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的成因与防治进展-第二章--眼球的发育解剖生理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482630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PPT 页数:159 大小:13.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视眼的成因与防治进展-第二章--眼球的发育解剖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近视眼的成因与防治进展-第二章--眼球的发育解剖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近视眼的成因与防治进展-第二章--眼球的发育解剖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近视眼的成因与防治进展-第二章--眼球的发育解剖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59页
近视眼的成因与防治进展-第二章--眼球的发育解剖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视眼的成因与防治进展-第二章--眼球的发育解剖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视眼的成因与防治进展-第二章--眼球的发育解剖生理(1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眼球的发育与解剖生理,王艺 副教授,概述,眼为视觉器官,由眼球、视路和眼附属器三部分组成。 眼球接受外界光线成像于视网膜,经视路传导至视皮质产生视觉。 前二者完成视觉功能,后者使之运动,起保护作用。,第一节,眼球的生长发育,自出生后,人眼即开始经历一个长时间的生长发育过程,直至成年期完成发育时停止,即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 眼球在出生时,既小又短,前后径仅为12. 5 15mm,垂直径仅为14. 517mm,但角膜直径比较大,约10mm。 晶状体较圆,前面突起,前房较浅,瞳孔很小,这是由于瞳孔扩大肌较瞳孔括约肌发育较晚所致。,眼屈光也随眼球的生长发育而发展变化,这是一个有一定规律性但又十

2、分复杂的过程。一般认为,3岁时眼轴即已达到成年人的长度。也有说,在近8岁时眼轴可达成年人的眼球轴长,即24mm。 眼轴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在出生后第1年的头几个月。3岁以前均为快相生长期,共增加45mm;随之经历413岁的慢相生长期,平均仅增长1mm;以后发育逐渐停止。,角膜有可能于出生后很快即达到成人水平(主要在6个月或12个月内),519岁很少变化。最重要的是角膜曲率发育变化,其变化对眼屈光影响很大。 眼前房随着人眼的发育逐渐加深,40岁以后逐渐变浅。 晶状体在人的整个生长期不断发展变化。,7岁时,眼球结构发育基本完成。在眼的各个屈光成分搭配下,早期正常的屈光状态为远视。 综述研究结果如下:1

3、8岁,绝大多数为远视眼平均约90%);近视眼很少,平均约2%;随年龄增长,远视眼逐渐减少。,近视化,正常情况下,随年龄的增长,眼球生长所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是屈光状态的变动。从理论上看,随着人体发育不断成熟,人眼屈光应当逐渐呈现正视,即所谓正视化现象。正视化过程是以远视为起点。有人认为,正视化过程在出生后即开始,人体发育成熟时停止。 当眼球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在某种因素作用下,并不终止于正视,而继续非正常发展,从而就出现近视眼,这一过程称为近视化。,第二节 眼球的大体解剖,眼球近似球形,位于眶前部,分为眼球壁和眼内容物。 正常眼球的前后径出生时约16mm,3岁时达23mm,成年时平均为24mm。水

4、平径23.5 mm,垂直经23.0mm。 远视眼者前后径较短,近视眼者前后径较长。,受构成眼眶的骨壁和眼睑保护,借眶筋膜、韧带与眶壁联系,眶脂肪垫衬,以减少眼球的震动。 眼球向前方平视时,角膜的前顶点一般突出于外侧眶缘1214mm,但两眼间相差通常不超过2mm(即眼球突出度) 5岁可达成年人的视力标准。,眼球,眼球壁,外层 纤维膜,中层 葡萄膜,内层 视网膜,眼球内容物,眼内腔 前房 后房 玻璃体腔,眼内容物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眼球,长度:正常眼球前后径在成人为 24mm。 构成: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所组成。,外层:角膜、巩膜 眼球壁 中层: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眼球 内层:视网膜 眼球内

5、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眼球壁外层,概述:称为纤维膜,起到保护眼球内组织和维持眼球形状的作用,由角膜和巩膜所构成,二者移行区称为角膜缘。 要点:角膜,厚度 0.51.0mm,组织学上由前向后分为 5层;巩膜,后部与视神经交接处分为两层;前房角,是房水排出眼球的主要通道。,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质地坚韧,具有保护眼球内组织和维护眼球形状的作用。 前1/6为透明的角膜 后5/6为瓷白色的巩膜 角巩膜缘:角膜和巩膜移行区,外层(纤维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又称血管膜、色素膜,具有营养、遮光和调节屈光的功能。 分为三部分: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中层(葡萄膜),眼球壁中层,概述:称为葡萄膜,由虹

6、膜、睫状体和脉络膜所组成,又称色素膜、血管膜,具有遮光和营养眼内组织的作用。 要点:虹膜,其中央有一直径2.54mm的瞳孔,通过自身肌肉可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 ;睫状体,由睫状冠和扁平部组成,其睫状上皮细胞分泌房水。,眼球壁内层,概述:称为视网膜,因位于眼球后部又称眼底,分为色素上皮层和神经感觉层,有感光和传导视觉神经冲动的作用。 要点:黄斑位于眼底后极部,其中央有一小凹,临床上称黄斑中心凹;视乳头又名视盘,此处有视网膜神经纤维汇集并穿出巩膜筛板,随后形成视神经。,眼球房室和眼内容物,眼内腔: 前房 后房 玻璃体腔 眼内容: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眼内腔和眼球内容,前房 后房 房水 晶状体 玻璃

7、体腔 玻璃体,屈光介质: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前 房 anterior chamber,范围 角膜后表面 虹膜前表面 瞳孔区晶状体前表面 容积约0.2ml 中央深度2.5mm-3mm 最周边是前房角,前房:角膜后面、虹膜、晶状体共同围成。 容积:0.25-0.3ml 随年龄、屈光、调节状态改变 近视眼、无晶体者较深,远 视眼较浅,后房 posterior chamber,范围 虹膜后面 睫状体前端 晶状体/悬韧带前面 容积0.06ml 前后房总容积约 0.3ml,后房:虹膜后面、睫状体内侧、晶状体侧面、晶状体悬韧带前面共同围成。,房水 aqueous humor,睫状突睫状上皮产生 成分

8、与血清相近 pH=7.5-7.6 弱碱性 生理作用 维持调节眼压 营养角膜 晶体 玻璃体 小梁网,房水循环,后房前房小梁网Schlemm管集液管和房水静脉睫状前静脉血循环 前房角睫状体带经葡萄膜巩膜途径引流(10%20%) 虹膜表面隐窝吸收 (5%),眼球内容物,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三种透明物质,是光线进入眼内后到达视网膜的通路,具有屈光作用,它们与角膜一并称为眼的屈光介质。,图14-角膜与眼球内容物,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眼 的 屈 光 介 质,房水,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于前后房。 循环途径:睫状突上皮细胞产生后房瞳孔前房小梁网施莱姆管集液管房水静脉睫状前静脉。 功能:1

9、 屈光 2 营养 3 维持眼压,眼球内容物(1),概述:眼球内容物包括了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三种透明物质,光线经过角膜进入眼内,通过眼球内容物到达视网膜。,眼球内容物(2),要点:房水的循环,睫状体产生,进入后房,越过瞳孔到达前房,再经前房角的小梁网进入Schlemm管,然后通过集液管和房水静脉,汇入巩膜表面的睫状前静脉。而少部分房水经葡萄膜巩膜途径引流和被虹膜表面隐窝吸收;房水的功能,有营养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和维持正常眼压的作用;晶状体解剖,晶状体位于虹膜和瞳孔之后,由晶状体囊和纤维组成,后者又包括晶状体核和皮质。,范围 晶状体后表面 悬韧带后表面 视网膜 容积4.5ml 占眼球容积4/5

10、,玻璃体腔,第三节 眼外肌,有四条直肌和两条斜肌 内直肌内转 外直肌外转 上直肌上转,内转,内旋 下直肌下转,内转,外旋 上斜肌下转,外转,内旋 下斜肌上转,外转,外旋,眼外肌,神经支配 动眼神经:上、下、内直肌和下斜肌。 外展神经:外直肌。 滑车神经:上斜肌。 双眼单视有赖于双眼所有眼外肌的协调运动。,第四节 角膜,角膜位于眼球前部,略向前凸,角膜无色透明,无血管,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角膜的屈光性 屈光度约为42.00D,占眼总屈光度(57.00-62.00D)的2/3,前表面的屈光度为48.20D。平均屈光指数为1.376。 角膜的弹性 完整取下时,仍然保持半球状,牵引使其伸展,放松则

11、复原。例: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横径:11.512.0mm 垂直径:10.511.0mm 角膜中央厚度:0.50.55mm 角膜周边厚度:1.0mm 角膜前面曲率半径:7.8mm 角膜后面曲率半径:6.8mm,角膜,上皮细胞层: 无角化,再生能力强,损伤后修复快且不留瘢痕 前弹力层:均质无细胞透明膜,无再生能力 基质层: 胶原纤维束薄板,损伤后无再生能力,形成瘢痕 后弹力层:较坚韧的透明均质膜,可再生 内皮细胞层: 角膜-房水屏障,无再生能力(水肿、大泡性角膜病变),角膜组织学分层,正常角膜内皮细胞扫描电镜图,角膜的组织学分层,生理作用:眼屈光间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理特点: 透明,表层无角化,

12、是重要的屈光介质 无血管,其营养主要来源于角膜缘血管网、泪液、房水(最主要) 代谢所需氧气主要来自空气。 三叉神经末梢分布丰富,感觉敏锐。 (全麻时角膜的感觉最后消失,角膜反射是否存在可作为麻醉深度和昏迷程度的标志),角膜,第五节 巩膜,瓷白色、坚韧,由致密交错的纤维构成 分为:表层、实质层和棕黑层 视乳头处:外2/3移行于视神经鞘膜,内1/3较薄形成筛板 厚度不均 :肌肉附着点处最薄约0.3mm;视神经周围巩膜最厚约1.0mm 功能:维持眼球外形,保护眼内组织。,巩膜,巩 膜,组织学分层: 巩膜上组织 巩膜本部 棕黑色板层 特点:坚韧,血供差,直肌附着处最薄,巩膜上组织,巩膜上组织(epis

13、cleral tissue) 是一层疏松而又纤细的纤维结缔组织,其内富含弹性纤维,表面与眼球筋膜(Tenon膜)疏松纤维小梁相连,深面则逐渐过渡到巩膜本部。它的特点是其中含有很多小血管,这与巩膜本部大不相同。,巩膜本部(scleraproper)由致密的纤维组织构成,其中基本上不含血管,但有几处除外,即前部的角巩膜缘、视乳头周围以及直肌附着点附近的巩膜。巩膜纤维束像角膜一样,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纤维结缔组织,每个纤维厚10 15um,长度为110150um,与眼球表面平行排列,但纤维之间常互相交错,尤其在眼球后部。在纤维束之间有固定细胞,在巩膜表层尤多。此外,还有少数色素细胞及网状内皮细胞等。,棕

14、黑色板层,棕黑色板层(lamina fusca)纤维持别细小,含有很多弹性纤维此外,还含有大量分支形色素小胞,从而使巩膜内面带上一种棕黑色调。此层组织的内层有一内皮细胞覆盖,其内为脉络膜上腔的潜在空腔,脉络膜因钝挫伤而引起出血.可积聚在此间隙中。,巩膜的生理学,巩膜一直处在眼内压的作用下,承受向外的压力,使眼球如同一个整体。巩膜在眼内压升高的初期均衡地舒张,随着眼内压不断地升高,巩膜继续舒张的抗性增加。因此,在眼内压较低时,眼内容量的轻度增加引起眼内压轻度升高;但在高眼压状态下,同样眼内容量的变化将导致眼内压大幅度升高。巩膜的这种特性被称为巩膜硬度(rigidity)或巩膜的可扩张性(dist

15、ensi-bility)。,巩膜硬度分为瞬时球壁硬度(immediateocularrigidity),即眼内容量的增加伴随着眼内压的直接升高。如果眼压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巩膜将开始缓慢扩张,眼内压逐渐下降,这种特性称为时间依赖性球壁硬度( time dependent ocular rigidity)。 瞬时球壁硬度是巩膜的弹性特征,而时间依赖性球壁硬度则是巩膜的黏性特征,后者常称为滞后现象。 巩膜的这些性质对于压陷式眼压测定极为重要,而压平式眼压测定不会引起眼内容积明显增加。在巩膜硬度不正常时,巩膜很容易扩张,压陷式眼压测定值偏低。,图06-巩膜筛板与视神经鞘膜,视神经鞘膜,视神经,巩膜筛板

16、,第六节 前房角,是角膜与巩膜移行区域,前界起于角膜前弹力层止端,后缘为后弹力层止端的平面。 半透明,宽约1.0mm,角巩膜缘后面和虹膜根部构成的隐窝称前房角(是房水流出的通道),有小梁网和Schlemm管,是内眼手术常用的切口部位,也是眼球钝挫伤时眼球破裂的常见部位。,角膜巩缘,角巩膜缘切面图,角巩膜缘,位置:前界:前弹力层止端 后界:后弹力层止端后部的白色巩膜区 意义:前房角及房水引流系统所在部位 眼内手术的常用切口部位,角巩膜缘,小梁网为前房角的海绵状结构 位于Schlemm管内侧 以胶原纤维为核心,其周围以弹力纤维和内皮细胞的小梁组成 具有滤过作用,眼球壁,眼球,外层-角膜巩缘,Schlemm管是围绕前房角一周的环管状房水排出通道。 长约36mm,内壁仅由一层内皮细胞与小梁网相隔。 管的外侧壁有约2535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