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汉乐府两首(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466455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汉乐府两首(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汉乐府两首(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汉乐府两首(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汉乐府两首(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汉乐府两首(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汉乐府两首(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汉乐府两首(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十八) 汉乐府两首(时间:40分钟满分:63分)一、基础知识专练(18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B.C.D.解析:选AA项, 命:使,令。2下列各句中的“乃”字与“乃敢与君绝”的“乃”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B作计乃尔立C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D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解析:选DD项与例句的“乃”都为副词,才。A项,副词,就;B项,副词,就;C项,副词,竟然。3下列各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3分)()A入门各自媚B呼儿烹鲤鱼C长跪读素书 D远道不可思解析:选DA项的“入门”、B项的“鲤鱼”、C项的“长跪”均为古今异义

2、词。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上邪!我欲与君相知上言加餐饭谁肯相为言 上言加餐饭A相同,不同 B相同,也相同C不同,相同 D不同,也不同解析:选D指“天”。指书信的前一部分。问讯,告诉讯息。说。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饮马长城窟行中“,”两句写出了女子思念丈夫不得,惟梦中相见的情景。(2)饮马长城窟行描绘急切打开书信的诗句是“,”。(3)饮马长城窟行中表现书信内容的两句是“,”。答案:(1)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2)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3)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二、阅读理解专练(33分)(一)阅读饮马长城窟行,完成67题。(11分)青青河

3、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6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征夫还是思妇?请结合诗句描写简要阐述。(5分)答: 参考答案:应是思妇。题目好像是征夫在长城下山石间的泉窟饮马,其实这是在家的妻子思念情景中的丈夫在饮马,如此命题,更见思念之切。开头第二句“绵绵思远道”,正是妻子在思念远征的丈夫。“呼儿烹鲤鱼”“长跪读素书”都是思妇在家看远方丈夫来信的情景描绘。7“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4、有什么好处?(6分)答: 参考答案:对比。梦中丈夫在“我”身旁,这是“我”一直期盼的,梦中的“我”是甜蜜的;但梦醒后发现自己只是空欢喜一场,丈夫仍远在他乡。这里通过梦中跟梦醒的对比,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表达了“我”的失落和内心的悲伤。(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89题。(11分)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注阿谁:即“谁”。阿,语气助词。旅:通“稆”,植物不经播种而野生曰“稆”。8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和手法的解说,

5、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老兵“道逢乡里人”发问:“家中有阿谁?”,这里的语言描写表现出了老兵孤苦伶仃、悲凉的心理。B内容取舍剪裁得当,结构布局严整,独具匠心。C整首诗并没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而是从老兵回乡后的所见所感落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感情真挚,悲怆动人。D语言质朴,不尚雕饰,以短小的篇幅反映深刻的主题,收到了“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E运用白描手法,着重刻画人物的言行与心理,环境描写只是起到了辅助性的作用。解析:选AEA项,这里的语言描写表现的是老兵急切而又忐忑不安的心理。D项,诗中的环境描写很好地突出了征战带来的家破人亡的祸端,深化了主题,这

6、一作用就不再是“辅助性的”。9诗的最后两句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了老兵心中的悲哀。结合诗句,怎样理解老兵的“泪”?(6分)答: 参考答案: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老兵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尚且不能而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因此,他不禁老泪纵横。(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11分)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叶梦得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

7、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注干誉、才卿:皆叶梦得友人。来禽:林檎别名,南方称花红,北方称沙果。罥:缠绕。10下列对本词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上片写一场风雨过后,落红无数,清晨天气放晴,庭院中半是残花,只有游丝飘荡,写景富有层次,意境凄清迷蒙。B上片写景的重点从时间上来看是在清晨,即“晓来”之际,是实写;而前两句是回忆昨日风雨落花的景象,是虚写。C“落花”两句用了比拟的修辞,一个“舞”字,写出落花随风飘舞的景象,一个“送”字,赋予落花人的情态,创意新奇。D词的最后两句表面上是在用“我亦多情

8、”劝慰美人不必悲伤,实际上表达了词人与情人分别时内心的伤感与无奈。E全词既有“落花”“风”“雨”等哀景,又有“游丝千丈罥晴空”的高旷清新,婉约中有豪放之气,颇得东坡婉约词之妙。解析:选ADA项,“意境凄清迷蒙”错。D项,“实际上表达了词人与情人分别时内心的伤感与无奈”错,此处为词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11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词分析。(6分)答: 参考答案:惜花伤春的情怀。上片前几句写风雨摧残落花,残花满院,透出伤春之情。对雨后初晴美景的喜爱。雨后初晴,天空游丝飘荡,更显晴空辽阔高旷,以乐景写乐情。与朋友聚饮的喜悦。雨后初晴,词人花下置酒,殷勤劝酒。宴终人散的伤感。最后两句借劝慰美人,委婉地写出了“酒阑”之后曲终人散的伤感。(每点2分,共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三、语言表达专练(12分)12请模拟下列身份不同的人,对“爱是什么”进行阐释。要求:叙述,要清晰简练;描写,要形象生动;议论,要深刻透彻;抒情,要情深意厚。(6分)朋友说:爱是困难时的救助,痛苦时的问候,无助时的依靠,成功时的提醒。妈妈说: 老师说: 参考答案:(妈妈说:)爱是初生时的呵护,成长时的见证,离别时的祝福,想家时的归宿。(老师说:)爱是求知时的关注,困惑时的解答,追梦时的阶梯,抑郁时的激励。13下面是某公司的组织架构图,请把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