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1到4章课件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521859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5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学1到4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国际贸易学1到4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国际贸易学1到4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国际贸易学1到4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国际贸易学1到4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学1到4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学1到4章课件(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 一章 导 论,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 第二节 国际贸易学的任务与研究对象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分类 第四节 国际贸易的有关统计指标 第五节 国际贸易的特点,2,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 贸易产生的条件:剩余产品;私有财产制度 一、国际分工的出现 国际分工:是国家之间的劳动生产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家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3,第一阶段 :国际分工萌芽期 1、16C-地理大发现扩大世界市场、殖民掠 夺,资本积累。 2、16,17C-殖民政策-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最初 的分工形式。 第二阶段:国际分工迅速发展期 18C60年代、19C60年代-产业革命 需要市场饱和、

2、原料来源殖民地产业结构的改变 第三阶段:国际分工体系形成时期 19C末、20C初-第二次产业革命 欧美国家成为发达工业国宗主国与殖民地、工业制成品生产过于初级产品生产国、发达国家之间。,4,第四阶段:国际分工深化期和二战后国际分工新特点 特点: 一、分工格局改变 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处于主导地位 二、分工领域扩大 推动了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发展的同时, 产生了所谓的产业内国际贸易。,5,三、国际分工类型变化 垂直型(纵向型)国际分工 水平型(横向型)国际分工 混合型国际分工 4、国际分工的机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6,二、世界市场的形成 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 1)多边贸易支付体系形成 2)国际金本位制

3、度建立和世界货币形成 3)形成了比较健全固定的销售渠道 三、生产力发展与国际贸易 (建议由学生自学),7,第二节 国际贸易学的任务与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国际贸易学? 研究国际贸易产生、发展和贸易得益,揭示其中的特点与运动规律的学科。 二、国际贸易学研究的内容与任务 三、国际贸易研究对象 理论- 政策- 实务-,8,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分类 一、按从事贸易的角度不同分类: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是指一国(地区)与别国(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技术的交换活动。 有时也称国外贸易 (external trade)。 国 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是指世界各国和

4、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Goods)、服务(Services)和技术(Technology)的交换活动。泛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 联系: 区别:,9,二. 按商品形态不同分类: 有形贸易:实物商品的进出口,看得见摸得着的,如机械、设备、粮食、服装、玩具等。 无形贸易:非实物商品的进出口。如运输、保险、旅游、租赁、技术等服务的交换活动。 有形无形在报海关和统计上的区别: 有形:报海关手续,金额显示在海关的统计上; 无形:不报,不显示。,10,三. 按统计标准不同分类: 总贸易:General Trade 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而统计的贸易。 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不论

5、结关与否,一律计入进口,叫总进口; 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计入出口叫总出口。 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 以关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而统计的贸易。 关境与国境:,11,四. 按贸易形式不同分类: 一般贸易:指我国境内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单边进口或单边出口货物的交易形式, 但投资、设备捐赠等除外。 加工贸易:指国内企业从境外保税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包装物料等,经加工或装配后,将成品或半成品复出口的交易形式。,12,五. 按商品流向不同分类: 出口贸易:Export Trade 又称输出贸易。指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 进口贸易: Import Tr

6、ade 又称输入贸易。指将外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输入本国市场销售。,13,净出口:专指一国或地区某一时期某种同类商品的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的部分。 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差额。 贸易顺差:A 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当出口总额进口总额时,其差额为贸易顺差,或叫出超(Excess of Export over Import)。 贸易逆差:An 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当出口总额进口总额时,其差额为贸易逆差,或叫入超(Excess of Import over Export)。

7、,14,过境贸易: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又称通过贸易。甲国出口到乙国的商品经丙国的国境运送时,对丙来说,就是过境贸易。过境贸易属于直接贸易。,15,六. 按贸易有无第三国参加: 直接贸易:生产国与消费国直接洽谈、直接结算不通过第三国的直接进行的贸易。 间接贸易: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而间接进行的贸易。 转口贸易: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来说,则是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16,七. 按清偿工具分类: 自由结汇贸易:指以货币作为清偿工具的用现汇方式进行结算的贸易。前提条件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必须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自由兑换。 易货贸易:指以经

8、过计价的货物作为清偿工具所进行的贸易,又称换货贸易。贸易双方货币不能自由兑换,而且缺乏可兑换的外汇贮备。 局限性: 1、可交换的商品种类有限; 2、由于双方的进出口要保持平衡,贸易规模受限制; 3、商品价格由政府确定,而不是由自由市场竞争来 决定,所以贸易条件不如市场定价那样合理。,17,八. 按经济发展水平分类: 水平贸易:指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之间开展的贸易活动。 垂直贸易: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之间开展的贸易活动。 九. 按货物运输方式不同分类: 陆路: 海陆: 空运: 邮购贸易:,18,第四节 国际贸易的有关统计指标,一、对外贸易额: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从国外进口 商品的

9、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 总额;一国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向国外 出口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 出口总额。二者相加就称为进出口总额。,二. 对外贸易量: 指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反应贸易规模的指标。一般 选择某一固定年份为基期,以基期计算的报告期 出口或进口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出口额或进口 额。 出口贸易额=出口额/出口价格指数 进口贸易额=进口额/进口价格指数,19,三. 贸易差额 一国一定时期内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用以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 过大的顺差和逆差对经济的影响: 顺差:外币供应增加,本币升值,不利出口;本币供应量 增加,引发通胀;加剧国际摩擦。-扩张性政策

10、。 逆差:外汇储备枯竭,本币贬值;国内货币紧缩,利率上 升,失业加重。-紧缩性政策。,20,四. 对外贸易依存度: 又称对外贸易系数,它是指一国国民经济对对外 贸易的依存程度,是以本国对外贸易额(进出口 总额)在本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 (GNP,GDP)中所占的比重表示的。 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DP100%,21,五. 贸易条件 净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 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 指数之比,其公式为: 净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x100 收入贸易条件是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把贸易 量加进来。 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 x出口数量指数,

11、22,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是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考 虑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后贸易条件的 变化。 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 x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双项因素贸易条件不仅考虑到出口商品劳动生产 率的变化,而且考虑到进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 变化。 双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 x(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进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x100,23,六. 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与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 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 (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s)是指一定时 期内世界各国、各洲、各国家集团在国际

12、贸易中 所占地位,通常用它们的出口额或进口额占世界 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 的比重来表示。,24,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direction of foreign trade) 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对外贸易国别结构, 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各地区、各国家集团在 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地位,通常以它们对该国的 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出进口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2007年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25,七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或地位。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指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或地位。,26,27,第五节

13、 国际贸易的特点,1、比国内贸易困难多 语言文字不同: 风俗习惯不同: 法律规章不同:,2、比国内贸易复杂 交接货物手续繁多 收付货款的手续繁多 洽谈的交易条件较多,28,29,3、比国内贸易风险大 信用风险: 商业风险: 汇率风险: 运输风险: 价格风险: 政治风险: 贸易商具备的条件:,30,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 2、对外贸易 3、总贸易 4、专门贸 易 5、一般贸易 6、加工贸易 7、过境贸易 8、出 口贸易 9、进口贸易10、直接贸易 11、间接贸易 12、转口贸易 13、自由结汇贸易 14、易货贸易 15、水平贸易 16、垂直贸易 17、对外贸易额 18、对外贸易量

14、19、贸易差额 20、对外贸易依 存度 21、贸易条件 22、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23、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24、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 25、国际贸易地里方向 26、国际分工,31,二、简答题 过大的顺差和逆差对一国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解 决的办法事什么? 三. 简述题 1、国际贸易的特点。 2、易货贸易有哪些局限性?举例说明。 四、计算题 教材 p125,6,32,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第一节 绝对成本说(绝对优势理论) 第二节 比较成本说 第三节 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中的贸易获 利,33,第一节 绝对成本说(绝对优势理论)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Adam Smith,34,二、理论假设和主要理论

15、逻辑观点 理论假设: -供给方面: 1)221模式 2)投入的边际产量是固定的。 边际产量: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变动投入而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具有下列性质: 起始阶段增长较快,很快就会呈下降趋势。 3)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35,2、需求方面 收入预算约束,即对两种产品的消费需求受制于收入水平,不可能借债消费。 3、贸易方面 1)没有运输成本或其他交易费用。 2)进出口贸易值相等,即贸易是平衡的。 3)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不能流动。,36,4、市场结构方面 生产和交换都在自由竞争下进行。 -理想模式-,37,绝对优势理论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同一单位的某种商品所使用的资源少

16、于另一个国家同类商品的生产,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商就具有绝对优势。,38,主要论点: 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 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39,英国和葡萄牙的绝对优势,40,第二节 比较成本说 一、历史背景,David Ricardo (1772-1823),41,二、理论假设 1、22模式 2、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则不能流动,而且两国内都要充分就业。 3、自由贸易是在完全竞争下进行的,以物物交换为形式。 4、交易双方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也不考虑运输成本和保险。,42,5、假定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是静态的。 6、劳动决定商品价值,而且所有劳动都是同质的。 7、一国国民的相对收入水平不受自由贸易的影响,收入分配没有变化。,43,三、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一个国家生产同一单位的某种产品的比较成本相对低于另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44,英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