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与分类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522070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与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与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与分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与分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与分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与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与分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概 述,1.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与分类 1.2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其他工业控制系统的比较 1.3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特点及应用,1.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与分类,PLC的定义由于PLC在不断发展,因此对它进行确切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mmittee,IEC)在1987年的第3版中对PLC作了如下的定义: PL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进行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

2、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按照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和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在可编程序控制器问世以前,工业控制领域中是以继电器控制占主导地位的。对生产工艺多变的系统适应性差,一旦生产任务和工艺发生变化,就必须重新设计,并改变硬件结构。 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公司)为了在每次汽车改型或改变工艺流程时不改动原有继电器柜内的接线,降低成本,缩短开发周期,而提出了研制新型逻辑顺序控制装置,并提出了10项招标技术指标。其主要内容如下:,10 项 指 标:,1、 在工厂里能迅速方便地对其控制系统进行编程。 2、 所有系统单元必须能在工

3、厂内独立运行。 3、 系统的维修必须简单易行。 4、 装置的体积、能耗小于继电器控制系统。 5、 必须具有通信功能。 6、 输入开关量可以是已有的交流115 V电压信号。 7、 输出必须设计为能驱动具有115 V、2 A以下的负载。 8、 具有灵活的扩展能力。 9、 在购买和安装费用上,应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10、用户存储器容量至少在4 KB以上。,10项指标的核心为以下四点:,用计算机代替继电器控制盘。 用程序代替硬件接线。 输入/输出电平可与外部装置直接连接。 结构易于扩展。,PLC的发展经历了下列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初创阶段。主要用于逻辑运算和定时、计数,它的控制功能比较简单。 第二阶段是扩展阶段。它的主要功能是逻辑运算,同时增加了模拟运算。 第三阶段 是PLC通信功能的实现阶段。产品有西门子的SYMATIC S6系列等。 第四阶段是PLC的开放阶段。通信协议的标准化使用户得到了好处。产品有SYMATIC S5和S7系列等。,PLC的分类,按硬件结构分类 整体式结构 模块式结构。,按应用规模分类 超小型PLC。 小型PLC。 中型PLC。 大型PLC。 超大型PLC。,1.3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特点及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特点: 功能强、容量大 使用方便、通用性好 工作可靠性高,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应用: 逻辑控制 数字量控制 模拟量控制 工业控制网络分级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