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及抗干扰技术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522113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靠性及抗干扰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可靠性及抗干扰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可靠性及抗干扰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可靠性及抗干扰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可靠性及抗干扰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靠性及抗干扰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靠性及抗干扰技术(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及抗干扰设计 15.1 干扰的来源 15.2 供电系统干扰及其抗干扰措施 15.3 过程通道干扰的抑制措施 15.4 空间干扰及抗干扰措施 15.5 反电势干扰的抑制 15.6 印刷电路板的抗干扰设计 15.7 软件抗干扰措施 15.8 “看门狗”技术和掉电保护,单片机系统的可靠性是由多种因素决定,其中系统的抗干扰性能的 好坏是影响系统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15.1 干扰的来源 影响单片机测控系统正常工作的信号称为噪声,又称干扰。 干扰一般都是以脉冲的形式进入系统,窜入单片机系统的干扰渠 道主要有三条: (1)空间干扰 (2)供电系统干扰 (3)过程通道干扰,(1

2、)空间干扰 电气设备发出的电干扰和磁干扰; 广播电台或通讯发射台发出的电磁波; 空中雷电,甚至地磁场的变化也会引起干扰。 (2)供电系统干扰 大功率设备,大感性负载设备的启停使电网电压大幅度涨落。 (3)过程通道干扰 开关量/模拟量输入输出的信号线; 大的电气设备漏电,接地系统不完善,或者测量部件绝缘不好; 各通道的线路如果同出一根电缆中或绑扎在一起,各路间会通过 电磁感应而产生瞬间的干扰。,15.2 供电系统干扰及其抗干扰措施 系统中最重要、危害最严重的干扰源来源于电源。 15.2.1 电源噪声来源、种类 (1)过压、欠压、停电:1s;使用各种稳压器、电源调节器, (2)浪涌、下陷:1st1

3、0ms;使用快速响应的交流电源稳压器。 (3)尖峰电压:t为s量级;使用具有噪声抑制能力的交流电源调节器、参数稳压器或超隔离变压器。 (4)射频干扰:t为ns量级;加接23节低通滤波器既可解决。,15.2.2 供电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一般电源线上的干扰是数字系统最常出现的问题之一。 电源分配系统首要的就是良好的接地,地线应尽量短而直接走线。 采用粗导线作为电源连接线。 对于插件式线路板,应多给电源线、地线分配几个沿插头方向均匀分布的插针。 在单片机系统中,为了提高供电系统的质量,防止窜入干扰,建议 采用如图形式:,供电配置和采取如下措施: (1)交流进线端加交流滤波器,可滤掉高频干扰,如电网上大

4、功率设备启停造成的瞬间干扰。 滤波器市场上的产品有一级、二级滤波器之分,安装时外壳要加屏蔽并良好接地,进出线要分开,防止感应和辐射耦合。低通滤波器仅允许50Hz交流电通过,对高频和中频干扰有良好的衰减作用。 (2)要求高的系统加交流稳压器。 (3)采用具有静电屏蔽和抗电磁干扰的隔离电源变压器。 (4)采用集成稳压块两级稳压 (5)直流输出采用大容量电解电容进行平滑滤波。 (6)交流电源线与直流电源线及信号线分开走线。 (7)电源线与信号线不可把两线靠得太近或互相平行。 (8)在每块印刷版的电源与地之间并接退耦电容。即510F的电解电容和一个0.011.0F的电容,以消除直流电源与地线中的脉冲电

5、流所造成的干扰。,15.3 过程通道干扰的抑制措施 过程通道是系统输入、输出以及单片机之间进行信息传输的路径。 过程通道的干扰的抑制主要采用光电隔离技术。光电耦合的主要 优点是能有效抑制尖峰脉冲以及各种噪声干扰 14.3.1 光电隔离的基本配置,15.3.2 光电隔离的实现 一、ADC、DAC与单片机之间的隔离 对CPU数据总线进行隔离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方法,全部I/O端口均 被隔离。但是,由于在CPU数据总线上是高速(S级)双向传输, 这就要求频率响应为MHz级的隔离器件,而这种器件目前较难买 到,价格较高。,1.对A/D、D/A进行模拟隔离 通常采用隔离放大器对模拟量进行隔离。但所用的隔离型

6、放大器必须满足A/D、D/A变换的精度和线性要求。 高精度的隔离放大器,价格昂贵。 2.在I/O与A/D、D/A之间进行数字隔离 A/D变换时,先将模拟量变为数字量,对数字量进行隔离,然 再送入单片机。 D/A变换时,先将数字量进行隔离,然后进行D/A变换。 优点:方便、可靠、廉价,不影响A/D、D/A的精度和线性度。 缺点:速度不高。如果用廉价的光电隔离器件,最大转换速度 为每秒30005000点,这对于一般工业测控对象(如温度、湿 度、压力等)已能满足要求。,例:将输出的数字量经锁存器锁存后,驱动光电隔离器,经光电隔离之后的数字量被送到D/A变换器。 但要注意的是,现场电源F+5V,现场地

7、FGND和系统电源S+5V及系统地SGND,必须分别由两个隔离电源供电。 光电隔离器件的数量不能太多,由于光电隔离器件的发光二极管与受光三极管之间存在分布电容。当数量较多时,必须考虑将并联输出改为串联输出的方式,这可使光电器件大大减少,且保持很高的抗干扰能力,但传送速度下降。,二、开关量隔离 常用的开关量隔离器件有继电器、光电隔离器、光电隔离固态 继电器(SSR)。 用继电器对开关量进行隔离时,要考虑到继电器线包的反电动势 的影响,驱动电路的器件必须能耐高压。为了吸收继电器线包的 反电动势通常在线包两端并联一个二极管。其触点并联一个消火 花电容器,容量可在0.1-0.047F之间选择,耐压视负

8、荷电压而定。 对于开关量的输入,一般用电流传输的方法。,例:R1为限流电阻,D1、R2为保护二极管和保护电阻。当外部开关闭合时,由电源V产生电流,使光电二极管导通。当发光二极管导通时,可控硅被触发而接通电路。固态继电器视触发方式不同,可分为过零触发与非过零触发两大类。 过零触发的固态继电器,本身几乎不产生干扰,这对单片机控制是十分有利的,但造价是一般继电器的510倍。,15.4 空间干扰及抗干扰措施 空间干扰主要指电磁场在线路、导线、壳体上的辐射、吸收和解调。 解决空间干扰时,首先要正确判断是否是空间干扰,可在系统供 电电源入口处接入WRY型微机干扰抑制器,观察干扰现象是否继续 存在,如干扰现

9、象继续存在则可认为空间干扰。 空间干扰的抗干扰设计主要是地线系统设计,系统的屏蔽与布局 设计。,15.4.1 接地技术 一、接地种类 外壳接地或安全接地: 为人身或设备安全目的,而把设备的外壳接地 工作接地: 提供一个公共的电位参考点,1外壳接地 是真正的与大地连接,以使漏到机壳的电荷能及时泄放到地球上去,这样才能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外壳接地的接地电阻应当尽可能低,因此在材料及施工方面均有一定的要求。 2工作接地 在许多情况下,工作地不与设备外壳相连,因此工作地的零电位参考点(及工作地)相对地球的大地是浮空的。所以也把工作地称为“浮地”。,二、接地系统 正确、合理地接地,是单片机应用系统抑制

10、干扰的主要方法。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前述两大类地按单元电路的性质又可分为以下几种接地:,二、接地系统 (1)数字地(又称逻辑地),为逻辑电路的零电位。 (2)模拟地,为A/D转换、前置放大器或比较器的零电位。 (3)功率地,为大的电流网络部件的零电位。 (4)信号地,通常为传感器的地。 (5)小信号前置放大器的地。 (6)交流地,交流50Hz地线,这种地线是噪声地。 (7)屏蔽地,为防止静电感应和磁场感应而设置的地。,1.机壳接地与浮地的比较 全机浮空,即机器各个部分全部与大地浮置起来。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但要求机器与大地的绝缘电阻不能小于50M,且一旦绝缘下降便会带来干扰;另外,浮

11、空容易产生静电,导致干扰。 机壳接地,其余部分浮空,如图。浮空部分应设置必要的屏蔽,例如双层屏蔽浮地或多层屏蔽。这种方法干扰能力强,而且安全可靠,但工艺较复杂。两种方法比较,后者较好,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采用。,2.一点接地与多点接地的应用原则 低频(1MHz以下)电路布线和元件间的电感较小,而接地电路形成的环路,对干扰的影响却很大,因此应一点接地,如图。单片机测控系统的工作频率大多较低,对它起作用的干扰频率也大都在1MHz以下,故宜采用一点接地。 高频(10MHz以上)电路应多点就近接地。地线上具有电感,因为增加了地线阻抗,同时各地线之间产生了电感耦合。当频率甚高时,特别是当地线长度等于14波

12、长的奇数倍时,地线阻抗就会变得很高,这时地线变成了天线,可以向外辐射噪声信号。,3.交流地与信号地不能共用 因为在一段电源、地线的两点间会有数毫伏,甚至几伏电压,对低电平信号电路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干扰 。因此,交流地和信号地不能共用,图为一种不正确的接法。,4.数字地和模拟地 所有的模拟公共导线(地)应该与数字公共导线(地)分开走线,然后只是 一点汇在一起。 例:ADC、DAC和采样保持芯片都提供了独立的模拟地和数字地,必须将所有 的模拟地和数字地分别相连,然后模拟(公共)地与数字(公共)地仅在一 点上相连接,在此连接点外,在芯片和其他电路中且不可再有公共点,如图 所示。,5.微弱信号模

13、拟地的接法 A/D转换器在采集050mV微小信号时,模拟地的接法极为重要。为提高抗共模干扰的能力,可用三线采样双层屏蔽浮地技术。这种三线采样双层屏蔽技术是抗共模干扰最有效的方法。 6.功率地 这种地线电流大,地线应粗些,且应与小信号分开走线。,15.4.2 屏蔽技术 高频电源、交流电源、强电设备产生的电火花甚至雷电,都能 产生电磁波,从而成为电磁干扰的噪声源。 当距离较近时,电磁波会通过分布电容和电感耦合到信号回路而形成电磁干扰; 当距离较远时,电磁波则以辐射形式构成干扰。 单片机使用的振荡器,本身就是一个电磁干扰源,同时也又极易受其他电磁干扰的影响,破坏单片机的正常工作。 屏蔽可分为以下三类

14、: (1)电磁屏蔽,防止电磁场的干扰; (2)磁屏蔽,防止磁场的干扰; (3)电场屏蔽,防止电场的耦合干扰。,电磁屏蔽 主要是防止高频电磁波辐射的干扰,以金属板、金属网或金属 盒构成的屏蔽体能有效地对付电磁波的干扰。屏蔽体以反射方 式和吸收方式来削弱电磁波,从而形成对电磁波的屏蔽作用。 磁场屏蔽是防止电极、变压器、磁铁、线圈等的磁感应和磁耦 合,使用高导磁材料做成屏蔽层,使磁路闭合,一般接大地。 屏蔽低频磁场:选择磁钢、坡莫合金、铁等导磁率高的材料; 屏蔽高频磁场:选择铜、铝等导电率高的材料。,电场屏蔽:解决分布电容问题。 单层屏蔽:一般是接大地。 双层屏蔽:例如双变压器,原边屏蔽接机壳(即接

15、大地),副边屏蔽接到浮地的屏蔽盒。 当一个接地的放大器与一个不接地的信号源相连时,连接电缆的屏蔽层应接到放大器公共端。反之,应接信号源的公共端。 高增益放大器的屏蔽层应接到放大器的公共端。 为了消除屏蔽体与内部电路的寄生电容,屏蔽体应按“一点接地”的原则接地。,15.5 反电势干扰的抑制 当电感回路的电流被切断时,会产生很大的反电势而形成噪声干扰。 反电势甚至可能击穿电路中晶体管之类的器件 反电势形成的噪声干扰能产生电磁场,对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的其它电路产生干扰。,对于反电势干扰,可采用如下措施: (1)如果通过电感线圈的是直流电流,可在线圈两端并联二极管和稳压管,如图。,在稳定工作时,并联支路

16、被二极管D阻断而不起作用;当三极管T由导通变为截止时,在电感线圈两端产生反电势e。此电势可在并联支路中流通,因此e的幅值被限制在稳压管DW的工作电压范围之内,并被很快消耗掉,从而抑制了反电势的干扰。使用时DW的工作电压应选择得比外加电源高些。,如果把稳压管换为电阻,可以同样达到抑制反电势的目的,如图所示。在这个电路中,电阻的阻值范围可以从几欧姆到几十欧姆。阻值太小,反电势衰减得慢;而阻值太大又会增大反电势的幅值。,(2)反电势抑制电路也可由电阻和电容组成,如图所示。,适当选择R、C参数,也能获得较好的耗能效果。这种电路不仅适用于交流驱动的线圈,也适用于直流驱动的线圈。,(3)反电势抑制电路不但可以接在线圈的两端,也可以接在开关的两端。 例如继电器,接触器等部件在操作时,开关会产生较大的火花,必须利用RC电路加以吸收,如图所示。对于图(b),一般R取12K,C取2.24.7F。,15.6 印刷电路板的抗干扰设计 印刷电路板(也称印制版)是单片机系统中器件、信号线、电源线的高密度集合体,印刷电路板设计的好坏对抗干扰能力影响很大,故印刷电路板设计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