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二十六课时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3485512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二十六课时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二十六课时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二十六课时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二十六课时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二十六课时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二十六课时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二十六课时 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 点 集 训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集训(8个大题,选文言语段9段)【P】第二十六课时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一)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节选自曹植洛神赋序)(二)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报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节选自列子说符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

2、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译文:_2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译文:_【答案讲评】1.黄初三年,我去京师朝拜天子,回来时渡过洛水。古人说,这条河流神灵的名字叫宓妃。受宋玉写楚王遇见神女的故事的启发,于是写成这篇洛神赋。(关键点:朝,朝拜;济,渡过;感,受到启发;遂,于是。)2关尹子说:“可以啦。要牢记住这个道理,不要轻易地丢掉。不仅学习射箭(是这样),治理国家和修身做人也是这样。”(关键点:守而勿失,不要轻易地丢掉;为,治理;判断句。)附:文段(二)参考译文列子学习射箭,已经能射中了,才去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说:“你知道你能射中的缘故吗?”列子回答说:“不

3、知道。”关尹子说:“还不行。”列子回去继续学习了三年,又把学习的情况报告了关尹子。关尹子说:“你知道你能射中的缘故吗?”列子回答说:“我知道能射中的缘故了。”关尹子说:“可以啦。要牢记住这个道理,不要轻易地丢掉。不仅学习射箭(是这样),治理国家和修身做人也是这样。”(三)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中,授编修,寻兼司经局校书。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武宗立,以东宫恩,进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时词臣不附刘瑾,瑾恶之。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费宏为礼部尚书。礼部事视他部为

4、简,自珪数有执争,章奏遂多。帝好佛,自称“大庆法王”。番僧乞田百顷为法王下院,中旨下部,称大庆法王与圣旨并。珪佯不知,执奏:“孰为大庆法王?敢与至尊并书,大不敬。”诏勿问,田亦竟止。珪居闲类木讷者。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权幸去。教坊司臧贤请易牙牌,制如朝士,又请改铸方印,珪格不行。贤日夜腾谤于诸阉间,冀去珪。御史张羽奏云南灾,珪因极言四方灾变可畏。八年五月,复奏四月灾,因言:“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灾变六十九事。今自去秋来,地震天鸣,雹降星殒,龙虎出见,地裂山崩,凡四十有二,而水旱不与焉,灾未有若是甚者。”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

5、二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珪归三年,御史卢雍称珪在位有古大臣风,家无储蓄,日给为累,乞颁月廪、岁隶,以示优礼。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而珪适卒,年五十七。嘉靖元年录先朝守正大臣,追赠太子少保,谥文毅。(节选自明史傅珪传)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译文:_2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译文:_【答案讲评】1.极力奏陈当时社会十件弊病,话语多指斥受宠的权贵,权贵愈加痛恨他。(关键点:时弊,当时社会弊病;斥,指斥;权幸,受宠的权贵;嫉,痛恨。)2又认为傅珪刚正忠实,敢于直言,应当起用。吏部按照卢雍的话上奏,

6、没有回复。(关键点:忠谠,敢于直言;请,按照;报,回复。)附:参考译文傅珪,字邦瑞,河北保定市清苑县人。明成化二十三年的进士。改任庶吉士。弘治年间,被授予编修职务,不久又兼任司经局校书。参与编成大明会典,升任左中允。明武宗即位后,因为东宫恩赐,升为左谕德,充当(为皇帝讲解经筵的)讲官,编纂修撰孝宗实录。当时朝中文人不趋附刘瑾,刘瑾憎恶他们。说刘健等人编成的会典,浪费了很多(钱财),削减参与编修者的官职,降傅珪为修撰。不久因为孝宗实录编成,升任左中允,再升任翰林学士,历任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替费宏担任礼部尚书。礼部的事务与其他各部比较相对疏简,但从傅珪开始多次直言谏诤,章奏就多了起来。皇

7、帝喜好佛教,自称“大庆法王”。西域僧人求百顷田地作法王下院,皇帝的亲笔命令下到部里,说大庆法王的命令与圣旨等同。傅珪假装不知道,坚持上奏说:“谁是大庆法王?敢与皇帝并列,是对皇帝大不敬。”皇帝下诏不过问,求田之事也最终停止。傅珪闲居时类似少言不会说话的人。到担当大事时,毅然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他人不能改变,最终因为这(样的个性)忤逆权贵宠臣而离职。教坊司乐官臧贤请求换牙牌,式样要做得像朝廷官员的一样,又请求重新铸造方印,(傅珪)阻止没有实行。臧贤成天在阉党面前诽谤傅珪,盼望着除去傅珪。御史张羽奏报云南灾情,傅珪趁此竭力陈说四方灾害已经到了可怕的地步。正德八年五月,(有官员)再次奏报四月灾情,

8、(傅珪)于是进言说:“春秋二百四十二年,(发生)灾害六十九次。现在自从去年秋天以来,地震雷鸣,天降冰雹,星辰坠落,龙虎出现,地裂山崩,总共四十二次,加之水涝旱灾不断,灾害没有像这样严重的。”极力奏陈当时社会十件弊病,话语多指斥受宠的权贵,权贵愈加痛恨他。恰逢户部尚书孙交也因为恪守正道被认为忤逆,阉党就假托皇上诏书命令二人退休。两京的言官交互向皇帝上书请求二人留任,皇帝不听从。傅珪归家三年,御史卢雍称赞傅珪在位时有古大臣风范,家里没有积蓄,每天为吃饭发愁,乞求发放每月的禄米和仆人每年的食米,以表示朝廷对官员的优待。又认为傅珪刚正忠实,敢于直言,应当起用。吏部按照卢雍的话上奏,没有回复。傅珪正在此

9、时去世,终年五十七岁。嘉靖元年录入先朝守正大臣(名册),追赠太子少保,谥号文毅。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吾以之名吾亭。(苏轼喜雨亭记)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译文:_【答案讲评】这年的春天,在岐山的南面随雨落下了麦子,经过占卜,那卦辞说是丰年。(关键点:是,这;岁

10、,年;雨,下雨;阳,南面;占,占卜;有,丰。)2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吾以之名吾亭。译文:_【答案讲评】愁闷的人因而喜悦,患病的人因而痊愈,我的亭子也刚好在这个时候落成,我就用它(喜雨)命名我的亭子。(关键点:以,因而;适,刚好;名,命名。)附:参考译文我到扶风上任的第二年,才修建了一座地方官居住的房屋,并且在厅堂的北面建造了一座亭子,还在它的南面开凿了一个池塘,引导流水进来,种植树木,把它作为休息的场所。这年的春天,在岐山的南面随雨落下了麦子,经过占卜,那卦辞说是丰年。后来整月不降雨水,百姓正为此忧心。过了三个月,到乙卯日才有雨,到甲子日又下雨,老百姓认为还不够;丁卯日下大雨,下了

11、三天方才停止。官吏在衙院里一道庆贺,商人在市场上一道欢歌,农民在田野中共同欢庆,愁闷的人因而喜悦,患病的人因而痊愈,我的亭子也刚好在这个时候落成,我就用它(喜雨)命名我的亭子。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灌将军夫者,颍阴人也。夫父张孟,尝为颍阴侯灌婴舍人,得幸,因进至二千石,后以灌氏姓为灌孟。吴楚反时,颍阴侯灌何为将军,属太尉,请灌孟为校尉。夫以千人与父俱。灌孟年老,颍阴侯强请之,郁郁不得意,故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于是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及出壁门,莫敢前。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

12、入吴军,至吴将麾下,所杀伤数十人。不得前,复驰还,走入汉壁,其奴皆亡,独从一骑归。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夫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将军壮义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乃固止之。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于是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译文:_【答案讲评】因此灌夫披上铠甲,手拿戈戟,召集了军中与他素来有交情又愿意跟他同去的勇士几十个人。(关键点:于是,因此;被,披上;善,素来有交情。)2不得前,复驰还,走入汉壁,其奴皆亡,独从一骑归。译文:_【答案讲评】不能再继续前进了,又飞马返回汉军营地,所带去的奴隶

13、全都战死了,只带了一人回来。(关键点:得,能够;驰,骑马飞速;走,跑;从,所带。)3夫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译文:_【答案讲评】灌夫的创伤稍稍好转,又向将军请求说:“我现在更加了解吴军营垒中路径曲折,请您让我再去吧。”(关键点:少,稍微;瘳,病情好转;曲折,路径曲折。)附:参考译文灌将军夫是颍阴人。灌夫的父亲是张孟,曾经做过颍阴侯灌婴的家臣,受到(灌婴的)宠信,因而官至二千石级,所以用灌氏家的姓叫灌孟。吴楚叛乱时,颍阴侯灌何担任将军,是太尉周亚夫的部下,他向太尉推荐灌孟担任校尉。灌夫带领一千人与父亲一起从军。灌孟年纪已经老了,颍阴侯勉强推荐他,(所以灌孟)郁郁不得志,每逢作战时,常常攻击敌人的坚固阵地,因而战死在吴军中。按照当时军法的规定,父子一起从军参战,有一个为国战死,未死者可以护送灵柩回来。但灌夫不肯随同父亲的灵柩回去,他慷慨激昂地表示:“希望斩取吴王或者吴国将军的头,以替父亲报仇。”因此灌夫披上铠甲,手拿戈戟,召集了军中与他素来有交情又愿意跟他同去的勇士几十个人。等到走出军门,没有人敢再前进。只有两人和灌夫属下的奴隶共十多个骑兵飞奔冲入吴军中,一直到达吴军的将旗之下,杀死杀伤敌军几十人。不能再继续前进了,又飞马返回汉军营地,所带去的奴隶全都战死了,只带了一人回来。灌夫身上受重创十多处,恰好有名贵的良药,所以才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