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林的情境教育观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510651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吉林的情境教育观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李吉林的情境教育观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李吉林的情境教育观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李吉林的情境教育观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李吉林的情境教育观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吉林的情境教育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吉林的情境教育观(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吉林的情境教育观:1、应该说,我的小学语文情境教育的探索,它的起步是从“不满”开始的。2、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正是在对孩子,对自己终身从事的事业的爱中,在对小学语文,小学教育日益加深的感悟中,在一心想着让孩子发展得早一点,好一点,全面一点,充分一点的强烈的愿望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3、儿童学习语文,固然大多是在课堂上,但他们不能远离生活学语文。除了课堂应从校内扩大至校外,即便在教室里,生活的春风也应该吹拂进来,让语文带着生活的盎然春意。4、语文教学的美育意义不仅仅能从“教美的语文”中获得,它还应该在“美美地教语文”过程中获得。5、教育应该利用艺术,将艺术引进教育,使教育成为学习者主动的

2、、乐于参与的活动。在小学阅读中我把艺术的直观与语言描绘结合起来创设情境,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从而找到了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6、情境教育始终把教育与儿童的发展统一起来。我提出的“着眼发展,着力基础”正是情境教育这一思想最明确的体现。7、情境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第一条、也是首要一条要素: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8、在运用情境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探索中,我发现富有美感的情境能激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喜爱。因为美的魅力,他们的注意被吸引过来,他们的思维想象都会情不自禁投入其中。9、指导儿童观察大自然,我概括出“选择美的事物”、“逐步增加观察”、“拓宽想象空间”三个要素。10、儿童情

3、感的生成和发展,其心理历程概括为:入情动情移情抒情。11、12、在语言训练中,我概括出三个要点:从模仿开始;注意创造性;培养独立性。李吉林语录:1、美是教育的磁石,美使小学语文变得精彩,使学生和教师的生命在课堂上变得精彩。2、一个语文教师,倘若一旦陷入应试的泥潭而无能为力时,他(她)就仿佛戴上枷锁,那么充满灵性的祖国语言文字在他(她)的教学里异化为莫名的怪物。教和学同时成了苦役,疲惫、烦躁、厌恶不仅是孩子,同时也是教师的身心状态。3、每个人都是从儿童过来的,但是并不等于每个人都真正了解儿童。别人可以不了解儿童,但小学老师不可以,因为小学老师几乎天天都在和儿童打交道,工作的对象就是儿童。如果我们

4、不了解儿童,不能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我们就无法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的任务,无法去塑造儿童的心灵。4、如果我们把自己当作一个儿童,用他们的眼睛去观察,用他们的大脑去思考,我们就可能找到打开他们心锁的钥匙,我们就能把教育的甘露真正地淋洒到他们的心田。5、儿童绝不仅仅是一个认知体,他们的小脑袋里充满着神奇的幻想、想像,他们的情感丰富,他们是“情感的王子”。6、我非常习惯于思考。给孩子们上课,尽管每一次都精心设计了方案,但不到上课,我是不会停止对它的思考的。7、一个实际工作者需要反思,没有反思就没有顿悟;没有顿悟,也就没有概括。8、阅读是人一辈子的事,今天阅读课上的语文学习,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儿童学会阅读

5、,喜欢阅读,这是生活应用的需要,而不是为了考试。李吉林语录:1、 人生的道路,总不会是平坦的,在某种意义上讲,“成功”往往和“曲折”联系在一起。2、 贫穷也是一笔财富。3、 造物主是公正的,它把想像的翅膀不分贫富贵贱,同样赋予了所有的孩子。4、 大自然是穷孩子们最钟情的天地,因为大自然最公平,它不因为贫富而对孩子厚此薄彼;大自然也最慷慨,它不需要购买,它无私地把它所有的美丽和乐趣都给了我这样的穷孩子们。5、 人不能选择命运,但可以选择与命运抗争。6、 我看山看水小学最美,儿童最让我爱恋。从此我像农民忠实地守着自己的园地,不断地耕耘,不断地播种,不断地收获。泥土般的气息,稻谷似的芳香,仿佛又有清

6、粼粼的河水流淌,让我享受着田园诗人般的纯净与甜美。8、 世界这么大,新知识如浪潮般向我涌来。我永远只能抓一点芝麻,大西瓜是搬不动了。但能抓一点芝麻,总比两手空空要好得多。9、 只要像孩子那样,憧憬着未来,敞开自己的心怀,便能不断地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吮吸新的营养,而这一切都是教孩子所必需的。10、我爱儿童,一辈子爱。如今我已不是儿童,但喜似儿童,我只不过是个长大的儿 童。我多么喜欢自己永远像儿童!因为我是他们的老师和朋友!怎样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呢? 首先,引导儿童善于观察,为发展想象力储备素材 儿童总是睁大着眼睛看世界,世界对他们来说,是陌生而新奇的,他们不仅用眼睛,用智慧,而且是用整个心灵去感

7、知周围世界的。观察,为孩子认识周围世界打开了一扇扇风光无限、奥妙无穷的窗户,这是智慧与语言的源泉。所以新课标在一、二年级提出“观察大自然”,三、四年级提出“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的要求,其实是与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紧紧相联的。 我在实验班非常注意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从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日月星辰到周边的人文景观,自己的亲人、伙伴以及常用的物品,我都不止一次地带孩子去观察或启发他们自己观察。而且总是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观察中想象,在观察中表述。他们所写的“太阳公公与月亮婆婆”、“春姑娘的大柳筐”、“冬爷爷的礼物”、“萝卜娃娃看到了田野”、“小水滴的旅行”、“风筝的对话”、“漫

8、游海底世界”等等都是他们观察后组合成的新的形象。 当实验班的孩子升到五年级学习落花生一课,感受到花生内在美的时候,我就让他们写一个熟悉的、没有生命的物体,要写出它内在的美,孩子们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孩子们写出的内容非常丰富,让我十分惊喜,单是题目就有:路灯、火柴、石子、北斗星、太阳礼赞、石灰吟、蜡烛、红、绿、歌、铁一共有二十多个不同的文题。他们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得很精彩。那就是因为他们通过观察,积累了丰富的表象,为他们的想象,为新的形象组合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也为他们的思维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其次,运用激励手段,让想象成为学生主观需求 儿童的想象是需要情感伴随的,儿童记忆屏幕中的形象要

9、组合成新的形象,是需要“力”的推动的,儿童常常会因为好奇而想象开去,因为想改变眼前的现实而想象开去,因为可以获得心理的愉悦而美美地想象开去所以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的语言,教师的行为,能否推动儿童产生想象的需要,往往是至关重要的。 记得那年春末夏初时节,我带孩子们到田野上观察菜花。那白色的小小的野荠菜花,那像铺了一地金子的油菜花,那像一对对蝴蝶钻进花丛中的蚕豆花,那圆滚滚的、比碗还大的菜花有大有小,姿态不同,色彩各异,那是一片仿佛能让人看到丰收硕果的菜花。我着意一点:“这些菜花谁的本领最大呢?”孩子们可真聪明,马上作出反应,有的说我们写菜花儿比赛,有的说我们写谁是菜花之王、菜花之家孩子们一下子赋

10、予了菜花情感、智慧和语言。菜花在孩子们的想象中,会想,会说,有情也有意。他们带着热烈的情趣,写出了一篇篇生动习作。 鲁迅先生早就说过,孩子的想象力是值得敬服的。这是千真万确的。凭借想象,孩子可以上天,可以入地;凭借想象,孩子可以到达小鸟不能达到的地方。想象展示了孩子的智慧,想象带给孩子童年的快乐和幸福。想象力是儿童拥有的巨大的财富。1.儿童的眼睛,儿童的情感,儿童的心理,构筑了我的内心世界。是的,正是儿童,是童心,给了我智慧。我想说,爱会产生智慧,爱与智慧改变人生。2 3.小学教育是为了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是身心同时得到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儿童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教育。

11、 小学教育促使全体儿童的发展。4.小学教育不但为儿童明天的幸福做准备,同时也是给予儿童显示幸福的教育。5.情境教育的“五要素”: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着眼创造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6.情境教育的“两个特点”:学科的特点、儿童的特点;“一个目标”:儿童的发展。7.音体美情境教育可以概括为:以“情”激“趣”,以美悦心,把发展想象与学科技巧的训练密切结合起来。8.情境教育的基本模式:1)拓宽教育空间,追求教育的整体效益。2)缩短心理距离,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3)利用角色效应,强化主体意识。4)注重创新实践,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9.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1)暗示诱导原理:“用无意识导引有意识

12、”和“用情感伴随理性”二者交织起来和谐进行。2)情感驱动原理:利用儿童的“关注激起移入加深弥散”这一连续的情绪发展过程。3)角色转换原理:通过“进入情境担当角色理解角色体验角色表现角色自己与角色同一,产生顿悟。”4)心理场整合原理:“情境教师学生”三者之间形成的良性推进的多向折射的心理场,促使儿童情不自禁地用“心眼”去学习,教学便可进入一种沸腾的状态。10.“境界说”特点:讲究“真”、讲究“情”、讲究“四”、讲究“美”。1.情境课程开发三个维度的统整:儿童知识社会。2.情境教学的四大特点:形真、情切、意远、理蕴。3.情境课程的四大作用:整合、熏陶、启智、激励。 5.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做到“主

13、题鲜明”、“情感伴随”、“儿童自主”、“角色众多”、“场景逼真”。6.野外情境课程的要点:求近,求美、求宽,优选场景。观察、思维、实践,综合进行。认知、情感、意志,协同发展。7.情境课程的操作要义:以“美”为境界、以“思”为核心、以“情”为纽带、以“儿童活动”为途径。再现“美”的教学内容。选择美的教育教学手段:图画、音乐、戏剧。运用美的教学语言。表现美的教师仪态。在审美愉悦中,培育开发潜能的土壤。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让情感点燃智慧的火花。在认识周围世界的典型场景中,让儿童的思维飞起来。活动融入学科课程,以求保证。活动利用角色效应,以求主动。活动与培养实践能力结合,以求应用。8.荷花一课的教学李

14、吉林老师利用激起学生的想象活动,获得丰富的美感。9.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李老师先把学生带入“海底世界”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海底世界的具体感受。结尾部分为了增加信息量,拓展阅读海底的冷灯、人类的秘密仓库。10.月光曲一文,李老师着重形象的感染,使学生在身临其境、如见其人的境界中理解关键词,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受到美的熏陶。11.教学小音乐家扬科,李老师抓住关键词语,通过描述和表情朗读,渲染气氛,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情感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受到很好的熏陶感染。12.草地夜行一课中,李老师抓住人物的形象,通过朗读与描述,引导学生感悟红军战士的革命精神。13.教学桂林山水时,李老师采用简

15、笔画创设情境不错的做法。14.长征一文,李老师觉得教学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的诗文,需介绍时代背景,适当补充内容。对于诗歌,则重在形象的再现,通过激起情感,在体会全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15.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李老师认为对于童话,要把握童话富有幻想的特点,并抓住特点,揭示深刻的主题。16.教学是艺术,艺术就是情感。罗丹17.李吉林老师对于小学作文教学的认识:作文要打开学生的思路。作文要把学生带入大自然,带入生活。在“观察情境教作文”中,要把观察与想象结合起来。18“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老师之情,靠老师去传递,去强化。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情感的纽带就联结、沟通在教材教师学生之间。19情境教学的五条原则: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