小组根据常识:河水被污染后密度普遍变大,当河水密度超过1.05103kg/m3,一般就不再适合水产养殖他们制作简易的液体密度计某边长为11.5cm的正方体木块,先将木块放入清水中漂浮,测得木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为6.3cm, 然后在木块上清水液面处画一周白线。若将木块放入密度为1.05103kg/m3的污水中漂浮,那么污水面将在该木块白线的( )方( )cm处,再在

5、该处画上一周红线用此木块就可检测河水的密度是否超标。A、上 0.6B、上 0.3C、下 0.6D、下 0.39、重16N的实心塑料小球用轻细线拴住,线的另一端固定在水底,如图所示。当小球静止,细线对小球的拉力F为4N。以下说法有误的是( )A、小球的密度为0.8103kg/m3B、若将细线剪断,小球将在水中加速向上浮起(不考虑水对小球的阻力)C、若将细线剪断,小球将浮出水面,静止在水面上时,小球有体积露出水面D、若将细线剪断,在细线下面另系一重力为4N的实心铁球,两球均可以悬浮在水中10、在做“覆杯实验”时,小明突发奇想。他在水杯中装入水,再将一木块放入杯中,此时水恰与杯沿相平。然后他在杯口覆

6、盖一张硬纸片,用手托住纸片,把杯子倒转过来。把托纸片的手移开后,发现( )A、纸片掉落,水缓慢流出B、纸片未掉落,水不流出C、当木块所受浮力稍大于杯中水的重力时,硬纸片被挤压,水会快速喷出D、当木块所受浮力稍大于杯中水的重力时,硬纸片又受到一个向上的力,水不流出11、有甲、乙、丙三个物体,其密度分别为甲=0.8g/cm3,乙=1g/cm3,丙=1.2g/cm3。现将它们放在水中。如图是这三个物体在液体中四个可能的位置。则( )(不定项)A、甲一定位于1处,乙可能位于4处,丙一定位于1处B、甲一定位于4处,乙可能位于1处,丙一定位于1处C、甲一定位于4处,乙可能位于3处,丙一定位于1处D、甲一定

7、位于1处,乙可能位于3处,丙一定位于1处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12、用重为15N的铁桶从井中打水,在桶未露出水面时,匀速提起这桶水所用的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N。13、我国汉代曾发明过一种用做军事信号的“孔明灯”,它其实就是一种灯笼。先用很轻的竹篾扎成框架,再用纸糊严,并在下面留口。在灯笼的下面固定一个小碟,在碟内放入燃料。点燃后,当灯笼内的空气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灯笼就能腾空而起。灯笼受到的空气浮力可以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即F浮=空气gV(g取10N/kg)。温度为20时,空气密度为1.2kg/m3,下表给出了一些空气密度和温度的对应关系。(1)为了更容易起飞,

8、孔明灯所用燃料选择的主要依据是( )A、质量 B、密度 C、热值 D、比热(2)根据所学数学知识,判断函数类别,并求出空气的密度与温度的函数关系式 (3)上题中的孔明灯制作材料和燃料的质量为6g,灯内空气的温度要达到 ,孔明灯才能起飞(忽略燃料质量的变化)。14、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在该温度下,50g水中放入20g氯化钠,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将一木块放入该氯化钠溶液中,发现木块漂浮。当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当加入水的质量为,此时的木块为 (选填“漂浮”“悬浮”“沉底”)状态(木块的密度为0.8g/cm3)。15、为了研究液体甲和液体乙的密度大小关系,小明在

9、两个相同的薄壁塑料瓶(质量忽略不计)内分别装入体积相等、密度为甲和乙的两种液体后密封,再把它们放入两个装有水的容器中,处于如图所示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甲为1g/cm3,那么乙可能为0.8g/cm3B、若甲为1.2g/cm3,那么乙可能为1.5g/cm3C、若甲为1.2g/cm3,那么乙可能为1.2g/cm3D、甲不可能为1.2g/cm316、浮在海面上的工作平台,空载时(工作平台不放置任何机械和货物)浸没在海水中的平均截面积为3000m2。将工作机械放在平台之后,平台的吃水深度增加了1.5m。该平台除工作机械外还可以承载货物,在承载货物及工作机械后,平台的吃水深度变化不得超过4.5m

10、。该工作平台在海水中承载货物的最大重力是 N(若海水的密度为1g/cm3)三、实验探究题(共32分)17、通过实验测量小木块的密度。除待测小木块外,可以提供的器材有:一个盛有水的大容器,一个测量精度足够高的弹簧测力计,一个小铁块,细线。请说明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并推导出小木块的密度公式。(已知小木块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已知木块和铁块拴在一起会下沉)(6分)18、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8分)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1)实验步骤: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

11、筷的长度h1(如图所示)。 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1.0g/cm3,F浮=gV排)(2)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 。(3)密度计是利用 条件工作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 (填“越小”或“越大”)。(4)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盐水=_。(不计铅丝体积)(5)小明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为1.05 g/cm3,已知烧杯中盐水的体积为400 cm3,盐的密度为2.6 g/cm3,则盐水中含盐 g。(盐放入水中溶解后,盐和水的总体积不变)19、小阳与实践小组成员利用假期到水库清理水面垃圾,发现水面有一形状不规则且不吸水的小固体漂浮物,为研究该物体密度,小组同学找来了

12、弹簧测力计、滑轮、塑料吸盘、细线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6分)(1)如图甲所示,擦干该物体,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如图乙所示,小阳还应_再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2)则该物体的密度=_。(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忽略绳重与摩擦)(3)为确保实验成功,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20、在第四届广东省中学物理教师创新实验能力展示交流活动中,来自潮州的黄杰华老师设计了一个“巧妙测出不规则固体密度”的实验。该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A、将两个已调好零刻度的弹簧测力计悬挂在铁架台下,将一溢水杯和另一空杯用细线拴在测力计下,向溢水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水满过溢水口流入空杯中;B、当水不再流出时,

13、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1和G2;C、将一不溶于水的小石块用细线拴住并慢慢放入溢水杯中,此时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另一杯中,当水不再流出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3和G4;D、根据以上数据,通过计算得出小石块的密度。(12分)(1)上述实验中,他测得G10.94N,G20.40N;G3和G4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则G3_N,G4_N。(2)实验中,小石块排开水的重量是_N,小石块的体积是_m3。(3)小石块的重量是_N。(4)通过以上数据,他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_kg/m3。四、分析计算题(共19分)21、在初二下学期,我们会学习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小明同学预习了初二下册的内容,好奇地将一个鸡蛋(含有碳酸钙)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容器中。(8分)(1)请写出以上方法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1分) (2)小明根据鸡蛋的运动作出了以下函数图像(部分,未完整)ABC已知:为鸡蛋到容器底的距离,为时间。试回答:鸡蛋运动图像A-B呈上升趋势的原因,B-A呈下降趋势的原因(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