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环境的变迁培训课程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500216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环境的变迁培训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产环境的变迁培训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产环境的变迁培训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生产环境的变迁培训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生产环境的变迁培训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环境的变迁培训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环境的变迁培训课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环境的变迁企业的生产目标、生产组织结构、生产方式和方法,都必须适应生产的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在当今以多样化为特征的市场需求条件下,生产组织方式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并日益复杂化。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加强生产组织和管理是完善和改进工业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第一节 概 述一、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特点一度被当作六七十年代特征的小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进入80 年代后己是时过境迁,今非昔比。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变化很快,消费需求多样化,个人对新奇商品的占有欲与日俱增,从而引起产品的寿命周期相应缩短。为了适应这种市场需求多变的环境,很多制造厂家竞相推

2、出一些生产间隔短,而生产数量又少的产品,这一生产方式称之为“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批量生产”、或者“多样化生产”,即主要是按订货进行生产。与大量生产所不同的是,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中,生产各种产品的流程互不相似而显得错综复杂,从而增加了企业生产管理的难度。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具有以下的特点:(1)产品种类的多样化;(2)生产过程的变动性;(3)生产设备的复杂化;(4)外界条件的不确定性;(5)生产计划和作业计划的困难性;(6)生产的实施及其控制的动态性。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有效途径为适应上述特点,在组织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时,必须要采取一系列的组织技术措施,也就是要改变以大量生产力特点的传统管理方法,

3、采用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特点相适应的现代生产管理方法。当然,这并不排斥在新环境下,吸取传统管理方法中仍有效的经验和方法。根据实践的经验,解决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有效途径,可列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工业工程。工业工程(IndustriaIEngineering ,IE)是生产组织和管理的传统方法论,其主要理论基础是F.w.泰勒(Taylor)有关科学管理方面的开拓性论著。工业工程的主要原则是标准化、简单化和专业化,而标准化尤为重要。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中,标准化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1)产品标准化;(2)零件标准化;(3)材料标准化;(4)工艺流程标准化。通过上述的标准化工作,可以明显地简化产

4、品设计、生产工艺、生产组织和计划工作,从而可以压缩生产周期,加速新产品的开发和出产,降低成本。(二)成组技术。成组技术(GroupTechnology,GT)是根据产品零件结构和工艺上的相似性,将零件划分成组,然后按零件组进行生产准备和加工,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条件下,按成批或大批量生产的方式组织生产,从而大大缩短生产准备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三)以零部件为中心的生产系统。多样化产品虽然性能和外观各异,但是常常含有一些相同的零部件,即借用件。这些零部件不是按每个定单组织生产,而是将所有订单所需的各种相同零部件计算出来,汇总出每个生产周期,以及每种零部件的总需求量,然后按各种零件的

5、最佳经济批量组织生产。为此,要进行一系列的数据处理工作,即零件展开、物资计划、短缺零件的生产指令、装配作业计划、交货期控制、生产进度查询,以及其他管理和业务工作,都由一台中心计算机准确及时地来完成,该计算机以联机、实时方式同各个业务部门的远程终端进行联系,及时下达作业指令井收集反馈信息。(四)联机生产管理。联机生产管理的特点是,在每一工作地设置终端,并按联机方式使之与一台控制计算机交流信息。这样,在所有工作地的各种生产数据边产生边汇集,随后输送到控制中心,由控制计算机进行快速数据处理,以便制订有关未来生产活动的新作业计划并送回到各个工作地。(五)柔性制造系统。这种生产系统特点是适应生产品种变换

6、频繁的要求,设备和整个生产线具备应变的灵活性,一般都由数控机床、加工中心、自动运输小车、立体仓库等高度自动化的设备和装置所组成。(六)物料需求计划和制造资源计划。这类计划系统的基本任务在于:根据最终产品主生产计划,利用最终产品主数据文件和库存文件上的信息,计算零件构成表中各种零件的需要量,并确定这些零件的准确需要时间。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组织及管理的改进,可以将上述各项组织技术加以综合地运用,进而使其实现电子计算机化,即当今正在发展的、更能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特点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第二节 市场需求的变化一、产品更新换代加快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正以

7、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态势向前发展。有人估计,近三十年出现的新技术、新产品,已远远超过了过去两千年的总和。根据各个时期一些代表性产品的更新速度与变化情况分析,一个新产品从构思、设计、试制到商业性投产,在19 世纪大约要花70 年左右的时间;在20 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缩短为40 年;战后到60 年代中期缩短为20年;到70 年代后则缩短为510 年;现在只要花3 年或更短的时间。工业产品更新的加速,是同新的科学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分不开的。同时,各种新技术、新发明的应用周期也愈来愈短。上世纪蒸汽技术从理论到产品开发大约花了80 年;电动机经过65 年;电话经过50 年;而战后电视机的出现只经过

8、了12 年;原子弹间世只经过了6 年;晶体管的应用只花了3 年;激光器仅仅用了1 年时间。可以这样说,现在某种标志着一个时代的革新性技术刚刚确立,新一代的技术革新又萌芽了。科学技术的迅速突破,必然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据统计,美国机械产品每隔20 年全部更新一轮;电子产品每10 年更新一轮;宇航产品每10 年更新一轮半。在美国的食品中,70是近10 年开发的新产品;医药品有50是近5 年研制的,这些数字是指全部产品而言,其中某些产品的更新速度更快。就微型电子计算机来说,1971 年末,英特尔公司最先研制出字长为4 位的微处理器、并组装成世界上第一台微机以后,各厂家竞相研制。其字长从4 位到8 位

9、,16 位,近年来又发展到32 位。差不多每隔两年就有一次重要的技术突破。这样的更新和发展速度,确实令人震惊。二、产品寿命周期缩短产品寿命周期一般要经历投入(设计开发、开始投入市场)、成长(不断改进工艺在市场上逐渐为用户所了解和承认)、成熟(大量生产销售)、衰退(逐渐为新产品所取代)四个时期。在过去,设计周期和生产周期是分离的并相继出现的。一个产品的设计在进入生产之前要经过试验验证。在产品大量生产之前,要用相当多的时间来确定生产方法,一旦产品在市场上得以确立,生产者就期盼在该产品被淘汰前的若干年内,能有较高的需求量。因为许多年稳定的高需求,可使在生产早期和工艺开发时耗费的成本得以弥补,如图11

10、 所示。图11 产品寿命周期中的设计和生产阶段(传统)当今生产环境中的困难是,生产不能再期望有一个若干年稳定的高需求量。这是因为,产品的再设计不断地发生,产品在市场上的有效寿命常常遇到融入了最新设计特征的改进品种的冲击。此外,由于竞争的压力,企业必须努力将自己的产品在越来越短的时间内推到市场上。所有这些都意味着,生产必须置于有充分灵活性的工艺之上,以便迅速适应新的产品设计,而不蒙受巨大的工艺引入损失。否则,处于寿命周期中如此短暂的峰巅时期的产品所获得的收益,无法弥补在产品设计和工艺开发时期所付出的巨大成本。由于产品寿命周期的缩短,制造企业不可能再花费巨大的投资去开发专用的生产设备,因为在生产设

11、施投资收回以前,产品的设计就有可能改变,如图12 所示。三、中国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企业的生产任务由国家指令性计划规定,原材料由国家按计划调拨,企业生产的产品由国家供销部门统购包销。国家实现以产定销,生产什么就供应什么,整个经济以短缺为特征,产品供不应求,形成了以卖方市场为主的供求关系,即所谓“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由于没有竞争机制,造成产品几十年一贯制,质量低、成本高、技术进步慢的僵化体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图12 产品的寿命周期(现代)场经济体制转化,在供求关系上必然要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从以产定销向以销定

12、产的方向转变,这是一项根本性的改革,必定要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和生产经营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使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两种市场,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销售观念。在卖方市场下是以产品生产为中心;而在买方市场下,则是以满足需要为中心,其特征如图13 所示。图13 两种不同销售观念的比较市场营销观念的理论基础是“消费者主权论”,即决定生产何种产品的主权,不在生产者,也不在政府,而在于消费者。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上,消费者是起支配作用的一方,生产者应当根据消费者的意愿和偏好来安排生产。生产者只要生产出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就不仅可增加消费者的福利,而且也可使自己获得利润。否则他们的产品就没有销路,这

13、就是买方市场的特征。因此可以说,在卖方占支配地位供不应求的市场上,很难有真正的消费者主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用户对商品市场的要求不断提高,大致经历了下述四个阶段:(1)有什么就买什么;(2)需要什么买什么;(3)喜欢什么买什么;(4)想买什么买什么。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有效地满足顾客的需求,企业必须要进行市场调研和预测,了解市场的需要及其变化趋势。在现代社会中,企业能否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信息,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有人曾说:管好一个企业,就是要管好它的未来,而管好它的未来,就意味着管好信息。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多端,企业对信息的需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空前地增加,其原因有:(1)市场范围的扩大,即从地方

14、到全国,从国内到国际;(2)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和需求选择性的加强;(3)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化;(4)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快。因此,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既给企业带来了机遇,也给企业造成了威胁。在当代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产品日新月异,企业要想持久地占领市场,光靠原有产品是绝对不行的,必须不断更新换代、推陈出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科学技术发展以及产品寿命周期日益缩短的趋势,否则,就难免在竞争中败北。当前我国许多产品市场疲软、销路不畅,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产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变,未尝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西方的企业在竞争压力之下,都不惜代价,争相开发新产品。据统计,目前美国企业的

15、利润中,有50来自近十年内推出的新产品。由此可见,开发新产品是占领市场的重要途径。第三节 制造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一、制造业自动化的发展阶段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引起了生产质的变化,引起新的发明,这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规律。因此,在展望未来,作出预测,制订发展远景规划之前,必须要回顾过去,分析现状,研究制造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史,确定其技术进步的方向。从第一台靠模车削自动机床问世以来,制造业自动化技术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见表1-1)。表1-1 生产自动化的阶段阶 段特 征举 例年代机械化机器代替人力车床1775点自动化对机器的自动控制替代了人为的控制NC/CNC 1960自动化孤岛在部分生产过程管理的局部环境中,点自动化的综合应用MRP-IIFMSCAD/CAM1970计算机一体化生产以计算机综合应用为基础的自动化和对生产系统的全部服务业进行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自动化的和自动化的工厂1990二、机械化寻求以更好的方式来生产零部件,是自动化的主要驱动力。工业革命的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