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前列腺手术后尿失禁的新方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510918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疗前列腺手术后尿失禁的新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治疗前列腺手术后尿失禁的新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治疗前列腺手术后尿失禁的新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前列腺手术后尿失禁的新方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治疗前列腺手术后尿失禁的新方法张家华【作者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泌尿外科摘要:尿失禁是男性前列腺手术后和泌尿道外伤患者经常出现的并发症。该类患者在排尿时由于尿道狭窄而导致排尿困难;在储尿时又由于尿道不能完全关闭而导致尿液从膀胱内不自主地流出。这种情况不分时间和场合都会发生,因而常令患者痛苦不堪。据统计,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几率为0.5%2.6%,前列腺癌患者手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几率为15%30%。目前,该病的治疗方法少且疗效不佳。一直以来,男性术后尿失禁被认为是泌尿外科领域中的“世界性难题。其实,男性前列腺术后尿失禁这一难题之所以迟迟得不到解决,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传统医学理

2、论的束缚。传统的医学理论认为,人的尿液主要是由尿道内括约肌和尿道外括约肌来控制的。如果尿道外括约肌受损必然导致尿失禁。而新近的医学研究却发现,前列腺增生手术后发生尿失禁的患者,经做尿动力学检查,其结果只是其尿道外括约肌受到了轻度损伤,有些患者的尿道外括约肌甚至基本正常;相反,采用腹会阴联合切口治疗的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患者,虽然其尿道内外括约肌受到了明显的损伤,但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出现尿失禁的并发症。研究发现,患者重建后的尿道长度与其术后是否发生尿失禁有着密切的关系。新尿道足够长的患者,一般不会发生尿失禁;新尿道不够长的患者,则有出现尿失禁的倾向。2000年国际上提出了尿道控制尿液的新观点,

3、即“在尿道外因素(肌肉神经支配、盆腔压力)正常的条件下,功能性尿道的长度和弹性是尿道控制尿液最重要的因素。”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前列腺术后的患者之所以出现尿失禁的并发症,是因为其尿道在手术中发生了功能性损伤,进而发生了纤维化甚至硬化,形成了“冰冻尿道”。该类患者在排尿时由于其尿道不能扩张而导致排尿困难,在储尿时由于其尿道不能被盆腔的压力和尿道外括约肌压闭而导致尿失禁。目前,国内外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和外伤性尿失禁的方法较少,主要有以下3种:1.经尿道腔内注射药物法:就是往患者的尿道黏膜中注射胶原蛋白或泰龙,使其尿道的张力增强,从而控制排尿。该疗法的总有效率只有38.7%,而达到完全控制尿液

4、者仅有8.1%。2.球部尿道悬吊术:就是用特殊材料将患者的尿道悬吊起来,以增加其尿道的张力,从而起到控制排尿的作用。但该疗法不能解决患者尿道狭窄的问题,其有效率也只有75%(治愈者占67%,症状改善者占8%)。3.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就是将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患者的体内,从而人为地起到控制排尿的作用,其有效率达90%(治愈者占75%,症状改善者占15%)。由于后两种方法采用的都是人工材料,致使患者尿道的受压坏死率和发生感染率分别达到5%和3%,发生综合并发症的几率甚至高达30%以上。此外,人工尿道括约肌的价格也比较昂贵,每套装置约需人民币810万元,并且只能使用10年。而在新理论指导下创建的“功能性尿道重建术”,则不需采用人工材料,它主要通过切除患者“冰冻尿道”的瘢痕,为其建立足够长且有弹性的功能性尿道,以解决其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的问题。目前,这种手术的疗效已在临床上得到了验证。“尿道控制尿液新观点”的提出以及新手术术式的设计和定型,是我国泌尿外科领先世界的原创性研究。它使前列腺术后尿失禁和外伤性尿失禁患者从此可以像普通人一样正常地生活,再也不必忍受尿失禁带来的不便和痛苦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