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练习学习进步题及其答案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93515328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事理论练习学习进步题及其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军事理论练习学习进步题及其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军事理论练习学习进步题及其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军事理论练习学习进步题及其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军事理论练习学习进步题及其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军事理论练习学习进步题及其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事理论练习学习进步题及其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国防建设1.我国的国防主体是什么?2.我国的国防对象是什么?3.我国的国防目的(职能)是什么?4.我国的国防手段有哪些?5.我国国防的根本职能?6.中日甲午战争发生的时间?7.日本通过甲午战争窃取了我国哪些领土?8.国际法界定的现代国家“四要素”是什么?9.国际法规定的国家领土包括哪些?10.我国现行国防政策的性质是什么?11.我国的新安全观是什么?12.十八大明确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1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各国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宽度是如何规定的?参考答案1. 国防的主体:国家2. 国防的对象:侵略和武装颠覆3. 国防的目的(职能):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

2、整和安全4. 国防的手段: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5. 国防的根本职能:维护国家生存和发展6. 中日甲午战争发生的时间:1894年7月1895年4月7. 日本通过甲午战争窃取的我国领土:中国的营口和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8. 国际法界定的现代国家“四要素”:主权、政权、领土、居民9. 国际法规定的国家领土包括:领陆、领水、底土、领空及其他权利10. 我国现行国防政策的性质:防御性国防政策11. 我国的新安全观:互信、互利、平等、协作12. 十八大明确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统一,协调发展13.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领海:领海基线以外12

3、海里的水域毗连区:在领海之外的12海里,也就是在领海基线以外24海里到领海之间专属经济区: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基线起算,不应超过200海里的海域大陆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从领海基线起,大陆架宽度在200海里到350海里之间二、世界新军事变革复习要点1. 人类战争先后经历了冷兵器战争、火器战争、三种形态,正在向信息化战争演变。2. 武器装备的新飞跃、军事理论的新发展、作战方式的根本改革,是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内容。3. 是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和实质。4. 信息化战争制胜的关键是。5. 是世界新军事变革全面展开的标志。6. 在世界新军事变革中处于全面领先地位。7. “三非作战”是非接触作战

4、、非线式作战和。8. 军队正在激进转型,强力重塑大国军事体系。9. 日本把防卫厅更名为,企图突破战后束缚。10. 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到我军基本实现信息化。11. 2020年前,我军基本实现机械化,取得重大进展。12. 2012年,我军首艘航母号正式入列。13. 目前,我军武器装备已经形成以二代为主体,为骨干的装备体系。14. 为实现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我军正在加快战略预警、军事航天、防空反导、远海防卫等新型作战力量的建设。15. 是强国梦的重要支撑。思考题1. 战争形态的演变历程2. 新军事变革的主要内容3. 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和实质4.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规划5. 当代大学生如何为实现

5、强军目标做贡献参考答案1. 机械化战争2. 编制体制的新变化3. 信息化4. 信息5. 海湾战争6. 美国7. 非对称作战8. 俄罗斯9. 防卫省10. 本世纪中叶11. 信息化12. 辽宁13. 三代14. 信息攻防15. 强军梦思考题1. 战争形态的演变历程:冷兵器战争,火器战争,机械化战争,信息化战争。2. 新军事变革的主要内容:武器装备的新飞跃,军事理论的新发展,编制体制的新变化,作战方式的根本改革。3. 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和实质:信息化4.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规划:“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到2010年,打基础第二步,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取得重大进展第三步,到本世

6、纪中叶,实现现代化三、国防法规1. 什么是国防法规?其主要特性是什么?2. 我国的国防法规体系主要有哪些层次构成?3. 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兵役制度?我国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有哪些?4. 我国国防活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5. 如何理解学生军训的意义?参考答案1. 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共性:鲜明的阶级性,高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实用性,相对的稳定性。个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公开程度的有限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2. 调整军队的基本活动的军事法规由中央军委制定发布。凡属于调整国防领域内的社会关系,不直接涉及军队和现役军人的军事

7、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单独制定。凡属于调整国防建设领域,设计军队、军人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相互关系的军事行政法规,则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制定。3. 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有三种:服现役,服预备役,学生军训。4. 独立自主,积极防御,全民自卫,协调发展,统一领导。5. 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是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举措,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四、军事航天技术1. 什么是航天技术?航天技术主要由哪些技术组成?2. 常用的航天器主要有那些运行轨道?3. 卫星绕

8、地球运转所具备的基本条件有哪些?4. 航天技术在军事领域应用的成果有哪些?5. 侦察卫星有哪些特点和用途?军事通信卫星又有哪些特点?6. 全球有哪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7. 我国卫星技术已经实现了哪七大卫星系列?航天技术又过了哪六大关?8. 未来的军事航天技术有哪些发展趋势?参考答案1. 航天技术又称空间技术,是一门用来探索、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及地球以及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航天技术主要包括航天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和航天测控技术。2. 地球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太阳同步轨道,极轨道。3. 一定的速度和一定的高度。4. 航天技术的军事应用成果是军事航天系统,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1) 军事

9、航天运输系统2) 军事载人航天系统3) 军用卫星系统4) 空间武器系统5. 侦察卫星的特点:速度快,效率高,效果好,适用广。侦察卫星的用途:侦察战略目标,准确测图,侦察武器数质量,侦察部队部署,侦察战场情况。军事通信卫星的特点:通信距离远,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高,机动性能好,生存能力强。6. 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欧洲的“伽利略”系统,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7. 七大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实践”科学探测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海洋卫星系列。航天技术六大关:上天关,

10、回收关,一箭多星关,地球同步关,太阳同步关,载人航天关。8. 军事航天技术大致有如下发展趋势:1) 军用卫星系统以直接支援部队作战为主,加强战术应用能力。2) 军用卫星系统将逐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以争夺制信息权为目的。3) 发展更加实用的小型卫星和更加经济的运载工具。4) 建立更加完备的载人航天体系和天军。5) 军事航天活动将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五、我国周边安全环境1中国在陆地上与周边( )个国家接壤。 A.12 B.13、C.14、D.15答案:C2、中国海岸线长( )万千米。A1.6 B.1.8、C.2.0、D.2.6答案:B3、 中国与印度陆上领土争议面积为( )万平千米。A9 B.12.

11、5 C.12.55 D.13.5答案:C4、中国与日本存在( )争端。A.黄海大陆架划分与东海大陆架划分B.黄海大陆架划分与钓鱼岛主权归属C.东海大陆架划分与钓鱼岛主权归属D.东海大陆架划分与琉球群岛主权归属答案:C5. 中国南沙海域存在争议有( )。A.5国 B.5国6方 C.6国7方 D.6 国答案:C6. 中国对南沙问题的立场是( )。A. 寸土必争 B.极力主张,逐步收回,C.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D.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答案:C7. 中国管辖的海洋国土面积约( )万平方千米。 A150、B200、C250、D300答案:D8联合国海洋法规定中,海域划分( )。 A 有传统习惯线

12、按传统习惯线划分 B按大陆架划分 C按中间线划分 D共架国按中间线划分,相向国按大陆架划分答案:D9.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 )海里、A.20 B.12 C.15 D.5答案:B10.中国对越南自卫反击战始于( )年。A1975 B.1977. C.1979 D.1980答案:C11.目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总体上是( )。A. 趋于缓和 B和平.稳定 C不断恶化 D。矛盾重重答案: B12.陆地接壤国家唯一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是( )。 A锡金、B不丹20、C。越南、D尼泊尔答案:B 13.朝鲜半岛问题目前的症结是( )。A. 核问题 B。缺乏对话 C。朝韩对抗 D。缺乏互信

13、答案:A14.海上防空识别区作用是( )。A. 扩大领空范围 B。保卫本国空防安全. C限制别国航空器进入。D。维护海洋权益答案:B15. 中国与日本海上争议海域面积为( )万平千米。A9 B.12. C.21 D.25答案:C 六、信息化战争1. 什么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等六维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1)信息化战争是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A进行的战争。A. 信息化武器装备 B. 机械化武器装备 C. 核生化装备(2)信息化战争是C信息时代的战争形态。A. 农业时代 B. 工业时代 C. 信息时

14、代 D. 核时代(3)信息化战争主要在以下空间进行:AA. 陆、海、空、天、信息、认知 B. 陆、海、空、天 C. 陆、海、空、天、信息2. 信息化战争与信息战、信息作战有何不同?(4)信息化战争是一种:AA. 战争形态 B. 战争样式 C. 作战行动 D. 作战手段(5)信息作战是敌对双方在战场上为夺取和保持A而展开的一系列作战行动。A. 制信息权 B. 制空权 C. 制海权 D. 制陆权3. 信息化战争有哪些基本特征?战争的内涵在逐步拓展,信息资源主导战场,武器装备高度信息化,作战空间超大多维,战争性行动控制性强,非接触交战为主要样式。(6)信息化战争同以往战争相比具有以下之一不同点:AA. 交战样式不同 B. 战争的时间不同 C. 参展的国家不同(7)信息化战争可以有效地对战争的规模和A进行控制。A. 时间 B. 空间 C. 人员 D. 装备(8)信息化战争:AA. 是双方作战系统对抗、整体较量 B. 只是军队之间对抗 C. 是经济领域的对抗(9)信息化战争在战场上首先打击的主要目标是:CA. 对方的飞机、坦克、大炮和舰艇 B. 对方的有生力量 C. 对方的指挥控制系统、信息网络和夺取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