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学以致其道(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466515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学以致其道(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学以致其道(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学以致其道(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学以致其道(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学以致其道(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学以致其道(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学以致其道(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十) 学以致其道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工居肆以成其事以:来B君子谋道不谋食 道:道义、学术C贤贤易色 贤:贤人D斯害也已 斯:代词,这解析:选CC项,贤:形容词,贤德。2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并解释意思。(1)古之学者为己己:_(2)今之学者为人 人:_(3)博学而笃志 笃:_(4)贤贤易色 贤:_答案:(1)名词活用为动词,端正和充实自身(2)名词活用为动词,向别人卖弄(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坚定(4)形容词活用为意动词,“以为贤”,可译为“推崇”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博学而笃志B古之学者为己C有言者不必有德D未闻好学

2、者也解析:选DA项,博学: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形容词,学识渊博。B项,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C项,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4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攻乎异端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夫子之求之也C女为君子儒 古之学者为己D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解析:选DA项,介词,对于/介词,跟,同;B项,代词,代知识/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动词,成为,做/介词,为了;D项,均是连词,表示让步,相当于“即使”。5下列各句文言句式的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小人哉,樊须也A馁在其中矣B而亦何常师

3、之有C贤哉,回也D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解析:选CA项,状语后置句,即“在其中馁”。B项,宾语前置句,即“有何常师”。C项,主谓倒装句,即“回也,贤哉”。和例句相同,例句现代汉语语序应为:樊须也,小人哉。D项,宾语前置句。6补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上好礼,_;上好义,_;上好信,_。(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可谓好学也已。(3)_,_,仁在其中矣。答案:(1)则民莫敢不敬则民莫敢不服则民莫敢不用情(2)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二、论语阅读(一)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完成78题。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1.6)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1.7)注文:指诗书礼乐等儒家文化经典。贤:推崇。易:轻视。致:奉献,献出。7孔子认为教育重在培养人的良好的_和良好的_。答案:道德观念道德行为8子夏的观点是怎样的?他的话跟孔子的话有怎样的关系?答:_答案: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践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具备了伦理道德,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子夏的话,实际是对孔子观点的进一步发挥(与孔子的观点一脉相承)。(二)阅读下面的三段文字

5、,完成910题。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注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章句上)注路:

6、辛苦劳碌。9孔子说樊迟是“小人”的原因是_。解析:“小人”是对樊迟“学嫁”“学为圃”行为的批判,结合对“好礼”“好义”“好信”的推崇,可知不能按字面意义理解。答案:樊迟问的是种稻种菜的事;种稻种菜是“小人”(农民、农耕者)所从事的。10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请谈谈儒家对“稼穑”的态度。答:_解析:解答此题需兼顾每则材料的含义。材料一赞美禹和稷“躬稼”这一行为,可见是对劳动生产持肯定态度的。材料二表面上否定了“学稼”“学为圃”,实际是强调“上”应做到“礼”“义”“信”,即以礼治国的政治理想。“上”做好该做的事,“小人”之事自然有人会做,与对生产劳动的积极态度并不矛盾。材料三,认为一人之身不可能“百工

7、之所为备”,强调了社会分工不同。答案:儒家是敬重(重视)稼穑(农业)的,对生产劳动的态度都是积极而又肯定的;儒家强调社会分工不同,应各司其职,“小人”从事“稼穑”,“君子”宜“为政”;儒家主张解决问题要先抓主要矛盾,认为治理国家,当务之急不在于当政者参加生产劳动,而在于“好礼”“好义”“好信”,在于德行修养。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崔慰祖,字悦宗,清河东武城人也。父庆绪,永明中为梁州刺史。慰祖解褐奉朝请。父丧不食盐,母曰:“汝既无兄弟,又未有子胤。毁不灭性,政当不进肴羞耳,如何绝盐?吾今亦不食矣。”慰祖不得已,从之。父梁州之资,家财千万,散与宗族。漆器题为“日”字,“日

8、”字之器流乎远近。料得父时假贳文疏,谓族子纮曰:“彼有自当见还,彼无吾何言哉?”悉火焚之。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为始安王遥光抚军刑狱,兼记室。遥光好棋,数召慰祖对戏。慰祖辄辞拙,非朔望不见也。建武中,诏举士,从兄慧景举慰祖及平原刘孝标并硕学。帝欲试以百里,慰祖辞不就。 国子祭酒沈约、吏部郎谢朓尝于吏部省中宾友俱集,各问慰祖地理中所不悉十余事,慰祖口吃,无华辞,而酬据精悉,一座称服之。朓叹曰:“假使班、马复生,无以过此。”慰祖卖宅须四十五万,买者云:“宁有减不?”答曰:“诚宜韩伯休,何容二价?”买者又曰:“君但卖四十六万,一万见与。”慰祖曰:

9、“岂是我心乎?”少与侍中江祀款交,及祀贵,常来候之,而慰祖不往也。与丹阳丞刘沨素善遥光据东府反慰祖在城内城未溃一日沨谓之曰卿有老母宜出。命门者出之。慰祖诣阙自首,系尚方,病卒。慰祖著海岱志,起太公迄西晋人物,为四十卷,半成。临卒,与从弟纬书云:“常欲更注迁、固二史,采史汉所漏二百余事,在厨簏,可检写之,以存大意。海岱志良未周悉,可写数本,付护军诸从事人一通,及友人任昉、徐寅、刘洋、裴揆,令后世知吾微有素业也。”又令以棺亲土,不须砖,勿设灵座。(选自南齐书列传第三十三)注贳(sh):借贷。韩伯休:东汉人士,因卖药三十多年从不接受还价而为世人所知。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0、A政当不进肴羞耳羞:美味的食品B料得父时假贳文疏 料:估量,揣测C而酬据精悉 悉:详尽,详细D海岱志良未周悉 良:的确,确实解析:选B料:收拾,整理。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B何容二价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C而慰祖不往也人非生而知之者D以存大意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解析:选AA项,都是定语后置的标志。B项,疑问副词,怎么/疑问副词,为什么。C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D项,连词,表目的,来/介词,凭借。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崔慰祖出身官宦家庭,为人孝顺。他的父亲曾担任梁州刺史、奉朝请

11、。父亲去世后他坚持不吃盐,在母亲的劝说下他才改变这种做法。B崔慰祖家境殷实富裕,为人仗义疏财。他的父亲在梁州有很多财产,崔慰祖都分给了自己的族人,甚至将他人的租借字据全都烧掉了。C崔慰祖有才华,不善言辞却能服众。国子祭酒沈约、吏部郎谢朓的朋友曾经向崔慰祖询问有关地理方面的问题,他的回答有理有据,令人折服。D崔慰祖在历史方面颇有研究,却著述未竟。他想对司马迁和班固的历史著作再作注释,因病逝未能如愿,其海岱志也只完成了一半。解析:选A“他的父亲曾担任奉朝请”错,担任奉朝请的是崔慰祖。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与 丹 阳 丞 刘 沨 素 善 遥 光 据 东 府 反 慰 祖 在 城 内 城 未 溃 一 日 沨 谓 之 曰 卿 有 老 母 宜 出解析:“善”的意思是“交好”,“与善”是完整语意片段,可断开。“遥光据东府反”是主谓结构的句子,是独立语意片段,可断开。“慰祖在城内”主谓宾结构完整,可断开。“城未溃”可作为“一日”的定语,构成定中结构的短语,是完整的语意片段,可断开。“曰”后一般应断开。“卿有老母”主谓宾结构完整,可断开。答案:与丹阳丞刘沨素善/遥光据东府反/慰祖在城内/城未溃一日/沨谓之曰/卿有老母/宜出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谓族子纮曰:“彼有自当见还,彼无吾何言哉?”译文: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