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土场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494532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5.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弃土场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弃土场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弃土场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弃土场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弃土场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弃土场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弃土场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市土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市炳三区公园后山弃土场治理工程 初步设计说明书 四川科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年六月 市土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市炳三区公园后山弃土场治理工程 初步设计说明书 总 经 理: 刘运朝 高级工程师 技术负责人: 刘运朝 高级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 黄惠勇 高级工程师 四川科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年六月 参与设计人员 黄惠勇 高级工程师 高 航 工 程 师 牟文瑜 工 程 师 关于公司名称变更的说明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工程设计资质证书更换新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市函2009331号)要求,我公司已于2010年5月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查核准完成了设计资质的换

2、证工作,并取得了新的工程设计资质证书。同时公司名称进行了变更。变更前公司名称为:四川科力建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工程设计资质证书编号-sy),变更后公司名称为:四川科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设计资质证书编号A)。 特此说明。 四川科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5月26日 土地开发公司炳三区公园后山弃土场治理工程 初步设计说明书目录 目 录 1、概述 1 1.1 工程概况 1 1.2 设计依据 2 1.3 设计内容 3 1.4 设计原则 3 2、弃土场现状分析 5 2.1 弃土场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条件 5 2.2 弃土场现状 8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9 2.4 结论 10 3

3、、方案设计 11 3.1 弃土场现状及治理措施 11 3.2 治理后弃土场概况 12 3.3 排土工艺 13 3.4 排土场等别 16 3.5 稳定性计算 17 4 排水系统 21 4.1 排水系统 21 4.2 水文计算 21 4.3 排洪设施 27 5、弃土场安全设施设置与管理 31 5.1 值班室 31 5.2 供电和通讯 31 5.3 弃土场的安全设施 31 6、安全、环境保护及卫生 33 6.1 弃土场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 33 6.2 环境保护 34 6.3 职业安全与卫生 36 7、工程概算 37 7.1 编制依据 37 7.2 投资概算 37 8、结论、建议及存在的问题 40 8

4、.1 结论 40 8.2 建议 40 8.3 存在的问题 40 附件1 AA剖面正常情况下稳定性分析 41 附件2 AA剖面水饱情况下稳定性分析 46 附件3 AA剖面水饱、地震情况下稳定性分析 51 附 件 附件1 AA剖面正常情况下稳定性分析 附件2 AA剖面水饱情况下稳定性分析 附件3 AA剖面水饱、地震情况下稳定性分析 附件4 设计委托书 附件5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附 图 (1)图纸目录 (2)弃土场地形图 (3)弃土场总平面布置图 (4)弃土场终了平面图 (5)弃土场AA剖面图 (6)坝底水沟线路图及排水系统结构图 (7)弃土场现浇混凝土格构设计图 (8)弃土场容量曲线图 3 四川科

5、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土地开发公司炳三区公园后山弃土场治理工程 初步设计说明书 1、概述 1.1 工程概况 1.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市土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市炳三区公园后山弃土场治理工程。 项目简称:土地开发公司炳三区公园后山弃土场治理工程。 1.1.2 业主名称 业主名称:市土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1.1.3 设计单位 四川科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1.1.4 工程由来 市土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了解决炳三区二期工程建设的弃土弃渣问题,就近平衡土石方,将弃土弃渣堆置于市炳三区公园后山弃土场。弃土场位于西南侧,隶属市东区管辖。公园后门公路位于场地后缘,紧邻机场路,交通方便。前缘

6、已临时挡墙为界,后缘以公园后山公路为界,场区为冲沟地形,两侧山脊较高。目前该场地填土较多,大约有130万m。所以对原始地形天然状态的改变尤为突出,其特点:为获得生产和生活场所而大量回填扩基,填土多为花岗岩碎块石。填土目前堆积出两个平台,第一个平台宽约120m,第二个平台宽约20m,且设计为3个平台状放坡,坡高分别为30m、25m和25m,坡度均为45。形成场地前缘较陡的边坡。边坡目前处于基本稳定或欠稳定状态,但在暴雨或持续降雨时稳定性较差,可能产生垮塌和滑坡等危害,现有临时拦挡措施未进行相应的岩土工程勘察、抗滑移和抗倾覆计算等工作,可靠性较差,应尽快进行永久支挡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等工作。故

7、此,委托我公司进行后山弃土场治理工程的方案设计。 1.2 设计依据 1.2.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施工和生产过程中消除污染,保护环境);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因害设防,防治结合); (5)安全生产许可证条列; (6)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7)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 (8)防洪标准(GB5020194); (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10)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 (1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

8、B50223-2008); (1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13)浆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91); (14)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20052005); (15)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GB50421-2007); (16)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 (17)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参考废石排放部分); (1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修订)。 1.2.2 业主提供的资料 (1)设计委托书; (2)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一大队二九年八月提供的市炳三区公园后山弃土场

9、地质调查报告; (3)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二一年五月提供的市炳三区二期公园后山弃渣场拦渣坝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其他资料。 1.3 设计内容 本次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和设计依据而进行。在设计过程中结合了弃土场的实际情况,力求做到操作容易性、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靠性。 弃土场设施主要包括弃土场储存系统、排水防洪系统。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场地选择,堆置要数,排水防洪系统,环境保护、安全技术、工业卫生及节能。 (1)根据工程地质及当地筑坝材料确定堆积方式,初步确定堆积形式、筑坝材料以及几何尺寸等; (2)确定排土方式,计算堆存量; (3)计算场区洪峰流量,设计截洪、排(水)设施。 1.4 设计原

10、则 积极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方针、政策,严格执行标准、规范和规程与行内标准,使设计切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实用;坚持科学态度,重视方案优化,确保工程安全可靠,并尽量降低工程投资及生产成本;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环保,避免环保项目再产生新的环境污染。 设计中本着安全性、经济性、功能性、适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对弃土场进行设计,具体坚持如下原则: (1)在与地质、地形相适应的情况下,设计要体现弃土场合理布局,特别是弃土场位置、运输线路相互关系; (2)在满足安全及生产的前提下,采用的方案应最简单、治理工程量最少,时间最短; (3)满足功能与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方案的确定要充分考虑与实

11、际情况相结合; (4)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好治理效果; (5)认真遵循“三同时”原则,搞好环境保护; (6)少占耕地或不占耕地,尽可能降低投资; (7)坚持安全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力求弃土场有较好的可容性; (8)要求有规范“三防”(防渗漏、防流失、防扬尘)措施。 - 60 - 四川科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2、弃土场现状分析 2.1 弃土场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条件 2.1.1 位置与交通 弃土场位于西南侧,隶属市东区管辖。公园后门公路位于场地后缘,紧邻机场路,交通方便。前缘已临时挡墙为界,后缘以公园后山公路为界,场区为冲沟地形,两侧山脊较高。 2.1.2 气象条件 市

12、气候属南亚热带为基调的干热河谷气候,具有夏季长、温度日变化大、四季不分明、气候干燥、降雨集中、日照多、太阳辐射强、气候垂直差异显著,以及高温、干旱等特点。根据水文气象资料统计结果,主要气候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年平均气温20.9,最热月份为5月,日最高气温的月平均值为33.2,极端最高气温41.0(出现在1987年6月22日),极端最低气温-1.0(出现在1983年12月28日)。 (2)市降雨主要集中在510月,雨季中的降雨量平均占全年降雨量的95.5%左右,10月下旬至次年5月为旱季。降雨多在夜间,多雷阵雨,年平均降雨量801.6毫米,年最大降雨量1006.9毫米。 (3)年平均相对湿

13、度为56%,在一年或一个月中相对湿度差异较大,最大相对湿度可高达100%,最小相对湿度可低至0%。旱季,特别是3、4月份湿度很小,空气异常干燥,进入雨季后,湿度逐渐增大。 (4)风季一般出现在24月份,风向多为偏南风,风力不等,风速小则12米/秒,大者常达到大风标准。年平均风速1.50米/秒,年最大风速18.30米/秒,年平均大风日数为27天。 2.1.3 地形地貌 场地总体属低中山构造剥蚀地貌,沟谷斜坡地形,局部为浑圆状山脊。场地内发育多条冲沟,主冲沟走向为293,长约400m,纵向坡度为2030,两侧坡度为4050,植被不发育,场地汇水面积约0.39 K。目前,场地主冲沟后缘堆填了大量弃土

14、,在主冲沟后缘形成两个堆积平台,高程分别为1325m和1295,目前堆积方量约130万m。 2.1.4 地层岩性 根据地表调查,该区主要分布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粉质粘土(Q4el+dl)及印支期花岗岩(),各岩土层特征及分布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浅红白色、灰褐色,主要由碎块石和强风化花岗岩碎屑组成,含少量昔格达组泥岩、粉砂岩碎屑及粘土,干稍湿,松散。堆积时间2008雨季前一次、方量约50万3;2008年10月堆积一次、方量约80万3,推测目前厚度2045。 (2)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粉质粘土(Q4el+dl):黄灰色,浅黄

15、色,主要由粘土组成,含约10%昔格达组泥岩碎屑,表层见有植物根系。干稍湿,可塑硬可塑。场地内均有分布,推测厚度13m。 (3)印支期花岗岩():黄灰色、浅黄色,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云母次之,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为场地下伏基岩,强风化厚度较大。 2.1.5 水文地质条件 金沙江为区域最大地表水体,金沙江自云南省华坪县与市仁和区福田乡交界处流入市,自西向东横贯市区。金沙江平均流量为1690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88亿m3。水量变化有明显的丰、枯季节,一般枯水期在24月,月平均流量仅有460 m3/s500m3/s,年最小流量发生日期在2月底3月初;丰水期在79月,月平均流量为3000

16、m3/s4500m3/s。丰水期的平均流量比枯水期大610倍,洪水最高水位比枯水最低水位高10余米。金沙江从调查区的北侧自东向西流过。 目前场地内未见地表水。场地汇水面积约0.39 Km2。 2.1.6 地质构造及地震 场地区域上位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中部相对的稳定区,区域构造以南北向及北东向断裂为主,以昔格达断裂为代表。场地处于北北东向纳拉箐、倮果断层之间,两断层均为北北东北东向,为压扭性断裂,倾角4552,沿断裂两侧的岩体较破碎,该区以纳拉箐断层为主,纳拉箐断层有较长的发育史,在海西期即已存在,有多期的岩浆沿断裂活动。地震测量表明有微量位移,但其活动的幅度和强度都不高,与断裂活动有关的地震曾发生过多次,其中最大的一次发生在场地西南的灰老沟,震级仅为2.7级。 虽然场地附近断裂构造发育,但工程场地未发生过7级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