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标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493088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3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标准(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手册附录B文件编号CGGC1-WSS-SLJ01J05安全生产技术标准汇编版 本: 2014 受控号: 批 准: 汤用泉 审 核: 黄远华 编 制: 鲍玉征 2014 发布 2014 实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发布目 录一、施工现场管理安全技术标准(CGGC1-WSS-SLJ01)41 施工分区及临设选址42 施工道路43 管线布置54 物资材料堆放65 现场标志标牌66 施工现场人员着装77 职业健康及环境保护7二、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和交底技术要求(CGGC1-WSS-SLJ02)91 编制92 审批103 实施104 安全技术交底10三、作业条

2、件安全技术标准(CGGC1-WSS-SLJ03)121 现场安全防护12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153 施工脚手架184 防洪度汛255 交通安全266 消防安全287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318 安全警示标志34四、危险性较大作业安全技术标准(CGGC1-WSS-SLJ04)391、高边坡或基坑作业392、洞室作业413、爆破作业444、水上作业505、高处作业526、起重作业547、临近带电体作业588、焊接作业599、交叉作业61五、常用国家和行业安全技术标准清单(CGGC1-WSS-SLJ05)64一、施工现场管理安全技术标准(CGGC1-WSS-SLJ01)1 施工分区及临设选址1.1施工

3、总体布局与分区合理,规范有序,符合设计文件和国家安全文明施工、交通、消防、职业卫生、环境保护等有关规定。1.2施工、办公和生活用房严格按规范建造,不乱搭乱建。1.3项目部及临时设施选址必须避开泥沼、悬崖、陡坡、泥石流、雪崩等危险区域,选在水文及地质情况良好的地段。1.4项目部及临时设施选址均应设在干燥的地基上,并符合防火、防洪、防风、防爆、防震要求。1.5项目部生产生活房屋及临时设施应按防火规定保持必需的安全净距,一般情况下活动板房不小于7m,铁皮板房不小于5m,临时的锅炉房、发电机房、变电室、铁工房、厨房等与其它房屋的间距不小于15m。 1.6易燃易爆品仓库、发电机房、变电所,应采取必要的安

4、全防护措施,严禁用易燃材料修建。炸药库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工地的小型油库应远离生活区50m以外,并外设围栏。1.7 工地上较高的建(构)筑物、临时设施及重要库房,应加设避雷装置。2 施工道路2.1总体要求a) 施工道路要满足通行施工车辆的行车速度、密度、载重量等要求,有明显的道路指示牌(1.2m0.7m);b) 高填深挖地段的便道路基边坡应作好防护,必要时采用浆砌片石骨架防护,便道要做到排水畅通,路面无淤泥、无积水。2.2 施工道路标准a) 双车道:路面宽6.5m(重点区域进出场主要便道路面宽为7m),路基宽7.5m,路基填高0.5m;b) 单车道:路面宽3.5m,路基宽4.5m,路基填

5、高0.2m。每300m左右设30m长的会车道;c) 弯道:根据各自工点进出场最大设备的转弯条件设置,且最小转弯半径20m;d) 坡道:一般情况下不大于8%10%,特殊地段坡度不大于15%;e) 路面:各场(站、区)、重点工程施工等大型作业区,进出场的便道200m范围应进行硬化,标准为:C20砼、厚度不小于20cm,并设置碎石或灰土垫层,基础碾压密实;f) 绿化:各场(站、区)道路两侧,实施植树绿化,间距不大于3m。 2.3标识标志a) 进入施工现场的路边,设置“进入施工现场,请减速慢行”警示牌(1.1m0.75m);b) 在拌和站等施工场所出入口设置“内有重车出入,请减速慢行”警示牌(1.1m

6、0.75m);c) 在道路危险段设置“危险地段,注意安全”(1.1m0.75m)警示标志,在施工现场(站)区、办公区、生活区等拐弯处,设置拐弯指向标志,并设置防撞墩、防撞柱等防护措施;d) 在便桥桥头前进方向右侧设置便桥标识牌。2.4 便桥要求a) 便桥结构按照实际情况专门设计,其承载负荷满足施工车辆通行的需要;b) 桥面高度不低于最高洪水位,桥面设1.2m的栏杆扶手,栏杆涂刷红白相间条纹;c) 便道便桥设专人养护,定时清扫,定时洒水抑尘。3 管线布置3. 1总体要求管线敷设应根据现场条件和工程需求,统一规划、合理布设、整齐美观,做到平、顺、直、牢。3. 2 电缆线路a) 应根据环境条件,采取

7、埋地或架空敷设,杜绝随意敷设;b) 电缆线路与热力管道的平行间距不得小于2m,交叉间距不得小于1m;c) 电缆严禁敷设在有酸、碱等化学腐蚀的地段,确因地形条件限制不能避开时,必须按规定做好严密的防护措施。3.3 照明、通讯线路严禁敷设在钢铁构件和易燃易爆、化学腐蚀的物件上。3.4 供水供风及混凝土泵管道管路布置合理,接头严密,满足施工要求。4 物资材料堆放4.1 总体要求a) 各类物资应按品种、规格堆码整齐、稳妥,不得乱堆乱放和超高堆放,做到大型工具一头齐、一条线,砂石成堆,场地整洁,无杂草杂物;b) 金属、木材及构配件等底部应按规定加设垫块,并应符合下列要求:i. 易于滑滚的材料堆放必须捆绑

8、牢固,高度不得超过2m;ii. 片石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m;iii. 条石、块石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m;iv. 砖块堆放高度不得超过2m,并应平置堆放,互相压叠;v. 用人工堆放袋装材料时,其高度不得超过1.5m;vi. 堆放钢板及钢杆件时,其高度不得超过1m,每层应用垫木隔开;vii. 堆放钢筋时,应采用不低于20cm高的支垫,并采用逢布遮盖;viii. 堆放袋装水泥时,应按厂家、品种、批号、标号进行堆垛,底层垫高离开地面30cm,堆高不超过10包,离墙留有20-30cm空隙,并做好防雨防潮措施;ix. 模板、脚手架等周转材料,选择在装卸、取用、整理方便和靠近拟建工程地方放置。4.2 标志牌

9、设置a) 施工现场的各种材料应分区存放并设置标识牌;b) 材料分区标识牌尺寸为80cm45cm,上缘距地面不低于1.0m;c) (半)成品材料标识牌应标明材料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产地)、进场日期、检验状态等内容,尺寸为40cm30cm,上缘距地面0.8m。4.3 危险物品存放a) 氧气瓶、乙炔瓶应分开(间距不小于5m),采用非易燃建筑材料搭棚存放,并悬挂安全标志;b) 润滑油料应专门设库房存放,燃油存放库房(罐)周围应采用围墙或通透式围栏进行隔离,所有油料均应设专人进行管理,其库房醒目位置均应悬挂安全警示标志;c) 火工材料库按当地公安部门要求进行建设,至少配备两名持证库管员,安保设施

10、及安全警示标志标牌齐全。5 现场标志标牌5.1 施工现场必须设有“五牌一图”,即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防火责任)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和施工现场平面图.5.2 标牌规格须在2m2.5m(高宽)以上、采用防水面板、双柱式架体,埋设后公示牌下缘距地面高度为0.8m,并固定在现场内主要进出口处,严禁将“五牌一图”挂在外脚手架上。5.3 在每个分项工程的醒目位置设置工程标识牌,标识牌应注明工程名称、主要技术参数、开工及竣工时间和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工程师、质量工程师、进度形象示意等内容。5.4 项目部宜在紧邻工地起点的主干便道设置彩门,大力宣传公司的企业文化。5.

11、5特种作业和各种机电设备操作应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现场设置安全操作规程牌,其内容主要包括操作要领、安全事项、工前检查、工后保养、日常维护等,悬挂在各工种操作部位的显眼位置。安全操作规程牌的尺寸宜为0.5m0.7m。5.6 对施工现场危险部位,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标志,并定期检查,定期清洗。发现有变形、损坏、变色、图形符号脱落、亮度老化等现象时,应立即修理或更换。5.7 现场安全标志必须符合安全标志(GB2894)的规定。6 施工现场人员着装6.1 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应统一着装上岗。6.2 施工管理人员应佩戴胸卡,胸卡内容包括单位名称、姓名、职务、编号等内容,并附有照片;安全管理人员(主管安

12、全副经理、安全部长、安全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6.3施工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应分色佩戴安全帽,项目部管理人员佩戴红色安全帽,劳务人员佩戴黄色安全帽。以集团股份公司资质中标的项目安全帽的正前面标有“葛洲坝集团*XX项目部”字样,以公司资质中标的项目安全帽的正前面标有“葛洲坝一公司*XX项目部”字样。6.4 现场指挥人员、安全员应佩戴袖章和标志上岗。危险施工区域应指派专人佩章值守。6.5 在特殊作业岗位工作的作业人员,除正确佩戴劳保用品外(工作服、安全帽、劳保鞋),还须佩戴与之适应的特殊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专用工作服、绝缘鞋等)。7 职业健康及环境保护7.1 噪声a) 施工产生的噪声不应

13、大于现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界限(GB12523-2011)的规定;b) 如生产过程中噪声超标,应采取密闭、隔声、避开敏感时段、控制操作方式、改进工艺等措施进行防治。7.2 粉尘a) 易产生粉尘的部位应采取湿式除尘、封闭等防护措施;b) 施工人员应正确穿戴专用口罩、帽子和眼镜,使用防护用品,避免空气中的施工粉尘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7.3 废液施工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油及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其他水域中,也不得排入饮用水源附近的土地中。7.4 固体废弃物a) 施工期间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分别投放存储,定期进行清除;b) 食物残渣及厕所粪便集中收集,采取因地制宜及废物利用等原则及时

14、处理;c) 易产生扬尘的施工部位,定期进行洒水降尘。7.5 弃土弃土堆(场)的位置与高度应保证山体和自身稳定,不得影响附近建筑物、农田、水利、河道、交通和环境等,不能满足时应加设挡护或采取其他措施。7.6 施工占地a) 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占用或破坏与施工现场周围相邻的土地、道路、绿地以及各种公共设施场所;b) 不得影响人们进出通行的道路和正常的活动;c) 施工完成后要及时对农田、山体及水系进行恢复,复垦农田、山体时应先清除建筑垃圾,然后翻松,再将腐殖地表土均匀散布30 cm以上层厚;d) 疏通河道时应注意避免对下游造成新的泥沙污染或留下破坏天然水体的永久性建筑垃圾。 施工现场管理除应满足上述简要技术要求外,还应满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SL 398-2007)的相关规定。二、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和交底技术要求(CGGC1-WSS-SLJ02)1 编制1.1工程施工前必须由项目部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且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要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方法、劳动组织和作业环境等情况制定。1.2 主要编制依据a) 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b) 工程项目招投标文件;c) 工程的设计图纸和相关设计说明、要求;d) 施工组织设计;e) 工程项目的水文、地质情况和工程区域的气候条件;f) 施工设备、安全装置的设计技术资料和安全标准;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