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收支状况影响分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513580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收支状况影响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收支状况影响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收支状况影响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收支状况影响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收支状况影响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收支状况影响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收支状况影响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1992年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外商直接投资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到2005年底,我国累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达6000多亿美元,FDI在我国经济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与此同时,外商直接投资使我国的国际收支的规模、结构产生了实质性变化。国际收支账户主要包括三个子账户,即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以及错误与遗漏账户。由于错误与遗漏账户是政府干预汇率,维持国际收支账户的平衡而人为设立的一个抵消账户,并不反映实际的经济交易,因此我们主要通过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这两个账户来分析FDI对国际收支的

2、影响。一、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常账户的影响。经常账户作为国际收支帐户的第一大帐户,主要反映一国与他国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经常项目主要包括四个主要项目:货物、服务、收益和经常转移。根据重要性程度的不同,我们主要分析货物和投资收益两个项目。(一)外商直接投资(FDI)对货物的影响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贸易进出口水平的贡献是显著的。从货物贸易收支总体来看,1989-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进出口累计顺差为153.7美元, 2005年外资的进出口顺差增长至567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通过8905年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外资企业的出口增长要快于其进口增长水

3、平。外资企业进口额从1989年占全国进口总额的14.9%增到2005年58.7%;而外资企业出口创汇增长迅速,从1989年占出口总额9.4 %增长到2005年的58.3 %,图1纪录了19892005年间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及其占全国出口额的百分比,该出口百分比变化趋势见图1。因此,外资的出口效应较为显著,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对货物贸易收支的总体平衡和长期顺差做出了贡献。(二)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收益项目的影响分析。收益项目中主要有职工报酬和投资报酬,这里我们只分析最重要的投资报酬部分,即外资在我国投资过程中的收益率和利润汇回状况。1995-2005年累计投资收益的借方余额(逆差)是24

4、63.29亿美元,相当于外商直接投资顺差的51.12%,其中1995年收益项目的借方余额为169.65亿美元, 2005年高达265.07亿美元。增长了56.25%,外商投资收益借方余款的变化说明了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收益项目收支逆差的主导原因。值得注意的是,投资收益在连续10年出现逆差后,2005年实现顺差91.15亿美元,原因在于外商投资收益的再投资,更主要的因素在于近几年来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压力与预期,使得投资收益汇出推迟,使得一部分转化为“热钱”滞留在国内。在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压力得到缓解后,这部分投资收益终究是要兑现的,并有可能使利润汇出更加集中。按照国际货币组织的统计,FDI在华投资收

5、益率约为13%15%,而目前我国境内FDI总规模已达6000多亿美元,即使按10%的年回报率来计算,那么外商在我国的年投资收益约为600多亿美元,如果外国投资者每年将投资收益汇回去,我国为保持经常帐户平衡,每年就必须保持约600 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近几年贸易顺差往往只300-400 亿美元,仅在2005年贸易顺差达到1341.9亿美元,而一旦贸易顺差规模减少,就会产生难以弥补外资企业的投资收益的大规模汇出,与此同时,利润汇出会对投资收益项目产生明显的反作用,因此,假使外资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在短时期内集中汇出就有可能导致投资收益项目借方余额的急剧增加,就可能会导致国际收支产生危机。另外,外商直接投

6、资在我国的投资收益远远高于我国在国外的投资收益,这将对我国贸易项目的顺差形成一定的抵消作用。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影响。资本和金融账户,作为国际收支帐户的第二大帐户,主要是指资产所有权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转移,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大部分,而我国资本账户总体差额所占比重很小,金融账户中的证券投资与其他投资差额项目长期为负,只有直接投资项目一直为正,保持盈余,并且直接投资项目非常不对称。19952005年间,外商直接投资大致保持上升的趋势,从平均数来看,外商在华投资为490.2亿美元,我国对外投资平均数为35.4亿美元,同时我国累积实现直接投资顺差5113.2亿美元,相当于同期

7、资本及金融项目1.3倍,而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累计为5391.9亿美元,是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389.8亿美元的13.8倍。特别是近几年来,FDI流入的规模和速度出现了大幅度上升,20002005年累计直接投资顺差3279.5亿美元,占1995年2005年累计顺差的60.8%。由此可见,我国目前基本上属于一个资本要素的净流入国,这对保持资本及金融账户顺差及国际收支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1995年-2005年期间外国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总的比例为1:0.07, 仅在2005年两者的比例为1:0.14。表现为这两者存在严重失衡,从对外投资讲,发达国家一般保持两者的均衡发展。

8、同时我国直接投资差额通常比经常账户差额大,因此如果外商直接投资的大幅度外流必然会对目前我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产生威胁与压力,可能会恶化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三、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一国国际收支的影响主要由几个因素决定,其中有助于改善一国国际收支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即X+I+S X表示外资企业的出口收入,I表示外商直接投资额,S表示外资企业因为替代一国的部分进口而使一国取得的外汇 ;而恶化一国国际收支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即M+P+F+K M为外资企业的进口额,P外资企业的收益额(即外资企业汇回跨国公司母公司的利润、利息),F表示外资企业付给跨国公司母公司的技术转让费、许可

9、证使用费、设备租赁费等,K表示外资企业抽回跨国公司母国的资本额 。如果以A来表示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则以公式表示为:A=(I+X+S)-(M+P+F+K)根据上述公式,如果A为正值,则表示外商直接投资有助于改善东道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如果A为负值,则表示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有负作用。如果我们不考虑其它因素,将I、X、M、P作为最主要因素来分析,可将上述公式简化为:A=(I+X)-(M+P) (1)将相关数据代入公式(1),可以得到A与I之间的数据对比关系,具体见表1: 表1 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收支状况对比分析(亿美元)年份 X I M P A1995年 468.8

10、377.4 629.4 169.65 47.151996年 615.1 423.5 756 197.55 85.051997年 749 452.8 777.2 167.15 257.451998年 809.6 454.6 767.2 220.24 276.761999年 886.3 404.1 858.8 222.78 208.822000年 1194.4 407.8 1172.7 265.37 164.132001年 1332.4 468.5 1258.6 277.11 265.192002年 1699.9 527.4 1602.9 223.39 401.012003年 2403.1 535

11、.1 2319.1 228.13 390.972004年 3386.1 549.4 3245.6 226.85 463.052005年 4442 791.3 3875 265.07 980.13从表1可以看出:1995年-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表现为同一方向运动,随着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逐渐扩大,国际收支顺差也基本上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贡献率也逐年增长。因此,我们可以简单得出,如果不考虑以上所分析到的影响国际收支的不利因素,从总体上来讲,FDI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四、建议1、利用外资的规模要与国民经济发展

12、的总体目标相结合,严格遵循适度性原则,实行宏观控制,尤其要综合考虑FDI对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在引资时,要把每项引资视同一笔交易,计算其交易成本,如果FDI对国际收支的正效应大于负效应,就坚持引进,否则就拒绝。2、均衡引导FDI资金的流入流出。面对FDI一旦出现集中汇回的可能性及对我国经常帐户顺差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我们一方面要密切关注投资利益的变动趋势,尽快建立一套完整机制,对其总量和结构比例进行统计监测;另一方面外汇局要把握外商投资的总体及平均利润率水平,在制定政策时应合理引导外资企业均衡地流入流出。我国在引入外资的政策上还应注意调整,在总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对外资的优惠政策应适当减少,

13、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适当提高引进外资的门槛,对一些与我国合作开发的高科技项目的投资,我们仍应持积极的态度,但对于那些不能产生技术溢出效应的投资,应慎重决策。同时,可适当促进国内企业的对外投资,鼓励成熟行业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对外输出资本,实施产业的国际转移。3、制定科学的、战略性的措施以推动和刺激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以自主创新增强我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由于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因此,应当进一步鼓励,推动外资企业对外贸易的加速发展,并注重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对外资进入要逐步提高技术含量的壁垒,鼓励高新技术产业进入,利用其溢出效应推动技术进步,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这才是改善我国国际收支质量的根本举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