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语文12词四首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501028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下语文12词四首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九下语文12词四首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九下语文12词四首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九下语文12词四首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九下语文12词四首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下语文12词四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下语文12词四首(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词 四 首,在我国古代,每一时代有其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为诗歌;宋代为词;元朝为曲;明清为小说。而其中宋词是一座灿烂夺目的丰碑。 宋词传统上分为两类婉约派和豪放派,这主要是以词的内容和风格来分的。 婉约派是我国词坛上历史最久、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一派。其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柳永等。 豪放派与婉约派相比,从内容到形式、题材到风格都大不同。其代表人物为苏轼、辛弃疾等.,词,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词可以没有题目,如果有,写在词牌的后面, 如沁园春雪“沁

2、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一首词称为一阕; 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大致可分为三类:小令;中调;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范仲淹,范仲淹,字希文。他在陕西守卫边疆多年。政治上,他主张革新,为守旧派阻挠,他的词,写边塞生活,苍凉悲壮,慷慨生哀;写羁旅生活,缠绵深致,脍炙人口。,范仲淹,解题:宋仁宗康定元年,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战争。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对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治军也颇有成效。当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

3、破胆。”这首词就作于此时,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另方面,也描写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角连声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 秋思,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

4、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赏析诗歌:,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借酒浇愁,数字对比写思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承上启下,进一层 强调边防军人想家思乡 的情绪,并由此而写出 全体将士忧国的情状和感慨,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面对浊酒一杯,映着将军花白的头发和士兵的眼泪。表现了将士壮志难酬,怀念故乡的心情。,人为何不能成寐?将军已经白发苍苍为何还在服役?年轻的兵士为国守边为何还要落泪?这里有悲的成分,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忧,是怨,是愤愤不平。他们忧虑国家的安全,抱怨朝廷无人整顿武备,更为当

5、局没有一个正确的方针政策而愤懑,以致边防军人久住“塞下”,将老,却不能退休家园,兵少,却不能与妻子团圆,渔家傲范仲淹,上阕写景,衡阳雁去 边声连起 千嶂孤城 长烟落日,渲染荒凉萧瑟气氛,下阕抒情,异,家万里- 归无计 羌管悠-霜满地 燕然未勒,抒发思乡报国之情,泪,借景抒情,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中心思想,渔家傲 秋思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和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同时也写出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苏轼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苏轼是豪放词派

6、的创始人,但细数东坡乐府,多首传世之作中,真正称得上“豪放”的也不过十分之一实际上,苏轼是豪放婉约两擅长的大家,这首江城子 密州出猎,就是他写的第一首,也是最为典型的一首豪放词宋神宗熙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祭常山归来,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擎() 锦帽貂() 裘() 鬓微霜() 骑(j) 酣() 谴(),加色字读音,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

7、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老夫姑且发一发少年疯狂,左手牵黄狗,右手举苍鹰,戴锦帽,披貂裘,千骑驰骋,犹如疾风席卷山冈为了报酬满城的人跟随太守观的盛情,我要亲手射杀猛虎,像三国的孙郎那样 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鬓间虽已染白霜,那又有何妨!手持符节前往云中,何时朝廷才能再谴冯唐?(召我奔赴战场)(到那时)我定将手中的雕弓拉成满月的形状,朝着西北方,射杀犯界的天狼,赏析,1、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 2.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描绘出猎时的盛大场面。,1、狂在装备齐全,随从

8、众多,狂,2、狂在百姓倾城,观看狩猎,3、狂在自比孙郎,乘马射虎,上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他英武的身姿; 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 同时也为下阕抒情作了铺垫。,2、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是什么?,3、下阕哪个词集中抒发了他的情怀?,开张豪壮,4、表现在哪些诗句上?,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鬓微霜,又何妨!,两鬓虽有微霜,可自己根本不衰老,尚有用武之地。表现作者不认老的心态。,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典故,意在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杀敌报国的志向。建

9、功立业的决心,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年纪不小,但仍有少年狂气;塑造了一个英雄形象。,“亲射虎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风 格 豪 放,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小结:,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它既有经邦济世之才,又有廓清天下之职,个人经历,颇富传奇色

10、彩,词作充满爱国豪情和英雄气概,嬉笑怒骂,皆成妙笔。,这首破阵子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宋著名词人,又都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这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成为知心朋友。 辛弃疾作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题解,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的声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破 阵 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

11、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夜里酒醉后挑亮灯光观看宝剑,在梦中听到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准备战斗。,战场上骑着飞快的的卢马,拉着气势极强的雕弓。要为朝廷完成统一大业,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可是自己已经年近半百,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结句笔锋急转,“可怜白发生”是梦醒后的叹息,表达了雄志未筹而年纪已老的境况。,首句叙写了现实生活,“看剑”表现他不忘收复中原的大事。,从“梦回”句起到“赢得”句止,通过写梦,从各个角度来想象抗金军队的雄壮军容和自己为国家立下不朽功勋。,思考:本文凭什么可以称得上是“壮词”?,从题材看写军营

12、生活; 从情感看表达了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从语言看豪放、壮丽。,赏析,其一,构思层层递进。 整首词按照“醉态梦境现实”谋篇布局,有条不紊。梦境中又展现了“战前准备、沙场点兵、冲锋陷阵、功成名就”的多方面情形,生动的描绘了一个爱国者驰骋沙场的全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领略到作者运笔自如而又章法严谨的特色。,这首词基调豪迈高昂,大气磅礴,艺术成就极高。,其二,结构奇特巧妙。 双调词一般是上片写景,下篇抒情。这首词打破了这种格式,首尾两句相互照应,描写现实,中间八句一气呵成,描写梦境,梦境里追忆往事,豪迈激昂,现实中壮志难酬,沉痛悲愤,二者对比鲜明,深化主题。这种奇特巧妙的结构与内容配合得天

13、衣无缝,显示了辛弃疾在艺术上的独创精神。,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渔家傲: 江城子: 破阵子:,塞下景色:寒冷、荒凉、戒备森严。,打猎:雄壮、开阔。,回忆军旅生活:豪放、激烈,具有英雄气概。,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异同?,渔家傲: 江城子: 破阵子:,思乡,爱国,渴望建功立业,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爱国。,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3) 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相同:。 不同:,爱国,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效力,渔家傲与思乡紧紧联系。 江城子中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破阵子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相

14、同:感情上来讲,都与爱国紧密联系。 风格上豪放、开阔、雄壮。 不同:感情的侧重点略有不同,词中着力铺写的梦中景象,沙场点兵、弯弓走马等,场面壮阔,意气豪放,与醉中挑等看剑、人老白发平添的现实形成了强烈对比,所以说这首词是“以壮衬悲”。,总结全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回顾军旅生活画面的句子是: 、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出战斗之激烈和顺利的语句是: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感情急转直下一落千丈从而表达作者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的语句是: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 霹雳弦惊,填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