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高山仰止(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466421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高山仰止(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高山仰止(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高山仰止(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高山仰止(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高山仰止(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高山仰止(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高山仰止(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高山仰止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必也临事而惧惧:畏惧B子路,行行如也 如:词尾,译为“的样子”C予所否者,天厌之 厌:厌弃D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由:途径解析:选AA项,惧:警惕,谨慎。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不知所以裁之(裁判)吾党之小子狂简(狂放志大)B子行三军(统率) 暴虎冯河(徒步渡河)C人虽欲自绝(虽然) 从我者,其由与(跟随)D末由也已(途径) 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结交)解析:选BA项,裁:裁剪;C项,虽:纵使;D项,与:跟共事。3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B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

2、门而入C博我以文,约我以礼D仲尼不可毁也解析:选AA项,“材”通“哉”。4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知所以裁之 B道不行,乘桴浮于海C夫子莞尔而笑 D子见南子,子路不说解析:选CA项,所以:(古义)用来的方法;(今义)因此。B项,不行:(古义)行不通;(今义)不好,不可以。C项,古今同义。D项,不说:(古义)不高兴;(今义)不说话。5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如有所立,卓尔子路,行行如也B惟我与尔有是夫从我者,其由与C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D从我者,其由与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解析:选CA项,连词,表假设关系,如果

3、/助词,的样子;B项,连词,表并列关系,和/句末语气助词,表猜测语气;C项,均为代词,的人;D项,表猜测语气/表反问语气。6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子曰:“_,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2)子曰:“由也升堂矣,_。”(3)夫子莞尔而笑,曰:“_?”(4)_,小人学道则易使也。(5)仰之弥高,_。瞻之在前,_。(6)夫子_,博我以文,_,欲罢不能。答案:(1)暴虎冯河(2)未入于室也(3)割鸡焉用牛刀(4)君子学道则爱人(5)钻之弥坚忽焉在后(6)循循然善诱人约我以礼二、论语阅读(一)阅读论语中的一则文字,完成78题。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

4、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7.11)7“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与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否矛盾?试分析。答:_答案:不矛盾。这两者所表达的内容不一样。“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是说儒家的愿望若不能实现,就退而求其次,有人用我就行政,无人用我就隐退。古代崇尚“以隐求仕”,这是一种豁达的变通态度。“知其不可而为之”是指孔子的一种执着精神,所以二者是不矛盾的,只是一种理想的两种表现方式。8孔子还说过“勇而无礼则乱”,结合上面文段和这句话,请谈谈你对孔子“勇”的理解。答:_答案:孔子主张的“勇”,要智勇兼备,而且要

5、符合礼;缺少智、悖于礼的“勇”是蛮干、乱干,只能导致混乱、失败。(二)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910题。甲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19.23)9(1)论语中经常拿屋舍厅堂来比喻一个人的学问造诣,例如上述文字中子贡就把孔子的学问比作数仞之高墙,而孔子也曾称子路的学问已经入门,但还未达到一定的境界,由此可以提炼成语_。(2)子贡的说法发人深省,按照他的说法,“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叔孙武叔的话宜于何处?请作评价。答:_答案:(

6、1)登堂入室(2)子贡认为自己的知识修养比较浅显,容易被外人看到、理解;同时认为孔子的学问修养就像数仞之高墙,找不到门进去,就看不到宫室的华美;所以叔孙武叔就是这样孤陋寡闻的人,有这样的想法是很自然的。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6.11)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6.3)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11.9)10(1)在孔门众多弟子中,颜渊以_著称。(2)从以上段落来看,为什么孔子说颜渊的死对他而言是老天要了他的命了?答:_答案:(1)安

7、贫乐道、好学(2)颜渊安贫乐道,勤奋好学;颜渊身上有着儒家典型的君子之风。所以,孔子对颜渊的死感到极度痛心。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种放,字明逸,河南洛阳人也。父诩,吏部令史,调补长安主簿。放沉默好学,七岁能属文,不与群儿戏。父尝令举进士,放辞以业未成,不可妄动。每往来嵩、华间,慨然有山林意。未几父卒,数兄皆干进,独放与母俱隐终南豹林谷之东明峰,结草为庐,仅庇风雨。 以请习为业,从学者众,得束脩以养母,母亦乐道,薄滋味。放得辟谷术,别为堂于峰顶,尽日望云危坐。每山水暴涨,道路阻隔,粮糗乏绝,止食芋栗。性嗜酒,尝种秫自酿,每曰空山清寂,聊以养和,因号云溪醉侯。幅巾短褐,负

8、琴携壶,溯长溪,坐磐石,采山药以助饮,往往终日。值月夕或至宵分,自豹林抵州郭七十里,徒步与樵人往返。淳化三年,陕西转运宋惟干言其才行,诏使召之。其母恚曰:“常劝汝勿聚徒讲学。身既隐矣,何用文为?果为人知而不得安处,我将弃汝深入穷山矣。”放称疾不起。其母尽取其笔砚焚之,与放转居穷僻,人迹罕至。太宗嘉其节,诏京兆赐以缗钱使养母,不夺其志,有司岁时存问。咸平元年母卒,水浆不入口三日,庐于墓侧。翰林学士宋湜、集贤院学士钱若水、知制诰王禹偁言其贫不克葬,诏赐钱三万、帛三十匹、米三十斛以助其丧。四年,兵部尚书张齐贤言放隐居三十年,不游城市十五载,孝行纯至,可励风俗,简朴退静,无谢古人。复诏本府遣官诣山,以

9、礼发遣赴阙,赍装钱五万,放辞不起。明年,齐贤出守京兆,复条陈放操行,请加旌贲。即赐诏曰:“汝隐居丘园,博通今古,孝悌之行,乡里所推,慕古人之遗荣,挹君子之常道。屡览守藩之奏,弥彰遁世之风,载渴来仪,副予延伫。今遣供奉官周旺赍诏,召汝赴阙,赐帛百匹、钱十万。”放至,对崇政殿以幅巾见命坐与语询以民政边事放曰明王之治爱民而已惟徐而化之余皆谦让不对。即日授左司谏、直昭文馆,赐巾服简带,馆于都亭驿,大官供膳。翌日,表辞恩命。上知放旧与陈尧叟游,令尧叟谕意;又谓宰相曰:“朕求茂异,以广视听,资治道。如放终未乐仁,亦可遂其请也。”(节选自宋史种放传,有删节)注束脩(xi):十条干肉。指教师的酬金。辟(b)谷

10、术:古代一种养生方式。粮糗(qi):粮食。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母亦乐道,薄滋味薄:不看重B知制诰王禹偁言其贫不克葬 克:能够C简朴退静,无谢古人 谢:推辞D请加旌贲 旌贲:褒美解析:选C谢:逊于,不如,输于。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不与群儿戏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放辞以业未成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C因号云溪醉侯 因击沛公于坐D馆于都亭驿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解析:选BA项,介词,和、跟/连词,和;B项,介词,用;C项,于是,就/趁机;D项,介词,在/介词,比。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种放生性好学,淡

11、泊名利。在父亲去世后,兄长都在谋求仕途,只有种放和母亲到终南山居住,前来向他求学的人很多。B种放生活贫困,但仍自得其乐。隐居期间,他曾经种高粱自己酿酒。每当山洪暴涨,粮食断绝,他就吃芋头、板栗。C种放的母亲也乐于过安贫乐道的生活。朝廷曾下诏召见种放,恰巧种放生病了,他的母亲就和他到偏僻之地隐居。D种放虽然无意入仕,但颇受朝廷的赏识。当他拒绝接受左司谏、直昭文馆的职务时,皇上还让他的旧交陈尧叟劝说他。解析:选C朝廷下诏书召见种放时,种放并未生病,而是假托生病。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对 崇 政 殿 以 幅 巾 见 命 坐 与 语 询 以 民 政 边 事 放 曰 明 王 之 治 爱 民 而 已 惟 徐 而 化 之解析:断句时应明了大意,紧抓关键词、标志点逐层断开。“放曰”意为“种放说”,前后应断开;“而已”为明显语言标志,其后应断开;“对”是“对答”的意思,故“对崇政殿”后应断开;“命坐与语”意为“皇帝命令他坐下来说话”,前后应断开。答案:对崇政殿/以幅巾见/命坐与语/询以民政边事/放曰/明王之治/爱民而已/惟徐而化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