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cm-imssip技术规范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490279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移动cm-imssip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中国移动cm-imssip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中国移动cm-imssip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中国移动cm-imssip技术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中国移动cm-imssip技术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移动cm-imssip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cm-imssip技术规范(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中 国国 移移 动动 通通 信信 企企 业业 标标 准准 中中国国移移动动C CM M- -I IM MS S 会会话话初初始始协协议议 ( S SI IP P) 技技术术 规规范范 第第 五五 部部分分 : S SI IP P 与与 B BI IC CC C/ /I IS SU UP P 的的互互通通 C C M M - - I I M M S S S S p p e e c c i i f f i i c c a a t t i i o o n n s s o o f f S S e e s s s s i i o o n n I I n n i i t t i i a a t t i

2、i o o n n P P r r o o t t o o c c o o l l ( ( S S I I P P ) ) P P a a r r t t 5 5 : : I I n n t t e e r r w w o o r r k k i i n n g g b b e e t t w w e e e e n n S S I I P P a a n n d d B B I I C C C C / / I I S S U U S S I I P P P P r r o o t t o o c c o o l l 版版本本号号:1 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

3、发布 2 20 01 11 1- -7 7- -2 27 7 发发布布2 20 01 11 1- -7 7- -2 27 7 实实施施 QB-C-018.5-2011QB-C-018.5-2011 QB-C-018.5-2011QB-C-018.5-2011 II 目录 前 言 .I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2 4.信令面互通和用户面互通3 4.1.互通模型3 4.2.信令面互通3 4.2.1.SIP 与 BICC 信令面互通3 4.2.2.SIP 与 ISUP 信令面互通4 4.3.用户面互通4 4.3.1.SIP 与 BICC 用户面互通协议栈4 4.3.

4、2.SIP 与 ISUP 用户面互通协议栈5 5.SIP 与 ISUP 的互通.5 5.1.从 SIP 到 ISUP 的互通.5 5.1.1.发送 IAM 消息5 5.1.2.IAM 消息的编码.6 5.1.3.发送 COT 消息6 5.1.4.发送 180 消息6 5.1.5.为早媒体场景发送 183 消息7 5.1.6.发送 200 OK 消息(接收到 ANM、CON 消息).9 5.1.7.内部承载导通9 5.1.8.收到 REFER 消息.10 5.1.9.I-IWU 侧的释放过程10 5.2.从 ISUP 到 SIP 的互通.14 5.2.1.发送 INVITE 消息 14 5.2.

5、2.INVITE 消息的编码 .15 5.2.3.收到 COT 消息22 5.2.4.发送 ACM 并等待被叫应答.22 5.2.5.ACM 消息的编码24 5.2.6.发送 CPG 消息25 5.2.7.CPG 消息的编码.26 5.2.8.接收 200 OK 消息.26 5.2.9.发送 ANM 消息 26 5.2.10.ANM 消息的编码 .26 5.2.11.发送 CON 消息.27 5.2.12.CON 消息的编码27 5.2.13.承载通路的导通27 5.2.14.O-IWU 侧的释放流程 27 5.3.定时器31 6.SIP 与 BICC 的互通32 6.1.从 SIP 到 BI

6、CC 的互通.32 6.1.1.发送 IAM 消息32 QB-C-018.5-2011QB-C-018.5-2011 III 6.1.2.IAM 消息的编码.32 6.1.3.发送 COT 消息33 6.1.4.发送 180 消息33 6.1.5.为早媒体场景发送 183 消息33 6.1.6.发送 200 OK 消息.34 6.1.7.内部承载导通34 6.1.8.收到 REFER 消息.34 6.1.9.I-IWU 侧的释放过程34 6.1.10.带外 DTMF 传送35 6.2.从 BICC 到 SIP 的互通.35 6.2.1.发送 INVITE 消息 35 6.2.2.INVITE

7、消息的编码 .35 6.2.3.收到 COT 消息36 6.2.4.发送 ACM 并等待被叫应答.36 6.2.5.ACM 消息的编码36 6.2.6.发送 CPG 消息36 6.2.7.CPG 消息的编码.36 6.2.8.接收 200 OK 消息.37 6.2.9.发送 ANM 消息 37 6.2.10.ANM 消息的编码 .37 6.2.11.发送 CON 消息.37 6.2.12.CON 消息的编码37 6.2.13.承载通路的导通37 6.2.14.O-IWU 侧的释放流程 37 6.3.定时器38 7.编制历史38 附录 A SIP 与 ISUP 互通流程 (标准性附录) .39

8、附录 B SIP 与 BICC 互通流程(标准性附录).41 QB-C-018.5-2011QB-C-018.5-2011 IV 前 言 本标准依据IETF、3GPP以及ITU-T制定的相关标准,结合有关国内标准和中 国移动相关企业标准,基于中国移动CM-IMS总体技术要求和实际需求而拟定, 充分考虑了网络的平滑演进能力,为中国移动CM-IMS的技术试验、网络建设和 运行维护提供技术依据。 本标准规定会话初始协议(SIP)协议与BICC/ISUP协议的互通技术要求。 本标准是CM-IMS会话初始协议(SIP)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 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1QB

9、-C-018.1-2011 中国移动CM-IMS会话初始协议(SIP)规范第 1部分:SIP的总体要求 2QB-C-018.2-2011 中国移动CM-IMS会话初始协议(SIP)规范第 2部分:SIP的消息 3QB-C-018.3-2011 中国移动CM-IMS会话初始协议(SIP)规范第 3部分:SIP的基本流程 4QB-C-018.4-2011 中国移动CM-IMS会话初始协议(SIP)规范第 4部分:CM-IMS业务对 SIP的要求 5QB-C-018.5-2011 中国移动CM-IMS会话初始协议(SIP)规范第 5部分:SIP与BICC/ISUP的互通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标准

10、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移技2011220号印发。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计划建设部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昊 宋月 陈旭 QB-C-018.5-2011QB-C-018.5-2011 1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会话初始协议(SIP)协议与BICC/ISUP协议的互通技术要求,供中国移动内 部和厂商共同使用;适用于中国移动CM-IMS中包括Gm、Mw、ISC、Mg、Mj在内的所有 SIP接口;适用于中国移动CM-IMS核心网设备、接入设备及终端设备的研发、引入和运行 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

11、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 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发布单位 1RFC3261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IETF 2RFC3666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PSTN) Call Flows IETF 3TS23.228 IP Multimedia Sub

12、system (IMS);Stage 2 3GPP 4TS24.229 IP multimedia call control protocol based on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and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SDP);Stage 3 3GPP 5TS29.163 Interworking between the IP Multimedia (IM)Core Network (CN) subsystemand Circuit Switched (CS) networks 3GPP 6Q.1912.5 Inte

13、rworking between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and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protocol or ISDN User Part ITU-T QB-C-018.5-2011QB-C-018.5-2011 2 7QB-x-xxx-xxxx 中国移动CM-IMS和CS语 音及可视电话互通技术规 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词语解释 B2BUA 背靠背用户代理(B2BUA)是一个逻辑功能实 体,它作为UAS接收请求消息并处理该消息。 同时,为了

14、判决该请求消息如何应答,它也作 为UAC来发送请求消息。和代理服务器不同的 是,B2BUA需要维护一个它所创建的对话状态。 CPIM Common Presence and Instant Messaging, 参加RFC3862 FQDNFull Qualified Domain Name,全称域名 GRUU Globally Routable User agent URI,全局可路 由用户代理标识 iFCInitial Filter Criteria,初始过滤规则 IMPIIMS Private Identity,IMS用户私有标识 IMPUIMS Public Identity,IMS用

15、户公有标识 IPSec 一种开放标准的框架结构,通过使用加密的安 全服务以确保在IP网络上进行保密而安全的通 讯 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公共移动电话网 ProxySIP逻辑实体,用于转发SIP消息 PSIPublic Service Identity,公共业务标识 PSTN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 换电话网 SASecurity Association,安全关联 SDP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会话描述协议 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传输层安

16、全 UA 用户代理,SIP逻辑实体,是SIP消息的发起和 终结方 UAC 用户代理客户端,SIP逻辑实体,产生SIP请求 消息,并终结SIP响应消息。 UAS 用户代理服务器,SIP逻辑实体,终结SIP请求 消息,并返回SIP响应消息。 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 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统一资源标识符 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 言 对话 对话是两个UA之间持续一段时间的点对点的 SIP连接,它使UA之间的消息变得有序,同时 给出请求消息的正确的路由 会话会话是通信参与方及它们之间的媒体流的集合 QB-C-018.5-2011QB-C-018.5-2011 3 4.信令面互通和用户面互通 4.1.互通模型 图 4-1 给出了 SIP 和 BICC/ISUP 互通模型。 IWU SIP IW-MGW RTP H.248 (G)MSC Server MGW Mc RTP/IP BIC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