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509438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原则是人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的规律性进行考查、研究而形成的理论认识。语文教学原则是人们从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对语文教学规律的理论认识,是语文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准则,也是处理语文教学中各种矛盾的主要依据。一、人文性原则人文性原则也叫语文教学和人文教育结合的原则。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学习的内容是语言文字的运用,也就是说语言文字是运用的对象。如果我们孤立地看语言文字,它们不过是一种符号系统,一种沟通的工具。但历史证明,语言文字的使命不仅仅如此。吴忠豪先生在他主编的小学语文课程论与教学论中鲜明地提出:语言是民族的

2、语言,文字是民族的文字,语言文字包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历史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反映一个民族认识世界的方式。以前,语文更多被统治者用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在我国,语文教育从来就是伴随着统治阶级的道德伦理教育一起进行,学生在识字、读文、赋诗作文的同时,也在接受封建道德伦理纲常和儒家思想的熏陶和教育。不仅中国如此,外国也不例外,法国学者加斯东米亚拉雷曾指出:“学校的语言首先是占统治地位的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所谓母语教学的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纯技术问题在母语教学中,社会学和政治方面的因素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曾有过一段时间,思想教育成了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随着课程理论研究的发展,人们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

3、产生了新的飞跃。语文课程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功能在于探索人生的意义,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形成并完善高尚的人格,提升人的生命质量。思想性仅仅是语文课程人文属性的一个方面,不能概括语文课程全部的人文内涵。因此用“人文性”来概括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比“思想性”更适合。语文课程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贯彻人文性原则,需要从以下这几方面入手:1、全面认识人文性的内涵什么是人文性?第一节已经对此问题进行了阐述,那么其具体内涵是什么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人文教育的具体规定为: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

4、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语文的基本方法。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以上提到的内容,课程目标中提到的人文性的具体内涵,涉及到人的社会道德、社会情感、民族精神、审美情趣、世界观、价值观、文化认识、学科认知和个性发展等方方面面,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

5、深远的,其意义意欲绝不只限于人们过去多理解的语文课程中的思想教育。因此,当今的语文课程要变语言形式教学的单一功能为语文教学和人文精神统一的多功能,变侧重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单一教育为侧重于学生知、情、意全面发展的综合教育。2、人文教育是语文课程的个性特点语文与美术、音乐、历史、品德与社会一样都属于人文学科,都承担着人文教育的任务。然而不同的是,各门课程所进行的教育都对学生素质的全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特点是文学性。文学是美育不可或缺的构成,它的目标是造就丰富的灵魂,使人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内心生活。所以“文学”又被称之为“人学”。语文课程人文功能的发挥应该是结合在一篇篇课文的

6、学习过程中完成的。如果脱离语文学习过程而单纯进行人文教育,生拉硬扯,牵强附会地进行所谓人文教育,就异化为品德社会课,历史课或其他科,改变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但我们要正视一个问题,不要为了进行人文教育而忽视了语文课程的学习任务。特别对于一篇课文而言,语言形式的学习和内容理解同样重要。如果离开课文语言的学习,仅仅感悟到课文的情感思想,学生学完课文后仅仅留下思想内容的痕迹,这样的语文课同样不是好的语文课。我们阅读一篇文章,常常要经过从形式到内容,从内容到形式多次反复,尽管每一步都有所侧重,但都不应是割裂的,否则就不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对培养阅读能力也是不利的。3、处理好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的关系我们

7、知道,语文课程的任务是承担母语教育,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能听会说、能读会写,熟练掌握语文工具以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这是语文课程“工具性”的体现。同时,语文课程又是一门人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那么,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主要问题。有人提出教材内容本身就具有人文教化的作用。确实,选入语文教材的文选是“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其中“文质兼美”的“文”多指语言方面的遣词造句和文笔优美之意,说的就是语言的好,学生学习的就是这种语言

8、。而“质”多指内容方面要表现的主旨和情感,说的就是内容的好,学生要领悟就是内容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教育因素。教师如果能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发掘教材中语言文字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表述中体会思想内容,从思想内容的表现中感受语言文字运用的特点,既注意表达的形式,又注意思想的内容,就能做到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的统一。二、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原则也叫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能力的原则。它强调的是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同时也反映了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它的生命力在于语言实践上,通过实践不断丰富和衍生新的词汇,使语言体系不断更新和庞大。小学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

9、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新课标中,“运用”一词就鲜明地表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我国传统的教育非常强调“学以致用”,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不少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强调“学”而忽视“用”,过于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教学,削弱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导致不少人在口头表达、言语沟通、语言组织等方面存在严重失衡。这种现象也称为“高分低能”。学生的语文能力如何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吕叔湘先生说过:“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比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更加复杂罢了。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从某

10、种意义上说,语言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这些论述正确地阐明了语文能力形成的途径,也为这条教学原则的确立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贯彻实践性原则,要做到以下几点:1、转变教学观念我们要认识到,语文课程不属于语言学范畴,主要不是教授语文知识。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母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师的潜意识中,学生语文是“教会”的,其实语文能力是一种心理机能,而技能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个体的练习才能获得。叶圣陶先生以写作能力为例,指出“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精辟见解。这些都进一步说明语文能力是练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

11、因此,语文教师要转变一个观念,在教学目标上,要变教语文知识为培养语文技能;在教学手段上,要变教师“教语文”为学生“学语文”;在教学方法上,要变教师的讲授为主为学生的实践为主。2、创造实践机会语文实践能力,不仅是指课堂以外的综合性语文活动,也包括课内的语文学习活动。因而在教学中,应更多地创造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实践学习,更加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课内的语文学习,主要体现在阅读课、口语交际课,习作课和综合性学习课上,但如果只凭教材中有限的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需要。如阅读材料,每学期只有2030篇,平均每周阅读量不到1.5篇,学生能进行的阅读实践行为是很少的。这些阅读行为大多在教

12、师的帮着扶着,还不是完全是学生自主阅读实践,学生的语文能力是无法达到我们希望的能力水平。阅读如此,作文能力更是如此。一个学期的习作训练只有8次左右,都是在教师的指导、讲评、修改中进行,学生习作的实践有限,很难达到学生习作能力提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认识到,要给学生阅读和习作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习得”语文能力。3、知识与能力结合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语文实践中形成,语文知识对于语文能力的形成有没有帮助呢?答案是肯定。知识与能力是一对双刃剑,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是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实践的基础。现代语文教学实践表明,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对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掌

13、握汉语拼音知识,学生就能独立识字,会促进他们识字能力的发展;如果不掌握汉语拼音知识,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会受到影响。识字也一样,掌握了汉字的笔画规则和偏旁部首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查阅字典,提高阅读能力;反之学生就无法查阅字典,其查阅字典的能力和搜集材料的能力形成就比较困难。正确的做法是在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过程中结合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也就是“学得”与“习得”结合。作为教师一定要清楚,学语文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达到提高语文能力这一目标的手段。4、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语文实践中要重视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自身亲历的语文实践中获得的。那么语文教师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应该起到什

14、么作用呢?首先,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科学地设计语文实践活动。其次,教师要适当地进行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三,在学生参与的语文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组织交流反馈,鼓励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并且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中的各种错误。此外,教师还必须特别注意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个别指导,帮助解决学习中的实际困难。三、发展性原则在前面强调发展语文能力的原则之后,在此又提发展性原则,发展的对象是什么呢?是思维能力。这条原则反映了语文课中语文能力与发展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上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界总结出一条反映语文教学规律的重要原则在发展语文能力的过程

15、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智力是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多种能力在思想活动范畴内的反映。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力,它集中表现在反映客观事物深刻、正确、完全的程度上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速度和质量上。语言和思维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心理想象,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的工具,思维则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活动。但是,语文和思维的关系又是十分密切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靠语言来组织;而另一方面,语言的存在依赖于思维,语言是思维的直接显示,离开思维的语言只是一连串没有意义的声音流或符号。由于思维和语言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始终如影随形地相伴进行。就如作文教学,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

16、力不强,一般表现在语汇贫乏,语言连贯性不强,语病较多,有些甚至抓不住中心,不知所云,思路比较混乱。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不仅仅是语言方面的问题,更多的是由于思维方面的问题。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贯彻发展性原则,要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要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识在语文课上,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意识是比较薄弱的,甚至成为一个盲点。原因在于忽视学习的过程。新课程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最被教师忽略的一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学生记住没有,知道没有,却没有关注学生怎样记住的,怎样知道的,在学的过程获得什么学的经历和体验,运用了什么方法。往往这些我们忽视的内容,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引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如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