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管理知识方案及财务知识分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515529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学管理知识方案及财务知识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学管理知识方案及财务知识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学管理知识方案及财务知识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学管理知识方案及财务知识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学管理知识方案及财务知识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学管理知识方案及财务知识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学管理知识方案及财务知识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单元综合测评第九单元(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为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列不属于这一政策内容的是()A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国有B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D按国家规定价格征收农民余粮解析:本题考查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的识记。据所学基础知识可知B项不是其内容。答案:B2(2011广州市高三调研测试)下图为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其中导致19211925年粮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

2、政策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D农业集体化政策解析:从图片信息可以看出,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这是苏俄(联)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结果。新经济政策自1921年开始实行。答案:B320世纪30年代,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的售价仍然是1卢布。这种现象体现的经济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新经济体制解析:解题的关键一方面是注意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另一方面是不同地区纽扣的价格均一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于十月革命后,新经济政策实行于20世纪20年代,新经济

3、体制实行于20世纪60年代勃列日涅夫时期。答案:C4“我们承认自己是对农民负了债的。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是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为此,当时苏俄政府()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政策C实行农业集体化 D取消义务交售制解析:从题干所给的材料可以看出,政府是收购粮食而不是无偿地让农民上缴粮食,由此排除A选项;从“恢复了我们的工业”这一关键信息可以判断当时苏俄政府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B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答案:B5“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有()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国家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排斥市场调节经济管理中采用行政手段A

4、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都是“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答案:D6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A揭露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掘墓人”说明其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守墓人”说明其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答案:C7(2011浙江定海3月)俄罗斯历史学家普罗科菲耶夫在论苏联的改革中分析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

5、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的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A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B在国家经济决策问题上的措施激进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马列主义原则D继续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解析:A项表述错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联模式;B项表述符合材料的核心内容;C项表述不正确,材料无法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完全”背离马列主义。答案:B8(2011华师附中期中)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纽约流行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这首儿歌反映的是()A工业革命使环境恶化 B战争危机

6、日益临近C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 D美国实施工业复兴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题中20年代末30年代初、胡佛,还有“华尔街发出信号”指的是金融危机,由此可判断出儿歌反映的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答案:C9有人在日记中把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比喻为“世界末日已经来临”。这个比喻主要想说明这场危机()A可能导致世界大战 B给法西斯上台提供了机遇C将改变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D对社会经济的破坏性极大解析: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波及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影响所有经济部门,持续时间长达四年,后果空前严重。尤其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试图摆脱危机的做法导致危机进一步加深,国际关系也

7、日趋恶化。答案:D10(2011江苏模拟)“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打破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美国著名记者杰拉尔德约翰逊之所以对罗斯福这样高度评价,从经济角度来看主要是因为()A他带领美国人民消除了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走出低谷B他开创了新的经济模式,使美国经济先于其他国家恢复发展起来C经济危机期间美国乘机大发横财D美国为其他发生经济危机的国家提供援助,加强了对世界经济的垄断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使社会经济较早地恢复起来,为经济的迅速恢复创造了条件。A项错在“消除了经济危机”;C、D两

8、项不符合史实。答案:B11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的做法是()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B调节农业生产C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解析: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美国大量工人失业,企业倒闭,人们生活贫困,无力购买商品。为了缓解供需矛盾,为工人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罗斯福新政采取了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做法。答案:C12(2011吉林长春4月)1987年接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强调采取“预防性”的措施,在通货膨胀还没有明显苗头的情

9、况下就实行紧缩政策,将通货膨胀消灭在萌芽状态。由此可见,格林斯潘主张采取的经济政策是()A加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解析:由材料中“采取预防性的措施”“实行紧缩政策”看出格林斯潘主张利用国家的权力对经济进行干预,C项正确。A、B两项说法与题干的政策相反;D项从材料中不能体现。 答案:C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2011浙江衢州4月)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美国在“新政”第一阶段,劳工的真正困难远未得到解决。1935年全国就业工人虽比1933年多了400万,但失业者仍达900万之多。从193

10、3年起,工人依靠罢工手段,以进一步捍卫自己的切身利益。1934年,全美各地罢工持续不断,并以要求承认工会为主要目的。罢工打破了行业的界限,深入到过去很少发生罢工的诸如汽车工业、纺织工业等大批量生产的工业部门。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材料二最终,第二次世界大战挽救了罗斯福和他的新政:战争开设了工厂,创造了工作机会,从而结束了大萧条的噩梦。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罗斯福清楚地懂得,“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或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问

11、题? 罗斯福又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如何结束美国“大萧条的噩梦”的?(6分)(3)材料三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4分)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看出劳工的困难问题、工人罢工问题。后一问根据所学知识相对应地回答;第(2)问,由材料二看出战争开设了工厂,并创造了就业机会。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由“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应当保留”看出新政的实质。答案:(1)反映的问题:罗斯福新政的第一阶段并没有真正解决劳工问题,失业问题依旧严重,各地罢工持续并不断扩大。解决措施:继续兴办公共工程,开展以工代赈,缓解失业压力;通过社会保险法,

12、建立社会保障体系。(10分)(2)在战争需求的刺激下,美国开设了大量工厂,为工人创造了工作机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经济迅速发展。(6分)(3)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4分)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材料二斯大林说:“在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切首脑中间,罗斯福是一个最有才能的人物新政意味着稍微抑制一下个别最不受抑制的资本主义利润的代表者,稍微加强一下国民经济的调节原则。

13、”材料三著名学者黄安年教授指出:“本世纪(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2)罗斯福指出:“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新政是否如罗斯福所说能“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结合材料二加以分析。(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罗斯福和邓小平“挽救”社会制度的措施有何相似之处。(6分)(4)依据以上材料

14、,谈谈你是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4分)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直接的办法”和“国家资本主义”进行判断,原因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的“稍微抑制”“稍微加强”等信息并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实质进行分析。第(3)问,注意从实质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第(4)问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变化: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原因:苏俄急需恢复遭战争破坏的经济,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出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农民对余粮收集制极为不满,频频发生暴动;国家无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6分)(2)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是不可能的。因为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性质,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4分)(3)都是在坚持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都注重计划与市场相结合,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都涉及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注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6分)(4)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本质区别。(4分) 模块滚动测评第七至第九单元(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