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清洁生产社会责任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491138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清洁生产社会责任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公司清洁生产社会责任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公司清洁生产社会责任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公司清洁生产社会责任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公司清洁生产社会责任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清洁生产社会责任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清洁生产社会责任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总论- 2 -1.1企业概况- 2 -1.2报告编制依据- 4 -1.2.1法律法规- 4 -1.2.2法规性文件、规划- 4 -1.3报告特色- 5 -1.3.1企业价值观- 5 -1.3.2企业荣誉- 5 -1.4利益相关方的信息与评价- 7 -二、履行社会责任- 8 -(一)企业发展现状- 8 -2.1.1经济发展- 8 -2.1.2原料和产品市场情况- 8 -2.1.3两化融合情况- 9 -2.1.4清洁生产开展情况- 9 -2.1.5节能减排完成情况- 13 -2.1.6循环经济发展情况- 18 -2.1.7基础设施建设- 20 -2.1.8运行管理- 21 -(二)履行社会

2、责任情况- 22 -2.2.1科技创新与新产品- 22 -2.2.2产品质量安全- 23 -2.2.3环境保护情况- 24 -2.2.4社会公益事业参与情况- 25 -(三)社会责任自我评价- 26 -2.3.1企业履行清洁生产社会责任自我综合评价- 26 -2.3.2企业社会风险情况- 27 -2.3.3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27 -三、主要做法和经验- 27 -(一)经营管理制度建设- 27 -(二)发展模式选择- 29 -(三)技术创新- 31 -(四)提高产品质量- 33 -(五)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 34 -(六)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34 -四、报告展望- 3

3、5 -(一)“十二五”清洁生产发展思路- 35 -(二)企业发展形势的分析和判断- 38 -(三)企业发展战略和主要目标措施- 39 -(四)对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的设想- 40 -(五)预期社会效益- 42 -一、总论1.1企业概况甘肃玛曲格萨尔黄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由玛曲县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玛曲县尼玛商贸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玛曲县格拉工贸有限责任公司5家股东组成的股份制企业。玛曲格萨尔黄金公司包括格尔珂、贡北两个矿区,始建并开发于1991年,1999年9月组建设立了玛曲县格尔珂黄金矿业有限责

4、任公司。公司为独立核算单位,具有一级企业法人资格,对下属企业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2005年9月,在全面完成改制重组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甘肃玛曲格萨尔黄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5510万,五家股东及其所持股份比例分别为玛曲县国资委占50.78%,甘肃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占43.08%,玛曲县尼玛商贸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占3.08%,甘南藏族自治州国资委占1.53%,玛曲县格拉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占1.53%。现已依法建立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现代企业制度,改制后公司党委、纪委、工会等组织已建立健全,下设采矿场、选矿厂两个二级核算

5、生产单位,并设置了综合办公室、生产技术科、物资供应科、财务科、安全环保科、党群工作科等6个职能科室。公司现有员工728人(其中玛曲县432人,省地堪三院296人),其中各类管理人员5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50余人。在矿山从事采矿、探矿工程施工的单位有四家,季节性工人1200人。公司所辖矿区位于玛曲县城东北约18公里处,在玛曲县尼玛镇境内。格尔珂、贡北两个矿区,2010年经资源整合为大水金矿。矿区海拔3600米3900米,最高4075. 5米。矿区总面积6.166平方公里,矿区成矿构造带东西长约2.1公里,南北宽约600米。目前矿山分别建有日处理矿石1000吨和800吨的选矿生产线各一条,年

6、处理矿石50余万吨,年生产黄金2000公斤左右。采矿采用平硐、竖井、斜井加盲斜井、盲竖井联合开拓方式,年采矿能力约50万吨。选矿生产工艺为全泥氰化炭浆法,采矿方法主要以浅孔溜矿法。截止2011年底,公司固定资产总额达3.5亿元,累计处理矿石582.88万吨,生产黄金35.06吨,实现产值47.11亿元,利税总额达20.20亿元。1.2报告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起实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起实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89年7月12日起实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

7、防治法(2005年4月1日 起实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起施行);(6)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8年1月1日起施行;)(9)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2005年3月1日起施行);(8)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2004年第16号令);(9)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1999)1.2.2法规性文件、规划(1)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2)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环发 200860号);(3)关于深入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的通知(

8、环发【2010】54号);(4)企业清洁生产手册;(5)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环发2005151号);(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3号)(7)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8)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9)关于公布2012年甘肃省清洁生产审核重点企业名单的通知;1.3报告特色1.3.1企业价值观甘肃玛曲格萨尔黄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始终遵循“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安全高效、争创一流”的企业文化精神,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创办了格萨尔黄金报,以格萨尔黄金报为载体,大力宣传企业文化,凝聚企业员工合力,为公司矿山

9、的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任何一个追求又好又快发展的企业都在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近两年来,公司始终坚持一个导向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结合是建设一流矿井的必走之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确立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建设基本思路,按照注重实际、注重创新、注重实践、注重实效的推进原则,以先进文化引领管理,彻底摒弃了“做秀”、“造假”和“跟风”的玄虚造作,形成了以岗位责任精细管理为核心的管理建塑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道路。1.3.2企业荣誉甘肃玛曲格萨尔黄金公司在重视生产工作的同时也同样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自建矿以来,在玛曲县委和三勘院党委的正确领

10、导下,严格按照创建“文明单位”的总体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围绕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公司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以创建文明单位和树立“开拓创新、团结拼搏、安全高效、争创一流”,弘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玛曲精神,培育企业文化,强化企业精神,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坚持以人为本,构筑综合治理防控体系,提高全体职工文明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美化、绿化矿区环境,实现了“井下文明生产,井上文明生活”的光荣传统。职工群众安居乐业,安全生产稳步提高,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矿源十分匮乏和挖掘困难的情况下,公司上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扎实工作,迎难而上,

11、强化管理,科学发展,科技引领,尽量下大力量不断完成了各项计划任务。2007年被国家统计局授予“2007年全国投入产出调查先进集体”称号;近年来公司获得了“中国黄金协会理事单位”;2004-2006年度获得了甘肃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造福后代捐资助学先进企业”荣誉称号;2007年被第二届甘肃经济发展年度峰会组委会授予“2007年甘肃经济创新杰出企业50强”;2007年采矿场团支部获甘肃省“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2001-2008年度荣获“中国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AAA级信用企业称号;2006-2007年度获得甘肃省国税局、甘肃省地税局颁发的甘肃省“纳税信用等级评定A级单位”荣誉称号;2002年获得

12、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颁发的2002年度“纳税先进单位”称号;2002年获得了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颁发的“重点保护企业”奖牌;2004年获得甘南州人民政府颁发的2004年度“纳税先进单位”称号;2006年获得了甘南州人民政府颁发的“全州矿产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先进企业”光荣称号;2007年获得了中共甘南州委“2007年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7年获得了甘南州委、州政府颁发的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9年获得甘肃省地矿局党委、甘肃省地矿局“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1年获得国土资源部“国家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先进集体”2012年3月获得国土资源部第二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

13、点单位”。1.4利益相关方的信息与评价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解决员工思想问题,还要理解、尊重、关心和爱护员工,同时也要把这种关心和政治培养、责任意识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员工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各项工作中。公司党委在抓好民主政治建设,维护职工切身利益的同时,建立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长效机制,坚持为员工办实事,把关心、尊重和爱护落到实处,积极开展送温暖、党组织结对帮扶、金秋助学、帮困助医等帮扶救助活动,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送去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近年来,还先后为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甘肃舟曲、玛曲的受灾群众捐款达212多万元,表达了全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的真挚爱心。重视教育工作,结合公司

14、实际开展进行思想教育活动,提高宗旨意识;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职工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制定了公司技术人才引进、职工技能培训制度;建立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为内容的职工社保体系,完善企业内部劳动分配制度,提高职工待遇;美化、亮化生活环境,改善工作条件,开通了矿区局域网络,实现了信息办公自动化;延长供暖期,保证了矿点、生产班组、各采探点的生产、生活需求;改善了职工食堂条件,提高了矿区职工的生活质量;建立了图书室,先后购置了投影仪和各种报刊杂志,方便职工读书学习,活跃职工业余文化;修建

15、了篮球场、排球场、健身房等体育活动场地,购置了乒乓球、羽毛球以及健身器材,并每年组织职工开展篮球赛、排球赛、锅庄舞、健美操、拔河、爬山等多项体育娱乐活动;合理安排职工的“四班三倒和轮休制度”,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职工提供了舒适、愉快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有效地确保了矿山企业的和谐稳定。二、履行社会责任(一)企业发展现状2.1.1经济发展截止2011年底,公司固定资产总额达3.5亿元,累计处理矿石582.88万吨,生产黄金35.06吨,实现产值47.11亿元,利税总额达20.20亿元。2011年生产黄金1780.16公斤,实现销售收入58386.4万元。2.1.2原料和产品市场情况选矿所需要的原料主要为金矿石、氰化钠、漂白粉、活性炭和水,金矿石矿山采矿供应,其他市场原料供应充足。企业主营产品为成品金,纯度为99.9,产量2010年前保持在2000kg以上,2010年至2012年,连续三年,由于矿山资源储量严重不足,探矿力度不够,产量一度降到1800kg左右,但是随着后续矿山探矿力度的加大,明竖井等重点工程的开工建设,以及选矿厂生产线的改造,以后企业生产有望年产量回归到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