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497783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236 大小:6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36页
某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36页
某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36页
某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36页
某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2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汇编东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二00八年五月前 言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厂内机动车辆,这些设备被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橡胶制造等我市重点行业,另外造纸、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及医疗卫生、娱乐设施、码头装卸、热电等行业,还有胜利油田油气分离、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等也普遍使用,特种设备使用范围边及城乡,已成为我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施。但由于各种原因,在我省每年各类特种设备事故屡屡发生,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对社会产生了不安定因素。从发生特种设备事故的原

2、因分析,大部分事故是由于使用单位使用管理不当所造成。综观我市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状况,不少单位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特种设备管理工作基础薄弱,特种设备缺陷多、安全状态差,作业人员安全技能和文化素质较低,安全状况不容乐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山东省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对企业的主体责任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为了贯彻这些法规,规定,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就要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切实做到“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即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落实责任人员、落实规

3、章制度,设备有使用证、作业人员有操作证,必须对设备依法申报检验,建立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各类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 为尽快提升我市各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切实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以我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较好的几家单位的管理制度为基础,编写成这本书,供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参考,以期把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好并真正落到实处,努力把我市的特种设备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编 者 二八年五月六日目录一、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1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承诺书9三、关于成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决定12四、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网络(图)13五、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

4、任制14六、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考核制度21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教育制度23八、特种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25九、特种设备定期报检制度27十、特种设备常规维修保养制度28十一、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制度29十二、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30十三、锅炉安全管理制度35十四、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操作过程80十五、燃油锅炉运行操作规程101十六、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117十七、危险化学品常压罐车安全技术检验规程126十八、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定期检验实施细则161十九、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制度173二十、电梯安全管理制度195二十一、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 217一、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一、特种设备使

5、用单位是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的责任主体,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条例D23,使用单位责任。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条例D5,一把手责任。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即附有产品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的特种设备。条例D24,使用合格、合法设备的责任。禁止销售、转让、出租、出借、承租、安装和使用下列特种设备:(1)非法制造、改造特种设备;(2)未附有本条前款所列的相关文件

6、的特种设备;(3)不具有使用注册登记文件或超检验有效期的二手特种设备;(4)国家明令淘汰的特种设备;(5)依照有关规定应当报废的特种设备。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将特种设备的安装、修理、改造、检验、化学清洗、维护保养等工作委托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有自主选择委托权,但不得委托未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或个人进行上述作业。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通过合同委托、同意的依照本条例取得许可的单位进行。条例D17、D19,合法委托履行监督责任。五、每台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应当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并将登记标志置于该设备显著位置,使用

7、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应当将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置于该设备的显著位置。特种设备注册登记率达100%。条例D25,注册明示使用责任。六、使用转让的特种设备,应当具有使用注册登记文件并且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前向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山东条例D15,合格转让重新登记责任。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2)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维修技术文件和资料;(3)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4)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5)特种设备及

8、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6)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7)注册登记资料。条例D26,建立安全技术档案责任。八、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以下岗位安全责任制度:1、主要负责人、其他负责人的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2、职能部门及其负责人的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3、车间、班组及其负责人的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4、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应当建立以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特种设备安全会议制度;2、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投入及使用制度;3、定期自行检查及记录制度;4、日常使用状况及记录制度;5、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制度;6、安全附件、安

9、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定期校验、检修及记录制度;7、日常维护保养管理记录制度;8、定期报检和检验制度;9、管理人员、操作人员教育培训和管理制度;10、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1、事故报告、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12、救援演习(尤其是重要特种设备演练)制度;13、重大危险源监控及重要特种设备检测、监控、管理制度;14、技术档案管理制度;15、建立特种设备和操作人员台账制度;16、安全生产奖惩及责任追究制度;17、安全操作规程。条例D5,建章立制责任。九、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

10、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由维保单位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每日投入使用前,应当进行试运和例行安全检查,并对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确认。条例D26、D27,定期检查责任。十、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条例D29,故障消除责任。十一、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

11、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定期检验。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率达100%。使用单位应当做好现场内外清理、介质置换、通风、降温、登高设施等现场检验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并积极配合检验检测工作。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条例D28,报检、定检支持责任。十二、特种设备拟停用一年以上的,使用者应当自停用和重新启用之日起三十日内,书面告知原注册登记的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重新启用的,应当报经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未经检验检测或者经检验检测不合格的,不得启用。山东条例D16,停用检测责任。十三、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经

12、检验检测不合格又无法消除安全缺陷的,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气瓶除外),并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条例D30,设备报废责任。十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重要特种设备每两年至少进行1次预案演练,并予以记录。条例D31,应急准备责任。十五、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运营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其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重要特种设备,应确定安全管理机构,并逐台落实安全

13、管理责任人。条例D34,落实机构人员责任。国家局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要求三条二款。十六、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将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易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客运索道、型游乐设施的运营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熟悉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相关安全知识,并全面负责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使用。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营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至少应当每月召开一次会议,督促、检查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使用工作。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配备相应数量的营救装备和急救物品。条例D35、D36,特殊设备

14、责任。十七、特种设备的租赁双方应当签订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管理、维护保养、定期检验和隐患排查治理等方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约定。否则发生事故由出租单位承担相应后果。山东落实责任暂规D8,租赁设备安全管理责任。十八、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以下统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严禁无证上岗,严禁不携带作业证上岗。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急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条例D39,持证上岗责任。D40,教育培训责任。D40,守法和隐患报告责任。十九、鼓励涉及公共安全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办理特种设备第三者责任保险;鼓励推行科学管理方法,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和管理水平,增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防范事故的能力。条例D8,山东条例D7,科技治安和第三者保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