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三十课时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3485438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6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三十课时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三十课时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三十课时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三十课时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三十课时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三十课时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三十课时 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十课时第三十课时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张中彦,字才甫。少以父任仕宋。睿宗经略陕西,中彦降,除招抚使。从下熙、河、阶、成州, 授彰武军承宣使。王师得金、洋诸州,以中彦领兴元尹。师还,为秦凤经略使。 秦州当要冲而城不可守,中彦徙治北山,因险为垒。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皇统初,为宁州刺 史。宗室宗渊殴死僚佐梁郁。郁远人,家贫无能赴告者。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改彰德军节 度使,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人服其明。正隆,营汴京新宫,中彦采运关中材木。青峰山巨木最 多,而高深阻绝。中彦使构崖架壑,起长桥十数里,以车运木,若行平地,连通汴梁,明年,作河上浮 梁。舟之始制,匠者未得其法,中

2、彦手制小舟才数寸许,不假胶漆而首尾自相钩带,诸匠无不骇服, 其智巧如此。浮梁巨舰毕功,中彦召役夫数十人,治地势顺下倾泻于河,取新秫秸密布于地,复以大 木限其旁,凌晨督众乘霜滑曳之,殊不劳力而致诸水。逾年,除南京留守。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戍兵 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为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 巩州刘海构乱,既败,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西羌吹折、密臧、陇逋、庞拜 四族恃险不服,使侍御史沙醇之就中彦论方略,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 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还奏,上大悦,遣张汝玉驰驿劳之,赐以球文金带, 用郊

3、恩加仪同三司。以疾卒官,年七十五。百姓哀号辍市,立像祀之。 (节选自金史列传第十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 定/赏而遣之 B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 定/赏而遣之 C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 定赏而遣之 D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 定赏而遣之 【答案讲评】B (大意:张中彦说:“这些羌

4、人服从反叛没有常性,如果不是我张中彦亲自 前去,这种形势一定不能解决。 ”张中彦当即到了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求见,张中彦同他们约定 招降的办法,事情终于定下来,赏赐他们后就让他们走了。)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师”天子的军队,国家的军队,此指宋的部队,与陆游示儿 “王师”义同。 B “浮梁”此指浮桥,用船、筏或浮箱联结起的桥,与琵琶行 “浮梁”义不同。 C “留守”官名,此指军队离开南京向别处进发时,留驻张中彦镇守,行监管之责。 D “郊恩”皇帝到郊外祭祀天地,礼成后施恩于臣下,张中彦因此加官为仪同三司。 【答案讲评】A “此指宋的部队,与陆游示

5、儿 王师义同”错。由原文“少以父任 仕宋。睿宗经略陕西,中彦降,除招抚使”知,张中彦降金, “王师”指金朝(古代女真族建立的王朝)的 部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中彦多处征战,善于防守。他跟从睿宗攻下熙、河、阶、成州,被任命为彰武军承宣使; 任秦凤经略使时,迁移治所,修筑营垒,扼守入川通道。 B张中彦聪慧工巧,善于营建。他让人崖谷架梁,于深山中运出大木;制作的小船模型,让工 匠都惊服;大船建好后,用巧法不怎么费力就拖船入水。 C张中彦治理果决,宽严相宜。他敢于惩治犯法的朝廷宗室宗渊,依法惩处盗窃的戍卒;刘海 作乱平定后,他未追究跟从的百姓,只处死了首恶刘

6、海。 D张中彦威信过人,受到拥戴。西羌四个部族依仗地势,不服管辖,他亲自前往,酋长四人求 见,不战而降;去世后,百姓号泣罢市哀悼,立像祭祀。 【答案讲评】C (“只处死了首恶刘海”错,原文说“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 者戮之” , “为首者”指“民之从乱者”中的带头的,不是指刘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改彰德军节度使,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人服其明。 译文:_ (2)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戍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 译文:_ 【答案讲评】(1)调任彰德军节度使,实施平均赋调的征收制度,土豪劣绅没有地方逃避,人 们都叹服他的英明。(关键点:改,调任;均赋

7、调法,实施平均赋调的征收制度;无所,没有办法。) (2)当时淮楚地区打仗,当地百姓与戍守的兵卒杂居在一起,诉讼的状纸头绪纷繁,经管的官员 都对应该依从还是违背某一方而犹豫不决。关键点:用兵,打仗;讼牒,诉讼的状纸;所司,经管 的官员;依违,依从还是违背(某一方)。 附:参考译文 张中彦,字才甫。年轻的时候,因为父亲的关系在宋朝为官。金睿宗进军陕西(的时候),张中彦 投降,被金任命为招抚使。跟从(金睿宗)攻下熙、河、阶、成州,被任命为彰武军承宣使。金兵攻 占金、洋等州,(朝廷)让张中彦兼任兴元尹。军队撤回(之后),担任秦凤路的经略使。 秦州处在交通要道而城池不易防守,张中彦把治所迁移到北山,依据

8、险要地势来修筑营垒。又 修筑了腊家等几个城堡,扼守进入四川的通道。皇统初年,(张中彦)担任宁州刺史。金朝的宗室宗 渊打死了部属梁郁。梁郁是偏远之地的人,家中贫困没有能上告的人。张中彦尽力为他公平处理, 最终将罪人宗渊依法治罪。调任彰德军节度使,实施平均赋调的征收制度,土豪劣绅没有办法逃避, 人们都叹服他的英明。正隆年间,营建汴京新宫,张中彦采运关中木材。青峰山大树最多,但是山 高谷深道路阻绝。张中彦派人在崖谷架木,搭起长达十几里的长桥,用车运送木头,像在平地上行 走一样,一直通向汴梁。第二年,建造黄河上的浮桥。起初造船的时候,工匠不知建造的方法,张中 彦亲手做的小船才几寸来长,不借助胶漆而船的

9、首尾自相钩连,各位工匠无不惊服,他的智慧和工 巧就像这样。用来架起浮桥的大船建好,张中彦叫来几十个役夫,顺着地势铲成斜坡一直到河边, 取来新秫秸密密排布在地上,又用大木头在它的旁边做好拦挡(防船滑脱),凌晨监督役夫们趁着有 霜湿滑拖船,没有怎么费力就把它拉到水里。过了一年,(张中彦)被任命为南京留守。当时淮楚地 区打仗,当地百姓与戍守的兵卒杂居在一起,诉讼的状纸头绪纷繁,经管的官员都对应该依从还是 违背某一方而犹豫不决。张中彦查得戍守的兵卒盗窃的,都依法论罪。担任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 都总管。巩州刘海作乱,失败以后,统计的跟从作乱的百姓有数千人,张中彦只是给为首的论罪并 处死了他。西羌的吹折、密

10、臧、陇逋、庞拜四族依仗着地势奇险,不服从管辖,朝廷派侍御史沙醇 之到张中彦处讨论处置的方略,张中彦说:“这些羌人服从反叛没有常性,如果不是我张中彦亲自 前去,这种形势一定不能解决。 ”张中彦当即到了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求见,张中彦同他们约定 招降的办法,事情终于定下来,赏赐他们后就让他们走了。(他)回来上奏朝廷,皇上很高兴,派张汝 玉骑快马到驿站慰劳他,赐给他球文金带,用同三司一样的加恩礼。他因病在任上去世,享年七十 五。百姓号泣罢市哀悼,并立像来祭祀他。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子春,字若木,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历知高阳、献二县,征授御史。太仆少卿徐兆魁攻李三才, 因痛诋顾宪成。春

11、三疏首发其邪。出按湖广,请予礼部侍郎郭正域及光禄少卿顾宪成恤典。楚 宗人以讦伪王事,锢高墙者甚众,春为讼冤,寻复请释回故宗家属,语甚切至。咸宁知县满朝荐久系, 奏请释之,因请并释王邦才、卞孔时。又再疏劾守备中官杜茂,且备陈采榷之害,言:“臣不忍皇 上听小人之谋,名出汉桓、唐德下,为我明基祸之主。 ”帝以湖广地为福王庄田。春三疏力争,帝降 旨切责。叶向高致政去,方从哲为首辅。春抗疏言:“今天下人材则朝虚野实,货财则野虚朝实。 从哲不能救正,而第于福王则无事不曲从。臣尝叹皇上有为尧、舜之资,而辅佐无人。仅得王家屏、 沈鲤,又俱不信用。其余大抵庸恶陋劣,奸回媢嫉之徒,不意至从哲而风益下。臣闻从哲每向

12、人言, 辄云内相之意,是甘为万安、焦芳,曾赵志皋,沈一贯之不若也。 ”从哲疏辨乞去。帝慰留,而责春 妄言渎奏,出为福建右参议。寻丁父艰。天启初,起故官。召为尚宝少卿,历迁光禄卿。五年,魏忠 贤党门克新劾春倚恃东林,父作子述,削籍归。 崇祯九年召拜通政使迁户部右侍郎历尚书总督仓场条行厘弊十事以劳瘁予告未几起南京户部 尚书。疏请皇太子出阁,从之。累疏引疾,不允。九年,条上战守之策,并论贼三可击状。帝如议敕 行。十一年,黄道周、刘同升等谏杨嗣昌夺情,被贬谪。范景文等疏救,春名与焉。明年正月,削景 文籍,置春不问。春为御史,甚有声。及居大僚,循职无咎。会上疏请改折白粮,忤旨,罢归。是年 卒。 (节选自

13、明史列传一百十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崇祯九年/召拜通政使/迁户部右侍郎/历尚书/总督仓场条行/厘弊十事/以劳瘁予/告未几/起南 京户部尚书 B崇祯九年/召拜通政/使迁户部右侍郎/历尚书/总督仓场条行/厘弊十事/以劳瘁予告/未几/起南 京户部尚书 C崇祯九年/召拜通政使/迁户部右侍郎/历尚书/总督仓场/条行厘弊十事/以劳瘁予告/未几/起南 京户部尚书 D崇祯九年/召拜通政/使迁户部右侍郎/历尚书/总督仓场/条行厘弊十事/以劳瘁予/告未几/起南 京户部尚书 【答案讲评】C (大意:崇祯九年,召回朝担任通政使,升任户部右侍郎,后担任尚书,全面 负责仓场、条行厘弊

14、等十件事,因为过于劳累请求休假,不久,担任南京户部尚书。)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恤典” ,朝廷对去世官吏给予辍朝示哀、赐祭、配飨、追封、赠谥、树碑等的典例。 B “首辅” ,明中期后,内阁大学士成为实际宰相,称之为辅臣,首席大学士称作首辅。 C “削籍” ,朝廷对官员的处罚方式,官员登记在册,因获罪从官名册中除名即为削籍。 D “出阁” ,古时称公主出嫁为“出阁” ,后泛指女子出嫁;皇子大婚,亦作“出阁” 。 【答案讲评】D (“皇子大婚,亦作出阁 ”错,应为“皇子出就封国”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春为人

15、正直,屡次替人讼冤。他为楚宗人等申辩冤屈,既而言辞恳切尽理地请求释放故宗 家属;他还曾先后上书请求释放满朝荐、王邦才、卞孔时。 B子春人格独立,绝不屈从权贵。他多次检举太仆少卿徐兆魁为人狠毒、陷害忠良;他断然 拒绝魏忠贤同党门克新的拉拢,据理力争,使得对方削籍而归。 C子春敢于直谏,指出皇帝弊端。他多次上书力争,反对皇帝把湖广大片土地赐给福王作庄田; 他上书直言方从哲并非救正之人,皇帝任命其为首辅不妥。 D子春忠于职守,在职多有作为。他任南京户部尚书时,上书提议有关皇太子的事项,分项陈 述守战的策略。分析击溃叛军的必备条件,均被皇帝采纳并施行。 【答案讲评】B (“断然拒绝魏忠贤同党门克新的拉拢,据理力争”原文无据;“使得对方 削籍而归”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不忍皇上听小人之谋,名出汉桓、唐德下,为我明基祸之主。 译文:_ (2)从哲疏辨乞去。帝慰留,而责春妄言渎奏,出为福建右参议。 译文:_ 【答案讲评】(1)我不忍心看到皇上听信奸邪小人的主意,名声在汉桓帝、唐德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