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设备管理培训教材

上传人:luobi****88888 文档编号:93516912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定资产设备管理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固定资产设备管理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固定资产设备管理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固定资产设备管理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固定资产设备管理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定资产设备管理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定资产设备管理培训教材(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固定资产设备管理培训教材,高 级 工 程 师 中 国 设 备 工 程 专 家 库 高 级 专 家 中 国 有 色 金 属 科 技 信 息 网 专 家 库管理专家 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特 聘 安 全 生产专家 中 电 投 集 团 公 司 招 投 标 评 标 专 家 库 成 员 王文柱 . 13995034488,前言,一、固定资产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最重要的物质财富,是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重要物质保障。固定资产设备是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技术基础。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科技装备水平和发展水平。 二、19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发明,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发现掀开

2、了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19世纪末爱迪生电灯和电话的发明以及德国人卡诺、迪塞尔发明了汽油机和柴油机。德国奔驰和美国人戴姆勒内燃机和汽车的发明,掀开了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有了炼钢、炼铝,制造有动力的轮船、飞机、火车、汽车)。 三、20世纪六十年代,计算机的发明,使得世界科技水平日新月异。 四、 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核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类穿过大气层到达月球或更遥远的太空成为现实。手工操作-半机械化-机械化-半自动化-自动化-无智能人化已经实现。10万吨核航母、350KM/h高速列车、航天飞机、47X-B无人飞机、550kv高压输电线路。体积大、功能复杂,体积下

3、、微型化,功能专一;一台设备有上万个零件组成。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突飞猛进,但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经济损失、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对操作、维护、检修、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保障社会、企业正常稳定的安全生产、经营持续,降低消耗、提高效率,避免和减少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这就是对资产使用、维护、管理者的要求和期望。,目 录,第一节、固定资产设备管理概述 第二节、设备管理基本知识 第三节、设备事故管理 第四节、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对设备管理工作要求,第一讲、固定资产及设备管理概述,一、资产概念 1.资产:资本和财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1)有形资产:机器、设备、设施、

4、土地、房屋、建筑物、草原、山林、矿产、水源、货币、证券、股票、存折、古玩字画等实物资产。 2)无形资产:发明、创造、研究专利、著作、论文,品牌、人力资源、名誉等不以实物形态存在的资产。 2.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以货币形式存在的,可以随时流通和交易的资本。如:现金货币、有价证券、股票、活期和定期存折、产品、半成品、原料、备品配件、材料、杂品、工器具、易损件、低值易耗品等。,一、固定资产及设备管理概述,3.固定资产:国家规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农业、工商贸易企业、服务业、政府机关等事业单位所拥有的资产中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上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的劳动工具、劳动设施和其他

5、物质资料。例如: 1)土地、山林、草原; 2)房屋(办公室、值班室、员工宿舍、宾馆、饭店、会议室、商店等) 3)建筑物(厂房、配电室、控制室、更衣室、仓库、体育馆、); 4)构筑物(储槽、料仓、水池、料塔、大坝、井、洞; 5)机器(设备、设施)(冶金、化工、电力、动力能源、煤炭、石油、交通运输、矿山、航天、航空、军工、建筑施工、农业、医药卫生、食品行业、宾馆饭店、水利工程、旅游、游艺)等; 6)工艺管道;供配电线路和管网(给排水、电、天然气、煤气、压缩空气、蒸汽、通风除尘管网等); 7)检测、计量仪器仪表; 8)矿产资源(金属、非金属矿藏); 9)水资源(江、河、湖、泊、地下水); 10.通讯

6、设备及器材(程控交换机、手机、电话机、发射塔); 11.办公印刷设备(电脑、打字机、打印机、传真机、)。,固定资产及设备管理概述,二、固定资产设备概念 1.固定资产设备的定义: 设备的定义:设备是人们在生产或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所需要的机械装置和设施等,可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是固定资产的组成部分。按使用目的来分类可分为生产设备、能源设备、研究开发设备、输送设备、销售设备、办公管理设备等;按形状来分类的话可分为机器及装置、车辆、船舶、工具、器具等。 1)固定资产设备应同时具备下面三个条件: (1)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 (2)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两千元以上(出厂原值、运杂

7、费、调试费及其它附加费用的总和); (3 )具有独立使用功能的机器和设备设施。,固定资产及设备管理概述,2)设备的划分: 一是使用的重要性分为:重点设备、主要设备、一般设备。 二是按使用的工艺技术条件分为: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特种设备; 三是按行业分为:有色冶金、黑色冶金、化工、矿山、道路交通运输 铁路运输、民用航空、航天、建筑工程、发电和电力工程、电信工程 河江海湖运输、医药卫生、宾馆饭店、粮食食品、军事装备、办公设备等。,固定资产及设备管理概述,2.设备的全过程管理 从使用从设备的调研、立项、设计、制作、安装、调试、验收、试生产、生产(使用)开始,通过运行、检测、维护、检修、改造、调拨最后

8、到报废的一生的设备管理过程。 设备设施的技术装备水平,反映了企业生产技术工艺水平。 现代化、全球化、市场化的今天,从原材物料、备品配件准备,到产品的生产、包装、运输、仓储、销售的每一道工序都离不开设备。,固定资产及设备管理概述,(三).设备管理的流程: 1.调查/研究 2.项目 立项决定 设备前期管理 3. 设计 4.制作 5.安装 6.试运行 设备中期 7.生产 8.保养 9.检修 10.更新 11.报废 设备 后期管理,固定资产及设备管理概述,(四)设备管理的目标和目的: 1.目标:设备故障最小化;缩短停止时间;降低保养费用;提高可靠性;维护性/生产性;紧急性。最少费用,最大的设备效益.

9、2.目的: (1)为企业安全生产、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及员工的职业健康保护提供技术物质保障; (2)为企业节约能源、降低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资金保障; (3)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技术进步、开拓市场,提高企业国内、国际竞争力提供物质保障。 (4)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固定资产及设备管理概述,(五)设备全寿命周期、全过程、全员、全效率管理(四全管理) Production(工序管理、技术及工艺过程管理) Quality(品质管理、质量管理) Cost(成本管理、寿命周期费用管理、投入产出) Man(人力资源管理) Machine(设备管理) Material(原料、材料

10、、备件管理) Method(操作、维护、检修、检测、检验管理) Safety(可靠性、风险控制、人身财产安全,环境) Delivery(检修、故障、生产期限管理) Morale(士气管理),(六)设备设施组成,设备设施按其组成功能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以起重设备为例) 1.工作部分:抓斗、钢丝绳、吊钩、吸盘等; 2.传动部分:电动机、联轴节、传动轴、减速器;走轮; 3.控制部分:控制柜、凸轮控制器、变频器; 4.动力 供应部分:变压器、配电室、大(小)滑线、配电柜、电阻箱; 5.设备本体支撑部分:主梁、端梁、走台; 6.安全、制动、信号装置:大、小车和卷扬包闸,电铃、声光报警器,大、小车行程限位

11、,卷扬上升限位,卷扬超载限制器,司机室、大车走台、端梁开门互锁装置;大车滑线指示灯,大、小车轨道扫尘板,大车端梁缓冲器; 7. 司机室; 8.辅助部分:大、小车轨道,登车斜梯和爬梯,大车走台和端梁安全护栏。,第二讲、设备管理基本知识,一、凭证操作设备 1.员工在独立使用设备前,必须经过对设备的结构、性能、安全操作、维护要求等方面的技术知识教育和安全操作理论和实践培训,经过考试合格后,由使用部门申请,工程技术部发给设备操作证,凭证独立操作;如操作人员在培训期间上机操作,必须有师傅给予现场指导; 1.1对重点及主要生产设备必须做到持证上岗,技术熟练的工人经车间组织培训及工程技术部验证后确有多种技能

12、者,可取得多种设备的操作资格; 1.2对于成套或成线的设备,操作工须持证上岗,辅助工由车间组织进行相应培训后上岗可不发操作证; 1.3公共设备和简易设备公司内部不发操作证,但属于特种设备的需经相关机构培训后,发特殊工种操作证; 1.4因工作需要转岗的须经过相应的转岗培训,合格者换发操作证后上岗; 1.5操作工转岗时,原设备操作证应交回生产技术部(设备部、机电工程部); 1.6对于特殊工种及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国家相关部培训合格后,由劳动局发特殊工种操作证,方可上岗操作,此项工作由车间申报,人力资源部进行组织培训;及时进行复审和培训考试; 1.7对于操作证丢失者,应立即反馈车间,到相关部门申请

13、补办。,二、设备管理基本知识,二设备交接班、点检制度 1.设备点检、保养基准 作用:一方面起着指导操作者设备点检、保养作用,另一方面起着设备交接班的作用。操作者在操作机床前要按设备点检、保养基准的要求对机床进行点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不能自行处理的问题,应及时反馈维修人员进行解决。操作者须将本班设备运行情况,运行中发现的问题、故障维修情况等详细记录下来;两班制或多班制生产的人员要做好交接工作,并签字认可,认真填写点检、保养记录。 2.设备点检、保养记录单 保持清洁、完整、不准撕毁、涂改与丢失,操作工用完后须交到本部门设备管理人员处,然后上交工程技术部,以旧换新。维修人员依据设备点检、保养记

14、录单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排除故障,并从中分析设备技术状态,为设备管理与维修提供信息,违反设备点检、保养规定,严格按考核细则执行。,设备管理基本知识,三.设备的维护 1.设备维护的“四项要求” 1)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设备零部件及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完整; 2)清洁:设备内外清洁、各部位无漏油、漏水、漏气(汽)、漏电现象,无积尘和垃圾; 3)润滑:按时、按质、按量加油、换油,保持油路畅通,合理润滑; 4)安全:按有关规定合理使用设备、精心维护、监测异常,不出事故。,设备管理基本知识,2.设备维护的类别及要求 设备维护也叫保养,目前企业大多施行日常维护、一级保养、预防性维护

15、、预知性维护。 3.日常维护 设备的日常维护包括每班和周末维护两种,由操作者负责执行。 4.每班维护 每班维护要求操作者在班前、班中、班后进行设备检查和润滑;班内严格按设备操作维护规程正确使用设备;按设备点检、保养基准检查和保养设备,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操作者不能排除的故障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给予检修,属重点及主要生产设备的,其操作工还应按要求填写设备点检、保养记录,下班前对设备进行认真清扫和擦试,并进行必要的除油。,设备管理基本知识,5.周末维护 周末维护主要是要求在每周末和节假日前,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对设备按设备维护“四项要求”进行比较彻底的清扫,擦试和涂油。 6.一级保养 设备在累计运转

16、规定的台时以后,以操作工为主,维修工为辅,按机型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具体保养要求详见设备操作维护规程和点检、保养基准,保养后的记录,应详细填写于设备点检、保养记录表中。,设备管理基本知识,四、“一保”的主要内容包括: a、根据设备使用情况,进行部分零件的拆卸、清洗。 b、对设备的部分配合间隙进行适当的调整。 c、除去设备表面黄袍,油污。 d、检查、调整润滑油路,保持畅通、不泄漏,清洗油毡、油线和滤油器。 e、擦拭配电柜表面灰尘。 f、清洗防尘、防屑装置,安全防护装置紧固。 g、清洗附件及冷却装置。 “一保”的主要目的: a、使操作者逐步熟悉设备的结构、性能、掌握“三好”、“四会”。 b、减少设备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c、排除设备的一般故障。 d、为完成下月生产任务创造条件。,设备管理基本知识,五、预防性维护 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它是以操作工为辅,维修工为主进行的维护工作,设备使用部门及负责车间设备管理的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