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教学设计(张杰)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489246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灯光教学设计(张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灯光教学设计(张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灯光教学设计(张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灯光教学设计(张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灯光教学设计(张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灯光教学设计(张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灯光教学设计(张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灯光教学设计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屯升中心小学 张杰教材分析灯光是一篇凝聚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的文章。该文通过一件关于灯光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提醒我们要建设好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创建的伟大祖国。知识链接沙土集战役资料:1947年9月,距离1949年10月成立新中国只差两年时间。1947年9月,陈毅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在山东省菏泽县以东沙土集地区,从2日激战到9日,全歼国民党整编师9000多人,俘获师长段霖茂,击退增援的国民党军第5军等部。毛主席高度评价沙土集战役是一个经典之战,沙土集的胜利,对于整个战局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当时的指挥员

2、粟裕副司令员说,沙土集大捷,使山东战场形势起了变化,国民党从此很被动,我人民解放军转为主动。学情分析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往事的回忆。它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文中所写的战争年代与学生所处的和平环境相去甚远,学生知之甚少,可能无法体验当时的处境,因此,课前要收集查找有关资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多感悟。教学目标:1、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顺序。2、掌握学习课文的基本方法。3、抓住文中三个“多好啊!”让学生懂得郝副营长为理想而献身的美好品质。4、读懂课文,理解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关心下一代

3、,无私奉献的精神,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教学重难点:1、理解郝副营长广阔的胸怀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2、理解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1、课件出示华灯璀璨的夜景图片,引入课题灯光。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灯光。(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看今天华灯璀璨的夜景图和教材图片,形成鲜明对比,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为下文的学习打好基础。)2、释题质疑:当你读着课题,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是啊,每当晚霞带走最后一抹阳光时,夜幕就悄然降临了。每逢此时,人们有的在灯光下叙说亲情;有的在灯光下愉快读书;还有的则徜徉于五彩缤纷的霓虹灯下

4、的人流中,尽情地享受着休闲时光灯光是人们夜色中的明珠,更是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当代著名作家王愿坚笔下的灯光,去感受一个人民战士内心当中对灯光的向往。二、简介作者,整体感知1、认识作者(课件ppt)灯光,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然而,我们今天要学的灯光一课,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本文作者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2、整体感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围绕灯光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再次感知课文。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

5、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现在,中间写的都是回忆的往事。先说现在再回到过去,这样的叙述顺序就叫倒叙。(板书)这样写,文章条理清晰,还能吸引读者去阅读过去的事;首尾都写灯光,这样的写法叫首尾呼应(板书),显得文章结构严谨。(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引导学生悟文章写作方面的特色。(倒叙、前后照应)四、抓住文眼,质疑解答1、“多好啊!”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面对灯光,文中的人们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多好啊!”)这是文章的文眼。学课文

6、时,依据文眼,理清脉络,我们的目光便不会游离于次要内容,围绕文章重点展开学习,这是学习课文的又一个好方法。2、自读自悟,认知文本“多好啊!”出现了次,第次是(谁)在这一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了,会想。3、小组讨论交流。4、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同学可作补充或提出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体会第三次郝副营长说这句话时的神态。什么叫“陷”?怎样地陷?他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三次。第一次是清明节的一天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也许是时过几年又来北京,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

7、“多好啊!”是出自内心的由衷赞美。第二次是战斗打响前,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上读书。“多好啊”是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自言自语。此时,他也许想到胜利以后,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也许触景生情,暗暗下决心,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下一代能过上美好生活,要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第三次是郝副营长在和“我”交谈时说的话,“多好啊”是他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下学习。”)(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顺着文脉来认知文本,利于学生有重点地自读自悟。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学应更多地关注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传授学文的方法,利于学生长

8、远的发展。精心设置问题,组织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展示学的过程。)5在学生理解第二、三次“多好啊”以后,要让学生再深入往下想,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怎么做,画出有关语句体会郝副营长的牺牲精神。再次深入理解课文 五、精挑细选,升华情感1找找文中写“灯光”的句子,想想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2、汇报交流:(根据学生发言。PPT出示相应语句)第一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第二句: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第三句: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

9、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第四句: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第五句: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3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句子,小组交流,谈谈自己的体会。(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找、读、论、悟等学习形式,理解重点词“憧憬”“千钧一发”等,再次理解文本,认识“灯光”对战友与对郝副营长自己的不同意义,理解他是为了理想而英勇献身。进一步感受对革命先烈们

10、的怀念、敬佩之情,从而受到情感熏陶)六、拓展话题,读写结合最后的告别:战斗结束后,我们把郝副营长埋在茂密的沙柳丛里。战友们脱下帽子,泪眼婆娑。他们即将奔赴下一个战场,心中涌动着无数的心里话想对亲爱的郝副营长说,你听见了吗?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请以“灯光”为话题写一写,把你内心涌动的情感用文字表现出来,可以是一首小诗,也可以是一段话(设计意图:拓展文路,让孩子们和郝副营长作最后的告别,给学生一个情感的宣泄口。由直观可感的“灯光”,升华到象征着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联想到诸多英雄人物,深感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由课内走向课外,引导学生激情创作、观看影片、阅读书籍,了解更多革命先辈的事迹,受到情感的熏陶。)课堂小结:今天,当我们再一次回到“灯光”,说到“多好啊!”,不会忘记今天的“灯光”中有着那么多美好的期盼,除了感动,还有着无限的“怀念”。 是呀,年轻的战斗英雄为了战争的胜利,为了共和国来之不易的光明,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每当我们在灯下伏案学习时,又怎能忘记那些英勇牺牲的先烈们?同学们,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光明,努力学习吧,这才能对得起那些先烈们。 板书设计: 灯光赞叹勾起回忆 羡慕在灯光下学习憧憬幸福生活怀念伟大战友多好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