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考试各章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合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487036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考试各章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合集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考试各章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合集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考试各章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合集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考试各章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合集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考试各章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合集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考试各章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合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考试各章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合集(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1、统计总体:是指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2、标志:是指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名称,它有数量标志与品质标志之分。3、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在某一时点上的数量表现,常用的是期末数字。4、 统计指标:是表明总体特征的概念及其数量表现。 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2、统计报表: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调查要求与文件(指标、表格形式、计算方法等)自下而上地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国家利用它定期地取得全社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

2、的基本统计资料,是国家取得调查资料的方法之一。3、空间遥感统计调查法:也是一种观察调查法。也称卫星遥感统汁调查,它是现代高科技用于统计调查的一种方法。具体地说,它是依靠现代测量手段,以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为基础,再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加载不同的卫星遥感信息,最后经过计算机处理,得到所需要的图形及调查数据的一种调查方法。4、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社会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5、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总量。6、频率和变量分布:将各组的单位数(频数)与单体单位数对比,求得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称为

3、频率,也称比重。按顺序列出各组标志变量(或用各组组中值代表)和相应的频率,即成为变量分布,也称统计分布。7、统计标准化:是指在统计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实现统计的最佳效益。1、总量指标:是指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总水平的统计指标,是将总体单位数相加或总体单位标志值相加而得到的。总量指标是用绝对数形式表示的,因此也称为绝对数指标。2、相对指标:将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进行对比求得的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间数量关系的指标即为相对指标。3、结构相对指标:是将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然后将各组指标数值与总体指标数值对比求得的结果,通常称为比重。4、比例相对指标:是同

4、一总体内不同组成部分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结果,它可以表明总体内部的比例关系。5、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结果,它是以名数表示或由分子分母的计量单位组成,可以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6、平均指标:是表明同类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一般是平均数形式表示,因此也称作平均数。7、平均差:是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同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绝对值的算术平均数。8、众数和中位数: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而中位数是将单位的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数列中点位置的标志值。众数和中位数本身不是平均值,而只是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9、标志变异指标:又称为标志变动指标,它是综合反

5、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及其分布差异程度的指标。10、标准差:是总体所有各单位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正平方根。1、时间数列:又称动态数列,是指某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一系列统计指标值按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后形成的数列。2、发展水平:又称发展量,反映客观现象发展变化在各个不同时间上所达到的状态、规模或水平。3、平均发展水平:将不同时间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叫做平均发展水平,在统计上将这种平均数叫做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4、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动态分析指标,又称增长水平,它是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相减的差额,用以反映现象在这段时期内发展水平提高或降低

6、的绝对量。5、累计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最初水平)之差,说明本期比某一固定时期增长或降低的绝对量,反映某一段较长时期内的增长量。6、定基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期水平的对比,说明现象在一较长时间内的变动程度,因此又叫某一时间内的发展总速度。7、环比发展速度;是各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的对比,表明报告期水平对比前一期水平的逐期发展变动的情况。8、最小平方法:也叫最小二乘法,它是使各实际值与趋势值之间的距离平方和为最小,以此去配合趋势线的方法。1、 指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凡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都是指数。指数作为一种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方法,

7、主要是研究狭义的指数。从狭义上讲,指数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2、拉氏指数:是德国经济学家拉斯贝尔于1864年首先提出的,称为拉斯贝尔公式,他主张不论是数量指标指数还是质量标指数都采用基期同度量因素(权数)的指数。3、指数体系:广义的指数体系,是指由若干个经济上具有一定联系的指数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狭义的指数体系:是指不仅经济上具有一定联系,而且具有一定的数量对等关系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指数所构成的一个整体。4、平均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另一形式,它是先计算个体指数,然后将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而计算的总指数。5、固定权数:就是用某一时期经过调整后的资料,以比重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权数。

8、6、指数因素分析法:是利用指数体系对现象的综合变动,从数量上分析其受各因素影响的一种分析方法。7、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就是针对零售商品的价格而编制的指数,以反映其价格水平的变动程度。8、结构影响指数:是将各部分(组)水平固定在基期条件下计算的总平均指标指数,用以反映总体结构变动对总体平均指标变动的影响。1、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统计方法。2、总体:是指包括调查对象所有单位的全体。它是由许多性质相同的调查单位组成的,一般用大写字母N代表总体单位数。3、总体成数:是指总体中具有某一相同标志表现的单位数占全部总体单位数的比重,一般用

9、P表示。4、样本成数:是指样本中具有某一相同标志表现的单位数占样本容量的比重。5、重置抽样:是从总体抽取样本时,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单位,记录该单位有关标志表现以后,把它放回到总体中去,再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第二个样本单位,记录它的有关标志表现以后,也把它放回总体中去,照此下去直到抽选第n个样本单位。6、抽样误差:就是指样本指标与被它估计的总体相应指标之间数量上的差数。7、点估计:又称定值估计,就是用实际样本指标数值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8、等距抽样:又称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它是将总体全部单位按某一标志排队,而后按固定的顺序和间隔在总体中抽取若干个样本单位组成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1、表格法:是根据两个

10、相关变量,即自变量X和因变量Y的对应关系的数值编制而成的数据表,一般称为相关表。2、相关系数:是在直线相关条件下,说明两个现象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分析指标。3、回归分析:是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变量之间的数量变化规律,并通过一定的数学表达式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确定一个或几个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特定变量的影响程度。4、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又称简单直线回归模型,它是根据两个变量的成对数据,配合直线方程式,再根据自变量的变动值,来推算因变量的估计值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5、估计标准误差:是用来说明回归方程式代表性大小的统计分析指标。1、国民经济是由各行各业构成的各个部门的总和,包括各个企业、事

11、业和行政单位以及居民住户。2、国民经济核算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指导,对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类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及其在特定时点的结果和各重要总量指标及其组成部分进行系统、综合、全面的测定,用以跟踪、描述一国国民经济的联系和结构的全貌。3、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层涵义,一是指国家或国际组织为统一国民经济核算而制订的核算标准和规范,二是指全面、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体系。4、国民账户体系SNA是指以市场经济条件及西方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首创于英国,后来由联合国、世界银行等五个国际性组织联合公布施行。5、国民经济账户是指以账户的形式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和结果进行描述。1、 人口数量

12、是指处于某一时点或某一时期内具有某一特定标志的人口总体人数。2、人口分布是指人口的地理分布,包括人口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政治地理分布。3、人口的社会构成是指由社会因素、社会性质、社会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不同社会属性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分布和关系。4、总负担系数是指14岁以下人口65岁以上的人口总数与15到64岁人口的总数之比例。5、人口自然变动是指人口自身的再生产即人口的出生与死亡。6、人口迁移变动是指人们改变常住的地址,从一个地区迁出并迁移到另一个地区所引起的变动。7、人口质量是指反映人口总体质的规定性的范畴,亦称人口素质。包括人口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素质。8、劳动力资源是指

13、一定劳动年龄以上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在我国,劳动力资源就是指16岁以上劳动年龄人口的总和。9、经济活动人口是指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者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1、国民财富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时点上所拥有的一切财富的总和,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情国力及反映一国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2、林木蓄积量是指森林面积上存在着的树木树干可能出材的材积总量,用立方米表示。3、国民财产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点上所拥有的历年积累的社会产品的总和,包括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和金融资产等。4、资产负债表是综合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或机构单位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的存量价值及金融资

14、产与负债关系的平衡表。1、社会产品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生产劳动的有效成果,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这个概念包括以下几个特性:劳动性、生产性、有用性、社会性、时期性。2、国内总产出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常住单位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被消耗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以及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3、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照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4、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即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值的一种方法。5、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形成收入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6

15、、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一定时期的最终使用具体包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以及净出口三个部分。7、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与来自国外要素净收入之和。8、国内生产总值表是以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为核心,对国民经济生活与使用指标进行全面系统的核算,综合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结构。9、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是指用来描述国民经济生产和使用总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因素影响的综合指数,具体包括价值量指数、物量指数和物价指数 1、国民经济流通是指在生产环节之后出现的社会产品从生产者向使用者的转移过程,它反映了社会产品实物形态的运动。从广义的角度考察,国民经济流通泛指一切生产成果的流通;从狭义的角度考察,国民经济流通是指有形实物产品即货物的流通。2、商品流通是指作为商品的物质产品通过买卖行为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