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讲义:第八单元 第三节 临近高考作文辅导 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3485424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讲义:第八单元 第三节 临近高考作文辅导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讲义:第八单元 第三节 临近高考作文辅导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讲义:第八单元 第三节 临近高考作文辅导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讲义:第八单元 第三节 临近高考作文辅导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讲义:第八单元 第三节 临近高考作文辅导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讲义:第八单元 第三节 临近高考作文辅导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讲义:第八单元 第三节 临近高考作文辅导 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临近高考作文辅导一、考场作文要把握常用文体的基本规范1把握记叙文的基本规范记叙文写作侧重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表情达意,即通过精心选择的典型事例,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铺展精彩动人的生活画面,揭示生活真谛和人生哲理,力求达到以形动人,以情感人。(1)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故事是由若干具有时间延续、因果联系的事件构成的。一种感情,凝聚着一个故事。感情的来由、成因或认识内容,绝不会是抽象的,在文中也不应以抽象的形式作交代或说明;而是要付诸事实,付诸引起你某种感情的那个或那些客观外界的刺激或主观上的生理心理状况,也就是要用事实说话,把你感情(包括文中人物感情)的来龙去脉写清写深。总之,写

2、记叙文,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2)要有一两个曲折。巧意营造出文章的曲折(波澜起伏)之美是记叙文写作成功的关键。一是抑扬法,是指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意料,从而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二是突转法,编故事时,故意顺着某个方面发展下去,层层递进,直到情节高潮时,笔锋突转,来一个180度的大转弯,顿起波澜,一下子把读者带到意想不到的境界。三是悬念法,是引起读者急切期待心理的一种艺术手段,运用这种方法,往往是把正在发展的主要情节或尖锐的矛盾冲突阻遏一下,暂时不把情节发展的结局告诉读者,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期待心理。四是误会法,社会

3、生活充满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生活;人与人之间也充满矛盾,矛盾的产生有多种,其中也有因误会产生的。误会法运用得好,不但能在大开大阖的情节中使人物性格鲜明地凸现出来,而且能使文章在情节结构上跌宕多姿,魅力无穷。(3)要有一两处细节描写。所谓细节描写即是指对有典型意义的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件的描写。或是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形态动作、脸部表情,或是事情发展过程中具有特定氛围的某个场面,等等,如阿Q画押、严监生竖起两根指头。这些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体验都包容在作品的细节里,能够真实地反映生活本质,符合客观实际的细节描写,会起到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烘托文章主题的作用。2把握议论文的基本规范议论文,

4、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主要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来阐发作者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第一,要会提炼一个合乎题意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应当尽快地、旗帜鲜明地、简明扼要地表述出来,要形成一个表意确切的判断句。第二,要会展开议论。所谓展开议论,就是要在提炼出一个中心论点之后,从关键处入手,将中心论点分解为两三个分论点。分解论点有如下方法:(1)并列法。如“梅花香自苦寒来”可以分解为:苦可以激发进取心;苦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苦可以培养创造精神。(2)递进法。如“面对困难”可以分解成:要承认困难,因为困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不怕困难,因为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要分析研究

5、困难,千方百计地战胜困难。(3)对照法。如“学贵多问”可以分解成:多问可以相互参照,便于释疑;孤陋寡闻导致学业荒废。第三,要会分析材料。对事实论据必须进行分析,揭示事实论据的实质、特征、意义、存在的条件、原因等多方面内容,对论据进行说明或限制,使论据的含意与论点的含意一致,这样才能使论据更好地为作者所持的观点服务。3把握散文的基本规范散文是一种从内容到形式都非常自由的文体,“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特点。散文的“形”是指散文的外在形式,选用怎样的材料,材料又是怎样组织的,表达方式又是怎样采用的,语言使用得怎样,都可以看作“形”的一类。在一篇散文中,材料常常是“散”的,材料的组织,从表面上看也是“

6、散”的。表达方式上,散文可记叙、可描写、可说明、可议论、可抒情,几种方式交替出现,同样是散的。散文的“神”,是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它是内在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一篇散文的“神”总是集中、凝聚的。优秀的散文不但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能开阔人们的视野,启迪人们的智慧。(1)题目鲜亮。散文题目忌讳平淡、呆板,要有个性、与众不同,既能够一下子抓住读者的眼球,同时又能够体现文章的内容。一个鲜亮的题目,就是一个极好的得分点。散文题目,有的是场景入题(如樱桃红了),有的是感觉入题(如路是月的痕),有的呼告(如茉莉,我爱你),有的祈祷(如让双眼更加明亮),有的比喻(如给感情一把尺),有的口语

7、(如其实阳光也很灿烂),有的化用成语诗词(如无边落木),有的繁复(如认知请不要屈从于感情亲疏),有的简洁(如我爱唐装)等等。(2)取材广泛。散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篇好的散文,往往不局限于一人、一事、一物、一景,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说古论今,比拟象征,由此及彼,挥洒自如。(3)表达灵活。散文表现形式显得自由灵活,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从表现形式看,它不必像诗歌那样格律化,不必像戏剧那样模式化,只要在一定的思想情感的统率下,把零碎的材料组织成文就行。散文在选材上可以涉及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在结构上也可以几放几收、舒卷自如。对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几种表达方式也一样,可以根据

8、需要灵活运用,有时突出其一,作为重点加以运用;有时几种方式熔为一炉。(4)富有情趣。散文的本质特征是“情趣”,这是散文的“质”。就像议论文的写作目的是“以理服人”一样,散文也有自己的写作目的,那就是“动人”。衡量一篇散文成败优劣的标准是能否在读者心灵深处引发某种感动或触动,打动人心就是成功,而在这一过程中,情趣起到了关键作用。这里的“情趣”就是“真情实趣”。具体地说,散文就是作者借助文章中的某一形象传递给读者的一种富有积极意义的感悟或启发性的精神暗示,它在语言形式上通常表现为抒情或说理,在内容上可以是作者对某种自然规律、人生现象的顿悟,或是特定状态下对生命之光、生活之理的某种理解,甚至是二者兼

9、而有之。(5)语言精美。首要的一条是以口语为基础,以书面语(包括古语和欧化语)为点缀。其次是要清新自然,优美洗练。此外,还可以讲究一些语言技法,如句式长短相间,随物赋形,如多用修辞特别是比喻,如讲音调、节奏、旋律的音乐美等。二、高考作文要快速构建好亮点高考作文要快速构建好亮点,让抢人眼球的亮点给阅卷者留下美好的印象,是我们在写作高考作文时应竭力追求的目标。文无亮点,譬若人无优点,怎么能引起别人的好感?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对作文中的亮点有这样一段极精彩的表述:“总而言之,它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形象的比喻,道出了亮

10、点的意义。构建亮点,方法很多,兹介绍常见的几种,或许对同学们有所启示。1题目设亮点常言“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能顾盼生辉,闪烁智慧。若说作文是一间房,题目便是一扇窗,要让阅卷人透过这扇小小的窗能略知屋内的情况,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欲望。那么,一个有磁性的题目应具备哪些特点呢?首先是“简”,即文字简约而能涵盖文章的内容;表达简明而不致出现歧解。一般而言,字数以十个字以内为宜。其次是“当”,即用语确当,能准确达意;题体得当,记叙议论各得其题。再次是“新”,即造语新奇,戒陈词滥调;角度新颖,戒落入俗套;形式新异,戒呆面目、死鱼眼。最后是“文”,即讲究一点文学性,增添一点文雅气,如果再

11、能涂染上一点文化色彩,那当然更是求之不得。具体拟制时,可借鉴下面的一些方法:(1)套用改造旧语。旧语包括名人名言、名著中的句子、歌词诗句等。旧语改造,翻陈出新,题目自然亮丽。如“将爱心进行到底”“忘记或铭记,这是一个问题”“迷人的笑容你有没有”“我笑故我在”“怎一个烦字了得”,这些有点眼熟的题目,怎能不赢得阅卷者的好感?(2)抽象化为形象。抽象的感情、思绪如能以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就会给人以可触可摸的质感,甚至唤起视觉形象。如“贩卖快乐的人”“握一把苍凉”“友情:小心轻放”“给从谏如流上把锁”“为我不能举行葬礼”,这样的题目不能不令人击节赞叹。(3)词语巧妙嫁接。借用其他行业或时下流行的用

12、语,与语文学科进行无缝对接,如此拟制出的题目无疑就具备了远缘杂交的奇异优势,是一朵赏心悦目的娇艳之花。如“金钱和快乐如何换算”“青春的内存和接口”“愚蠢指数”“心灵风湿症”“可持续的快乐”,看了这些题目,谁能不颔首称许?(4)错位造成奇崛。把相互矛盾的概念编织到同一题目之中,利用其错位的特征,使之相反相成,造成认知上的反差,从而产生冲击力。如“高尚的欺骗”“有风格的小偷”“完美的错误”“把自己亮在暗处”“种瓜得豆”等,让人一看便心生喜爱。(5)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具有增强语言表现力的天然优势,用之于拟题,其效果不言而喻。如“跟假话掰腕子”“嫁给一种生活”(拟人)“垒高自己”(拟物)“微笑是一

13、句世界语”(通感)“网络很浅,孤独很深”(对比)“流行是恶俗的通行证”(比喻),看到这些题目,相信你一定会啧啧称奇。此外,引用诗句(如“一蓑烟雨任平生”),巧用符号(如“母爱爱母”“爱心SOS”)等,都是亮化题目的好方法,同学们不妨一试。2开头造亮点古人作文,有“凤头”之说,明朝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强调了开头的重要。(1)记叙类的文章,开头可渲染情境。比如我选择你,我的中国一文这样开篇:冷月无言!知了在渐凉的夜气中发出最后的一声嘶鸣,扰乱了我逐渐理清的思绪。选择,好难的选择。清冷的月光、渐凉的夜气、知了的嘶鸣,渲染了一种凄凉静寂的气氛,衬托了“我”烦躁不安的心境,突

14、出了选择的艰难。(2)也可设置悬念。如魔镜这样起笔:我,小鼻子,小眼睛,脸也很小,天生的一副小人相,但现在我却已经是一市之长了。要问原因嘛啊,多亏我“捡”到了一面镜子!小人相的我,一跃而成为市长,成就我的不是才能,不是实干,也不是功德,而是我“捡”到的一面魔镜。这个开头,一下将魔镜的神奇推向了极致,让读者产生了欲罢不能的阅读冲动。(3)还可采用倒叙。如毒刺的“凤头”是:抚摸着手中的一枚长长的金子弹,他的眼中漾着泪水。多少年来,子弹像毒刺在他心里,悲哀缠绕着他的心,像丝线一般这里既有悬念,又分明是在把故事的结果先和盘托出,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他此时此刻的悲哀和泪水,接下去的文字才从头说起,叙述事情的

15、原委,解疑揭谜,以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当然,还可欲扬先抑,曲径通幽;妙语起笔,奇崛惊人上面谈了记叙类文章几种主要的开头方式,下面说说议论类文章的主要开头方式。(1)议论类文章,可开门见山。如我的财富一文这样落笔:我的财富是微笑。一句成段,简洁明快,不拖泥,不带水,单刀直入,鲜明有力。(2)可用名言引入。如面向大海开篇写道:清代张潮幽梦影中有言:“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面对着大海,面对着这片蔚蓝,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为知己呢?这几句恰当的引用,不仅破了题,而且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品位,将其提升到了一个脱俗的高档次上。(3)还可以故事引入。如放飞孩子,开头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人,他养了一只鹰,后来这鹰逃走了。几天后,在山上发现了鹰的尸体。主人想不出为什么鹰会无缘无故地死。在守林老人的指引下,他剖开鹰腹,才恍然大悟。原来鹰在笼中,养尊处优,竟失去了猎食的能力,腹中空空如也,活活饿死了。这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蕴含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用它来与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相类比,所要论述的道理不言自明。3段落闪亮点首先,写文章要选好主体段。一般地说,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文还是应用文,主体段都应该相对独立,能表述一个完整的意思。主体段一般由三个层次组成,即起始层、展开层和收束层。起始层一般会点明中心意思,展开层展开话题或阐述中心意思,收束层一般是深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