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505025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251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251页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251页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251页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251页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2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2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 目 录 学习贯彻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促进我国企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会上的讲话 3 发布实施内控规范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一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发布会上的讲话 8 充分认识内部控制审计制度重要意义将内部控制审计业务做好做实做到位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毓圭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业务培训班上的讲话 15 第一章计划审计工作 21 第一节初步业务活动 21 第二节计划审计工作时应当考虑的事项 23 第三节风险评估 26 第四节应对舞弊风险 28 第五节利用他人的工作 29 第六节重要性 35 第九节 总

2、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40 第二章自上而下的方法 52 第一节识别、了解和测试企业层面控制 52 第二节识别重要账户、列报及其相关认定 54 第三节 了解潜在错报的来源并识别相应的控制 56 第四节选择拟测试的控制 58 第三章测试控制的有效性 63 第一节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的涵义 63 第二节与控制相关的风险 63 第三节测试控制有效性的程序的性质 64 第四节控制测试的时间安排 66 第五节控制测试的范围 69 第四章企业层面控制的测试 72 第一节与控制环境(即内部环境)相关的控制 72 第二节针对管理层和治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而设计的控制 73 第三节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

3、74 第四节对内部信息传递和期末财务报告流程的控制 75 第五节对控制有效性的内部监督(即监督其他控制的控制)和内部控制评价 76 第六节集中化的处理和控制(包括共享的服务环境) 77 第七节监督经营成果的控制 77 第八节企业层面控制对其他控制及其测试的影响 78 第五章业务流程、应用系统或交易层面的控制的测试 114 第一节 了解企业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 114 第二节识别可能发生错报的环节 115 第三节识别和了解相关控制 116 第六章信息系统控制的测试 154 第一节信息技术审计范围的确定 154 第二节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控制 155 第三节信息技术内部控制测试 155 第四节信息技术应

4、用控制与信息技术一般控制之间的关系 157 第七章 内部控制缺陷评价 196 第二节 评价控制缺陷的步骤 197 第三节 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特殊考虑 201 第四节 内部控制缺陷整改 203 第八章 完成审计工作 205 第一节 获取书面声明 205 第二节沟通相关事项 206 第三节形成审计意见 206 第九章出具审计报告 214 附 录 222 附录一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223 附录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意见 231 附录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负责人就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意见答记者问 247 学习贯彻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促进我国企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企业内部控

5、制基本规范发布会上的讲话 (2008年6月28日)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各位朋友: 今天,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联合在这里隆重举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会。在此,我谨代表财政部和谢旭人部长,代表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各界代表、港澳朋友和国际友人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多年来关心、支持财政、会计工作和内控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各有关部门、欧盟、世界银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香港会计师公会、澳门特区财政局和有关新闻单位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根据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国务院领导重要指示精神,两年前的7月15日,我们在这里成立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

6、向全国乃至全世界郑重地发出了创建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的宣言。在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和国内国际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顺利制定发布了,并将于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同时,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22项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以及内部控制鉴证指引案也一并公布,公开征求意见。这是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审计准则正式颁布和顺利实施之后,财政、审计、证券监管、银行监管、保险监管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和资本市场又好又快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是依托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这一科学民主决策平台、举各方之力、取各方之长打造我国

7、内控标准的可贵创新与重大突破。 第一,构建了一个标准框架。先进的标准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基本规范的制定发布和若干指引的公布征求意见,科学构建了一套内部环境优化、风险评估科学、控制措施得当、信息沟通迅捷、监督制约有力的内部控制框架,初步形成了由基本规范、评价指引、应用指引和鉴证指引四个部分组成的层次分明、内容完整、衔接有序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有效解决了政出多门、要求不一、企业无所适从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内部控制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有利于优化企业管理和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有利于保障经济安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第二,强化了一种内控理念。内部控制不仅是一套技术和方法,更是一种精神和理

8、念。基本规范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为宗旨,倡导“爱岗敬业、进取创新、团队协作和遵纪守法”的职业精神,强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与监督并重,惩防并举、重在预防”的反舞弊长效机制,要求企业将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纳入绩效考评体系,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风险防范意识,实现了由内部牵制、单一会计控制向全面、全员、全程的风险控制的观念转变,必将在全社会营造一种立信守诚、和谐进取、健康向上的内控文化,对深化企业改革,推进金融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推动 作用。 第三,建立了一套内控措施。控制措施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是企业管理的载体和手段。

9、基本规范借鉴国际内控理论与实践最新成果,扎根于我国企业鲜活实际,总结提炼出一套理念先进、方法科学、操作有效的内控措施,对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提出了严格规范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了对财务报告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约束,提高了企业资源管理与利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维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四,夯实了一个制度基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将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基本规范的制定实施,既是促进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其他有关法规制度有效执行的配套制度安排,同时也是推动企业内部各项规

10、章制度令行禁止的重要机制保障。这无论对于巩固企业防范风险舞弊的“防火墙”,还是铸牢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安全网”,都将发挥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第五,确立了一个实施模式。基本规范确立了以政府部门合力推进为主导、各单位组织实施为基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提供服务为支持,自我评价、政府监管和社会评价有机结合的内部控制标准建设与实施模式。这种模式有效地化解了标准制定与实施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提高了内控标准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认性,增强了标准的执行力。 第六,构筑了一个联动平台。在环环相扣、相互关联的大会计系统之中,完备的会计法规为会计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健全

11、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做好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工作提供制度基础;统一的内控规范体系为确保会计审计准则有效实施和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构筑一道“防火墙”;协调的会计监管为促进会计审计、内部控制目标实现提供机制保障;创新的人才评价机制和会计考试制度为会计事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人才保证;科学的会计信息化标准和业务规范为会计工作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会计、审计、内部控制、监管、评价、信息化之间紧密联动、相互支撑。与国际会计审计准则等效的中国会计审计准则平稳实施后,随着内部控制规范的稳步实施,要求我们加快推进会计、审计、内控、监管、评价、信息化之问的联动研究,力争创出中国特色,扩大国际影响,以利于中国更

12、广泛、更深入、更主动地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基本规范的制定发布,有如补齐了“木桶”的“短板”,构筑了一个联动的平台。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可以系统地开展联动研究;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可以将联动研究引向深入;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可以创出自己的特色,让中国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内部控制规范、监管规则、会计人才评价和信息化标准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地影响国际规则的制定。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各位朋友: 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应当有这样一种清醒认识,基本规范的制定发布,只是我国内控标准体系建设所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下一步的任务更加艰巨、工作更加繁重;我们应当有这样一种壮志,基本规范的制定发布,为我们

13、继续推进下一阶段的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并肩奋斗,就一定能够推动我国内控事业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着力抓好实施准备工作。基本规范对风险管理的职能强化、对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对监管理念的深化拓展,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并抓好落实。财政部将加强与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及国资委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在吸收借鉴各方面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整合现有内控管理规定或指引,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科学选择部分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试运行测试,确保基本规范平稳实施;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降低企业实施成本、提升

14、内控效能,在总结经验和优化完善的基础上,稳步扩大实施范围,逐步由上市公司扩大到所有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和有关会计师事务所,要充分认识贯彻实施基本规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和支持全体员工参加内控教育培训,不断优化企业内控环境,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为实施基本规范作出积极努力。 第二,着力加强内控宣传培训。要利用发布基本规范的大好契机,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介的积极作用,通过会计审计和管理人员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开展广泛深入的学习宣传活动和扎实有力的教育培训活动,使广大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和社会公众了解、掌握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精神实质,提高对加强内部控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内控工作

15、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推动强化内部控制真正成为我国企业的内在需求、惯常思维和行为习惯,为贯彻实施基本规范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第三,着力健全内控制度体系。内控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重点突破、分类推进,分步实施、逐步完善。根据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前三次全体会议达成的共识,下阶段,第一步,要抓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应用指引、鉴证指引的研究制定工作,建立健全以基本规范为统领,以评价指引、应用指引和鉴证指引等配套办法为补充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第二步,要抓紧建立健全以完善法制为推动、以企业实施为主体、以政府监管和社会评价为保障、以各方面积极参与为促进的内部控制实施体系。第三步

16、,要由企业内控标准建设向行政事业单位和非营利组织内控标准建设延伸。总之,要让内部控制这颗幼苗成长为替企业和单位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为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保驾护航的“守护神”。 第四,着力巩固民主决策机制。以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为平台、桥梁和纽带,凝聚监管部门、大型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组织、中介机构等各个方面的智慧、力量和心血,共同推进我国内控标准建设和事业发展,是我们之所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可喜成绩的基本经验,也是令国际同行称道的一大特色。要继续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这一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切实把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出来,切实把基层单位的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升华出来,切实把理论研究成果和国际先进经验利用起来,为建设高质量的我国内控标准体系提供强大智力支持。财政部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各成员单位、委员和咨询专家的联系和服务,更好地发挥牵头单位的职责作用,为构建我国内控标准体系竭尽所能、倾心尽力。 第五,着力推进内控国际趋同。会计审计国际趋同,谱写了中国会计审计融入国际会计审计之林的壮丽诗篇。经济全球化和我国企业境外上市面l临的现实环境,要求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