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2015-2016高中地理新课标选修6习题 4.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上传人:aig****42 文档编号:934844 上传时间:2017-05-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说】2015-2016高中地理新课标选修6习题 4.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师说】2015-2016高中地理新课标选修6习题 4.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师说】2015-2016高中地理新课标选修6习题 4.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师说】2015-2016高中地理新课标选修6习题 4.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师说】2015-2016高中地理新课标选修6习题 4.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师说】2015-2016高中地理新课标选修6习题 4.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说】2015-2016高中地理新课标选修6习题 4.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4.3 新提升课时作业2012 年 2 月 2 日是第十六届世界湿地日,其主题为“湿地与旅游” 。据此回答 12 题。1关于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湿地就是过湿的土地B盐湖、盐沼是湿地C天然湖泊、河流是湿地,而水库不是湿地D青藏高原上的湿地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沙土的作用【解析】主要考查对湿地概念的理解。 A 项说法太片面;湿地包括淡水或咸水,天然的或人工的,故盐湖、盐沼是湿地;天然湖泊、河流、水库都是湿地;青藏高原湿地对涵养水源、 调节气候变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答案】B2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和重要国际湿地,但近些年来面积不

2、断萎缩,其主要原因包括()A全球变暖导致湖水蒸发量急剧增加B围湖造田造成湖泊面积减小C大面积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D跨流域调水造成湖泊面积减小【解析】青海湖是内陆湖,湖水 为咸水,不可能 围湖造田,其面积缩小主要为入湖水量减少所致。【答案】C黑龙江省 904 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最近提交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由于几十年来大规模开发北大荒,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生 态环境恶化, 87 亿吨地表水随之流失,湿地面积由 20 世纪50 年代的 34 000 平方千米减少到目前的 4 490 平方千米。据此回答 34 题。3开垦三江平原首先应该( )A引入灌溉水源 B增加土壤肥力C平整土地 D排水【解析】三江

3、平原是沼泽地,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所以要开垦为耕地,应先把沼泽地的水排干。【答案】D4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三江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A天然林 B水源林C湿地 D草场【解析】国家在三江平原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这里的湿地。【答案】C下图为江苏沿海海岸线变迁图。读图完成 56 题。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5造成江苏海岸线古今位置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围海垦殖 B泥沙淤积C气候变化 D地壳抬升6为了可持续开发利用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应()A围海造田,扩大棉花种植面积B兴修水利,建设旱涝保收农田 C营造红树林,保护滩涂生态D发展滩涂

4、养殖,打造湿地经济56.【解析】第 5 题,江苏 沿海海岸是淤泥质海岸,江苏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方向延伸,主要是河流携带的泥沙不断沉积而形成,因此 选择 B 项。第 6 题,围海造田发展种植业,破坏滩涂生态环境;红树林分布在热带地区, 该地不宜种植;利用 滩涂资源发展养殖业,有利于保 护湿地生态,因此选择 D 项。【答案】5.B6.D(2015石家庄高二检测)扎龙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乌裕尔河下游地区。区内湖泊星 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 。黑龙江省政府将扎龙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省重要的保护对象。读下图, 回答 79 题。7下列有关扎龙湿

5、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气候寒冷,地下水水位低A BC D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3 -8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A涵养水源B调蓄洪水C美化环境D保护生物多样性9扎龙湿地对齐齐哈尔市环境调节能力最强的时期是()A1 月至 2 月 B3 月至 5 月C6 月至 9 月 D10 月至 12 月79.【解析】第 7 题,本区 纬度高,气温低,燕发弱;气候寒冷,有永久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位于松嫩平原,地势 低平,排水不 畅,因此该地区多湿地。第 8 题,扎龙自然保护区是鸟和水禽的栖

6、息地,对其进 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保 护生物多样性。第 9 题,湿地对城市环境调节能力最强的时期是城市降水量最大的时期,从 图 中可以看出本区 6 月至 9 月降水量最大、径流量最大。【答案】7.A8.D9.C洞庭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读下表,完成 1012 题。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情况年份(年) 湖泊面积(km 2) 容积(亿 m3)1949 4 350 2931954 3 915 2681958 3 141 2281971 2 820 1881977 2 740 1781984 2 691 1741995 2 625 1671997 2 145 15010.引起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

7、容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泥沙淤积气候变暖南水北调围湖造田A BC D11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带来的后果可能是()A水体富营养化B湖区气温日变化减小C洪水调蓄能力减弱D湖区水循环速度减慢12洞庭湖地区今后发展的方向是()退田还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建设沿湖修建大量旅游设施,积极发展旅游业A BC D1012.【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洞庭湖面积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主要原因是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的减少,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减弱,易引发洪涝灾害。针对洞庭湖面积逐年减少的趋势,今后应 退田还湖;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加快城市化建设,减少人们对土地的需求和压力;发展旅游业,应发 展生态旅游,

8、不宜沿湖修建大量建筑。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答案】10.D11.C12.C二、综合题13(2015湖南省常德市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4 年 8 月至 9 月,鄱阳湖水位在一个月内直落 4 米,湖水面积缩减 1 200 平方千米以上。下图为鄱阳湖位置示意图。(1)简要分析此时期鄱阳湖水位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2)说明湖区水体面积大量缩减产生的影响。【解析】(1)6 月份是梅雨季节,雨季时,鄱阳湖储存了大量河水,水位高。7、8 月份长江流域出现伏旱天气,流域内降水少,鄱阳湖入湖水量大减。8、 9 月份长江水量、水位下降,鄱阳湖补给长江,所以

9、湖泊水位下降快。(2)湖面迅速缩减, 对湖泊及周围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水量迅速减少,影响周围人畜饮水、工农业用水。影响湖内航运和水产养殖等产业发展。有利于苔草等植被生长,为前来过冬的鸟类提供食物。【答案】(1)雨季时,鄱阳湖储存了大量河水;7、8 月份长江流域出现伏旱天气,降水少,鄱阳湖入湖水量大减;8、9 月份长江水量、水位下降,鄱阳湖补给长江。(2)湖面迅速缩减,对湖泊及周围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水量迅速减少,影响周围人畜饮水、工农业用水;影响湖内水产养殖等产业;有利于苔草等植被生长,为前来过冬的鸟类提供食物。(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14(2015湖南省湘潭市

10、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下图为两河流域河口地区 1973 年和 2000 年湿地面积分布示意图。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5 -(1)描述湿地面积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2)分析图示沼泽湿地面积的变化所造成的生态影响。【解析】(1)比较两图,可以看到湿地面积大幅萎缩。主要原因是中上游地区生产生活的大量用水,导致下游水量减少。在湿地分布区开 垦耕地,用水量大。全球气候变暖,蒸 发加剧,也是湿地萎缩的重要原因。(2) 沼泽湿地面积的萎缩,可能导致气候变干,湿地 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造成土地沙化面积扩张 ,盐碱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答案】(1)变化:湿地面积大幅萎缩。原因:中上游地区生产生活的大量用水;湿地分布区开垦耕地;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2)气候变干;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土地沙化面积扩张,盐碱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