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3479141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8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年《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年《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年《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9年《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范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标题的含义;了解荔枝的结构及生长知识 2.体会文中说明方法使用的好处,以及说明语言的生动和准确。 3.领悟作者在课文中引用典故的作用。教学重点:1.掌握引用等说明方法。2.本文的结构方式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生动准确的语言以及尝试着自己写作中添加一些说明方法。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竞赛激励法 教具使用: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PPT展示图片,游戏:看图说结构 二、介绍作者 贾祖璋:生于1901年,死于1988年,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浙江海宁人。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他就编著了60多万字的中国植

2、物图鉴等专著,在1931年出版的鸟类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此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有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活素描、生物学碎锦等,我们这篇课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就选自生物学碎锦一书。这些作品大多将绚烂多彩的生物作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具有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三、课题解析 本课的标题七个字,刚好古诗中哪一类是七个字的啊。对了是七言律诗。在这里呢?补充一首诗: 荔枝(明)陈辉 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 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南州”:泛指我国南

3、部地区; “六月”:是荔枝成熟的季节; “丹”:红的意思,说的是荔枝成熟后的颜色。 作者以这一诗句作为文章的题目,既鲜明,又醒目,同时想读者介绍了荔枝的四个信息:荔枝的产地;荔枝的成熟期;荔枝的颜色;本文的说明对象。 四、文体介绍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是说明文中的一种。“小品”,就是随笔一类的小文章。而科学小品是多用文艺性笔调介绍科学知识和阐述科学道理,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的一种文体。它是介绍有关科学常识的文艺性的说明文,它即有很强的科学性,又具有一定的文学情趣。这种文章,知识性强,即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条分缕析的特点,又有清新诱人的诗意;既寄托着作

4、者的深情,又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因此具有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 五、字词学习 褐(h)色红缯(zng)醴酪(llo)绛(jing) 贮(zh)藏宠(chng)幸妃(fi)瓤(rng) 囊(nng)襄(xing)粤(yu)阙(qu) 啖(dn)蘖(ni)龟(jn)裂 六、整体把握 课文可以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引言,引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总领全文。 第二部分(2-10):介绍荔枝的生态知识。 第三部分(11-14):介绍荔枝生产种植方面的知识。 七、分析课文 运用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有什么作用啊?作用有三点:一是使读者对鲜荔枝的形态有个初步的印象;二是引起阅读的兴趣;三是引出下文。 所以我们可

5、以简单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下这一小节,可以用哪两个字啊?是不是引子啊。 好我们接着来看第二小节,在这一部分可以看到先是从什么写起的啊?是从白居易所描写荔枝形态的不足写起的。白居易所认为荔枝的壳是如“缯”,这个“缯”呢,可能大家不知道,就是一种丝织物。我们应该可以想象它是很滑的,而真正的荔枝,大家都是看过的,实际是表面很粗糙的。别说是丝织品了,就是麻布也不能比,是不是。所以呢,下面作者就用了一连串的果树学术语对荔枝的壳进行了叙说。 下面是第三小节,从第一句话,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一小节写的是什么啊?颜色: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在这里,作者用了几个比喻,那几个啊:将单个的荔枝比作绛囊、红星、珊瑚珠,整株

6、树就是,“飞焰欲横天”,成片的树林又是什么啊?“红云几万重”。写荔枝成熟的颜色自然要谈到荔枝的成熟期。所以就谈到荔枝由于品种不同是从四月到八月不等。阴历六月则是荔枝的一个盛期。同时在这边也照应了文章的题目。南州六月荔枝丹。 在来看第四小节,同样的从第一句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一节讲的是什么。是不是荔枝的大小啊。用一个专业一点的词语来概括一下是什么啊,是不是形态二字啊。作者在这一部分呢,又用文字,又用插图,给我们详细地介绍了荔枝的构造情况。同时引用了古时候的两个品种加以比较,是不是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了荔枝的构造啊。 接着看第五小节,同样用两个字概括,是不是大小啊。在这里呢,作者通过介绍荔枝的重量来介绍

7、荔枝的大小。同时呢,作者还引用了两种已经绝种的品种来说明情况。 好,到了第六小节了。我请一位同学告诉我这一部分讲的是荔枝的什么啊,同样的用两个字概括一下。同学回答是荔枝的壳膜。在这一部分照应了文章开头“膜如紫绡”,同时也给我们纠正了白居易的错误认识。同时作者在这边还引用了明道徐勃的咏荔枝膜:“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不是将荔枝膜的“白”“轻”写得恰到好处啊。 下面是第七小节。同样请一位同学告诉我这一部分写得是什么啊。同学回答果肉,作者在首先是讲了果肉的颜色,也就是正如白居易所说的“莹白如冰雪”。接着呢,作者从植物学方面给我们讲了真的果肉和非真的果肉。接着又谈到了果肉的肉质:薄;味道

8、:味甜微酸。以及荔枝的吃法、制作等几个方面。这样,是不是我们大家对荔枝就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啦。 接着看第八小节。同样的,两个字概括一下是什么啊。同学回答是贮运,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边也是引用了白居易的荔枝图序里的句子“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那这边引用是为了什么呢,思考一下,是不是说明了这个荔枝衰变的比较快啊。接着我们看到作者有引用了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这首诗大家应该都学过,没学过也应该听说过啊。这首诗的后两句常出现在谜语中的,这猜的谜底就是荔枝的。那作者在这里的引用又是为了什么呢?首先一个最简单的,是不是增加了一个有关荔枝的知识啊,是不是丰富了我们文

9、章的内容啊。同时啊,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长安离南方有多远啊。这么远的一个距离,运送一个不易贮藏的水果,而且那时候,又没有飞机、汽车、火车的。同学们可以想象,这是一件多么劳民伤财的事,可以想象一下,荔枝运到长安,会累死多少只马啊。 下面是第10小节,这一小节是讲的什么,最清楚不过了。种子。我请一位同学告诉我,这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种子的啊。同学回答长圆形的形状,表面光滑的形态,棕褐色的颜色,还有什么,是种子的退化。这一小节比较简单,我们就一带而过。 第10小节又是讲什么呢,从第一句话我们就应该知道,这一部分讲的是荔枝的一个花期。和第9小节一样,我请同学们来概括一下讲了花期的那几个方面呢。 花期

10、:二月初到四月初,早晚随品种而不同。开花次数:一年开花两次。花形:小。花的颜色:绿白色或淡黄色。花性:有雌雄分别。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等 第11小节,总结一下,讲的是什么啊。第一句就告诉了我们讲的是荔枝的原产地。那除了这个还有吗?看课文,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它的栽培历史,就从那时候算起”,是不是还讲了荔枝的栽培史啊。同时作者还引用汉代进攻荔枝的栽培史等,加以论证。 在看12小节,这边又是讲的什么呢。两个字概括是不是种类。作者在这里对知道尚存的荔枝进行了一系列的说明。这也正说明了作者在写作之前,对荔枝是作了比较详细的调查的。 第13小节,这里先从荔枝的习性写起: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并且

11、还介绍了古时荔枝的移植情况。最后呢,作者也作了一定的推测: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有的事。请一位同学概括一下这一小节讲的是什么,两个字概括。那两个字啊:移植。 好,最后一小节。请一位同学将这一部分朗读一遍。好,这一部分概括一下,讲的什么啊。是不是建议因地制宜发展荔枝生产,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用两个字概括是什么啊。发展。对不对。最后,文章在结尾处,以苏轼的诗来结束全文,表现人们对荔枝的嗜爱。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大力发展荔枝的生产也是作者的一个写作意图。 到这里,我们课文也就学完了。我们来回顾一下课文。 大家应该知道说明文一般都是有一定的说明顺序的。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篇

12、文章的说明顺序。我们先来回忆一下,说明顺序有哪几种啊: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包括发展顺序)、事理顺序(逻辑顺序)等。 先从这篇文章的整体来看,是什么顺序啊。从课文的标题,我们就知道这篇课文重点是在于介绍荔枝的。所以生态知识是文章的一个主要部分,而生产知识方面是一个次要的顺带的知识。所以这篇文章从整体上是不是按照一个主次的顺序来的呢。第二部分,我们总结出,在前面的四小节是介绍荔枝的外部形态的,而后面的五小节是介绍荔枝的内部结构,这是不是一个由表及里的顺序啊。在看第三部分,讲产地这是不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啊,到最后一小节节变成了发展,发展一向都是一个虚拟的。这是不是一个由实到虚的顺序。我们再来看一下

13、,作者在叙述荔枝的外部形态又用了什么顺序呢。空间顺序。 既然这篇课文是说明问那就一定用到了许多说明方法。我们学过许多种说明方法,可已掰着指头数一数,我们学过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比喻);作比较(对比);引言论(引用);列数字;下定义;分类别。 【分类别:按一定的标准,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明。(有几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下定义:用准确精练的语言科学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是*) 举例子:举一些通俗易懂、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例子说明抽象事理或事物。(例如、比如、又如等) 作比较:用熟悉的事物比较,可比较相同点或不同点。(*比*,*和*一样) 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的最精确、最有说服力的方法。(数据) 打比方:用熟悉的具体事物来比喻所说明的复杂抽象的事物。(比喻词) 用图表:用图画或列表的形式说明事物特征,简单形象明了。(表格、图形) 引用:引用谚语、俗语、古诗文,引证事物特征。(引号)】 引用就是其中的一种。而在我们这篇课文里,它更可谓独领风骚,大放异彩。 下面就请各位同学从课文中找出所有作者引用的诗词典故,在下面划上横线或者波浪线。 好,文中用了这么多的引用。那我们来概括一下,可以分为哪几类。 1、比喻描写性引用。如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按照荔枝形态的特点和人们认识事物先外后内的顺序,连用“红缯”、“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