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发展规划展望分析报告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93515325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9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民融合发展规划展望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军民融合发展规划展望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军民融合发展规划展望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军民融合发展规划展望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军民融合发展规划展望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军民融合发展规划展望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民融合发展规划展望分析报告(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中国军民融合专题研究报告1 中国国防概述1.1概述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地缘政治问题逐步显现,中国的地缘战略非常复杂,周边与15个国家接壤。目前仍与两个国家印度、不丹还未明确陆上边界,同时领海主权也存在许多争议:中日围绕东海问题、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围绕南海问题以及中韩围绕黄海问题等。中国的强大崛起对旧世界格局形成挑战,使得政治、军事冲突难以避免,而军事工业、国防力量的强大则是保证国泰民安最直接最有力的手段。在周边局势不稳定的局面下,2017年中国国防预算增加7%,约 10211亿元,预期未来5-10年内,我国军费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增长。鼎兴量子预计,到“十三五”末期,我国国

2、防预算将达到13000亿元。目前,我国国防投入占GDP的比例仍然较低,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军费预算占GDP的比例仅为1.28%,显著低于美、俄等世界军事强国以及印度、越南、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考虑到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我国在国际上话语权的提高,军费预算未来的提升空间较大。2017人大会审议2017年度军费预算增长大约7%,以2016年9543.54亿元预算为基数,2017年中国的国防费将突破一万亿元人民币大关,大约折合1450亿美元,但是,这也仅相当于美国的24.6%。人均国防费用对比西方国家更低,仅相当于美国的1/18、英国的1/9、法国的1/7、俄罗斯的1/5;军人人均数额是美国

3、的13.58%、英国的22.98%、法国的22.8%、德国的14.3%。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演讲时表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是,国际局势仍然处于紧张环境中,叙利亚内战、朝 鲜核问题、中国周边国家领土、领海争端等问题也代表了持续紧张局势将成为常态。国防军工作为肩负维护国土和经济安全的重要角色变得越发关键,而军费开支的合理增长则为该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军工行业正迎来重大发展机遇。1.2中国军工行业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军事力量仅次于美、俄居世界第三位。回顾新中国军工产业的发展历程,也是新中国外交、政治、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4、所以鼎兴量子根据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经济、政治等重要时点,将新中国军工行业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薄弱期。新中国建立初期,工业基础相当薄弱,作为人口第一大国的中国,其工业产值世界排名仅26位,军用品基本靠战争缴获以及及从苏联进口,而相对应的美、苏、德等发达国家军队已进入了机械化时代。同时,由于朝 鲜战争等因素影响,让本应该投入基础建设的资金更加缺乏,此时的中国由于没有完整工业体系,国防工业极度惨淡。第二阶段,初建期。自50年代开始,中苏正处于外交蜜月期,中国军工企业从苏联大量进口武器装备与生产机械,建立了相对简陋的工厂。随后60年代苏援断绝,中国的军工发展进入了完全自主研制阶段,此时中国军工

5、企业从修理维护装备发展到仿制苏联武器装备的零部件,于是逐渐形成了生产链与研发链,从而在60年代后期形成新中国军工产业体系,但此时的中国军工产业虽有部分自主创新,却因原有技术基础薄弱而未能实现跨代突破。第三阶段,低谷期。自60年代底,新中国进入“文化 大革命”时期,许多科研、生产单位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常规装备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拉大。此时,不仅军队的训练和许多日常工作也受到很大干扰,许多武器项目的科研与生产也出现急躁冒进的情况。中国国防工业在这一阶段未能出现质的突破,原先与世界先进水平已缩小的差距又重新拉开。第四阶段,停滞期。1978年末,在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开始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时,由于

6、深圳特区的建立,中国打开了面向世界的窗口,而我国军工部门也走出了国门。但此时,中国的外汇储备不过几十亿美元,还要优先满足经济建设,1985年6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军队要忍耐”,使得中国军工技术与生产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并没有被缩小。第五阶段,发展期。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期,中国科研及国防产业受到更多政策关注与资本聚集,尤其是最近10年,中国每年都有一些重大的军工科研突破,尤其是弥补了过去基础研究的众多弱项,在航空、航天、船舶、兵器、军用电子等高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我国自主研发的东风-31、J-20、055等海陆空装备的陆续生产与服役,

7、都标志着我国军工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总体来看,新中国的国防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在创新、跨越发展的推动下,中国进入军工行业黄金期。但是,我们也该清醒地看到,由于国家的底子薄、发展时间晚,产业规模虽大但总体上仍处于明显劣势,目前只能将优先资源集中于重点产品上,多数高端产业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这也使我国赶超发达国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1.3我国军工行业分类目前中国军工行业的基本分类主要有六大类别,具体可核定为核工业、航空工业、航天工业、船舶工业、兵器工业以及信息电子。1.3.1核工业核工业指从事核燃料研究、生产、加工,核能开发利用,核武器研制、生产的军民结合型工业,涉及领域

8、及其宽泛。核工业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和地位。一个国家的核工业发展水平,能集中反映出这个国家的整个工业基础和科学技术水平。首先,核工业能利用核能使之转变为电能、热能和机械动力,与有机燃料相比,核燃料具有异常高的热值,单位质量核燃料产生的热量为有机燃料的2.8兆倍。其次,可以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多种放射性同位素产品、同位素仪器仪表以及辐射技术等核技术,在辐射加工、食品保鲜、辐射育种、灭菌消毒、医疗诊断、示踪探测、分析测量和科技生产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后,核工业的发展需要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电子等工业的支持,从而也促进了它们的发展。1.3.2航空工业航空工业是研制、生产和修理航空器的军民结合型工

9、业,通常包括航空飞行器、动力装置、机载设备、机载武器等多种产品制造和修理行业。航空工业是建设独立自主巩固国防的重要基础。现代局部战争的实践表明,航空武器装备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都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同时航空工业也是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历史表明,先进航空产品的研制生产有力地促进了冶金、化工、材料、电子和机械加工等领域的技术进步,从而在技术层面上提升了国民经济。航空技术用途广泛,可以转移应用于广阔的非航空领域,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1.3.3航天工业航天工业特指从事研制与生产航天器、航天运载器及其所载设备和地面保障设备的工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军民结合型的高技术产业之一。两弹

10、一星促进了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航天部门在电子工业系统建设了相当规模的外测、测控、电子元器件等专门研究机构,集中了一批专业人才,推动电子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航天工业也带动了中国许多行业的科研发展,特别是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航天部向有关部门辐射出4800多项科研、试制和生产项目,有关协作单位研制开发了395种新材料。我国开发的1100余种新材料中,约80%是因航天需求而诞生的。航天工业引导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导致产业结构向高层次转化,使得研究所、企业、高校建立了紧密的业务联系,优化了产业结构。1.3.4船舶工业船舶工业,是承担各种军民用舰船及其他浮动工具的设计、建造、维修和试验及其配套设

11、备生产的重工业。一方面为海军建设提供全套现代化舰船装备,另一方面又为国民经济中的水运交通、能源运输、水产渔业和海洋开发等提供必需的物质手段,在确保国家的国防安全和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业、海洋开发业等重要国民经济部门的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船舶工业通过军转民和发展非船产品,可为国民经济其他各方面的需要提供服务;除此之外,船舶工业的发展可以对其周围地区产生良好的经济影响,包括由于工人区形成而对地区交通、建筑、商业的需求,以及对推进城镇化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1.3.5兵器工业现代常规兵器包括坦克、装甲战斗车辆、枪械、火炮、火箭、战术导弹、弹药、爆破器材和工程器材等,具体可以细分

12、为坦克装甲车辆、火炮、火箭炮、火箭弹、导弹、炮弹、枪弹、炸弹、航空炸弹、深水炸弹、引信、火工品、火炸药、推进剂、战斗部、火控指挥设备、单兵武器、夜视器材等产品。发展兵器工业的意义在于可以提升产业结构。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许多来源于军事武器的研发。而兵器工业是高科技密集产业,是高投入高收益的行业,往往可以拉动科技,教育,重工业,轻工业,各行各业。另一方面,军工行业可以培养高素质技术人员,促进产品技术升级进步。现在科学技术往往与民用互通,对军工的投入也促进了民用企业的进步,并分担了其部分科研经费,减少了企业的负担。1.3.6信息电子军事电子信息装备涵盖雷达、通信、导航、电子对抗等多个种类,除了作为

13、独立装备提供给军方外,其装载平台几乎覆盖了陆、海、空和各种主战武器,形成复杂的武器集成系统。军事电子信息装备的设计、试验测试和验证必然是多学科集成的综合过程,产品研制过程中,需要机、电、热和磁等机电参数耦合设计和相应的行业特色制造技术手段,来保证产品的电讯、机械和物理等综合性能,多专业协同要求高,流程相对复杂。1.4军工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军工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投资、消费和出口等方面均能对经济发展带来重要作用。鼎兴量子根据军工产业的设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投资和技术支持等特点,对军工六大产业涉及的产业进行了总结:表1:军工行业分类明细总体来看,中国军工综合实力还是落后于欧美国

14、家,但中国的国有体制在重大项目上发挥着独有的作用。从生产角度考虑,中国军工行业活力比美国强,且是一个上升期行业,潜力更大,对于行业中的企业和项目投资的机会也更多。由于美国的垄断程度已经很高,所以市场体制下受到的限制也相应增加;而在中国,虽是国有体制,但体制内企业的竞争力也不可小觑。目前中国的工业深度按当前的生产速度与零部件的精密程度及复杂程度而言无法和二战时期相比,且造价方面也有差异。在生产效率方面,中国相对落后于美国,其原因在于过去缺乏可以大批量操作的市场,能够出产的装备量也较少,行业内的可塑性比较差。以流水线生产作业为例,因为过去没有大量生产需求,因此投资出口与紧迫性就无从谈起,但现在来看

15、,军队对军备品的需求增加,量产及生产制造方式方面还存在可上升空间。市场需求存在,再加上中国数年来厚重的积累,军工行业将会蓬勃发展是个不争的事实。军工产业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发展与各个行业都存在着紧密联系。国家的军工发展,必定是整个工业体系的发展,要求国家要有足够大的市场、有强大的工业背景作支撑,而在这方面,中国的工业基础在国际上是名列前茅的。军民融合概念落地为中国军工行业的创造优势。一是军工装备有后发优势。无论美国还是俄罗斯,军工装备有个共通的特点在于军工技术迭代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他们更在意军事装备的稳定性而非新鲜度,不会刻意追求产品频繁的升级,典型的例子是美国预警机使用的仍然是70年

16、代的技术机械扫描式的脉冲和雷达,原因在于这项技术更加便于维护。作为后发阵容,我们可以在装备制造的前期直接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人无我有,从技术层面达到领先水平。二是有低成本优势。民营企业转做军工,无论是人员成本还是研发成本,相较于“根正苗红”的国营企业都更为低廉。在这层优势的基础上,通过补给好的制造经验和优秀的专业人才,进行产品的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中国制造同样等级的装备造价只有欧美国家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以航空母舰的制造为例,美国造船厂目的单一,只单纯生产军舰,因此他们的固定成本较高;但中国有民船产业分担成本,很大程度上激发了舰船制造的积极性,故而制造的速度远超过美国。三是民营企业在公司管理、成本把控等方面的能力更加突出。国有军工企业相较于自负盈亏的民营企业而言对于成本变动的敏感性不够尖锐,因此从长远来看,国营军工企业的利润可能不会持续保持在同一较高水平上。民营企业介入军品市场,能够很好地把控产品成本,从而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