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活动中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481959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日活动中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课题研究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日活动中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课题研究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日活动中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课题研究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一日活动中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课题研究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一日活动中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课题研究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日活动中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日活动中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课题研究实施方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一日活动中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的课题研究方案 吴起县第二幼儿园课题组 一、课题的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地球的生态环境已受到人为的破坏。保护好地球是人类造福子孙后代的必然选择。“绿色教育从幼儿抓起”,这已是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 儿童是世界的未来,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结合学科教学,渗透环境与发展知识的教育,从小培养环境的初浅知识和简单技能,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职责,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体现。幼儿教育是人接受知识最初的学习活动,幼儿绿色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环保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幼儿认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

2、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式进行探索,初步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情感。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幼儿环保教育意识的培养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我县环保教育的发展,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素质教育的实施有更充实的切入点。 理论意义:“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指出:“中学生及幼儿园教育应结合有关内容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儿童是世界的未来,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结合学科教学,渗透环境与发展知识的教育,从小培养环境的初浅知识和简单技能,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职责,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体现。幼儿教育是人接受知识最初的学习活动,幼儿环保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

3、,环保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幼儿认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式进行探索,初步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情感。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幼儿环保教育意识的培养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我县环保教育的发展,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素质教育的实施有更充实的切入点。 二、课题的界定及实验研究依据 (1) 界定 “幼儿”是指“3-6岁的儿童”。环保:即环境保护。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

4、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意识: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总和,其中的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本课题的宗旨是在一日活动中激发全园幼儿有意识地保护我们身边的自然资源,并尽自己的能力使一些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有效地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已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了解形成的原因,和合理治理的有效措施,并表达自己的对环境现状的呼吁、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从而全面提高幼儿的环境素养,形成适合我们幼儿园自身发展的有效优化融合课程。 (二)实验研究依据1、 理论依据环境保护,教育为本。(1) 时代发展

5、的要求。孩子是未来的主人,而环境保护在将来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从小启蒙幼儿的环保意识灌输环保知识,获得环保技能,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与环境保护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2) 从小培养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要求。人的综合素质是多方面的综合体,良好环境意识是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今后的学生,如果不了解掌握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将不是一个合格的毕业生,而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如果不强将很难挤身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3) 幼儿健康成长的要求。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使幼儿不仅关心身边的生活环境,可以帮助他们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懂得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地球,也是保护人类自己的道理、长大走上工

6、作岗位后能自觉地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对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他们心智和身体健康成长都是非常有益的。2、现实依据(1)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在我们的地球上,人类在面临生存环境恶化的挑战,大到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温室效应,小到垃圾、空气、噪音污染等等都是我们要重视的环境问题,为了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人人都应该重视保护并从我抓起,而孩子作为我们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从小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是非常重要的。(2) 人员结构我园是一所新建园,正努力迈向“省级示范园”的行列,拥有一支年轻且专业化得教师队伍,90%的教师毕业于学前教育专业,专业合格率达100%,全园共有18个教学班,可承担本

7、实验课题。(3)省、市、县已有浓郁的教研氛围,全方面地为此项工作服务。三、课题实验的构建原则(一)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与家庭、社会、幼儿园都有很密切的联系。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将重点做好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工作,在三者共同努力下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意识。(二)在主课题的覆盖下,落实到各班级,教师选择确立子课题进行研究。(三)要把幼儿放在主体地位,根据不同类型的幼儿,扬长补短,以达到此项教育的良好效果。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对象与内容(一)课题研究目标:根据环保和环保教育概念的内涵,以及贝尔格莱德宪章中提出的环境教育目标之精神。将课题研究目标确立如下。 1、激发幼儿热爱自然,有初步好奇心和环境

8、责任感,并有初步的环境保护的意识;2、明确要动手动脑去探究身边的环保;3、寻找幼儿园环境教育课程内容.(2) 实验对象 吴起县第二幼儿园全体幼儿(3) 研究内容1、培养幼儿“变废为宝”的意识与能力。我们认为,培养幼儿合理利用废旧材料是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环保意识的关键,只有当幼儿园的每位教育工作者真正地理解和意识到时,它才可能成为幼儿园环保教育一项要素。 2、将环保教育渗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作为幼儿环保教育,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应当让幼儿在大量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关于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想方设法地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形式与手段,多让幼儿充分动手操作。为此老师

9、们牺牲自己许多的业余时间,绘制出一幅幅、一套套的教学图片、幻灯片,活动区操作卡,摄录了一盘盘关于环保的教学录像带。为幼儿通过各种感官亲自、亲身去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使环保教育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起到了一种潜移默化效果。 五、研究课题的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一日活动中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研究课题的顺利开展,特组建本组织机构,真正使课题研究工作落实到位,保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一)课题领导小组 指导员:周桢肸(吴起县教研室主任) 毛敬斐(延安市教研中心教研员) 组 长:刘惠青(吴起县第二幼儿园园长) 副组长:朱 夏(吴起县第二幼儿园副园长) 成 员:张郭燕 赵志荣 刘巧霞 任亭亭 (二)执行

10、小组 指导员:段怀远(吴起县教研室课题组组长)组 长:朱 夏 副组长:张郭燕 成 员:赵志荣 刘巧霞 张 娟 任亭亭 齐 娜 邢春燕 陈 杰 六、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将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11年7月)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 2、确定实验课题; 3、制定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 4、确立实验研究人员,并根据子课题撰写实验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报告; 5、拟订家长调查问卷方案; 6、准备调查材料,实施调查; 7、收集整理统计分析调查材料和结果; 8、撰写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8月2013年5月) 1、实施实验;探索对策,落实实验对象 ;

11、2、根据方案,实施实验; 3、收集整理处理实验数据和资料; 4、总结实验结果,撰写影响幼儿环保意识形成的原因分析论文等,形成阶段性成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6月2013年12月) 1、总结各班研究成果; 2、修改总体研究报告; 3、申请课题鉴定、验收; 4、等待结题、验收,准备相关材料。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问卷法:对幼儿问卷调查,掌握家长对幼儿实施环保培养程度及其影响,幼儿环保行为发展主要原因。为针对性的设计实施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2行动研究法:教师对自己采取的教学方法在过程中所进行的设计探索反思探索的过程的实录,老师在活动中成长的过程,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探索的过程。

12、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1) 意识形态方面小班环保意识培养方面:1、不乱扔垃圾,懂得垃圾应丢进垃圾箱里。 2、知道噪音的危害,懂得保护自己的耳朵。3、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摘花。4、关注小动物的生活,培养热爱小动物之情。 中班环保意识培养方面:1、知道废气、废水、废渣等是环境污染的废弃物。2、初步了解人类是如何处理垃圾的。3、知道空气污染的一些原因以及其带来的不良影响。4、培养幼儿对动物的情感和对大自然的情感,懂得爱护动植物5、了解水对人类及动植物生存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 大班环保意识培养方面:1、了解水污染的来源,明白污水的危害,懂得要保护水的清洁和节约用水。2、初步了解循再造

13、的概念,知道哪些是可回收再造的东西,领会循环再造的价值。3、理解人与动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知道要保护生态平衡。4、进一步认识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并能在各种活动中减少噪音5、了解可以发电的能源是有限的,鼓励幼儿节约能源,节约用电。6、认识地球上的自然物,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以及热爱地球的情感。(2) 课题实验成果的物化形式具体表现为: 出版课题研究集。内容包括:切实可行且操作性很强的“课题实施方案”、子课题研究方案、可行性分析论证、论文、案例分析、教育教学案例、阶段总结、课题实验研究总结报告、课题实验研究原本培训专题讲座等。是风的细语、是雨的柔顺、斑驳了一道道古老的忧伤,刻在了灯火阑珊处?是桥的

14、沧桑、是石的痕迹、流年了一首首陈旧的诗韵,铭在了秋月三更天?海棠红袖添香,墨迹染血苍凉。安静中,晨曦相伴花香,展一笺前世的千秋歌遥;清雨深巷幽笛,挥洒寒月银装。情浓处,夕阳西落桃源,留一篇今生的婉艳霓裳。挽轻风拂墨,泼洒一秋雨红,拨开海棠的花事,聆听花瓣细语呢喃,深情里,香醉十里桃花,溪留百亩婉蓝。摇曳的风铃,恍惚的倩影。沉月入水禅心未改,凝霜了一夜烟波的伤梦。灵润如玉的杏花黄似菊染的丝雨,阵阵飘莹、落琴弦瑟。拂墨轻风,笔尖莹绕了一圈年轮,轻轻的描出了圆圆的印迹,淡色中,雅致的轻雨,穿巷飘过,留下了一串串流香的诗花。模糊的撇捺、不清的横竖,送走着残血的时光。摘一支轻雨,铺一笺墨迹,在灯火阑珊处窥探一叶棂窗,熟悉的倩影淡淡一笑,倾城了岁月的柔情,暖雨中蜜意了情侣的梦香。一杯轻风,半壶墨迹。捧着安静的角落,独饮墨香,留韵素白。轻风拂过,开满了一园禅意,一片樱花。轻风缓缓,墨香袭袭。长长的倩影里,柔软了风韵的味律,洒脱的静悟中遥远变成了传说,把爱定格在一瞬间。这第一段似乎是着重描摹春的美丽,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