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19届高三语文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3489319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2019届高三语文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贵州省2019届高三语文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贵州省2019届高三语文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贵州省2019届高三语文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贵州省2019届高三语文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2019届高三语文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2019届高三语文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国内外学界在讨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时,首先就会想到古代的朝贡制度以及中国中心主义,由此关注起中国儒家的天下观。不过,天下观只是儒家的世界秩序学说,在涉外实践中如何实现理想的世界秩序,儒家学者们还提出了一套涉外理念与之配合。儒家的天下观旨在构建理想的“天下”秩序。要使“天下”有序,就要“协和万邦”。尚书尧典中记载,帝尧家族内部关系融洽后,又先后在各部落以及更远的外邦间次第推行德治与仁爱,使各部落以及外部邦国和平有序。儒家把“和”看作是处理中国与外国关系的思想准则。“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即“和”是天下通

2、行的道理,是天下各安其所的交往方式。而“和”的本质是“仁”,“仁”不仅适用于人际关系,也适合于国家间的关系。左传将这种“仁”推及国家间的关系,认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儒家崇尚和谐,强调“和为贵”。如何达到“和为贵”?其中的重要途径是“和而不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在处理国家间的关系上,就是要允许、承认并尊重各国间的文化、信仰和制度的不同,求同存异,从而达到和谐共处。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儒家主张“天下一家”,但后世儒者却多主张“王者不治夷狄”。他们旨在阐述,“中国”帝王不要去直接统治“夷狄”,应与“夷狄”各守其境,和平相处。所以,即使是明朝派遣郑和率领庞大

3、水军巡游东南亚以及印度洋诸国时,他们也是秉持着“圣王”对于“夷狄之邦,则以不治治之”的坚定理念,来处理与这些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还要处理好“王道”与“霸道”之间的关系。所谓“王道”,就是用道德来感化四夷。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而“霸道”,则是使用武力以制服四夷。儒家并不是完全排斥武力的使用,而主张“以力辅仁”。左传曾谈到军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兵之设久矣,所以威不轨而昭文德也。”于此可见,“兵”只是昭示“文德”的手段。“厚往薄来”也是儒家治理天下的一条原则。孔子所总结的周朝治理天下的九条纲领中就有“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4、”。关于“厚往薄来”,据唐朝孔颖达解释:“厚往,谓诸侯还国,王者以其材贿厚重往报之。薄来,谓诸侯贡献使轻薄而来。”“君子”(统治者,有德者)应当以“义”作为自己最高的行为准则。不过,孔子并不否定“利”。孔子所否定的是不义之利。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孔子将“义” 置于“利”之上,提倡“以义制利”。而孟子主张,“君子”应持“义”而忘“利”。后来的中国封建帝王,为了表现“天子有德”的风度,对于“四夷来朝”的行为也就一概施行“厚往薄来”的方针。譬如,十分节俭的明太祖就曾指示:“诸蛮夷酋长来朝,涉履山海,动经数万里,彼既慕义来归,则赍予之物宜厚,以示怀柔之意。”儒家文明在今天仍然具有极强的普遍价值,

5、如上所述的这些涉外理念,今天对于我们也有十分宝贵的理论价值。(摘编自陈尚胜中国古代的涉外理念)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研究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既要关注古代的朝贡制度、中国中心主义和儒家的天下观,还要考虑与之配合的涉外理念。B. 儒家认为,“和”是构建理想“天下”秩序的思想准则,是国家之间理想的交往方式,应以此实现“协和万邦”,使各国和平相处。C. 外交上,儒家主张实行“王道”,并不完全排斥“霸道”,但是要“以力辅仁”,即以“王道”为主,以“霸道”为辅。D. “厚往薄来”的涉外理论要求统治者要以“义”作为自己最高的行为准则,“君子”应该持“义”而忘“利”。2. 下列理解和

6、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左传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重要的是要友善地与邻国相处,这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法宝。B. 儒家认为求同存异才能和谐共处,故其所倡导的“和”是建立在承认并尊重各国间的文化、信仰和制度差异的基础上的。C. 明朝郑和率领水军巡游诸国时,对“夷狄之邦”奉行“以不治治之”的理念,体现了与邻国相处“不战而屈人之兵”“威不轨而昭文德”的思想。D. 明太祖十分节俭,但是在赏赐来朝使节时却非常大方,这是为了表现“天子有德”的风度,以显示对蛮夷之邦的怀柔之意。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后世儒者提出的“王者不治夷狄”的主张,虽然与儒家所持的天下观并不完全

7、相同,但同样阐发了“和而不同”的理念。B. “协和万邦”“天下一家”“厚往薄来”等涉外理念,是建立理想世界秩序的重要保证,这对解决当今国际问题的困局有借鉴价值。C. 一个国家要赢得别国的尊重,除了施行仁爱、道义之外,还需要拥有显示国家威力的军队,因此“弱国无外交”是有道理的。D. 儒家的重义轻利的思想,告诉我们不要拘泥于眼前的利益,而要着眼于未来发展的大局,这样才有助于推进国与国之间的合作。【答案】1. D 2. C 3. B【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

8、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选项中“君子应该持义而忘利”错。结合文本内容“孔子所否定的是不义之利。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孔子将义 置于利之上,提倡以义制利。而孟子主张,君子应持义而忘利”分析可知,这仅仅是孟子的观点,孔子只否定不义之利。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

9、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C项,结合文本第三节内容分析,“体现了与邻国相处不战而屈人之兵威不轨而昭文德的思想”错误。对“夷狄之邦”奉行“以不治治之”的理念,是用来诠释“和为贵”的理念的。故选C。【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此类试题

10、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B项,“协和万邦天下一家厚往薄来等涉外理念”错误。原文中论述的“涉外理念”主要是“天下有序”(即“协和万邦”)“和为贵”( “和而不同”)。“厚往薄来”,并不包括“天下一家”,“天下一家”只是“和而不同”的一个反面,并且只是作为对比引出“和而不同”而存在的。故选B。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游子吟侯发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儿子韦大摇头晃脑地朗读着孟郊的游子吟。韦伟心中一动,想

11、起了乡下的母亲,有半个月没有回去看望她老人家了,当即决定回老家一趟。听说可以不学习了,韦大欢呼着跳起来。到超市采购了一些水果,他们就开车上路了。车上,妻子凌华不忘辅导儿子,说:“韦大,知道游子吟什么意思吗?”韦大从窗外收回目光,摇了摇头。“游子吟,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就是说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凌华一张嘴就卡壳了。她没有做过针线活,也不会做针线活,怎么去讲这首古诗呢?果然,韦大天真地问道:“妈妈,什么是针线啊?” “儿子,回到老家我给你讲啊。”韦伟开着车,不容分心。看到韦伟一家子回来了,母亲既感到意外又感到高兴。韦大给奶奶打声招呼就去跟村里的一帮野小子疯去了。说了一阵子话,母亲系上围裙,忙着

12、和面擀面条。凌华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妈,晚上也吃面条啊?”婆婆迟疑了一下,说:“起脚饺子落脚面,是咱这儿的风俗。”韦伟接上话茬给凌华解释道,家里有人外出或者欢送客人,要请上路的人吃饺子,这叫“起脚饺子”,说是饺子的样子像古时的银锞和元宝,希望他(她)出门发财;家人归来或者有客登门,接风的饭必定是面条,这叫“落脚面”,传说面条像绳索,绊住来客的腿,要他多住几天,表示亲热。怪不得每次回来都是吃面条,回城时都是吃饺子。原来有这么多讲究,凌华心里感慨着,忙晴了脸,挽起袖子去帮婆婆做饭。晚上吃罢饭,母亲坚持自己收拾家务,说还要给韦大洗一洗裤子。韦大出去疯了一下午,裤子弄得脏兮兮的。韦伟知道拗不过母亲,就

13、去休息了。临睡前,韦伟就给韦大讲他小时候的事:有一天下午放学,他跟村里的几个孩子在路上玩耍。一会儿下河摸螃蟹,一会儿上树逮知了,一会儿山上捉迷藏,一会儿沟里丢手绢听到大人们的呼喊,他们才发觉天已经黑了。回到家里,他才发现自己的裤子上磨破了好几个洞。第二天咋去上学呢?他就这一条裤子。不到过年,家人是不会给买新的。母亲也没有责怪他,叹了口气说:“这条裤子已经穿了好长时间,早晚要破的你赶紧吃了饭睡觉,我给你缝。”吃了饭,他就上床睡了。母亲坐在煤油灯下,就着昏暗的灯光,一针一线地缝起来。他半夜起来上厕所,看到母亲还在煤油灯下佝偻着腰,仔细地缝着听到父亲吆喝母亲起来做饭,他才睁开眼,看到趴在桌子上瞌睡的

14、母亲醒过来。母亲把裤子撂给他,他发现裤子上的几个洞已经被密密麻麻的针脚缝好了。当时,他咧开嘴巴笑了。要不然,穿个破裤子,小伙伴们还不叫他“叫花子”啊?讲到这里,韦伟自己也被感动了,鼻子酸酸的,眼角潮潮的。他转脸去看儿子,发现儿子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第二天早上,韦大起床穿衣服时,发觉裤子跟往常不一样,“哇”地一声哭起来。伤心又委屈。母亲揉了揉红肿的眼睛,尴尬万分地说:“嗨,奶奶不中用了,眼花了,多年不拿针了,缝得不好乖乖,别哭!乖乖,别哭!”原来,母亲连夜把韦大裤子上的几个窟窿全都给缝好了!韦伟和凌华知道事情原委,哭笑不得。韦伟给母亲解释:“妈,现在城里流行这种有破洞的衣服,叫作乞丐服。裤子买

15、来时,韦大嫌裤子的颜色新,洞不大,凌华找来砂布打磨了好几个晚上呢。” “以为你们日子过得艰难,回家拿钱呢”母亲从口袋里摸出一团零碎的票子,不好意思地说。看来,要让韦大理解游子吟的内涵是很难了。韦伟叹了口气。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开头写韦大摇头晃脑地朗读孟郊的游子吟,表明他对唐诗有极大的兴趣,也自然引出他向妈妈提出疑问让妈妈卡壳的情节。B. 儿子在一边说话,韦伟开车不能分心,而以“儿子,回到老家我给你讲啊”一句搪塞,这既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又能引发读者的阅读期待。C. 作者注意通过细节来刻画人物,凌华“微微皱了一下眉头”,不仅流露出她内心的不悦,同时也反映了她不了解传统习俗,不理解老人的用心。D. 小说注意运用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如韦伟被故事感动而儿子却睡着了,表现出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极深。5. 小说中的奶奶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小说以“游子吟”为题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案】4. A 5. 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她勤劳节俭,一刻不停地忙碌着,毫无怨言。体贴晚辈,善良无私。她体贴儿子媳妇,疼爱孙子,把平日积攒的零钱拿出来补贴儿子一家。 6. 以游子吟为线索来叙述故事,串联情节。借对游子吟内涵理解的时代变迁来刻画人物。揭示主题。纵时代变迁,但母爱是伟大的,亲情是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