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县镇人民政府201_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3481213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县镇人民政府201_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县镇人民政府201_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县镇人民政府201_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年县镇人民政府201_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年县镇人民政府201_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县镇人民政府201_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县镇人民政府201_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范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县镇人民政府201*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范文 *县政务公开办公室: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68号)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1*23号),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主线,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着力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以下称“五公开”),不断提升政务公开的质量和实效,推动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助力建

2、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工作原则 依照中央及省市县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依法组织实施本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并根据“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全面、及时地公开可以公开的政府信息。按照“谁拥有谁梳理;谁公开谁审核;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制定并落实安全保密措施。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门机构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不断深化公开内容,创新公开形式,规范公开程序,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二、公开主体 *镇人民政府 三、公开情况 (一)围绕建设法治政府深化推进政务公开。 把政务公开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深入推进

3、“五公开”。涉及公共利益、公众权益、需要广泛知晓的事项和社会关切的事项以及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公开的事项,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应及时公开,以公开促进依法行政和政策落地见效,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二)围绕重点领域加大主动公开力度。 把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纳入主动公开基本目录,持续加以推进。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中公布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发挥政府网站、政务服务平台的优势,归集和集中发布相关信息,注重运用技术手段实现公开的信息可检索、可核查、可利用,切实增强公开实效。 抓好“最多跑一次”改革事项信息公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把“最多跑一次”改革贯穿到政府运行各环节。对企业和

4、群众到政府办事事项目录进行再比对、再确认,全面梳理公布多部门、多层级办理的“一件事情”和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清单、指南,并进一步建立健全事项和办事清单、指南标准化动态调整机制。 抓好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见(国办发201797号)和省市统一要求,结合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情况,切实加以推进。 (三)围绕稳定市场预期加强政策解读。 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和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旅游发展等,解读好相关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和工作成效,赢得人民

5、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完善解读制度,落实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的主体责任。 (四)围绕社会重大关切加强舆情回应。 高度重视政务舆情回应工作,切实增强舆情风险防控意识,进一步明确政务舆情回应责任,建立健全政务舆情的监测、研判机制,对影响党和政府公信力、冲击道德底线等方面的政务舆情,做到及时发现和预警、科学研判、妥善处置、有效回应。建立完善宣传、网信、公安、通信管理等部门的快速反应和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提高政务舆情回应的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 (五)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根据国务院即将修订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调整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严格落实新条例各项规定,做好衔接过渡工作。对照新条例要求全面梳理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未公开的要及时向社会公开。 (六)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审查工作。 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前审查力度,特别要做好对公开内容表述、公开时间、公开方式的研判,避免发生信息发布失实、失信、影响社会稳定等问题。依法保护好相关人员个人隐私,除惩戒公示、强制性信息披露外,对涉及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公开时要进行去标识化处理,公开方式、范围要合理恰当。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