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单元测试: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测评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aig****42 文档编号:935180 上传时间:2017-05-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单元测试: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测评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单元测试: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测评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单元测试: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测评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单元测试: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测评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单元测试: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测评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单元测试: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测评 Word版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专题七测评(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19 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在对克里米亚战争前夕俄国时局的预测中说:“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你认为“走向失败” 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发展的缓慢 B.俄国农奴制的落后C.新思潮的冲击 D.战争的非正义性质解析:由于俄国农奴制的落后,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前,俄国在经济、军事实力方面已经明显落后于西欧国家,因此俄国知识分子认为这场战争俄国将走向失败。战争的非正义性在这场战争中对作战的双方都是一样的。答案:B2.在十二月党人被沙皇流

2、放时,他们的妻子毅然接受沙皇提出的苛刻条件,跟随丈夫远赴西伯利亚,这些妻子们因此受到歌颂。下图就是相关的作品之一(十二月党人的妻子)。“ 十二月党人”被流放主要是因为( )A.对俄国的社会现实不满B.提出向西方学习的要求C.举行起义要求推翻专制统治D.同情俄国农奴们的处境解析: 1825 年,十二月党人发动起义,试图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度,结果遭到残酷镇压。此后,他们大多被沙皇政府流放。答案:C3.恩格斯说:“战争证明,哪怕出于纯粹军事上的考虑,俄国也需要铁路和大工业。于是,政府着手培植俄国的资本家阶级。但是这个阶级没有无产阶级是无法存在的,而为了创造无产阶级分子,不得不实行所谓农民

3、解放。”材料中的“战争” 是指( )A.克里米亚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 D.十月革命解析:回答本题首先需明确“农民解放”指俄国进行的 1861 年农奴制改革,结合 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可知这场战争指克里米亚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成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直接导火索,推动了亚历山大二世进行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答案:A4.1856 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 ,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的措施是( )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

4、获得土地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D.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解析:“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指的是农奴制下农民深受奴役和剥削,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所以亚历山大二世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给农奴人身自由。答案:D25.列宁说:60 年代的整个“改革时代”使农民仍旧贫困,受人欺压,愚昧无知,无论在法院还是在管理机关,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地方自治机关,农民都得听从地主农奴主的摆布。这说明()A.农奴制改革是失败的B.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掠夺和侮辱C.列宁不赞同废除农奴制D.农奴制改革后,农民还是没有人身自由解析:农奴制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5、,A 项错误;C、 D 两项说法错误 ,列宁并非不赞同废除农奴制,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答案:B6.沙皇政府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突出表现为()A.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B.选举资格有严格的财产限制C.在村社之上建立乡级行政机构D.地方掌握实权的行政官僚由沙皇任命解析:俄国 1861 年以后的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提到选举资格的内容,故 B 项错误;C、D 两项是加强专制和加强对农民阶级控制的措施,不属于向西方学习政治体制的表现。答案:A7.据统计,18611881 年的 20 年间,纺织品的生产增加了两倍,纺织机械设备得到了更新,大规

6、模的机械生产全面取代了手工工场生产。俄国纺织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A.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B.农奴制改革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C.欧洲资本特别是法国资本的涌入D.政府重视发展纺织业以增强其实力解析:俄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废除农奴制,为俄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答案:B8.1876 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变化主要在于( )A.人人得到了一小块份地B.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C.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D.彻底摆脱沙皇专制统治解析:俄

7、国 1861 年农奴制改革中废除农奴制,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分析材料,俄国农民的变化主要在于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故选 B 项。答案:B9.赢得“解放者” 美誉的亚历山大二世被炸身亡,主要是因为他()A.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B.严重损害了农奴主利益C.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D.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掠夺解析: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农奴制改革是在维护农奴主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顺应了历史潮流,但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民的掠夺,一批代表农民利益的平民知识分子形成了民粹派,1881 年,亚历山大二世被民粹派中的激进分子刺杀

8、,故选 D 项。答案:D10.列宁指出“1861 年诞生了 1905 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A.1905 年革命是在 1861 年不断高涨的农民革命潮流中发生的3B.1861 年改革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成为 1905 年革命的根源C.1861 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为 1905 年革命准备了经济条件和阶级条件D.1905 年革命是在 1861 年改革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基础上产生的解析:1905 年革命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61 年改革壮大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这正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条件。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 ,每题均 15 分,

9、共 60 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 )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 叛乱”每十年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列宁“农民改革” 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材料二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时,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它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 );而农民一文钱也不需要花费。”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材料三如果

10、总的看一看 1861 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关于纪念日请完成:(1)根据材料一 ,归纳指出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3 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3 分)(3)根据所学知识 ,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9 分)答案:(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农奴的反抗斗争。(2)农奴制度下 ,地主不关心生产技术的改进 ,农奴制度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1861 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俄国的农奴制度,给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

11、资金和市场,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材料三认为这场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充分肯定了其正确性,是实事求是的评述。12.阅读下列材料:1864 年 11 月 20 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新的司法章程。新章程规定,所有人都在同一法院,依照同一法律,遵照同一司法程序受审;同时,仿效英法实行公开陪审制,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实行无等级审判、原告和被告双方律师进行公开辩论,实行审判的公开性、法官的独立性。废除旧的等级法院,代之以公开的独立于行政的和有陪审员的审判制度。法官和陪审员由各等级选举产生。司法改革被认为是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最激进的一项改革。但农村还保存着按习惯法进

12、行审判的乡法院,乡法院掌握在地主手里,继续对农民实行体刑。刘祖熙改革和革命请完成:(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俄国司法改革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9 分)(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 ,谈谈对俄国司法改革的认识。(6 分)答案:(1)特点:确立了资产阶级司法制度的原则;司法平等、公开 ;司法权和行政权分开等。存在问题:农村地区司法权仍掌握在地主手中。(2)是俄国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步骤;维护了贵族地主利益 ,改革很不彻底。13.阅读下面三段有关俄国 1861 年改革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62 年,一位对农奴制改革法令失望的人说:“皇上已经背叛了人们的希望,他给予人们的自由不是真实的,也不是人们所梦想和

13、所需要的”4材料二1876 年一位封建地主说:“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他们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材料三1978 年,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评价道:“农民改革保护了封建主义的许多方面。毫无疑义,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1)据材料一、二 ,概括两人对 “二一九法令”的不同观点。(6 分)(2)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 “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 ”?“对农民的诈骗 ”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9分)答案:(1)材料一:认为改革没有使农奴获得真正的自由。材料二:认为改革使农民获得彻底解放。(2)理解 农民为赎地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虽摆脱了地主奴役 ,却遭受村社的束

14、缚。影响:激化了社会矛盾;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阻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4.(2014 福建文综 ,41A)【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二1861 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材料一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 ”是指哪些( 民族)国家? 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 ”。(6 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 1861 年改革“ 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9 分)答案:(1)英国、法国。落后的农奴制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2)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沙皇统治。不能消除: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答三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