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497562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86 大小:8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现状评价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某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现状评价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某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现状评价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某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现状评价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某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现状评价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现状评价报告(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档案号:AQ-12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采油厂安全现状评价报告(2011年)*资格证书:APJ-(国)-056目 录前 言11 概述21.1 评价目的21.2 评价依据21.3 评价方法41.4 评价范围41.5 评价程序42 工程概况62.1 *采油厂简介62.2 火烧山作业区62.3 沙南作业区92.4 探井作业区122.5 井下技术作业公司152.6 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153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173.1 物料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73.2 工艺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13.3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73.4 人员及管理影响因素分析283.5 主要危险有

2、害因素分布283.6 重大危险源辨识284 生产场所现状检查评价304.1 安全检查表评价304.2 存在的主要问题514.3 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现场检查表525 安全管理现状检查评价586 问题整改对策措施及建议677 安全评价结论68采油厂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前 言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能力,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非涛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0号)、关于印发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书等10种文书格式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

3、规范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程序和加强监督管理的通知的要求,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安全环保处委托*对*采油厂进行安全现状评价。*接受委托后,随即组建了项目组,编制安全现状评价计划及报告提纲,进行资料准备及专业分工。项目组成员与*采油厂有关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交流,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国家、行业的有关规范和标准,遵循安全评价通则、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安全评价导则的要求,收集了该作业区安全管理部门的有关安全管理和安全现状方面的资料,确定了相应的评价单元及评价方法,运用安全检查表法对该公司管理层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采油厂处理站、采油站等方面进行了检查评价;同时对主要生产单元安

4、全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的安全对策措施,经内部审核、审定、修改和综合整理,于2011年5月完成了本安全评价报告。831 概述1.1 评价目的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管总局令第20号)、关于印发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书等10种文书格式的通知(国家安监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程序和加强监督管理的通知等法规和文件精神,全面检查*采油厂安全现状,提出安全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为*采油厂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换证工作做准备。1.2 评价依据1.2.1 国家及有关部门的法律法规

5、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第4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法(2008年1月)4)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97号令)5)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20号令)6)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备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8号令)7)关于印发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书等10种文书格式的通知(国家安监总局安监总厅管一2009183号)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60号)9)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10)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

6、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11)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号)12)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13)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安全评价导则(安监管技装字2003115号)14)国家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意见15)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国质检锅2003108号)16)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 1993 356号)17)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09/01)18)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6】276号)19)关于进一步规范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程序和加强监督管

7、理的通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新安监非煤字2010 48)20)关于进一步做好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审查、颁发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新安监非煤字2009242)1.3.2 相关文件资料1)中国石油*安全现状评价委托(2011年4月)2)*采油厂各作业区生产运行和管理现状有关资料。1.2.3 评价标准及规范1)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版)5)建筑灭

8、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6)安全标志(GB28942008)7)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155992009)8)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范(GB133482009)9)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1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1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13)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22009)14)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2009)15)固定式工业钢平台(GB4053.42009)16)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6

9、301995)17)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1991)1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19)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05)20)油田防静电接地设计规定(SY/T00602010)2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使用规范(SY65032008)22)陆上油气田油气集输安全规定(SY63202008)1.3 评价方法1)安全检查表法2)重大危险源辨识法1.4 评价范围。1.5 评价程序评价过程分准备、实施评价、报告书编制三个阶段。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1 安全评价工作程序。评价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危险、有害因素

10、识别,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第二阶段为实施评价阶段,对采油作业区进行安全情况调查,用相应的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提出安全对策措施;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的编制阶段,汇总第二阶段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综合得出评价结论与建议,完成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评价项目准备阶段明确评价对象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分析标准、法规工程分析陆上石油和天然气采业安价导则现场勘察资料收集现场安全检查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安全现状评价技术方案定性、定量评价主管部门审查、认定评价结论编写评价报告初步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部位安全对策及建议安全状态参数计算重大事故模拟图11 安全现状评价工作程序2 工程概况2.1 *采油厂简

11、介。2.6 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3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采油厂是以油气生产为主的采油厂,主要物料为原油、天然气和轻烃,辅助物料为破乳剂,原油破乳剂的主要成分为醇醚聚合物,含有约40%的甲醇、乙醇或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原油中含硫,虽然含量较少,但在长时间的生产、储存过程中硫化氢有可能聚集。生产的原油、天然气和轻烃均为甲类易燃液体和气体。在原油和天然气的处理、输送、储存过程中,火灾、爆炸是其主要危险因素;同时还存在物理爆炸、噪声、坠落、灼伤、触电、中毒窒息和机械伤害等危险危害因素。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主要处理的是甲类火灾爆炸危险物质,按照GB 50016标准,联合站的原油罐区、油气分离区、油泵房、

12、阀组间、卸油台均为甲类生产场所;污水处理系统为丙类生产场所;加热炉系统、配电室及锅炉房属于丁类生产场所。3.1 物料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原油原油主要存在于联合站的卸油台、油罐区、管汇间、油气分离区、换热器区和油泵房等区域以及采油区的井口、计量间等处。另外,含油污水处理区也存在有少量的原油(污油)。原油一般是深色粘稠可燃液体,主要由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该站处理的原油密度约800900kg/m3,粘度约10200mPas (25)。火烧山油田的原油闪点一般在25左右,其火灾危险类别为甲B类。原油物质系数MF=16,毒性系数Nh=1,可燃性系数Nf=3,化学活泼性系数Nr=0,燃烧热4949

13、6.7kJ/kg。原油具有一定的火灾危险性。原油在储罐中一旦着火燃烧,表面的轻馏分首先被烧掉,而留下的重馏分则逐步下沉,把热量带入下层,对罐中的油逐层往深部加热,形成“热波”效应。当原油储罐发生火灾时,若罐的下部有水层存在,由于“热波”向下传递,可将下层的水加热汽化,其体积可急剧膨胀约1720倍,将燃烧的油滴和油气冲向天空,产生“沸溢”、“爆喷”现象,使燃烧的油品大量外溢,甚至从罐中猛烈地喷出,形成巨大火柱,在空中形成蘑菇状喷燃火焰,严重时可造成油罐破裂,对人员及建筑物造成严重威胁。另外,原油的电阻率较高,积累电荷能力强,在处理、装卸、输送等作业过程中,流动摩擦、喷射、冲击、过滤等都会产生静电,可能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燃烧或爆炸。原油中的烷烃成分可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胃肠道发病率增高,机体抵抗力下降等症状。人的皮肤长期接触原油,可造成外皮脱脂、皮肤裂口、刺激疼痛。原油还可对人的眼睛、口腔粘膜产生刺激作用,甚至造成粘膜出血、萎缩。2)天然气油田伴生天然气主要分布于联合站管汇间和油气分离区。伴生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天然气的相对密度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