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清平乐(春归何处)(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466388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清平乐(春归何处)(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清平乐(春归何处)(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清平乐(春归何处)(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清平乐(春归何处)(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清平乐(春归何处)(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清平乐(春归何处)(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清平乐(春归何处)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去年春恨却来时(又来,再来)B当年拚却醉颜红(甘愿,任凭)C唤取归来同住(取来,拿来)D因风吹过蔷薇(顺着风势)解析:选C取,语助词,犹“着”。2宋朝的苏东坡,年轻时就已是学识渊博、人见人夸的青年才俊。日子一久,不免自满起来。一天,苏东坡在书房门上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苏东坡的父亲苏洵看了,担心儿子自大,不求上进,又怕撕下对联伤了他的自尊心,于是提笔在对联上各加了一个词语。苏东坡回来后,看见父亲的字,心中十分惭愧,从此虚心学习,有了非凡的成就。你认为苏东坡父亲修

2、改后的对联是()A轻松识遍天下字,等闲读尽人间书B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C识遍天下字今非昔比,读尽人间书后生可畏D耳濡目染识遍天下字,温故知新读尽人间书解析:选B不仅要注意对联要求的词性相对、句式结构的对仗,还要结合苏洵劝诫儿子不要骄狂自大的语境去考虑,由此可知B项最符合这两方面的要求。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微雨燕双飞。(2)当时明月在,_。(3)_,歌尽桃花扇底风。(4)百啭无人能解,_。答案:(1)落花人独立(2)曾照彩云归(3)舞低杨柳楼心月(4)因风吹过蔷薇二、拓展阅读4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清 平 乐晏幾道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

3、路,过尽晓莺啼处。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1)本词在写景抒情上有何特色?答:_(2)结尾两句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答:_答案:(1)此词写离别,然而所写景物却是碧涛春水、青青杨柳、晓莺啼鸣。这是以乐景写离愁,以春天美好的景物写离别,词中景物枝枝叶叶都饱含离情。(2)结尾两句以怨写爱,抒写出因多情而生绝望,而绝望又恰好表明不忍割舍之情。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水调歌头黄庭坚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祇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

4、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注瑶草:仙草。金徽:金饰的琴徽。这里指琴。白螺杯:用白色螺壳雕制的酒杯。为(wi):愿作。长啸:长叹。(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采用感叹句起首,以芳草如碧带出春色,激发读者兴味,引人入胜。B“溪上”“桃花”等词,与首句中“武陵”应和,也带出了作者的感情。C“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两句,清楚地表明作者渴望使用李白的“白螺杯”来饮酒。D“我为”句,采用对比,显示出作者的清高和对谄媚者的不屑与轻蔑。E“祇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两句,作者采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富有令人咀嚼不尽的诗味。解析:选CEC项,这两句表面上是说李白

5、不在了,无人陪他饮酒,言外之意,是说他缺乏知音,感到异常寂寞。他不以时人为知音,反而以古人为知音,曲折地表达出他对现实的不满。E项,“比喻和拟人手法”错,应为“比喻和象征手法”。(2)这首词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样,都间接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请结合具体语句,简要说明它们是如何表现的。答:_答案:桃花源是陶渊明心中的理想境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显示出陶氏对美好、平和、自然的理想社会的向往;这首词中,作者写所游之地“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那里可以一展浩气,可以自由自在地“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正是因为陶、黄所处的现实没有这样的境界,他们

6、才如此热爱并在作品里讴歌这样的境界。作者内心对现实的怨愤,不与现实同流合污的清高志趣,正是这样表现出来的。三、语言表达6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这是说,诗与画的意境可以相通,读诗时仿佛是欣赏一幅画,而观画时又好像是吟诵一首诗。文学与艺术意境是可以相通的。由此意推而广之,我们在读古人诗词时,不但常是如同观画,而且有时仿佛是看电影或聆听乐曲。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为词的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当年欢聚情况,宛如一幕电影;下片抒写久别相思不期而遇的惊喜之情,利用声韵配合,宛如一首乐曲。晏幾道的鹧鸪天一词即是如此。答:_解析:本题排序应先确定中心话题:阐述文学与艺术的相

7、融关系。由题可确定为首句,然后以“诗与画”为例加以说明,从另一方面“电影乐曲”加以说明,故顺序为。答案: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现代社会提倡文化交流,对于外来文化,我们要有包容精神,要加以批判吸收,而对于传统文化,_。二者都不能原封不动,因为原封不动就会失去生命力。在历史上任何时代,任何正常发展的国家都会努力去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这个矛盾解决好了,达到暂时的统一,_,国家的社会生产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解决不好,则会危害社会。_,只顾后者则会失去根基。解析:处,根据横线前的“对于而对于”可以知道,横线处所填内容要和“要加以批判吸收”形成对照,再结合横线后的“二者都不能原封不动”可推知所填内容。处,根据横线前后的意思可知,横线处所填内容应是矛盾解决的好处,横线后说的是“国家的社会生产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那么结合文段讨论的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可推知,此处可填“文化就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处,根据后面“只顾后者则会”可知,此处应填只顾前者的后果,结合“传统文化”的特点可推知答案。答案:也要批判继承文化就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只顾前者会流于僵化保守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