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练习题附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481982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柳先生传》练习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柳先生传》练习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柳先生传》练习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柳先生传》练习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柳先生传》练习题附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五柳先生传基础练习题(共100分) (教师)一、文学常识填空(共16分,每空2分)陶渊明,名 潜 ,字 元亮 , 东晋 (朝代)田园诗人,自号 五柳先生 ,谥号 靖节先生 。代表作(至少写三篇)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饮酒。二、解释划横线的词语(共46分,每空2分 )何许人: 表处所 亲旧知其如此:旧友、旧交 性嗜酒: 喜爱 每有会意: 体会、领会 造饮 : 往、到 辄尽: 就 戚戚于贫贱:忧愁的样子 汲汲于富贵: 心情急切的样子 或置酒而招之:有时 环堵萧然: 空寂的样子 期在必醉: 期望 衔觞赋诗: 酒杯 以乐其志:对感到快乐 颇示己志: 稍微 不详其姓字: 不知道 因以为号焉: 句末

2、语气助词 曾不吝情去留:竟然,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 ;舍不得 ; 去,离开 晏 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此人 辈、同类 3、 翻译下列句子(共18分,每题3分)1、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了吃。2、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五柳先生)已经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舍不得离开,说走就走。3、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空荡冷清,遮不住风雨和阳光。(他的)粗布短衣上面打了很多补丁,饭篮子和饮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然自若.4、 赞曰

3、: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5、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这句话大概说的应该是五柳先生这一类人吧?6、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他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感到无比快乐。 4、 判断题(共12分,每题2分)1、五柳先生传实为陶渊明自传。文章突出了作者不随世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人格的向往与坚持。表达了陶渊明平淡自然的境界。( ) 2、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清高不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

4、高尚道德品质与节操。( )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是全文的核心,“不慕荣利”是他的外在表现,“闲静少言”,(前后互换)才是他的真实面貌。与赞语中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相呼应。( )4、作者讲述自己在隐居生活中的乐趣:“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环堵萧然”“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 )5、文末的赞中称五柳先生好像是

5、上古的无怀氏、葛天氏之民,是对他高洁人格的再度赞扬。( )6、“不”字为一篇眼目。正是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五、选择题(共8分,每题2分)1、选出本课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 B )A.黔娄之妻有言 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氏之民欤?2、下列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C )A.因以为号焉 不以疾也 B.因以为号焉 并自为其名C.其言自若人之俦乎 其真无马也 D.或置酒而招之 足肤皲裂而不知3、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与其它三项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分别是( A )A、期在必醉(期望) B、君问归期未有期(日期)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日期) D、度已失期(日期)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处所) 高可二黍许(核舟记)(左右)B、好读书,不求甚解(理解) 子墨子解带为城(公输(解开)C、便欣然忘食 (吃饭) 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给吃)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借) 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凭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