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468621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6年《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6年《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6年《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6年《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标准.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与施工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 专业主干课适用专业:装饰艺术设计 授课单位: 设计开发系学时:32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李静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陈明杰 肖斌 2016年2月10日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 1课程性质与作用材料与施工技术课程是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是学校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链接学生进入毕业设计的重要课程,在装饰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本课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课程是从工程施工的角度探讨装饰材料与构造在室内设计应用的综合学科。(2)本课程具有实践性、工艺性、拓展性等综合特点,为学生在今后的室内设计课程中注重设计

2、实践性打下坚实的基础。(3)本课程是通过对装饰材料的概念、分类、物理与化学性能,装饰特性等方面入手,根据装饰材料施工规律,并根据设计手段的实现角度出发,追求真实性,注重施工工艺的严谨性,进而掌握装饰材料的设计语言、了解基本材料与装修做法,解常用材料特性并合理运用到今后的设计中去。(4)本课程具有及其重要的实践意义,课程的设立为今后学生在专业学习与工作中,能够从实用功能出发思考室内空间的设计手法、培养正确的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观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1.2课程基本理念1.2.1 “设计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作为课程教学的主

3、导思想。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技术适应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应对能力;职业教育不应把学生仅仅视为未来的劳动者,而应视其为技术设计的潜在参与者。因此,在课程的教学情境设计和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注重发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和鼓励同学自主设计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和途径。1.2.2体现行动导向-建构主义的学习观。针对装饰行业企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创造真实或模拟的具体职业行动情境,按照“调研、分析、构思、图示表达”完整的“行动”方式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以同学为行动主体,充分体现“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的理念。行动自由和自我

4、决定是学生建构性地学习知识的前提条件。通过学生完成一系列学习性的工作任务,以任务引领相关知识,培养职业能力,实现课程知识自主的“意义建构”,并树立同学终生学习的观念。树立始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行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咨询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观念。1.2.3体现多元智能理论学生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入学基础、智力特点和个性特点,满足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加强对学生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创造能力、协作能力等全面而客观的考核。1.2.4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对材料的性能、施工工艺容易产生

5、厌倦情绪,在真实的职业活动情境中学生才能更好地获得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本课程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开发为核心,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资源,紧紧盯住产业需求、牢牢贴近一线服务,专业融入产业、规格服从岗位、教学贴近生产。 1.3课程设计思路 (一)坚持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进行课程设计 基于室内设计的工作过程进行的课程设计,理论联系实际,以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施工及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方面的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范及地方标准等为依据,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培养在我国建筑装饰装修行业中,即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应用

6、型高级技术人才。 (二)坚持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课程教学以装饰职业工作任务为向导,研制课程结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结合企业工作体系构建教学体系,将企业工作结构引入课程结构,将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实现了人才“零”距离上岗的培养。 (三)走工学结合之路,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教学设计装饰艺术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从事的岗位主要是室内设计师、施工员、材料员、监理员等。针对这些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我们对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进行分析,建立专题施工工艺学习课程。同时在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的背景下,我们将学习领域

7、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按照教学规律,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建“小型”学习单元,设计学习情境。 (四)按体现高职教育职业性、实践性的要求进行课程设计 职业性方面:课程设计坚持密切结合行业企业的生产工作任务要求,分解重构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符合工作岗位的要求。 实践性方面: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并将其拓展为“理论+实践”教学。对施工技术内容进行合理取舍,让学生在生产或模拟练习中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专业技能和专业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的实践教学。2学习目标本课程学习的目的是为学习室内设计专业课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应能正确认识、合理选用建筑材料,并掌握建筑材料

8、产品的检验、运输与保管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具备必修的建筑施工技术基本知识,熟悉建筑工程的施工全过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处理一定的施工问题,还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能力专业能力1具备认识建筑材料的性质与应用的基本知识。2具备对建筑材料的组织、应用能力。3具备掌握建筑施工主要工种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技术标准要求、质量验收及安全防范措施。4具备能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获取与学科有关的资源,并加以利用和研究。方法能力1具备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具备合理设计应用实践的创新能力3具备搜集、整理、总结和应用的信息处理能力4具备方案制订、选择和决策能力5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6具备科学计划、实施、

9、检查、评估等完整的行动实施能力社会能力1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素养2具有诚实敬业、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3具有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4具有良好的个人心理承受能力5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和语言沟通、交流能力6具有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3课程内容与要求 3. 1课程实施的内容与结构设计 本课程按工作任务重构课程结构、按工作流程重组课程内容,由工作任务、材料要求、任务要求、构思创意、设计表现、制作发布六部分构成。本课程按工作过程流程创设学习情境,主要教学内容以“工作内容”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本课程突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的互渗互融,形成纵

10、向与横向有机结合的立体型课程结构。纵向结构表现为上述三个学习情境设计体现出工作任务由简到繁、随装修施工流程逐一递进,循序渐进,遵循了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横向结构体现在每个学习情境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由材料要求、任务要求、构思创意、设计表现、制作发布五个设计工序构成,实践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教学观。学习情境一地面施工工艺设计任务学习情境地面施工工艺设计任务项目载体以地面的铺装设计项目为载体。该选题属于建筑装饰行业常用施工工艺。 (该专题所适用的项目列入选题参照栏里)类别施工工艺类基本课时8学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 1.认知所有适合铺设地面的材料,了解其所具有的特性、应用范围和质

11、量标准。2.了解地面铺装相关材料的工艺及适用范围。技能目标1.了解地面铺装材料的种类以及施工要求。2.了解地面铺装材料的施工准备、质量标准。3.掌握地面铺装材料的工艺流程及应注意的问题。素质目标1.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2.要求学生具备归纳提炼知识点的能力,培养学生由点及面的学习方式。3.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团队协作、崇尚科学、追踪技术能力。工作过程任务与要求材料要求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地面铺装材料的品种、颜色、花纹和尺寸规格,并检查其物理性能。2.依据施工质量标准的要求选择适用的附件、配套设施。任务要求1.按照施工现场实际工作要求,绘制地面铺装施工工艺图,并附以文

12、字说明。2.依据施工质量标准的要求。构思创意1.通过有效的创意方法与手段,寻求创意切入点。2.依据创意切入点绘制多个该施工概念草图。3.通过教师和创意小组对概念草图的观摩,确定设计的具体表现形式。设计表现1.参照概念草图,绘制地面铺装施工图,并附以文字说明。制作发布1. 定稿后予以制作发布。与该项目企业取得联系,获得对创意设计的反馈意见。2.将该设计的应用与推广作为最终评价目标。考核与评价评价内容及参考标准评价方式1. 设计是否符合建筑设计要求以及项目企业的理念(20%)2. 设计是否符合建筑工程质量标准要求(30%)3.设计是否具有创意。(50%)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等组成评审小组

13、进行考核评价,并将测评结果记入该生平时成绩。教学材料使用工具创意设计任务书、多媒体演示视频文件、评价表等。常规手绘工具、计算机及图文制作 选题参考本课程学习伊始,教师可按地面装饰、墙面装饰、顶棚装饰、等分类,或按材料类别、材料性能等方面进行分类。通过装饰公司、实习基地等企业,或设计招标、设计竞赛等渠道,获取真实性的工作任务或项目课题,由学生个人或创意团队选择最感兴趣和最具激情的某一项目进行装饰设计。学习情境二墙面施工工艺设计任务学习情境墙面施工工艺设计任务项目载体以外墙的石材干挂项目为载体。该选题属于建筑装饰行业常用施工工艺。类 别施工工艺类基础课时10课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认知石材所具有的

14、特性、应用范围和质量标准。2.了解石材相应的工艺及适用范围。技能目标1.了解石材干挂工艺的执行标准。2.了解石材干挂工艺的施工准备、质量标准。3.掌握石材干挂工艺的工艺流程及应注意的问题。素质目标1.要求学生具备归纳提炼知识点的能力,培养学生由点及面的学习方式。2.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团队协作、逐步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工作过程 任务要求材料要求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石材的品种、颜色、花纹和尺寸规格,并检查其物理性能。2.依据施工质量标准的要求选择适用的胶粘剂、嵌缝膏和不锈钢挂结件。任务要求1.按照施工现场实际工作要求,绘制石材干挂工艺图,并附以文字说明。2.依据施工质量标准的要求。构思创意1.通过

15、有效的创意方法与手段,寻求创意切入点。2.依据创意切入点绘制多个该施工概念草图。3.通过教师和创意小组对概念草图的观摩,确定设计的具体表现形式。设计表现1.参照概念草图,绘制石材干挂工艺图,并附以文字说明。制作发布2. 定稿后予以制作发布。与该产品广告代理商或生产企业取得联系,获得对创意设计的反馈意见。2.将该设计的应用与推广作为最终评价目标。考核与评价 评价内容及参考标准 评价方式3. 设计是否符合建筑设计要求以及制造商的理念(20%)4. 设计是否符合建筑工程质量标准要求(30%)3.设计是否具有创意(50%)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等组成评审小组进行考核评价,并将测评结果记入该生平时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