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五 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3487240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5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五 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五 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五 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五 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五 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五 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五 附答案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19 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五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五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10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满分分,满分 3030 分)分) 1 (3 分)潜水艇出航时贮备的“过氧化钠” (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吸收二氧化碳后变为纯 碱并释放出氧气,它是艇员呼吸时理想的供氧剂,以上叙述没有涉及过氧化钠 ( ) A制法 B用途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2 (3 分)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给液体加热 B 倾倒液体 C 检查气密性 D 稀释浓硫酸 3 (3 分)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荷的氧离子制造出了由 4 个氧原子

2、构成的氧分子 (O4) 下列关该氧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O4是一种新的氧化物 BO4、O3、O2都是单质 CO4、O3、O2三者的性质相同 D由普通 O2合成 O4属于物理变化 4 (3 分)对照左右两幅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表示的是化合反应 B (二)表示的是中和反应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是不变的 5 (3 分)下列离子能在 pH 为 3 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SO42、OHBCl、K+、CO32 CK+、Cu2+、NO3DBa2+、SO42、K+ 6 (3 分)某同学用以下两装置进行实验记录以下实验报告:

3、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 烧 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 的白磷燃烧。 能证明可燃物燃烧条件之“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实验事实是( ) A B C D 7 (3 分)下列是人体中含量较多的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以上各元素在人体中主要都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 B以上从 H 到 K 排列质子数由少到多,电子层数也由少到多 C以上图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三类元素都有 D氢、钠、钾最外电子层都 1 个电子,化学性质相似,属于金属,易失这个电子 8 (3 分)以下有关溶液及原理的总结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

4、体一定都是溶液 B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一般速率比较快,是因为水参加了反应 C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在溶液中存在着自由移动的离子 D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是因为洗涤剂能够溶液油污 9 (3 分)只含碳、氢、氧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后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若具有相同分子数的 CH4CH3OH C2H4C2H5OH 分别充分燃烧,消耗氧气质量相等的是( ) A和B和C和D和 10 (3 分)下列对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A用水区分氢氧化钠与硝酸铵固体 B用燃着木条区分二氧化碳与氮气 C用氧化铜粉末区分稀盐酸与稀硫酸 D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二、非选择

5、题(共二、非选择题(共 4545 分)分) 11 (6 分)环境、健康、材料和能源等都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2)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一般不是纯金属,如黄铜、不锈钢等都属于 人们吃进的米饭 在消化系统中,经各种酶的催化作用最终变为 ,被人体所吸收,为人体提供能量 (3)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所造成的烟雾污染现象,关键物质是二氧化氮,请写出二 氧化氮的化学式并标注出氮元素的化合价 (4)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化学式 C15H22O5)而挽救了无数生命,2015 年荣获诺贝尔 奖,青蒿素化学式中的下标数字“5”表

6、示 12 (4 分)我国已经自主研发出氢动力汽车,它的工作原理是将氢气和氧气输入汽车内部的电池 中,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发生反应,生成水并产生电能 (1)工作原理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2)硼氢化锂(LiBH4)是一种储氢材料,请将下列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LiBH4+2LiNH2Li3BN2+ (3)人在缺氧、低氧或无氧环境下需要氧气,此时氧气的作用是 13 (6 分)如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X 含有原子团是实验室里常见的酸,则 X 的化学式为 (2)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 (4 分)食盐是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最常见的物质

7、之一晒盐场利用晾晒海水得到粗盐和卤 水 (1)去除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主要步骤有:溶解、过滤、 ;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 作用是 (2)在 20时,向 4 个盛有 200g 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纯净氯化钠固体,并充分搅 拌,4 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9368190 所得溶液的质量/g 209236272272 以下是关于上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A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所得溶液中,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C20时,200g 水中最多可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 72g D20时,将继续恒温蒸发 100g 水,过滤,得到质量为 36g 的固体 (3)卤

8、水的主要成分及其溶解度曲线如图,t1时,将 3 种图中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2,3 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15 (15 分)下列图形是实验中常用的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是 ,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 序号) ,向试管中加入药品前应先检验 。 (2)仪器 a 的名称是 ;若要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外,还要 选用装置 ,并在该装置中盛放 (填药品名称) ,若用 D 收集气体时气体应从 端进入集气瓶。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蛋壳放入 B 的锥形瓶中,注入稀盐酸,并检验产生的气体,方法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9、是 。 (4)图中 C 是一种改进装置(塑料隔板用来放置块状固体) ,若注入稀盐酸至淹没锌粒后,关闭 活塞,可观察明显现象的是 。 16 (10 分)将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共 15g 装入试管中(如图装置) ,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生反 应 2CuO+C2Cu+CO2)冷却、称量,发现剩余固体质量为 12.8g求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参加反应的氧化铜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10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满分分,满分 3030 分)分) 1 【考点】E4: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

10、及应用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熔点、沸 点、气味、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 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毒性、稳定性、酸碱性等熟悉物质的制法和用途的描 述方法 【解答】解:“过氧化钠” (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属于物理性质,吸收二氧化碳后变为纯碱 并释放出氧气,属于化学性质;它是艇员呼吸时理想的供氧剂属于用途。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物质的用途和制法的描述方法,区别开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考点】4D: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49:液体药品的取用;4B:给试管

11、里的液体加热; 4K: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分析】A、给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试管的倾斜度等; B、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 C、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槽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 D、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 【解答】解:A、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 ,防止沸腾溅出;试管与 桌面成约 45角,故 A 正确; B、取用液体时: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 蚀标签;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 B 正确; C、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利用的是装置内

12、气体的压强改变,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 好,否则气密性不好。故 C 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应沿烧杯内壁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图中操作不正确,故 D 错 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方法,液体药品的取用的 方法;了解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和吸收浓硫酸的方法 3 【考点】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A3: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A7: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E3: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A、O4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而不是氧化物; B、根据单质的概念进行分析; C、根据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进行分析; D、根据物理变化

13、的概念进行分析 【解答】解:A、O4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而不是氧化物,故 A 错误; B、O4、O3、O2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是单质,故 B 正确; C、O4、O3、O2为不同的物质,其分子的性质是不同的,故 C 错误; D、O4和 O2为不同的两种物质,由普通 O2合成 O4属于化学变化,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掌握物质分类的知识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等即可顺利解答,难度不大 4 【考点】B3: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FA: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这两幅图表示了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说明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 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14、和数目都不变,在溶液中,主要是离子参加反应,有 些离子不参加反应,反应前后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解答】解:A、图 1 表示的是化合反应,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 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正确; B、图 2 表示的是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中和反应,正 确;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故错误; D、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化学变化实质的理解,并会根据微观图分析解答相关问题,同时须 具备判

15、断化合反应、中和反应的相关知识。 5 【考点】9R: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99: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 【分析】pH 为 3 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 H+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 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pH 为 3 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 H+。 A、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H+、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K+、Cu2+、NO3、H+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酸性溶液大量共存,故选项 正确。 D、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 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在酸性溶液中共存。 6 【考点】H1: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分析】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一需要有可燃物,二可燃物需与氧气接触,三温度需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在探究可燃物燃烧与温度的关系时,可通过对比实验控制其它条件相同, 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