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二十一课时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3485324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二十一课时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二十一课时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二十一课时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二十一课时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二十一课时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二十一课时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二十一课时 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 点 集 训 文言文断句考点集训(选择题 6 道,选文言短文 6 篇)【P】 第二十一课时第二十一课时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吾闻治之成也,其源逮下。朝廷正则其官贤,官贤则吏自不敢为不肖。敝之革也,其流连上。 吏不骫法则官无败事,官尽无败事,则推而广之,朝廷亦无稗政。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 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往者,天下之仕出于一,虽 未必其人尽材而贤,而谙练者或二三十年,最少者亦且十余年。 (节选自侯方域赠丁掾序)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

2、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 正之/天下未尝不治/ B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 之天下/未尝不治/ C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 正之/天下未尝不治/ D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 正之/天下未尝不治/ 【答案讲评】D 附:参考译文 我听说治理能够成功的原因,就像流水一样是自上而下的。朝廷公正,用的官员就贤明;官员 贤明,下面办事的胥吏就不敢做道德败坏的事。革除流弊,是自下而上的。胥吏办事不枉曲法令, 官员就不会做错事;官员

3、不做错事,推而广之,朝廷里就不会有不好的政治措施了。从上到下相互 循环,那么从古至今的变化就都在其中了。如果政治措施发生了偏移,即使是圣明的君主贤能的丞 相也不能把它纠正过来,让政令施行的时候不那样犯错;如果能像那样上下循环地匡正政令,天下 就不会得不到好的治理了。过去,天下人做官的方法是一样的,虽然这个人不一定非常有才干并且 贤明,但是他熟悉政事有二三十年的经历,最少也要十多年。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成基命性宽厚,每事持大体。御史李长春、给事中杜齐芳坐私书事,将置重典。基命力救,不 听,长跪会极门,言:“祖宗立法,真死罪犹三覆奏,岂有诏狱一讯遽置极刑。 ”自辰至酉未起。帝 意解

4、,得遣戍。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 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八年卒于家。赠少保,谥文穆。 (节选自明史成基命传 ,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 延儒/遂为其党所逐/ B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 延儒遂为其党所逐/ C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 儒/遂为其党所逐/ D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

5、/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 延儒遂为其党所逐/ 【答案讲评】C 附:参考译文 成基命性情宽厚仁慈,每件事情都能顾全大体。御史李长春、给事中杜齐芳因为密信一事,将 要被处以重刑。成基命极力营救,(皇上)不听,他就长时间跪在会极门,说:“祖宗立法,真正的死 罪还三次审问上奏,哪有在诏狱被审讯一次就立刻处以极刑的?”从辰时到酉时没有起来。皇帝 内心缓解,(他们)得以被遣送戍边。李逢申起初弹劾成基命,后来因为大炮爆炸下狱被拟罪戍边, 皇帝还以为处罚轻,也因为成基命进言得以按照原来拟定的罪处理。(成基命)刚做首辅几个月,皇 帝打算把朝廷委任给周延儒,于是他就被周延儒的党羽排斥。八年,在家中去世。

6、追赠少保,谥号 文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六年,出为龙州刺史。时有负笈游学者,妥皆为讲说教授之。为刺史箴 ,勒于州门外。在职 三年,以疾请还,诏许之。复知学事。时苏夔在太常,参议钟律,有所建议,朝士多从之,妥独不同, 每言夔之短。高祖下其议朝臣多排妥妥复上封事指陈得失大抵论时政损益并指斥当世朋党于是苏 威及吏部尚书卢恺等皆坐得罪除伊州刺史不行寻为国子祭酒。卒官。谥曰肃。 (节选自隋书何妥传 ,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下其议/朝臣多排妥/妥复上封/事指陈得失/大抵论时政损益/并指斥当世/朋党于是苏威 及吏部尚书卢恺等/皆坐得罪/除伊州刺史

7、/不行寻为国子祭酒 B高祖下其议朝/臣多排妥/妥复上封/事指陈得失/大抵论时政/损益并指斥当世朋党/于是苏威 及吏部尚书卢恺等皆坐得/罪除伊州刺史/不行/寻为国子祭酒 C高祖下/其议朝臣/多排妥/妥复上封事指/陈得失大抵论时政/损益并指斥/当世朋党于是/苏威 及吏部尚书卢恺等皆坐/得罪除伊州刺史不行/寻为国子祭酒 D高祖下其议/朝臣多排妥/妥复上封事/指陈得失/大抵论时政损益/并指斥当世朋党/于是苏威 及吏部尚书卢恺等皆坐得罪/除伊州刺史/不行/寻为国子祭酒 【答案讲评】D 附:参考译文 六年,何妥出京城任龙州刺史。当时,常常有一些背着书箱四处求学的人,何妥都亲自给他们 讲述解说,教导他们。他

8、写了刺史箴 ,雕刻在州门外。任刺史三年后,因病请求还京,隋文帝同 意。后又主管学事。当时苏夔担任太常的官职,参与商定钟律的事情,提出了一些建议,朝中官员 大都赞同,只有何妥不赞同,常常揭苏夔的短处。隋文帝下达何妥的意见,朝臣大都反对何妥。何 妥又上密奏给隋文帝,指出陈述得失,大致说的是时政得失,并指责当时的朋党。因为这个,苏威和 吏部尚书卢恺等都因此获罪。后被任命为伊州刺史,(何妥)没去上任。不久,又被授为国子祭酒。 死于任上。谥号肃。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 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

9、王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 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 家。然太平未洽者,狱乱之也。 (节选自路温舒尚德缓刑书)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王/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 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 B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王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 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 C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王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

10、/ 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 D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王/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 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 【答案讲评】B 附:参考译文 我听说秦朝有十条失误的地方,其中一条现在还存在,就是负责审案的官吏违法判案的问题。 秦朝的时候,看不起文学,崇尚武勇精神,轻视奉行仁义的人,重视负责判案的官吏,正直的言论被 认为是诽谤,阻拦犯错误的话被说成是妖言,所以那些非常服从先王的儒生在那时不被重用,忠良 恳切的言辞都郁积在胸中,称赞阿谀声天天响在他们耳边,虚伪的赞美迷住了心窍,而实际上存在 的祸患被遮蔽、掩盖住了,这就

11、是秦朝失去天下的原因。如今天下靠着陛下恩厚,没有战争的危险、 饥饿寒冷的忧患,父子、夫妻合力安家。但是天下太平还未完全实现,原因就是判案的人把事情搞 乱了。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殷侑,陈郡人。侑为儿童时,励志力学。及长,通经。贞元末,以五经登第,精于历代沿革 礼。元和中,累为太常博士。时回纥请和亲,朝廷乃命宗正少卿李孝诚奉使宣谕以侑为副既至虏庭 可汗初待汉使盛陈兵甲欲臣汉使而不答拜。侑坚立不动,宣谕毕,可汗责其倨,宣言欲留而不遣。 行者皆惧,侑谓虏使曰:“可汗是汉家子婿,欲坐受使臣拜,是可汗失礼,非使臣之倨也。 ”可汗惮 其言,卒不敢逼。 (节选自旧唐书殷侑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

12、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朝廷乃命宗正少卿李孝诚奉使/宣谕以侑为副/既至虏庭/可汗初待汉/使盛陈兵甲/欲臣汉使 而不答拜 B朝廷乃命宗正少卿李孝诚奉使宣谕/以侑为副/既至虏庭/可汗初待汉使/盛陈兵甲/欲臣汉使而 不答拜 C朝廷乃命宗正少卿李孝诚奉使/宣谕以侑为副/既至虏庭/可汗初待汉使/盛陈兵甲/欲臣汉使而 不答拜 D朝廷乃命宗正少卿李孝诚奉使宣谕/以侑为副/既至虏/庭可汗初待汉使/盛陈兵甲/欲臣汉使 而不答拜 【答案讲评】B 附:参考译文 殷侑,陈郡人。殷侑年幼时,立志努力学习。等到长大成人,通晓经书。贞元末年,凭借精通 五经科举登第,他精通历代礼制沿革。元和年间,多次升迁后任太常博士。

13、当时回纥请求和亲, 朝廷于是命令宗正少卿李孝诚奉命出使宣布朝廷的旨意,让殷侑任副职。到达回纥的朝堂后,可汗 起初接待殷侑一行唐朝使者时,摆出了大量手持兵器的士兵,还要唐朝使者向他称臣而且他也不予 答拜。殷侑一直站立着不动,(直到)宣布朝廷的旨意完毕,可汗责备他傲慢,扬言要扣留他而不让 他回朝。同行的人都很恐惧,殷侑对回纥的使者说:“可汗是我们唐朝的女婿,要坐着接受唐朝使 臣的礼拜,是可汗失礼,而不是我们使臣傲慢。 ”可汗畏惧他的直言,最终不敢胁迫。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杜林字伯山,扶风茂陵人也。林少好学沈深,家既多书,又外氏张竦父子喜文采,林从竦受学, 博洽多闻,时称通儒。 初为

14、郡吏。王莽败,盗贼起,林与弟成及同郡范逡、孟冀等,将细弱俱客河西。道逢贼数千人, 遂掠取财装,褫夺衣服,拔刃向林等将欲杀之。冀仰曰:“愿一言而死。将军知天神乎?赤眉兵众 百万,所向无前,而残贼不道,卒至破败。今将军以数千之众欲规霸王之事不行仁恩而反遵覆车不 畏天乎贼遂释之俱免于难。 (节选自后汉书杜林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一项是 A今将军以数千之众/欲规霸王之事/不行/仁恩而反遵覆车/不畏天乎/贼遂释之/俱免于难 B今将军以数千之众/欲规/霸王之事不行/仁恩而反遵覆车/不畏天乎/贼遂释之/俱免于难 C今将军以数千之众/欲规霸王之事/不行仁恩而反遵覆车/不畏天乎/贼遂释之/俱免

15、于难 D今将军以数千之众/欲规霸王之事/不行仁恩而反/遵覆车不畏天乎/贼遂释之/俱免于难 【答案讲评】C 附:参考译文 杜林字伯山,扶风茂陵人。杜林少年时喜好学习,为人沉稳,家中有很多藏书,加上外祖父家张 竦父子喜好文采,杜林跟随张竦研究学问,学识渊博,当时被人称为通儒。 起初杜林做过郡中小官。王莽失败后,盗贼四起。杜林与弟弟杜成以及同乡范逡、孟冀等人, 带着家眷一起到河西客居。路上遇到几千个贼人,(这些贼人)抢掠他们的财物,强脱他们的衣服, 拔刀指向杜林等人想要杀死他们。孟冀仰起头说:“请让我说一句话再死。将军知道天理神明吗? 赤眉军有百万之众,所向无敌,但因为残害民众不行天道,最后走向灭亡。如今将军仅凭几千人,想 要谋求称霸称王之事,不施行仁义反而重蹈赤眉军的覆辙,难道不畏惧上天吗?”贼人于是就放了 他们,大家都免于一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