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读后感.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466390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读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学生《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读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读后感.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读后感“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江泽民同志高度赞扬创新是有其科学意义的。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标志,是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江泽民同志提出这一结论是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考虑的,是总结人类社会发展后所得出的正确结论。其实,中华民族在骨子里就有着创新的思想。从庄子的“日截其半,万世不竭”到四大发明,再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中华民族那份刻在骨子里的创新精神在一代代科学家的努力下不断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说到创新,人才可谓是不得不提的内容。每次科学的大步伐迈进都离不开一位位天才的努力。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

2、瓦特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法拉第,正是人才的不懈努力才使得原本地少物薄的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在二战后,法西斯德国被打到了低谷,人民生活也相比以前下降颇多。但凭着丰富的人才,德国迅速在几年内恢复了原本崩溃的经济,现在又挤进发达国家之列。对于我国有着宏伟目标的中华民族更是离不开人才这一有力的资源。我国要跟上世界的步伐,必须要有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才脱颖而出,从而弥补老一辈科学家离开而造成的空洞。年轻人的活力、思维敏捷是在创新上的独特优势,他们敢于跳出条条框框的束缚,从而发现更大的空间,获得重大的成就。对于社会学家和政治家来说亦是如此,陈独秀二十四岁当选中央局书记,王勃十几岁时就写下滕王阁序。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都要靠不断创新,而创新就要靠人才,特别要靠年轻的英才不断涌现出来。人才已成为国家间竞争的一大无形资源,江泽民同志提出这一国家战略是为我国在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